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破局–大国的博弈 第三章 一个支点

2008-09-07 23:49 战略·谋略 ⁄ 共 9056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国破局

既讲破局,那首先要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局,然后才能谈到破。现今是什么样的一个局呢?一是中国的内部的困局;二是世界各国主要美国布了一个怎样的局。面对挑战,中国如何破美国的局,如何破世界的局,完成中国的局。

当今世界是怎样的局呢?是一超独霸,多强角逐的局。中国在这个局中,如何获得利益最大化,是所有的爱国者考虑的。面对国内外的危险局势,中国要沉着应对,发现自己的缺点,找到对手的空门,扬长避短,批亢捣虚,以求完胜。下面从以下五块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所谓五块,并非完全独立,乃是互相包含交织,互为限制与促进。为了条分缕析论述的方便,分成五块。一个支点,两条战线,三个层次,四个方面,五个阶段。

第一,一个支点:内练一口气。

第二,两条战线:政治经济学。

第三,三个层次:抗美,拉欧,援非。

第四,四个方面:东逼,西进,南抚,北交。

第五,五个阶段:近代肇始,国民革命,统一中国,重装经济,民主政治。

第三章破局:一个支点

一个支点:内练一口气

武术上有一句话“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必须要内外双修。外练筋骨皮留到后面说,这一部分先说说内练一口气。

1、和谐世界是永恒的主题

人类历史进入了近代史以后,表现出了奇异的色彩。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现代文明,其功不可没。但就像马克思指出的“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虽说言过其实,有论过不论功的味道,但也揭示了其骨子里侵略掠夺的一面。

没有侵略与掠夺,没有坚船与利炮,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再优秀,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资产阶级也不能走向世界。不通过控制他国政权,掠夺他国财富,资产阶级永远也不能建立起强盛、富足、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这种侵略与掠夺虽不符合人伦,却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选择的学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生物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这是自然法则的胜利。

在文明被启蒙,世界趋于大同,地球越来越小,利益已被分割,一超多强的情况下,后起的大国如何能确立自己的地位与尊严呢?领土的攻伐是下下策,经济的入侵一者能力不济,二者迟早会受到抵制,唯有合作共赢。

当霸权主义横行无忌,当强权政治为所欲为,当极少数既得利益的国家利用不公平的政治经济秩序控制世界,剥削他国之时,后起的大国该思考的是如何化解,如何反制。

和谐世界是消融霸权强权的有力武器,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宝。后起大国要得到历经苦难通过努力应该得到的地位与尊严,不能走侵略与掠夺的道路,只能走和谐共赢的道路。即不能:我活得好,你就不能活得好,而是要我活得好,你也可以活得好。

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任何的霸权与强权最终都会在自己造孽的报应中难以为继,都会在和谐世界的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2、建设强大的国防

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保证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和领土完整,赢得不了地位与尊严,保不住奋斗的成果。只有建立强大的国防,国家才能保持独立,和平崛起才有保障。建设强大的国防,对于后起的大国是异常重要的。清政府要是有强大的国防,就不会有甲午之败,中华民国要是有强大的国防,日本就不敢侵华。历史并不遥远,教训依然深刻,富国不能忘了强兵。我们不要穷兵黩武,不走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我们只要能保护自己的,能不受人威胁的军事力量。如果视我们为潜在敌人的国家拥有超过我们数倍的武力,拥有比我们领先十年、二十年的武器,还在我们发展仅有的自卫力量之时,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那我只能说“走自己的路,让狗去咬吧”!

3、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世界日新月异,只有紧跟时代节拍,才能与时俱进。中国已经吃尽了闭关锁国的苦,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明以前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进取精神还是创造才能都不输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但满清入主中原以后,政治上加强控制,文化上进行摧残,思想日益僵化保守,闭关锁国让中国失去了与时俱进的二百年。

唐宋以来,中国的造船航运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明朝郑和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全的船队。然而到了清朝,这一切都变了。1655年,清政府下令:“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

当俄国的彼得一世大帝,以小学徒的身份,甘当学生向西方学习,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上全力进行革新图强时,同时代的康熙却热衷于“文字狱”,禁锢思想,阻碍进步。

谈起历史,也很难把乾隆与华盛顿放在一起比较。我们感觉乾隆是古代人,华盛顿是现代人,其实,他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乾隆的生卒年是1711—1799年;华盛顿的生卒年是1732—1799年,他们是同一年去世的。在乾隆五十四年和五十八年,华盛顿两次当选为总统。当乾隆皇帝因为自己所谓的“十全武功”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世界已经绕开这个古老愚昧封闭的大国,大步前进了。

当满清贵胄还迷恋于弓马娴熟时,热兵器已经大行于世。当名不副实“康乾盛世”被人们津津乐道无限拔高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已如火如荼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正蓬勃开展。我们越来越自我封闭,我们离世界中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中华民族终于用惊人血与痛,历经无数艰难曲折,重新站立起来之后,终于有了足够的理智与动力走向世界。我们必须保持无限的热情与动力,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把残存于中国人意识深处的封闭与陋习清除干净,重新焕发汉唐的气魄,重新构建大国的胸怀。自闭只能自绝,落后就要挨打。任何理由与困难都不能再关上已经开启的大门,即使有桃花源式的醇美生活的诱惑都不值得用自我封闭来冒险。虽然外面的世界并不一定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要用勇气与智慧去面对去克服。中国不能脱离世界之外,中国要融入世界,不仅仅是世界需要中国,而是中国更需要世界。

4、让利于民、造福于民、藏富于民

建设国家,发展经济。目的何在?简单的说,一者强国,二者富民。其实国还是由民组成的,所以民应排在治国的第一位。

中国人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有奸枭之雄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民心不重要,可以随意的践踏与损害,但纵观历史,就会发现,践踏民意的暴君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家亡者有之,国破者有之。唐太宗李世民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秦隋两朝历史,就会发现有惊人的相似性:国力强,时间短,出现暴君或暴政,紧随其后的汉唐均有出色的表现。秦隋滥用民力,不爱护百姓,人民的日子不好过,所以无论其武力有多强,也是被人民推翻。人民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但集体力量是巨大的,统治者要有对人民基本的敬畏。

汉唐汲取了秦隋的教训,爱惜民力,与民休息,终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振奋人心光彩夺目的强汉盛唐。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统治者,其统治是稳定的;而通过暴政损民的手段来勉强维持统治的,最后还是被人民抛弃。先被人民所抛弃,然后被历史抛弃。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以努力的地方有三:

1、让利于民。如果能认识到国民一体,统治者就不会与民争利,为获得民众的支持应当让利于民。庄子《逍遥游》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就是说要想载起大船,就要水多水深。如果把水比成民,为负起大国之舟,就要聚民之力。不要与民争利,不能把人民推到其统治的反面,一个政党能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有长久的执政能力,才能在如此险恶的国内外局势中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期待已久的复兴。

现在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并警惕,那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精力关注的多是利,而不是民。政绩所关,利之所在,趋之若鹜;关系民生,若无利可图,就无人问津。这种现象越到基层越是明显。除非是国家的系统工程,并且资金由国家拨付,以国家的意志强行贯彻,地方政府才被迫而动,否则要是让地方政府拿钱,又没有眼前利益,那此事就堪忧了。所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管理势在必行。

2、造福于民。作为一个负责任有远见的政府,仅让利还是不够的。利有眼前与长远之分,而民众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关注的多是眼前之利,而非将来之福。所以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当有能力引导民众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克服眼前小利的局限,去获取将来更大之福。忍小求大,才是智者所为。此为其一。

其二:政府应从利的关注向福的谋取上转变,一个国家不能动辄谈利,毕竟利是冷冰冰的,而福才富有人情味。社会不能不谈利,但也不能只谈利,犹如人不能只靠吃饭活着一样。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在利的层面徘徊而不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那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的悲哀。其国民性情的塑造,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先进理念的开拓创新,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生价值幸福观念的培养均是其造福可以努力的方向。我们把小康社会的目标向和谐社会提升,就是体现了造福于民的这一理念。尽管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可喜的是我们已在路上,不是光说不练。

3、藏富于民。藏金于库,不如藏富于民。一个真正不可战胜的国家,不仅是国有多强,还要民有多富。国毕竟是民组成的,无民也就无国,民富国必强,民穷国必弱。如果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我们就要密切关注了。

藏富于民可以储备一个大国的实力,可以让人民真正的拥护这个国家。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美国国家并不富,但美国人是富裕的。美国人会因为自己家富国穷而嫌弃自己的国家吗?一旦国家的稳定成了人民的共识,人人都来维护这样一个局面,国力焉能不强,国家岂能不盛。

美国的政府办公楼都简陋无比,即便是州级(相当于我们的省级)的大楼一点都不张扬。可反观中国在某些地方的政府办公楼,真让人不知道该如何说了,不顾中央三令五申的要求,一个个修建的如同皇宫,其豪华铺张穷奢极欲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5、民主与明君

讨论这样的问题,是注定出力不讨好的。说不定我这里一言既出,马上骂声四起,但是我们国家能绕过去这个槛吗?绕不过去,还要对待。这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我在这里只能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智谋之士关心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集思广益,得到相对正确的观点,为中国的当政者、实干家们提供一点借鉴。

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体制中不和谐的因素也凸现了出来。如何保证执政党修正错误的能力,从而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中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如何保证人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不被损害。这两点将是以后的重中之重。

民主政治是运用和平手段调和利益冲突的途径与手段,但这一切不是生而有之的,它不是空中楼阁,它要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基础;民主政治不是单兵作战,它要具有代表某一集团利益的政治团体,并能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民主政治的社会土壤是需要有几个大体相当的利益集团,必须有法律或国家机器保障其运作,在互相的争斗中,通过文明的方式,实现本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并且服从争斗的结果,而不采取更为激烈的斗争方式。

从目前来看,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经验。中国有太多的独特性,什么事到中国都会变,且不说利益集团的争斗很难控制在文明的层次,极易激化,以至于生死相搏,必欲除之而后快,历史已有证明。就说中国的八、九亿农民,农民的群体太庞大,农民的地域差异太明显,现阶段他们很难有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团体,并能上升到政治层面,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往往是被利用的力量,或是被伤害的对象。农民在现阶段需要的是保护,保护他们不被贪官污吏欺压,不被村匪恶霸敲诈。现阶段能保护农民利益的,不是民主,而是明君。

在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无产者要被保护,有产者害怕被损害更要被保护,有产者能完全相信民主政治吗?民主斗争略一升级,他们就有生命之虞。在政治斗争中,农民没有政治代表,利益得不到保护,社会矛盾容易激化。中国有八、九亿农民,这力量是巨大的。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谁能保证民主斗争不会转化为阶级斗争?

民主政治是好的,但是不是就一定适合目前的中国?我这里无意否认民主的好处,但政治真的能不顾社会的现实而自由的选择吗?直面现实也许真的难以接受,但最起码的底线,不能让国家在混乱中走向消亡。

如果中国盲目的学习美国,让中国的所有的党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在野党,有挑战执政党的能力,那么在世界局势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保证这些党不受某些利益集团的影响,而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的立场。如果不能保证,那么这个党就很可能被某些崇洋媚外的精英,为某国利益集团培养的代理人所掌管。他要是不能维护人民的利益,就是培养这样的在野党,也不是中国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还是祸乱之源。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如果中国不能避开苏联改革的暗礁,那中国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就是一句空话,中国就会被肢解,那样难道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前一段时间甚嚣尘上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未必完全适合现阶段的中国。

如果是明君政治,如何选一个明君,用什么样的制度保证这个君是明君。这里的明君不能是以集体领导的名义进行独裁的专权者,更不能是古代帝王那样的独裁者。明君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体制来监督他自己和那些未必是明臣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如何建立和完善这套监督机制并保障其运行,这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民主政治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中国,却一定是将来中国的必然选择,这是发展的方向。

6、中央与地方

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博弈的历史。中国古代由于皇权世袭,造成有能之人不能居有利之位,皇帝会压制这有能之人,有多少人无辜惨死。帝制被废以后,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已经消减,乃至不复存在,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始终未断。顾炎武有一段话论述的好,“中国之所以日弱而趋于乱也,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其专在下”是说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是说皇帝权力过大。总之,很难找到那种理想化的平衡。这是论述古代社会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情况,现在时过境迁,行政体制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对我们应该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果中央权力大,地方权力小,地方没有工作积极性,就会不作为;如果中央权力小,地方权力大,地方虽有了积极性,可又容易胡作非为,则政令又不易畅通,在没有民主机制保障的情况下,损民的现象较多。如何让中央与地方关系理顺,既保障政令畅通,又不让人民的利益受到有势力的利益集团的损害?

现在有一个现象也要值得注意,好像只有国务院下了指示,做了批复,事情才能快速解决,如果不是上级的行政命令,则事情会一拖再拖。难道事无大小,动辄要国务院的批复吗?为什么贪污屡禁不止,贪官屡杀不尽,为什么小民的利益在近乎合法的情况下被损害。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制度的建设,从目前来看,这二者还是要“与时俱进”的。但怎么进法,具体怎样操作,则需慎之又慎。因为这是根本,哪怕出现一点点错误,动摇了根本,国家将面临重大的灾难,当政者要细心小心啊!

7、竞争、效率、公平

中国历史,特别是进入宋明以后,长时间领先于世界的特殊经历,让中华民族忽视了自我加压,进取精神慢慢不济,强悍之气越来越少。在中国的文化里,竞争与效率是不被看重的,常把思想的修为当作克敌制胜的法宝,把学术的繁荣当作可以抵御侵略的武器。西方则不同,当中国人在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自我感觉良好中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之时,西方的风起云涌狂飙突进如锋利的手术刀无情的割开了中国已落后的尴尬。

相比中国慢慢僵化的迂腐,近代西方的探索更具有实用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虽冰冷到残酷,极端近谬误,但在推动西方进步方面,其功甚伟。

中国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吐故纳新,竞争更需要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激发中国人的斗志,改变慵懒的精神面貌。

效率。在这惜时如金,时间就是效率的时代,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了生存发展的可能。没有效率的组织,只能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丧失活力。没有效率的国家,只能维持“大而不当”的虚假地位,在未来的较量中败下阵去。

中国人做事,是不怎么讲效率的,讲的是程序,还有不能放到台面上的潜规则。中国能源利用率很低,必将妨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国能源研究部门2005公布的数字,中国每生产100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5倍、日本的9倍。

公平。唯有公平,才能让在竞争中的落败者了无遗憾,自己能力不济,怪不得别人,但是不公平,会让竞争流于形式。一些垄断部门,因为权力而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不愁不被重视,其业内员工不愁不拿高工资。不公平的竞争只会破坏竞争带来的激励作用,而损害效率。当无竞争低效率不公平的风气大行于世之时,就是这个国家、民族走向衰落之日。

8、经济与道德

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带来道德的进步。对经济的过度重视,忽视了社会道德的塑造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社会风气的庸俗化、道德品质的低级化、崇高信仰的缺失、社会公平的失衡和荣辱观念的颠倒导致拷问人性与道德的怪事、荒唐事屡屡出现。

由于精神文化的缺失,在农村情节生编滥造,内容低级庸俗,说话污言秽语的民间小调打着弘扬民间文化的名义正大行其道。我有一次在农村一地区发现一个只有3岁的小孩,坐在门槛上,以无赖的口吻,洋洋自得的表情,猥琐的神态用稚嫩的童音高唱“我的老婆嘞,我的小心肝”。我被惊的目瞪口呆。这就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吗?这就是我们寄予了无限期望的未来接班人吗?一个人从小浸淫这种不良的文化,长大后会对他的人格、理想、志趣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也许,举的这个例子,马上会有人说:农村人的素质太差了。难道还有谁想自己的素质差吗?当城市一座座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健身中心、活动中心、花园、广场纷纷建立的时候,有谁想过农村呢,农村有什么文化建设?可以说,在广大的农村,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正是这些缺失,让低级不健康的民间小调泛滥,这不是农民的悲哀,而是农民在文化建设方面被遗忘的悲哀。

农村老人的自杀率,近几年迅速上升。经我统计,这些自杀老人的年龄在65—85之间。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儿女不抚养,或只给仅够维持的钱粮,却恶语相向。老人不堪其辱,选择自杀。可以说,在农村几乎每个自然村落都发生过这样的伤心事。这一年龄段的老人,他们是比较苦的,他们历经了中国的战乱、动乱。他们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却在晚年屈辱的死去。这是农村道德危机最大的表现,也是中国保障体制有待健全的动力,更是要重视社会道德培养的警世钟。

9、文化软实力

说到文化,我们是惭愧的,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现在能拿出手的是不多的。我们要弘扬文化,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的文化,如果不能建设好自己的文化,又怎能影响到其他的国家,如果我们的文化不是优秀的,又怎么能走向世界。

我认为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不能仅靠几十所孔子学院来完成。如果没有中国本土现代文化的繁盛与进步,啃老本是难以为继的。久而久之,孔子学院也将是无源之水。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在国外建立多少孔子学院,而是在国内要保证什么样的文化传统,要树立什么样的文化标杆,维护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奠定什么样的文化基础,倡导什么样的文化理念,打造什么样的文化精品。只有立足国内,才能走向国外。

但现阶段我们能看到国内文化对政治经济的羽翼与辅助吗,我们能看到现代文化对古代优秀成果批判的继承吗,我们能看到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张扬与宣传吗?我们看到的是对传统优秀文化不加选择的批判,我们看到的是民族英雄一个个的被打倒,反面人物慢慢的被扶正,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大义被弃置于地,鸡毛蒜皮被津津乐道。这是一个“散文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这个时代甚至害怕英雄,特别是害怕能够仗义执言、有社会良心、有道德操守、有判断能力、能抗争的英雄。

这个时代害怕英雄,但是民族、国家是需要英雄的。我们的英雄在哪里?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高纯,是吕净一,是郭允光。他们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立足自己的岗位,勇敢的担起社会责任的民族脊梁。

在中国的困局里,我提出了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公平、道德的问题,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这些问题如果长期拖而不决,必将使矛盾引向深处,错过解决的良机,到时候就更麻烦了。中国人善于忍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爆发,但不爆发,并不意味问题不严重,若一旦爆发,就是毁灭性的灾难。上述问题比较显性,若真想解决,有足够的勇气,在一定的时期是可以解决的。

当年秦王嬴政,以西北区区之地,兵吞六国,统一四海,何等的气壮山河。大秦的国力当时堪称世界第一,但就是这样一个任何对手都没能打败的国家,却亡于内乱。陈胜吴广几百戍卒便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二战后,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同美国展开全面的较量,时间长达三十余年,其国力之强,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但一日之间,大国崩溃。当年希特勒没有征服的国家,却在和平时期解体。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相似的规律。坚固的堡垒,往往被从内部攻破。中国人长于智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孔子二千年前说:“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内部问题是根本问题,内部问题若能解决,中国能自强,支点能立起来,中华民族复兴指日可待。我从不担心中国的外交会遭受惨败,在国际的纵横捭阖中失利,中国人长于智谋,是智慧的民族,一定能找到破解的方法,中国从来不缺少伟大的战略家!

问题重重,但希望永在。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坚强、坚韧的民族,民族复兴的大业终究要完成,不管面对多少困难,这就是历史赋予这一代乃至后人的使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强者,人助之。自己不强大,就不要奢望别人会怎样帮助自己。有一个故事:一位虔诚信佛的老妇人,感动的观世音现身。她问观世音每天也会求神吗?观世音答:会。老妇人听后惊奇地问:那观世音你求的又是哪位神仙呢?观世音答:我求的是观世音。老妇人又疑惑地追问:你为什么要求自己呢?观世音答: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这告诉我们非常简单质朴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需要外援,但不能依靠外援。一切还要靠自己真刀实枪的干。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是无比残酷却毋庸置疑的真理。不能在这个世界立足,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那么多的民族,那么多的国家不都消失在苍茫的时空里,浩瀚的历史中了吗?

中国强大起来是一切的必要条件,这也是一个支点最本质的含义。若这个支点不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这个支点,所谓政治经济学的两条战线,抗美、拉欧、援非联拉美的三个层次与东逼、西进、南抚、北交的四个方面以及将来的民主政治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

会同天下认为:给中国一个支点,他将翘起世界!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