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叶正黄,独坐观霓裳。
冰心未曾付,中秋忆洛阳。
四十一
俄罗斯这一轮和美国的斗法,对欧盟来说是一个苦于应付的头痛难题。俄罗斯和美国在对外行为上,有时非常相似,采取西部牛仔的简单做法,未能考虑到许多时候,其实是软鞭子胜过硬棍子,换一个方法处理,反而会令人眼前一亮,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本来俄罗斯不需要过于担忧欧洲希望在其之外,选择一条能源通道的想法。如果俄罗斯可以和西欧各国真正的建立起互信,大家来个四海一家亲,又有谁会舍近求远,自找烦恼,要从将来可能会有大变局的土耳其绕过俄罗斯呢!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你的口气越硬,霸气越重,人家就越胆战心惊,要找外部的强援以求自保。以这轮对能源的通路的互掐脖子,首先受益的就是中国和伊朗。通往中国的道路一路顺风,其他地方则是杀机重重,难怪土库曼斯坦的第一桩生意是中国。而且现在很难讲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存量是否有掺水的因素,先抢到手当然胜于最后抢汤渣。
对伊朗而言,美国和俄罗斯开始的互别苗头,会一方面使美国和以色列在美国大选后,有可能对伊朗施压起些许缓解作用,又逼迫俄罗斯不得不强力支持伊朗而对抗美国,还令欧洲对伊朗的天然气有另外一种美国人不愿听到的想法。
如果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要和美国对抗,令中国不需要直接面对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压力,中国政府就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加重力度,大力清除由外部势力操纵的扰乱社会安定的不良分子。正好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尼泊尔新任总理普拉昌达来访,中国应该趁势和尼泊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建设上大力援手,把任何藏独势力从尼泊尔赶出去。由于藏独势力主要在于西方国家的动作,光靠中国自身的努力,或者和达赖喇嘛的谈判,都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是南疆的局势需要花多点功夫,解决的希望比较大。只要西方国家在应对俄罗斯的挑战下,无力在藏独运作,中国应该能够安稳渡过下一个十年,这个对中国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俄罗斯和德法联盟之间的困境,是双方都应付责任。从俄罗斯这一方来看,不肯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合乎事实的规范,而是沉醉于对昔日帝国辉煌的幻梦,企图以能源武器重新崛起,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俄罗斯应该学习的是,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昔日的强权在衰落之后,如何将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和科技,利用当年抢来的财宝,通过现代的新玩法,继续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造福,而不是寻求在世界上与美国强强对抗,给别人更多的可趁之机。
用一个拳击运动的例子,就是你这个选手的体重在那个级别,就应该在那个量级参加比赛。如果你因为因缘际会的机会,必须在高级别参赛,虽然还是可以和对手过几个回合,但想打完整场比赛,至少有一个和局,就会比较困难,需要把吃奶的力都打出来。一个中量级选手,一定要打重量级,不光是俄罗斯的问题,也是法国,德国,和英国困扰的问题。英国的处理似乎聪明一点,每次都和美国一起打双打赛。
四十二
俄罗斯对自己的设计显然过高,希望成为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势力。因此其战略意图是作为一个全世界的平衡力量,在美国强大的时候,就联络中国抗衡美国,而在中国强大后,就联络美国抗衡中国。在俄罗斯的欧洲战略上,显然是试图以一己之力,和欧盟来做一个交流平台,以所谓俄欧关系来界定双边的联系,但就不把欧洲作为一个主要的挑战力量,这种对欧洲的小看,和欧洲自身对自己未来地位界定的困惑,都影响双方的关系。
这个想法当然非常不切实际,虽然俄罗斯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土地,面积可以和整个欧洲一比,但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之欧洲不知差了几个等级,光是人口才到俄罗斯五分之一的三小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起来经济总量已经和俄罗斯相似。而现在俄罗斯的经济还是因为能源价格高企,才可以和人一拼,如果三年后能源价格跌落,俄罗斯的经济就更为麻烦。因此俄罗斯的膨胀自信心是建立在民族自尊而不是真正的国家实力之上。
反之欧洲的困惑是不知到底自己最后应该怎样定位。如果以文化和宗教作为一个标准的话,那么从4世纪东西罗马分裂以后,在西部是以西罗马的罗马教廷(天主教,以及后来马丁路德等改革衍生的基督新教),而在东部则是以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教廷(东正教),控制的各自地盘。如果今天划界的话,在北方则以俄罗斯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边界,然后穿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边的东天主教Uniate和东边的东正教)和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西北的天主教匈牙利族),然后开始向西,以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为界,在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边界,隔开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及伊斯兰教。
那么这个按宗教和历史划分的方法,当然排除了很多欧洲国家,比如说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土耳其,塞浦路斯,大部分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格鲁吉亚(其实应该算亚洲国家才对)。土耳其到底最后能不能进欧盟,都是一个疑问,这就是欧盟到底应该怎样做,成了一个纷争不息和七嘴八舌的辩论,而每当这个时候,笔者就不得不感激我们的老祖宗,让我们这些后人不需要面对这些头痛的问题。
欧盟现在到底是要按质还是要按量来建设,确实是一个问题。再加上欧元区的出现,使15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在金融政策上至少整合了。但是经济上是一套,军事上又是一套,和外交上又是一套,欧洲同时由几个不同的马车在运行,因此在几年前,法国和荷兰的选民都否决了欧盟的宪法。
其实即使欧洲人自己对该这么办,不是很清楚,但在对俄罗斯的态度上,他们希望一个弱势的俄罗斯,以便容易融入欧洲,倒是和美国希望俄罗斯垮台的看法一直。欧洲人希望俄罗斯可以放弃乌拉尔上以西的西伯利亚,而完全成为一个欧洲国家。这就触及了俄罗斯的第二大担忧,即中国势力西扩和北上,使俄罗斯失去其亚洲领土。
四十三
本来俄罗斯人在苏联垮台后,对向欧洲价值体系靠拢,最终变成欧洲的一员,并没有抗拒。只不过美国对俄罗斯的设计并不相同,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决策人士,例如现在的国务卿赖斯,都是过去冷战一系的俄罗斯专家,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是热面贴上了冷屁股。对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有实力提出挑战的主要还是在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在美国势力独大之前,欧洲的争夺在于海岛大国英国,对抗大陆大国法国,然后就有英国和俄国的大游行,当然又出现了英法一同对抗内陆大国德国,直到最后由美国领导的西欧对抗苏联集团。
如果美国无法保持对欧洲的主导作用,让一个没有敌人的欧洲变成了欧洲人的欧洲,美国就会被人从欧洲赶出来。一个具有统一国家的功能的欧盟,自然是美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外交各方面的一大挑战。虽然美国仍然具有压倒优势的军事实力,但你不可能和欧洲这些文化价值体系相同的国家开战。要制止这个局面,当然最拿手的就是从古到今,屡试都灵的分而治之的手法。
由于英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就注定了其不希望一个强大的内陆出现,而削弱其在地区事务上的决定权。又因为英国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保持美国在欧洲的主导作用,完全合乎英国的国家利益。这也是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的一个主要考量。
另外一个令欧洲整合面临困境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土耳其这个伊斯兰教大国的入会问题。现在任何欧洲希望绕过俄罗斯的能源替代通道,都必须考虑通过土耳其中转从伊拉克的库德区,伊朗,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虽然俄罗斯可以搞乱格鲁吉亚,封住阿塞拜疆,但是如果欧洲可以在美国和伊朗的冲突中,像中国在朝鲜六方会谈上起一个主动作用,导致美国和伊朗双方都让步,欧洲肯定会从伊朗那里拿到一笔酬谢金,用一个比较好的价格拿到直接从伊朗过土耳其的能源。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会在伊朗事件上打强硬牌,导致美国和以色列强硬,使欧盟被拖落水,而在能源上不得不依赖俄罗斯,使其在欧洲事务上不愿和俄罗斯抗衡。这一招和美国挑起新欧洲的波兰,捷克,和俄罗斯对抗而拖欧盟下水,是兵书里的同一页。
其实在格鲁吉亚事情失控之前,德国已经对波兰非常不满,指责波兰自己和俄罗斯对抗,把整个欧盟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当作人质。不知这个时候,梅克尔是不是开始明白为啥希特勒要瓜分波兰了。当时的波兰,正好像今天一样,充当了英法联盟抗拒德国重新崛起的先锋。而当时的苏联,则是退出沙皇俄国和英法的反德联盟,希望与德国和好,以应付革命后的不稳局面,和在英法支持下的白俄复辟的企图,自然对德国的提议一拍即和。结果是当德国铁军从三面杀入波兰,波兰军队经过几个星期的苦战,在波兰南边固守,等着英法联军的救援。在发现最后那只是一个幻想之后,波兰人立即作鸟雀散,逃入南边中立的罗马尼亚求生。
四十四
今天的局面不知与过去有多大的不同。如果俄罗斯和波兰关系恶化,俄罗斯决定用军事力量入侵波兰,美国会不会因为美波在反导弹计划之后签署的双边协定,而参加战斗?这次格鲁吉亚人民都以为美国不会对俄罗斯的战争行为坐视不理,结果是有被美国出卖的感觉。虽然美国可以嘴上下功夫,但就没有实际的军事行动,格鲁吉亚人只能骂自己的总统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听众。
那么谁会保证,美国不在波兰的问题上,重施故计。而德国在表面上虽然抗议,心里面可能对波兰幸灾乐祸,骂其活该。当然在波兰打仗的机会现在看来,机率还是比较小,但就不排除今后的数年里,俄波关系会继续恶化,俄国会不断挑动冲突,直到反导弹系统被放弃为止。
俄罗斯虽然经常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需要维修,作为理由来折腾现在死抱美国大腿的东欧国家,但就从来没有影响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德国和意大利希望能有另外的供气管道,其实不光只是对被人垄断货源,和不能完全相信俄罗斯政府的行为,还有就是无法控制波兰,捷克,和乌克兰这些天然气中转国家,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国家,美国似乎有更大的说服力,比如在北约的运作上,在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上的支持,比如说在这些东欧国家为美国开设秘密监狱,而不通告欧盟等等,都为欧洲增加了不可控的头痛因素。
在奥运会结束后,欧洲的青年联盟发表声明,宣称此次奥运会真正的金牌第一是27国家的欧盟,共获得87枚,是第二位中国的51枚和第三位美国的36枚的总和,并号召以后欧盟共同组队参加奥运会。这个提议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即是欧洲的年轻人,明白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虽然今天的欧盟团结是个天方夜谭,但是在未来,随着美国势力衰退,东欧的小混混们,明白没有大佬支持和撑腰,就不得不向德法核心低头,不再在欧洲内部挑起争斗,欧盟在团结俄罗斯,和驱逐英国之后,不是没有可能稍微紧密一点。
现在对欧盟最不利的情况当然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冲突扩大到乌克兰,尤其是克里米亚,或者是阿塞拜疆的卡拉巴。当然俄罗斯视西欧为其最主要市场,自己不会打烂这个鸡蛋篮子,而且从长远来讲,俄罗斯控制了克里米亚,只会对西欧的天然气供应,提供更好的保障,因为当乌克兰不再以美国为靠山,和俄罗斯开始和好,对西欧的天然气供应,就变成了多点开花。但在短期里,就会迫使德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强硬,而影响德国产品对俄罗斯这个市场的出口,为现在的欧洲经济困局雪上加霜。
至于过土耳其的通道,又面临着是否欧盟要接受土耳其入会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要接受这个过去的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教大国,挟7千万的人口,如果加入欧盟,对其文化和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部分欧洲人都认为土耳其是个亚洲国家,而且恐惧因为其加入欧盟,会带来欧盟文化一体化的崩溃。当然在塞浦路斯上的态度,和土耳其在国内少数民族的态度上,比如对库德族和亚美尼亚族等等,都会对欧盟造成困扰。
四十五
一旦土耳其不能加入欧盟,其内部的亲西方派系,就会面临亲伊斯兰宗教势力的挑战。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每次在伊斯兰教政党通过选票而上台,试图对世俗政治制度进行有限的修改的时候,都会屡次在军方的打击下,使得改革流产。
本来所有的内部的政治争斗,在于谁可以为老百姓带来经济上的实惠,在西方经济势力衰退,穆斯林经济尤其是能源国家的经济越发红火,再加上由美国主导的针对伊斯兰教的新十字军东征――反恐战争,都使土耳其内部的亲西方和反西方势力重新洗牌。笔者曾经在90年代访问过土耳其,那时土耳其人民对西方,尤其是美国,视为自己人,很难令人想到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土耳其的反美情绪会如此的高涨,甚至出现针对美国目标的恐怖袭击。如果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路线彻底被堵死,极大可能会不得不向东转,加入伊斯兰势力在全球范围的崛起。
作为处于欧洲和亚洲路冲的土耳其,极有可能变成西方势力和伊斯兰势力的对抗前哨,因此把土耳其作为欧洲天然气管道,绕过俄罗斯垄断的替代线路,并不是一个可取的出路。由于土耳其现今的政府还是由亲西方派系掌权,一旦由美国主导的和穆斯林极端势力的对抗升级,一方面恐怕欧洲国家不得不表态支持美国而导致普通土耳其民众不满,而另一方面,穆斯林极端势力又会在土耳其发起针对西方利益的攻击行为,使欧洲对土耳其的依赖变得不可靠。
虽然欧盟中的老欧洲,不想和俄罗斯交恶,试图在美国,英国和新欧洲的大声鼓噪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俄罗斯得理不饶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做法,有点令老欧洲下不了台,面子有点挂不住。本来俄罗斯打得格鲁吉亚鼻青脸肿,又趁势占领了黑海包括波季在内的两个港口,就不应该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而激化与美国的矛盾,导致美国和英国,借口东欧的波兰,捷克和乌克兰的恐慌,而迫使德国和法国重新考虑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入北约的问题。
在与西方张嘴骂娘的同时,俄罗斯又主动声明退出对WTO的申请,停止和北约的交流,并由普京亲自飞往远东,督促输入亚洲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筑工程,还来个武松打虎,都是摆出一副和欧洲一拍两散的架势。梅德韦杰夫也号称俄罗斯不怕新的冷战,都是为当前的局势火上加油。
其实和许多国内的看家不同,笔者觉得俄罗斯有点色厉内荏,因为实力的虚弱,不得不虚张声势。如果俄罗斯在教训完了萨卡什维利之后,摆低姿态,和美国进行桌底交易,以销售武器给伊朗或者叙利亚为威胁,换取萨卡什维利的下台,避免将欧盟中的老欧洲拖下水,则可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现在的情形时,俄罗斯明目张胆的向全世界宣告,不是只有西方才有权利实行单边的先发制人原则,和道德人权帝国主义,将欧洲希望用道德卫道士的姿态,干涉世界事务的国际垄断地位,连根拔起。这一招令德国的默克尔和法国的萨科齐(以及大嘴巴库什内),都极其不爽。
四十六
俄罗斯的架势摆得太高,直接导致了波兰和美国的反导弹条约签订,使这个问题解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在俄罗斯对美国的王牌,一张是伊朗,一张是阿富汗。伊朗的王牌比较难打,因为牵涉到的方方面面比较多,既有美国的核心利益,也有中国的安全利益,再加上伊朗也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俄罗斯想操控的空间不是太大。反而在阿富汗,俄罗斯可以通过对塔利班的支持,从黑市里流一些高性能武器过去,一定够美国喝一壶。
加上美国在中国的西藏和新疆,支持独立分子的恐怖活动,在俄罗斯人请美军喝伏特加的时候,中国人也希望送瓶茅台过去,再加上伊朗的推波助澜,巴基斯坦的明反暗助,会让美国人在阿富汗的日子很难过。本来在现代世界,很少有大国的直接对抗,支持小国打仗,把对手拖死,是不二法门。当年苏联在阿富汗和美国在越南,都是这种手法的成功例子。俄罗斯自己要和格鲁吉亚开劈,由美国在背后捣鬼,当然不如插手阿富汗和伊拉克,让美国自己在那里和人劈,要划算得多。
从实际操作来讲,直接的军事打击远远不如挑动其他国家的内斗,以颜色革命树立傀儡政府,比普京的重拳要有效得多。俄罗斯可以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上泄漏杀伤力比较大的武器,对付美国的软肋,同时对波兰和捷克,进行渗透,搞乱这两个国家,迫使该地区的人民放弃成为美国对付老欧洲和俄罗斯的前沿阵地,都比直接在格鲁吉亚开杀戒要有效的多。
当然俄罗斯把格鲁吉亚搞乱,导致南高加索地区的不稳,会打击美国打通里海走廊的战略企图,但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影响和老欧洲的关系,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结果。现在趁着美国偏软,俄罗斯应该控制局势不再恶化,努力和德国和法国沟通,免得局势被进一步推向激端。
美国副总统钱尼现在忙着对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访问,除了带了10亿美金的酬劳费给格鲁吉亚外(占该国GDP的一成),还要同阿塞拜疆的西方石油公司如雪佛龙,英油等商量一下对局势的判断。笔者的估计是,美国的下一步动作是重新将这三个国家(加上阿塞拜疆)加入北约一事提上日程,如果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局势上越过激,西欧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越疑虑,美国这个计划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由于现在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相对于他们的前任,都比较愿意和美国合作,一旦这个计划实现,俄罗斯和西方的冲突将有恶化的趋势,如果西方可以成功在这几年,将能源价格降下来,俄罗斯的前景其实堪忧,不是很乐观。
即使美国无法完全迫使老欧洲就范,令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至少让他们加入欧盟,作为对俄罗斯的抗议。而钱尼估计就会通过以美国和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的双边军事合作协议,加上在波兰和捷克的影响,形成一个无名但有实的小北约,或称东北约,最终达到搞垮俄罗斯的目的。
四十七
要想打击俄罗斯,就必须把世界的能源价格,从目前的高位压下去。其实美国最近已经有些动作,比如说在石油期货市场中打击炒家(据说是瑞士的一个基金),都把油价从高位大概150美元一桶拉了下来。即使在格鲁吉亚局势恶化,和古斯塔夫飓风威胁之下,油价都失去了上冲的空间,而在100美元以上徘徊。如果因为高挺的油价而带来世界经济的衰退,和消费者对用油的需求降低,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重新考虑其能源战略和汽车工业发展计划,想以这些因素来炒高油价应该难度比以前大。
油价的大幅上涨,除了投资大行如高盛之流的炒作之外,和美元的狂跌也有一定的关联。在美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因为次贷引发的行用危机而受到打击后,许多大银行的账本很难看,而且还有很多假账。那些由房地产抵押的债券还是以高于市场的房价来估价,如果一旦付不起每月供款的屋主宣布破产,而银行和地产界自己不能内部消化这些地产的话,大规模的拍卖房,就会令这些大银行无法再做假账,从而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必须停止对这些银行的会计监管,以各种国会通过的救市法案,来保住房市不再继续崩溃,不然的话,这些银行就会连续倒闭,带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坍塌。
现在美国政府的做法是,以低利率继续放松银根,令这些银行的资金在周转上,继续充足,另外就是对关键公司,比如对房地产两大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卖空交易限制,都是为了稳定住大银行系统,使其可以消化和吸收即将大面积破产的小型商业银行(现在有117家在黑名单上)。而资金充足的大行,在全球供需基本平衡的大宗商品市场上呼风唤雨,都有助于将其坏账在纸面上清理掉。
这场对全世界的老百姓的抢劫是不分南北东西和富贵贫贱,因为有钱人要开车,穷苦人要吃饭。通过对米价的炒作,导致了许多需要进口大米的穷国(如菲律宾,海地,埃及,印尼,喀麦隆,阿根廷等)不得不倾国力来抢购货源,以保证国内社会稳定,而石油价格的飞涨,一是抢劫汽油价格放开的西方和东亚的普通消费者,二是抢劫像中国和印度这些由国家补贴油价的政府。
当然以现货出价的石油输出国也在这次抢劫中获利,但是如果其卖油合同是以长期为主,就不会从这轮油价大涨中立即获利,真正得益的是低价入货,高价出货的大石油公司(当然包括这些石油国家的油公司)和囤积商。不过这种抢劫行动,就像过去各国政府发行新货币,以低于黑市价的兑换率,从民间劫财一样,只能打短,平,快,在全世界的老百姓交完部分血汗钱之后,就需要立即适可而止,不能杀鸡取卵。
在美国因为地方各级政府,在油价涨的时候,也在燃油税上大有斩获,因此明知这是个饮鸠止渴的方法,也会用一个滞后的方式,开始体现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然后就是国会议员的激烈辩论,听证会,调查组,统统上马。而得势就饶人的金融大鳄就会转移战场,只留个影子让政客们心照不宣的摆摆样子打一打,对老百姓至少有个交代。
四十八
如果了解世界大宗产品期货市场,就会明白在石油价高企后,获利回吐,有许多中小炒家和散户,会追跟价格。从技术层面上看,以每日的收市价以过去一年来看,去年的9月份低点70多美元,和今年2月份的80多美元低点,画一条支持趋势线的话,就应该在105-110美元之间。所以说很多技术玩家会在这里入货,等着下一个对150美元的冲击。而不玩技术的基本面玩家,则会继续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作为卖点,以供求失衡,以及地区局势恶化,如俄罗斯和美国对抗,伊朗核危机,尼日利亚绑架等非政治因素来开炒。
笔者的估计是在这些中小户和散手入场被套牢之后,不排除大投资行,会以这个机会将这些投资分子一网打尽,而使原油价跌破100美元,去探80元的底价。现在已经有风声说,如果不是古斯塔夫的担忧,石油价应该更低。其实主要要看现在的一些大玩家是否已经放空,比如说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领头的高盛等一帮投资行,和以色列背景的大对冲基金。因为如果这些大腕要向上炒的话,他们可以通过对美国政府和以色列政府的掌控力,在中东和伊朗挑起争端,比如说说狠话,甚至挑起一个小小的军事冲突“事故”,都可以帮他们获取暴利。而且高盛关于油价到150美元的“预测”已经实现,看来是该反方向忽悠的时候了。
这一轮的石油价格走势,大概是以格鲁吉亚局势为完结,而开始向反向运作。记得上一次的那次炒作,也是在英油的阿拉斯加输油管破裂之后,油价没有继续攀升为标记,开始了反向运作。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加拿大的小混混,炒冬天天然气期货,而把基金一注赌光的事件。
如果停止美国主导的以金融大行控制的对冲基金在油价定价权上的运作,欧佩克对油价的掌控力,就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那么欧佩克的理想价位在哪里呢?据2007年12月的资料,欧佩克希望的中心价位在70-80美元之间,然后其守住的两端是50美元低点,和100美元高点。即是在油价跌破50美元时,欧佩克会以减产来保价,而在油价冲破100美元时,至少在2007年12月,欧佩克都以增产来稳定价格。
欧佩克和美国政府在油价的认同上是一致的,就是短期高油价对其利益极好,但长期就是一个恶梦。高油价对中东的国家而言,使其竞争对手增多,不光是其他如俄罗斯等开采成本要高的非中东国家加入战群,而且令加拿大等沙油国家变成市场的主导。加拿大是世界沙油第一大国,已知储藏量就有1.75万亿桶,现在的生产量已经高达125万桶一天,包下了美国总进口的20%,取代了沙特阿拉伯第一入口商的地位。委内瑞拉是第二大国,储藏量是2350亿桶。虽然现在布什和查韦斯互同水火,奥巴马也声称美国的能源独立计划包括从委内瑞拉独立,但是在商言商,将来双方都由温和派掌权的话,大家的经济利益不冲突,不是没有可能重新合作。光是这两个国家的储藏量据估算已经达到3.6万亿桶,超过了全世界的石油储藏量1.75万亿桶一倍。
四十九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欧佩克在2007年底还在试图控制油价,但是当今年油价一路上扬到150美元高位,连布什亲自上沙特阿拉伯请求,欧佩克都拒绝干预呢?笔者的估计是欧佩克试图以高油价阻击美国新保守派钱尼和以色列可能在美国总统交班之际,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由于美国的民意和军意,包括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参众议员们和五角大楼的将军们,都对此不感冒,其采取的方法可能是古巴猪湾的玩法,由以色列动手。但由于以色列不敢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行动,而背上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骂名,得罪美国的民主党,最大的可能是总统选举后到正式交班这段时间。而在油价高扬到110美元时,欧佩克主席声称,如果伊朗无战事的话,油价可以有50美元的空间下跌。
如果以2007年的币值,加进通胀因素对历史性油价进行调整,可以看到在很长时间内,油价是稳定在相当于2007年的20美元一桶。然后在1974年开始的中东石油危机,油价一路跳升,到1980年97美元的高峰,然后开始下跌,到1986年回到30美元左右,之后是1993-1999年回到20美元基数,直到2000-2003升回30美元价位,然后从2004年开始了这一路的高歌猛进,直到今年平均到98美元高位。这个价格变迁,有政治因素比如说以巴战争,也有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周期性影响。从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山看,大概石油价格回到基价,可能是3年之内的事,正好同中国大幅引进天然气时间吻合。
现在对全球经济的普遍共识是,美国必须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治愈次贷引发,但就积累了很多年的经济问题。同时欧洲的经济也可能下滑,经历比美国更严重的衰退。世界的经济复苏的希望在于东亚,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在于中国。高油价带来的能源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样打击了中国的出口经济。最新的资料表明,上个月中国出口美国的集装箱比一年前,跌了4成,出口欧洲更高达6成。虽然前些时候,胡锦涛接受访问时谈到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仍保持了10.4%,但在压通胀和保增长的两手作业中,如果能够得到石油价格下跌的助力,难度就会小很多。
中国经济的恢复,使东亚以至整个世界可以免入长期的经济衰退,所有的国家,包括欧佩克和美国都是赢家。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在经济上的层面上,可以带动世界经济发展,在政治的层面上,可以增强欧佩克等能源出口国,减少对西方国家的依赖,而提高其讨价还价的砝码。而且对美国来说,海外输入石油就像一个经济鸦片,从尼克松时代的20%,到老布什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的42%,到今天的70%,本来就已经开始有警觉了,如果你还一路高油价杀下去,岂不是逼人如戒毒所。而且美国一年支出的7千亿美元买油款,还养活了一大帮反美国家。对伊拉克战争失去耐性,对伊朗危机心烦意乱,对沙特阿拉伯不敢全信,对委内瑞拉无可奈何,对俄罗斯恼羞成怒,都迫使美国在石油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新思维。
五十
从石油开采成本而言,沙特阿拉伯和海湾国家应该成本最低,可能是8-10美元一桶,而其他国家如伊朗,俄罗斯则要接近16美元一桶。加拿大的沙油以现在的技术来讲,大致成本是28美元一桶,所以说大家只要能保持50美元一桶以上,都有钱可赚。真正的担忧是打击世界上最大的汽油消费市场美国,和潜在的汽油消费市场中国,导致这两个大水鱼重新考虑能源战略,使对保障环境有利的替代能源有机可乘,乘势崛起。
美国能源部在2006年进行了一个调查,对替代能源计划的最主要障碍,在于三大方面。第一是政府缺乏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这里不仅仅指在投资优惠,免税等经济政策,还包括建立一系列的政府法规和管理条例,和取消对化石能源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第二是消费者对新能源的不了解,和社会软硬环境对新能源缺乏配套支持。第三就是新能源的初始成本太高,没有国家的支持,很难令消费者从旧能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里自然包括对旧能源的成本计算中,并没有包括其风险因素,环境污染和其他成本(比如美国为保障海外石油供应,而必须保持军队在这些地区的费用等等),还包括向新能源转型带来的旧生产体系的工作职位损失等等。
对美国来讲,民主党的影响人物,克林顿的副总统高尔在对普通民众教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加上汽油价破4美元大关,都使小老百姓开始接受新能源思想。即使是很多支持旧能源的势力,也不得不面对海外能源的风险,考虑替代方法,例如前一阵炒得厉害的岩油话题。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的话,其能源政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疏远石油公司大老板的操控,而接受以高尔为代表,并受到美国年轻一代大佬,如谷歌两位老板等的大力支持(谷歌的创始人佩吉现在投资一个“比煤还要便宜的新能源”计划)。现在的美国政府政策是优惠倾斜于旧能源工业,只要大家能够在一个公平的赛场竞争,加上民主党人在阿拉斯加石油上松口,还是有机会使美国的新能源一派在美国政治上崛起。
当然如果是麦卡因选举获胜,旧能源虽然同样要做些让步,就不会让得那么大。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石油大佬,都会如此墨守成规。最近一位德州的石油大亨,80岁的亿万富翁皮肯斯,在电视上大卖广告,提出他的一整套“美国能源独立”计划。这位老爷子可算是靠油吃油而发家,但就认为整个国家靠这个旧能源,是死路一条,在泥坑里越陷越深。
这个叫做皮肯斯计划的新能源方案,认为美国当前以世界人口的4%而消耗总石油的25%是无法持续下去,并认为石油在2005年已经在生产上到了顶。而美国中部大平原,就是风能中的沙特阿拉伯(其实中国的风能潜力是世界第一,只是四分之三是从海上来)。如果美国可以建立一个从北到南,经北达科他到德州的大型风力电站,可以为美国提供20%的总电量。在短期内,美国可以将发电用的天然气省下了,替代石油而作为交通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