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玲(北京)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弥漫西方多年的“中国威胁论”突然转调,美欧强国纷纷抬举中国,以期为经济危机解困;世界上开始流行研究“中国模式”,试图在西方之外找出一个新亮点。无疑,胡锦涛这代人领导的中国,注定要在世界风云激荡的新洗牌运动中扮演千载难逢的重要角色。
美国充当世界警察,其他国家尚拿它没有办法,但美国引起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让众多国家跌进灾难深谷,其他国家已不能再容忍下去。美国的粗腿之外,哪里还有另一条腿可以支撑平衡?于是,侥幸逃过大劫的中国成了世界寻求支撑的第一目标。
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亚欧会议,欧洲大国积极游说中国,希望中国出面制约美国的金融独裁,因为欧洲自己做不到。中国面对这样的“盛情”怎么办?是靠近欧洲对付美国,还是接近美国获取自身更大利益?二十国首脑金融高峰会议11月15日就要在美国举行,时间已经刻不容缓,胡锦涛已确定出席会议。
勇敢出击的一个前奏
美国著名学者帕拉格·康纳在新出版的《争夺第二世界》一书中,对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加以综合概括后设想:世界将出现三个超级大国,一是实力日益削弱的美国,二是实力不断强大的中国,三是现在的欧洲联盟,其他国家则在争夺第二世界。
中国无疑是未来的超级大国,如果成功抓住了这次机遇,中国或许会提早成为超级大国;如果不幸错失了这次机遇,美国喘息过来后中国势必再被抑制,拖延多年以后才可能崛起。
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是遵循邓公遗训继续韬光养晦,还是不失时机运用智谋勇敢走向世界中心舞台,胡温体制现在面临特别的考验。
我们不妨把胡锦涛论“科学发展观”的结集出版视为中国意欲勇敢出击的一个前奏。
今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正式推出,收录的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2003年以来的二十篇论述,统统归结为“科学发展观”。
为了给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铺垫,今年8月先期出版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之书,也就是把“毛选”、“邓选”、“江选”中与发展扯上关系的内容截取出来。
胡锦涛的论述选编则是350页,显然是在承上中达至启下。虽然毛、邓、江以及胡的一些论述是否能够纳入“科学发展观”之列令人存疑,但在当今世界的紧要形势下,中共内部(该书属内部发行)如此这般的铺陈与推广“科学发展观”,着实引发人们相当的想象力。
胡锦涛自2002年11月掌政六年来,主导提出了不少观点,“和谐社会”之说曾经特别受到关注,其后延伸到“和谐世界”的理念。世间一度认为,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之后,胡锦涛的“和谐社会”将来亦有望达至这一高度。然而现在看来,“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和谐社会”,毕竟对世界而言,发展更重于和谐。“科学发展观”恐怕才是胡锦涛今后的制高点。
难得的历史机遇
10月底,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致辞时表示了三重意思: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当务之急,也是有利时机;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即美国的监管,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国际金融新秩序要提升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中国虽然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但在国际多边机构中影响却非常小。比如,在国际货币机构组织内部,中国只有3.66%的投票权,英国拥有4.86%,美国则拥有16.87%。现在改变这一状况的时机终于到来,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以创造性的手段利用此一难得机会,建立有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相信在11月15日的全球金融峰会上,中国将以令世人刮目的财力和影响力提出这三点主张。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从未有今天这般大,现在不用还待何时?以前中国在西方世界遭遇的压抑、忍让、屈辱,现在正迎来翻身。
即使中国不想出头,不想成为某方面的领袖,恐怕也不行。法国《回声报》就写到:资本主义中国已满三十岁,不能再逃避它在世界经济管理中理应承当的成熟角色,亚欧论坛上的讨论足以证明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自美国政府9月开始大规模救市以来,因为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西方世界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达到白热化。甚至有美国学者把美国视为“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华盛顿邮报》也有文章称,“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了”。二十年前在中国争得不可开交的“姓资姓社”问题,因邓小平一声“不要争论”的断喝方才停止。美国的争论如何收场尚待观察,这至少说明一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经没有明确界线,环球同此凉热: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此,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可以适用于中国,也可以适用于世界。
世界处在大破大立的关头
眼下,“中国模式”概念热行世界,但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模式”在世界复制很难。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不断“摸着石头过河”,其间学过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在一次次国际和国内形势的逼迫下调整再调整,走到今天总算趟出了一条“中国模式”,这条凝聚着中国历史、文化、制度、国情的路,别国怎么可能复制。
中国非常幸运,由于发展水平的限制,本国金融市场没有向世界完全打开,金融衍生品也因为不懂而没有多少介入,人民币还没有成为国际通用货币。这些“不足”反而在金融危机中大大帮助了中国。
现在虽然中国经济也在放缓,但还是被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共同寄予厚望:世界经济的复苏要靠中国引领,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受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大国,是全球经济最大活力的所在。中国简直被捧上了“神坛”。
对此,理性的学者冷静指出,中国即使以两位数增长,也不足以维持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国只占全球GDP的5-6%,而美国占了28%。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能对全球经济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足以拯救世界,只能拯救自己。
中国日前推出了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升经济,今年4季度先增加中央投资1000亿元。对此,世界的反应也是喜悦的。这一“内经”措施,也验证了一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奥巴马已当选美国总统,CHANGE被高调摆上舞台。这位有自信、有能力、有理想的黑人总统,有可能让美国在极度的困难中重新复兴。这对中国而言,或可套用一句老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世界经济进入衰退通道时,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势在必行。在当今世界经济大破大立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义不容辞要出头,必须迎着风雨去冲浪,为中国、也为世界经济贡献力量,以便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部署好大国发展战略。
作者是中国资深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