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大陆应做好国民党在2008大选失败的准备

2007-04-13 21:02 战略·谋略 ⁄ 共 296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台湾的2008领导人大选日益临近,选举结果将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去和现在,大陆始终希望与自己有较多共同语言的国民党阵营获胜,等待着国民党获胜后再大踏步发展两岸关系,拔除两岸关系中的动荡隐患,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但是大陆的希望不断破灭。固然,因为2004年有巨大获胜希望的连宋组合因为民进党操纵选举而失败,对台工作部门在评估哪个阵营获胜的问题上变得更加谨慎,对台工作的进度也逐渐出现了与台湾执政权力归属问题分割开来的趋势,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把过大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获得大选胜利之上,为了防止一旦国民党败选而出现幻灭感,防止两岸融合的步伐因为国民党败选而止步不前,大陆似应做好国民党阵营可能败选的准备。

2008年国民党获胜的可能性极大。主要是因为两个任期已经让民进党背上了不小的执政包袱,尤其民进党政权在这两个任期里“政绩不彰,弊案不少”,选民很可能让民进党下课;另一方面,国民党即将推出的候选人马英九长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廉洁、理性、中道的形象,在台湾有很大的支持度,和2004年的老国民党人连宋很不一样,因此赢得选举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民主化的经验来看,反对党上台连续执政两个以上任期的情况绝无仅有。所以,大陆又难免升起寄望于国民党胜选的传统思维,虽然这个思维在专业的对台工作部门已经因为2004年的大选和2006年的北高市长选举而有所改变,但是这个思维在一般的民众那里还是非常强烈的,从各种媒体上全部都是对国民党的正面报道和对民进党的负面报道,可以明显看出这样的强烈情绪。

然而尽管种种因素不利于民进党,而且国民党的候选人有极高的民意支持,但是马英九仍然很有可能落选,大陆应该为此做好准备。当然马英九如果获胜,那什么也不用说,大家都去大放鞭炮好了。但是,事情可能不如我愿。要未雨绸缪,才能趋利避害。

马英九可能落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国民两党的因素和大陆因素。

首先,是国民两党的因素。民进党尽管积累了7年的执政包袱,但是国民党执政55年所背上的包袱更重更大,7年在野时间并没有让国民党完全清除掉这些包袱。最主要的包袱其实不是国民党够不够本土的问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已经把国民党内有大陆经历的领导人冲刷掉了,反过来说,民进党的领导层里也有不少所谓外省第二代第三代;国民党的包袱也不是党产问题、二二八问题和腐败问题,这些虽然是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这些问题的边际效用已经很小,而且有些问题还因为民进党自己在介入商界、在粗糙地“去蒋化”“去中国化”、在弊案不断爆发而稀释了不少。

国民党最大的包袱其实是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养成了过度官僚化的习气,过度官僚化的国民党疏离普通的台湾人民,过度官僚化的国民党因为长期缺乏党内民主而死气沉沉,无法唤起民众对国民党领导台湾经济起飞的回忆,无法唤起民众对国民党的支持热情。投票是需要热情的,没有热情的支持不会转化为选票,支持也没有用。许多分析认为,国民党阵营的支持者向来比较温和,尽管反对民进党,但是不一定去投票支持国民党。其实不是支持者的本性不够热情,而是国民党本身缺乏热情,缺乏想象力,缺乏活力,因此无法激发支持的热情、想象力和活力,所以国民党有民意调查的高支持度,但是却没有选票上的高支持度。

反观民进党,虽然这几年受到陈水扁专断独行和利益酬庸的恶劣影响,但是党内民主的机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党内的政治生活非常活跃,人才济济,意见纷呈,同志之间比较平等,大家公开争论,然后在艰苦达成的共识上团结一致,这比较符合现代的开放社会的趣味。而比较起来国民党显得相当封闭、等级森严,面和心不和,暗中较劲,互相扯后腿,严重则走向分裂,即使不公开分裂也缺乏真诚的团结,所以战斗力差,不大会选举。许多分析认为民党很有选举招数,国民党很笨很不会选举,其实不是招数问题,那些招数,国民党不是不懂,根本的问题在于,民进党相对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能够支持这些招数的使用,而国民党比较威权等级的权力结构下无法使用这些选举招数。当然,国民党的权力结构也在逐渐改善,这次吴伯雄与洪秀柱主席竞选对活跃国民党的政治生活应该有正面效应,但是总的说来,国民党在活跃程度上要远远落后于民进党,十分不利于国民党在大选中吸引选票的能力。

其次,是大陆因素。民进党在2004年把选战的主轴放在“台湾vs中国”,今年2007年则加速推动“正名运动”,抛出“第二共和”的宪改运动,提出“台湾牛vs中国马”,提出两岸经贸政策有“国家认同”问题,可以看出,民进党的选战主轴还是“台湾vs中国”,从中国大陆成为整个大选的主轴与核心议题,可以看出大陆是台湾大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假如中国大陆是台湾民心的向往,那么哪个党与大陆友好哪个党就会获胜,哪个党与大陆为敌哪个党就会失败;相反假如多数台湾人对大陆的前景和未来还充满疑虑,那么哪个党与大陆友好哪个党就会被选民担心,哪个党坚持与大陆疏离哪个党就可以激起民众的支持。民进党正是看准了台湾多数人对大陆的未来还有许多疑虑这一点,大力操作“台湾vs中国”的选举策略。虽然大陆持续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台湾实行“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新战略,减轻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疑虑,但是这个策略仍然是有效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两岸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有较大差距。台湾人也清楚自己所谓的民主是很不健全的,但是他们也不会愿意回到过去的威权体制,正如1990年代苏东欧剧变后,尽管经济一度急剧衰退,但是人民也不愿意回到过去一样。中国大陆尽管实行了市场经济,在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台湾人看来还是威权体制,而且他们也没有把握大陆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担心过于接近大陆,已经取得的政治发展会倒退(台湾人极为关注香港的政治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二、大陆的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台湾人也看不清楚。大陆已经有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能否持续下去?虽然大陆人民和政府都很有信心,但是外部人却可能感到不大有把握,世界各国都有许多人在半信半疑地观望,极端的观点甚至有“中国崩溃论”,台湾有很多人担心大陆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自然的。在目前政治上大力阻挠的情况下,台湾经济已经与大陆紧密联系,如果在政治上进一步靠近大陆,经济上将完全彻底地与大陆融为一体,大陆的经济发展一旦遇上其他因素比如社会不稳定、政治改革不顺利的影响而出现波折,台湾经济可能要发生“海啸”,这恐怕也是很多台湾人担心的。

三、大陆的整个对台姿态还不够柔软。大陆这几年快速成长,其实已经使得台湾人开始生出自卑感了。大陆很多人还没有明白自己是绝对的强者,台湾是绝对的弱者,而且日益如此。对弱者,强者本来应该慈眉善目,宽大为怀,这样弱者才敢靠近强者。如果强者还是怒目而视,轻易就发脾气,弱者怎么会不感到屈辱害怕,怎么会不赶紧避而远之呢?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进党的选战策略仍然有效,大陆因素还将发酵而产生有利于民进党不利于国民党的效应,大陆保持低姿态可以降低这种效应发生的程度,但是由于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大陆因素不利于国民党而有利于民进党的这个局面无法改变。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2008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国民党败选的可能性仍然不小,大陆的人民和政府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有所准备。

艾禾萍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