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井底望天·专栏 > 正文

【井底望天·卷二】花开花落 第二篇

2008-09-03 12:28 井底望天·专栏 ⁄ 共 1142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京华十里路,璀璨追汉唐。

酒酣当上马,西北斩恶狼。

十一

被炒得和吵得热火朝天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开场了。开幕式的一场视觉和听觉大宴,算是给世界人民上了一堂中国文明的幼儿园入门课。那气势磅礴的鼓舞和太极,估计除了令世人震撼和感叹之外,还会让有些人心生怯意,从此明白中国人民不可欺,国家不可侮。

这场超凡的文化启蒙,并不在于炫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造福亿万人类的无数发明,而是向世界显现“有朋自远方来”的开放胸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求知欲望,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心态度。这种集古老和现代于一身,汇自豪和谦卑在一体,固守本族的传承,汲取他族的智慧,重新打造出一种更为辉煌的华夏精神,当是我辈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那丝路的花雨,西洋的骇浪,恰恰是中国今天为世界贸易和制造大国的最佳注释。而张艺谋,陈其钢和蔡国强,这些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开始为“中国制造”这个古代的金字招牌,注入新鲜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创造出一个契机,使中国产品在面对品质的困扰和西方的杯葛之后,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这也要求全体中国人同仇敌忾,对任何想摧毁我们民族声誉的败家子奸商们,当杀无赦。

笔者不想重复他人的吐沫,大谈神奇李宁的“夸父追日”,姚明和林浩的领军入场,水墨画卷之秀,唐乐盛装之浓,因为数年后,太多的人会忘记了这些细节,而只留下淡淡的鸟巢印象,大伙儿又会一窝蜂的对当年的春节晚会七嘴八舌和大放厥词。以中国的人口之多,艺术家的水准之高,原创之新颖独特,过两年玩出一个比这个开幕式更酷更型的盛宴,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中国人民一定要在这个奥运会中记得什么人的话,我的第一个提议是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刘岩。这位无缘在开幕式现身为世界展现她的动人身姿的艺术家,当为奥运开幕式的第一英雄。如果奥运会后还需要任何计划实行的话,从奥运收入中拿出一个基金出来,集全球医学专家之力,如何使她重新站起来,回到她热爱的艺术舞台,当是一个首选。中国的真正复兴,不光是经济,军事和政治硬实力的崛起,还要包括文化,艺术和思想的重振。每一位艺术家,就像我们民族历史上灿如星海的诗人,画家,作家,名伶等等,都是值得全民族珍惜的国宝,没有对他们每一位的爱护,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不会光芒四射。

我们还要记得16位在喀什献身的武警战士,没有他们的牺牲精神,就没有我们可以从容举办奥运会的和平环境。我们还应该记得为奥运会做出奉献的所有志愿者们,希望这些可爱的大学生们,可以自豪的在他们将来的求职履历中,放上“北京奥运志愿者”一句,为他们加分。我们更应该记得所有参与建设北京鸟巢,水立方,巨龙,巨蛋,大裤衩(想起很旧的一个相声)的外省民工,和为了北京建设而不得不迁移的北京居民,正是这些一个个小我的牺牲,才可能造就我们民族今日的繁荣昌盛。而我们未来的政策,就是如何让这些为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牺牲的人们,得到最好的补偿,令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十二

奥运会开幕式的另一个看头,就是美国软脚蟹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新沙皇总理普京,比邻而坐。估计这两位仁兄除了欣赏表演,向自己的运动员挥手之外,还是有很多共同话题要谈。而那些共同话题一定是关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的战争,以及其背后的一大串一言不合,就会问候对方老娘的头痛问题。

在笔者的大国游戏里,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注意力在俄罗斯上,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真正的大国只有两个,那就是美国和中国。俄罗斯,和欧盟,日本,印度等等,都只能算是个“中“国,发发纵横捭阖的黄粱梦而已。

在未解体之前,苏联一直就解决不了经济落后的问题,空有广袤的国土和资源,加上超过两亿五千万的人口,还是没法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强国。在俄罗斯分裂出来后,俄罗斯民族的人口只是1.5亿左右,而且由于出生率低(育龄女性平均2.4个孩子,才可以保持人口稳定,而俄罗斯是1.1),男人寿命远远低于女人,每年的人口递减1百万,照这个速度下去,不到50年,俄罗斯的人口就会减半,适龄工作人数缺乏,其经济情况会很加恶化。好在现在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飞涨,在某种情况下,减轻了俄罗斯的经济压力。

所以对欧洲和北约来说,他们认为在世界大国长跑中,俄罗斯是百分之百的输家。与欧洲各国不同,在面临人口缺乏的困境下,欧洲采取是有限制的吸收高科技移民人才的政策,补偿应为适龄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化的挑战。这些国家在吸收来源于东欧国家,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做法是很有成效。当然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融合信仰伊斯兰教的来自于土耳其,阿拉伯和北非移民带来的宗教冲突,如果解决不好的话,社会动荡是一个大的隐患。

俄罗斯则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心怀疑虑。本来俄罗斯自身的人才,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有向西欧和美国移民的趋势,而吸引来自欧洲的移民又不是一件易事。当然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移民,因为皮肤颜色的不同,和数量的劣势,都令俄罗斯人胆颤心惊。这种只出不入的情况,当然使人口流失更加严重。而由于公共医疗系统的瘫痪,艾滋病的流行,加上俄罗斯人狂饮伏特加的天性,都是人口大幅减少的原因。

记得过去当北约将军们和俄罗斯同僚开定期的碰头会时,欧洲人总是要以这样一个笑话开始:“请问今天的中国和芬兰的边境情况如何?”而每次俄罗斯的将军们就会恶眼瞪着笑得快岔气的西方将军们。

在苏联垮台和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出去之后,俄罗斯有两个忧虑。一个是北约的东扩,西方势力不光接管俄罗斯的前附庸国家如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然后肢解斯拉夫小弟南斯拉夫,拿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马其顿,黑山,和科索沃,只剩下塞尔维亚苦苦支撑,迟早都是欧盟的囊中之物。

十三

而俄罗斯的前加盟共和国也同样逃不出北约的手心,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2002年布拉格高峰会上被邀请加入北约,并于2004年3月29日在伊斯坦布尔高峰会前,正式入会。北约并签署了波罗的海空防协议,由各国轮流提供四架战机执行对俄罗斯的空中预警任务。当然这些姿态都是象征性的,由于俄罗斯帝国在1917年失去了芬兰,再加上波罗的海出口被德国,丹麦,挪威和瑞典堵住,本身对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就削弱。而俄罗斯和北约基本上互相识相,使这三国成为事实上的非军事缓冲区,而且俄罗斯的传统重镇圣彼得堡可以箝制任何来自于北方的威胁。

俄罗斯的真正心脏区在更南部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失去这两个地区将使莫斯科的前门洞开。虽然俄罗斯历史上两次在西方的入侵下,最终都获得胜利,但以焦土政策的代价,在莫斯科拖垮拿破仑,在斯大林格勒打败希特勒,都是用的是同归于尽的战法,自身的元气也是大伤。虽然西方的颜色革命在乌克兰成功,但是乌克兰基本上在宗教,地域和人民上,是一个亲西方和亲俄罗斯的五五开。和许多国家的民族混居不同,乌克兰基本上可以从基辅,查卡西(Cherkasy),文尼西亚(Vinnytsia)以西,和查尼海夫(Chernihiv),波塔瓦(Poltava),克罗沃拉德(Kirovohrad),奥德沙(Odessa)以东,清晰得划出一条线,让亲西方的天主教徒占据西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就让亲俄罗斯的东正教徒占据东乌克兰,继续捍卫俄罗斯心脏莫斯科地区,并保持其在克里米亚唯一有效的黑海舰队。即使乌克兰不分裂,而继续向西方投怀送抱,俄罗斯就可以用挑动克里米亚独立来制造事端,引发一场战争。

可叹俄罗斯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连一个像样的出海口都没有。波罗的海被敌国环抱,而且长年结冰,和东边遥远的海参崴一样(加上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的补给困难),没有太大的用处。本来在中国东北,俄罗斯已经抢下了暖水军港旅顺,可以通过当时的南满铁路连接海参崴,只是后来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在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希望通过建立中苏联合舰队的方式,继续租用军港的提议被中国人拒绝,只得在1955年放弃了这个天然良港。俄罗斯对暖水军港的渴望,还表现在对越南金兰湾的租用。但是那时苏联已成强弩之末,在1979年,苏联太平洋海军入住后,与美国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形成隔海打擂台的架势。只不过俄罗斯这个被欧洲人蔑称为欧洲的经济病夫,十年后国家破产,海外称霸的梦想破灭。

虽然最近在普京的中兴下,俄罗斯经济稍有起色,为了针对美国在东欧的波兰和捷克设置全球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先是恢复了战略轰炸机巡航,然后又大谈重回越南金兰湾,和再次走进美国后院古巴,以增加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

十四

在1783年成功兼并了克里米亚后,在黑海的萨巴斯托港口,俄罗斯开始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天然良港。但是驻扎在这里的俄罗斯黑海舰队,首先受到土耳其奥图曼帝国在博斯布鲁斯海峡控制,然后在进入地中海后,在南边去红海进印度洋的出口苏伊士运河,和西边去大西洋的出口直布罗陀海峡,又被英国帝国堵住。这就造成了俄罗斯帝国和英国帝国为争夺暖水港口,而展开的大游戏对决。

俄罗斯帝国首先在南边通过一系列对波斯帝国的战争南下。在第一次俄波战争中,通过1813年签订的古力斯坦条约,抢下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东部,和现在隶属俄国的达吉斯坦,并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控制了整个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但俄国的南下受到了英国的对抗,而在伊朗的中部受到了阻止,结果是俄国和英国两分伊朗为控制区,但是没法独自兼并,只能通过对伊朗王室的软硬兼施,互相箝制。俄国和英国在阿富汗的对抗同样陷入僵持状态,而在中国的西部,俄国控制新疆和英国控制西藏,也是寸土不让。这种状态直到德国在欧洲崛起,迫使俄罗斯和英国不得不握手言和,使中国至少保住了新疆和西藏的主权。虽然在西藏失去了对藏南的控制,和在新疆失去了伊犁的西部的主权,还要面对今天仍然没有彻底平息的藏独和疆独分裂主义运动,但相较于这个大游戏对其他地区造成了损害和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就要幸运得多。

而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就使格鲁吉亚变成了俄罗斯的另一个软肋。对格鲁吉亚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地方虽小,但却出人才。前苏联枭雄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后来曾出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谢瓦德那泽,并在1995年出任了1991年后独立的格鲁吉亚总统。而且曾在1990年中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沙利克什维利将军,也是格鲁吉亚人。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本来在俄国势力兴起前,格鲁吉亚是西部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和南部的波斯帝国的逐鹿之地,为求自保,不得不借助俄罗斯帝国的崛起作为权宜之计。虽然格鲁吉亚名义上于1801年加入的俄罗斯帝国,但和俄国人时而和睦,时而打架的日子,就一直没有停过,直到俄罗斯帝国打败了奥斯曼和波斯独大,格鲁吉亚才彻底失去了独立地位。

格鲁吉亚本来和俄罗斯很相似,都是东正教国家(这也是为啥他们会借助俄罗斯来抗衡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和波斯)和农奴制。俄国贵族刚开始急于把格鲁吉亚融入俄罗斯其他地区,因而在政府管制上有些重手,对格鲁吉亚文化和风俗不够尊重,导致了1832年的贵族叛乱和1841年的全民造反。这些动乱迫使沙皇改变政策,派出了比较务实的维隆佐夫伯爵担任高加索总督,慢慢赢得了越来越西化的格鲁吉亚贵族基层的支持。

但是当俄罗斯帝国决定在1861年,放弃农奴制,开始追赶西方的工业革命,而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其1864年在格鲁吉亚的行动,令农奴主贵族和农奴都很不满意。农奴主贵族因为没有了来自农业的收入而穷了,但由于格鲁吉亚的农业生产条件极差,取消农奴制后,农奴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改善。这个消灭农奴制的不成功改革,就为后来事态的发展种下了祸因。

十五

而同时由于工商业的兴起,本来来自外族的亚美尼亚人,聚焦在城市区,已经垄断了商业贸易和手工业,就在这个历史变革下,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结果由于对俄罗斯贵族政策的不满,和对外族亚美尼亚人的经济强势不愤,导致了格鲁吉亚民族主义的兴起。

其实如果看一下中国藏区当年的情形,似乎有某些相似之处。共产党在西藏之外的藏区取消了农奴制,造成了农奴主贵族的利益损害,因此对政府不满。当然正如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是宗教同胞,其憎恨的对象不是针对俄罗斯民族,而是推行取消农奴制的沙皇政府,恰如藏区的农奴主叛乱打出的“打到红汉人”的口号。格鲁吉亚另外的复杂因素是格鲁吉亚教廷不愿意把教权交给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俄罗斯资本主义改革的主要得益者是信奉基督教的外人亚美尼亚族,而且改革的结果导致沙皇权威降低,使整个俄罗斯境内出现类似中国清朝末期的体制之争,各派人士如保皇党,君主立宪派,宪政派,布尔什维克派等等,逐渐兴起,导致了政局不稳。

当然中国取消农奴制的政策比格鲁吉亚的结果要好,就是藏区的农奴们真正享受到了经济上的好处。而中国的宗教政策除了针对当初参与叛乱的寺庙和喇嘛外,在文革以前,比较合理,对藏族文化和风俗都非常尊重,并未造成民族为划线的分野。反而解放军里的藏族部队骁勇善战,叛乱队伍里的“白汉人”(国民党军人),都在为自己的政治信仰而战。而经济上收益,政治上提高地位的农奴们对叛乱的不支持,也是这些叛乱不成气候的一大原因。

反而在中国经济开放后,藏区的穆斯林民族如回族,撒拉族,和维吾尔族等等,就像亚美尼亚人一样,在经济上收益较多,而这个就会是导致藏族民族主义的一个主要因素,并受到当前当权的藏族干部某种程度上的支持。而现今某些藏族的知识分子,开始挑动将对政府的一些不满情绪(比如说不接受达赖喇嘛的和谈条件),上升为针对汉民族的仇恨。这些人开始言必称卫藏,安多和康,不承认中国官方的省市地县区名,把一些不存在的地名喊来喊去,而且开始以文学的名义来篡改历史,试图美化旧农奴制的残酷,发表些关于过去的农奴们如何怀恋美好旧社会田园牧歌的生活的故事。这种企图挑动民族主义,导致中国内部各民族冲突的行为,必须警惕。

格鲁吉亚的问题,涵盖经济,政治,宗教和民族,终于导致1905年大暴动,迫使沙皇政府放松控制,实施改革,其中一位叫杜卡斯维利的共产党领导人开始暂露头角,成了后世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鲁吉亚之后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过三进宫的经历,在俄国革命后的内战中,格鲁吉亚宣布了独立,但随着苏联红军打败了旧俄白军,就只好作罢。而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对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等,把这里划过去,把那里划过来,再加上本来这些高加索地区的历史就是一锅大杂烩,搞到后来一闹独立,大家都可以翻开历史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找出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大肆宣传。

十六

二十年后,纳粹德国杀进苏联想到高加索抢油,格鲁吉亚里一帮人又不给老乡斯大林面子开始闹独立,配合德军作战,成立了格鲁吉亚军团(正是美军那位沙利克什维利将军的老爸领军),结果是在德国打败了后,又不得不老实了。而斯大林的大面子和对民族团结的倡导,使格鲁吉亚人有七十万走上战场(战死三十五万),保家卫国,令其民族主义终于消失。

可是好景不长,当赫鲁晓夫起来清算斯大林,许多对斯大林的攻击,转化成对格鲁吉亚人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攻击,引发了1956年的年轻格鲁吉亚学生走上街头,抗议赫鲁晓夫。数千学生自动聚焦在第比里斯的斯大林雕像前,开始喊口号:“伟大的斯大林万岁!伟大的列宁斯大林党万岁!伟大的格鲁吉亚苏维埃万岁!”抗议活动很快蔓延到整个共和国,最后被赫鲁晓夫镇压,使上百学生丧生。这个事件再次引发了格鲁吉亚民族主义兴起,再加上赫鲁晓夫在反斯大林之后,实行地方分权政策,导致了格鲁吉亚族的共产党干部,乘机发展地方势力,和民间的民族主义里应外合(有点像胡耀邦的西藏政策)。

而和中国相似的是,在苏联计划经济的垄断下,这些地方势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苗开始刷刷的长起来了,居然使格鲁吉亚变成了全苏联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赫鲁晓夫对格鲁吉亚的放手,当然也是因为在斯大林一事上,搞得太僵,现在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给了格鲁吉亚发展资本主义的空间。当然,经济发展快了,接着就是政府腐败和官员贪污盛行,引发了老百姓的不满。这时从1964年到1972年出任格鲁吉亚内政部长的谢瓦德那泽,凭借其打击贪官污吏的铁腕手段赢得了民心,并导致了格鲁吉亚苏共第一书记,贪官的总头目马扎万那泽下台,并自己被提升成第一把手。

谢瓦德那泽是一个相当能干的政治家,在他的领导下,格鲁吉亚经济高度发展,政府腐败官员纷纷落马,格鲁吉亚成了全苏联的经济之星,令格鲁吉亚人个个扬眉吐气,开始恢复因为斯大林被人打翻再踩上一万之脚后丧失的民族自尊心。而希望分裂出苏联的势力已慢慢开始成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克格勃打击的异议分子,从四面八方逃到的格鲁吉亚这个相对自由的地方。谢瓦德那泽则靠着他个人的能力,镇住了各派势力,保持了经济增长。

但是格鲁吉亚的独立势力已经愈来愈强,而其里程碑事件就是1977年苏联对1936年的宪法作出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修改,其中一个问题是第75条。本来所有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以俄语和当地民族语言作为其官方语言,只有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只定义自己的语言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对这个宪法条款的修订,在于要解决这个独特的现象,把俄语增加成为这三个加盟国的官方语言,享受和格鲁吉亚语,亚美尼亚语,和阿塞拜疆语同等的地位。

十七

在1978年各共和国法院认可这个新宪法修改案的时候,阿塞拜疆毫无意见,亚美尼亚有些小的不愉快,但是格鲁吉亚则反应剧烈。其实莫斯科应该知道这个情况,因为2年前在格鲁吉亚推行俄语教育的行动,同样收到了很大的杯葛。结果1978年4月14日,格鲁吉亚的数万大学生走上街头,要求拒绝接受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这次抗议和1956年那次一样,很快就出现了军队和学生的对峙,一场更大的流血冲突似乎无法避免。

结果谢瓦德那泽挺身站出来,一方面劝告学生不要把情况弄到不可收拾,一方面赶紧联络莫斯科,要求暂停对宪法的认可程序。莫斯科当时对事态的发展非常震动,而当时因为面临的国内问题重重,决定不要恶化局势,采取了让步,化解了这场冲突。而这个后来被称为“格鲁吉亚语言日”的日子,成了新格鲁吉亚民族主义的开端,并导致了后来1991年脱离苏联的独立。

当然在格鲁吉亚的各少数民族对这一局面非常不安。当时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对格鲁吉亚越来越强的民族主义心怀疑虑,因此对苏共中央这个无先例的重大让步,非常恼火。从历史上看,苏共中央缺乏不惜一切代价保持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决心,在格鲁吉亚这个领头闹事的地区,做这样的让步,不仅没有平息分离势力的不满,反而鼓励了分离势力的成长壮大,导致了全苏联地区的各族开始寻求独立。由于苏共中央做出的这个决定,虽然很多加盟共和国里住着不少俄罗斯族人,但大家就对上层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不是太有信心,因此不会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最后在叶利钦站在莫斯科街头上的坦克上面大手一挥,于是俄罗斯帝国树倒猢狲散,几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苏共中央的重大让步令第比利斯暂时平静下来,但却令少数民族地区阿布哈兹怒火万丈,要求退出格鲁吉亚,加入俄罗斯共和国。这个要求自然被莫斯科拒绝,但就不得不通过拨下巨款,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阿布哈兹大修公路,投资在各种工程建设,并成立专门的阿布哈兹大学,给予更多文化上的自主权,不强行推广格鲁吉亚语,而实行阿布哈兹语,格鲁吉亚与语,和俄罗斯语各自独立的部门。在政府职位上有实行名额制,保证阿布哈兹族有足够的政治地位来平息不满。

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格鲁吉亚族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同时伴随着阿布哈兹族和奥塞梯族自身的民族主义兴起,而使各民族之间的冲突逐渐升温。因为对格鲁吉亚的民族主义要求让步导致了阿布哈兹的不满,然后又必须向阿布哈兹的民族主义要求让步,再引发了住在阿布哈兹地区的格鲁吉亚族起来抗议。一批格鲁吉亚知识分子抗议阿布哈兹地区掌权的阿布哈兹族共产党干部,歧视格鲁吉亚族人士,并向谢瓦德那泽和当时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写信请愿。

十八

在随后的几年内,更多的街头抗议活动在第比利斯发生,一方面要求莫斯科给予更多的自主权让格鲁吉亚人自己作主,另一方面要求阿布哈兹放弃其自主权而让格鲁吉亚人为他们作主。谢瓦德那泽则左右逢源,一方面支持民族主义的温和派在保护其文化,语言和历史上要求,一方面镇压要求彻底独立和推翻苏维埃制度的激进分子,而由于在他的治理下,格鲁吉亚的经济一路增长,所以在这么多的抗议事件层出不穷后,他不光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还由于他的摆平各方势力的能力受到赞赏,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开放改革政策后,于1985年上了一层楼,出任苏联的外交部长,到西方世界为苏联争取合作伙伴,以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新政策。

在他之后接任的帕提亚希维利却是一个保守但无能的庸才,完全无力处理开放改革政策下带来的各种挑战。结果是1980年代末期,在政府,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和其他少数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越来越激烈的暴力冲突,而南奥塞梯则是最火热的地方。本来除了1918-1920年间奥塞梯族和格鲁吉亚族曾经打得你死我活,两族人民和平地住在一起,互相通婚,融合得比较好。但随着格鲁吉亚人越来越激进,南奥塞梯人也开始了他们的独立运动。

正如前文提到,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格鲁吉亚曾宣布独立,由社会民主工党的少数派孟什维克(马尔托夫领导,相对于列宁领导的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掌权,成立了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而奥塞梯人则组成了全国委员会,讨论在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和在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组成一个统一的自治政体。这个组织很快就卷入了苏共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但布尔什维克最终掌握了决定权,并主张将南奥塞梯并入俄罗斯。这样就很容易明白为啥大家要开劈了,一是南奥塞梯应该留在格鲁吉亚还是俄罗斯这个领土问题,一是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全方面的意识形态斗争。

当然落实到实处,问题就更要复杂的多。比如说,亲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奥塞梯人宣传说,当地贫苦的农民(全地区大概都合乎这个标准)不需要向苏维埃政府交税。南奥塞梯的农民们听得心花怒放,可以想象,当孟什维克的格鲁吉亚政府官员。带着军队护卫来强行收税,对暴力抗税的农民格杀勿论,这些农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于是在1918年3月15日,南奥塞梯的农民们发动了农民起义,并一度顶住了派来报复的格鲁吉亚人民卫队的攻打。农民军4天后,杀进了首都茨欣瓦利,屠杀了全城的格鲁吉亚族人,并将城市抢劫一空。格鲁吉亚军队终于在3日后夺回了首府,自然开始了报复性的民族屠杀。南奥塞梯农民的暴动最终被扑灭,随后而来的是残酷的打压行动,使所有的奥塞梯人把孟什维克和格鲁吉亚人等同起来,造成他们完全支持布尔什维克。在随后的两年里,奥塞梯人的暴动规模愈来愈大,但每一次都被格鲁吉亚残酷镇压,造成大量死伤。

十九

而当时列宁希望和格鲁吉亚保持和平,再加上暴动屡遭失败,都使布尔什维克不愿妄动。结果是南奥塞梯人不得不逃过边境,直到苏联红军在俄罗斯全境内,彻底打败了白军,开始结集在北奥塞梯,在1921年对格鲁吉亚发动了战争。在苏联红军向南推进中,奥塞梯人不断加入战斗,最终于2月彻底打败了格鲁吉亚军队,与4月成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新政府决定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区,令奥塞梯族,奥格混血人民,和一些完全是格鲁吉亚族的村镇由奥塞梯人自治,并给了茨欣瓦利这个奥塞梯人占少数的城市作为首府。

虽然当时的战斗和之后的报复行动很残酷,格鲁吉亚人对一些村镇采取了三光政策,导致了超过5千奥塞梯人死亡,占总人口的8%。但和阿布哈兹的深远的历史原因不同,格鲁吉亚和奥塞梯两族之后基本上做到了和睦共处,而在自治区学校内可以使用和教授自己的奥塞梯语,基本上做到了相安无事。但随着格鲁吉亚民族主义兴起,恐惧万分的奥塞梯人开始把这段历史搬了出来,指责当年格鲁吉亚人搞种族屠杀。而格鲁吉亚人就反驳说,死人的数字被夸大了,虽然当年杀你们杀得很厉害,但是你们先开杀的,而且你们是俄罗斯用来搞乱格鲁吉亚的工具。

吵吵嚷嚷之间,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先是1989年3月,数千阿布哈兹人走上街头,要求从格鲁吉亚退出去。然后就是格鲁吉亚寻求独立势力,以莫斯科支持阿布哈兹人为借口,于4月走上街头,要求格鲁吉亚政府镇压要求脱离的阿布哈兹势力,但同时要求从苏联独立出来。这个抗议活动在9日到达高潮,导致格鲁吉亚政府完全瘫痪,当地警察不再听命,而是同情示威者。万般无奈,莫斯科只好通过住高加索的苏军来执行维持社会次序的任务。当时虽然苏军乘坐坦克和装甲车进入市中心,但苏军士兵并未荷枪实弹,只是手拿警棍和铁锹(美国当年在洛杉矶平乱可是真枪实弹),围住示威者,步步进逼,但就流出一条路,让示威者后退。在这之前,没有一位格鲁吉亚政客站出来企图化解局势,只有格鲁吉亚东正教主教劝告示威者撤离,但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废话。

结果虎狼之师的苏军士兵不知道什么叫做适可为止(这也是为啥警察在这方面是专家),结果就有20名年轻少女和老年妇女在清场的过程中丧失。其中一位16岁少女被大铁锹拍脑的过程,还被反对派录了下来,到处播放。其他十九位死者的脸也有伤痕,被格鲁吉亚电视台大肆播放,指责苏军过度暴力。其他的男人们虽然有人受伤,就没有死亡。结果就是全格鲁吉亚开始了罢工,罢课和罢市,以及40天的悼念日,虽然政府宣布了全国戒严,但抗议活动就没有停止。

首先军队则声称,大部分死者是在慌乱中,被人群践踏而死。于是一位苏联国会议员索巴查克(此公后来出任了圣彼得堡市长,提拔和任用了一位英才普京做他的副手,并帮助叶利钦起草了新俄罗斯联邦宪法,后来又收了一位学生梅德韦杰夫)领导了事件的调查,这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同路人,最后得出苏军过度残暴的结论,并将责任人士交给了司法部门审判。

二十

这一结果造成了苏共中的强硬派实势,并令政府难以使用军队来应付国内的骚乱。本来莫斯科一口咬定是示威者先动手,但是5月上台的戈尔巴乔夫,以最高领导人名义,为整个事件承担责任,并宣布格鲁吉亚民族主义分子毫无过错,把怪罪的矛头直指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军队,并导致后来苏联军队对国家分裂毫不关心。

这一事件也导致了格鲁吉亚政府的集体辞职,使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在政府里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政策下,自由主义在本来官方控制的媒体里受到了鼓励,于是在几个月后,格鲁吉亚最高会议在11月正式谴责了1921年苏联对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占领和兼并。而毫不示弱的奥塞梯人,则宣布自己成立苏维埃奥塞梯共和国,要求格鲁吉亚把其地位从自治区提高。格鲁吉亚的反击是,宣布格鲁吉亚语为整个格鲁吉亚的官方语言,要求强制执行,并宣布不得成立任何地区性的政党,以避免奥塞梯民族主义者控制整个局势。

在整个苏联风雨飘摇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新政决定在1990年2月放弃一党政治,开始允许各共和国进行多党民主选举,使各加盟共和国里的民族主义者纷纷上台。结果是各共和国开始与中央政府进行法律战争,宣布中央法律凡是和地方法律抵触,即为无效。并在当地经济中增加控制,拒绝向中央政府交税。而过去由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物质调配方案,完全在各地坐大的局面下失效,使整个国家经济的供应和需求网崩溃,造成了经济的萧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度艰难,使人民对苏联政治体制的不满更加增大。在开始民主选举后的一个月,立陶宛和爱沙尼亚首先宣布独立,开始了苏联崩溃的过程。而格鲁吉亚的选举在10月进行,结果是反对派领袖甘沙胡迪亚的圆桌同盟当选。他趁机在1991年3月掀起了全民公投运动,得到了接近98%人民支持独立,并在4月9号上次镇压的两周年之际,宣布独立,并以当日为格鲁吉亚国家团结日,作为一个公众假日。

甘沙胡迪亚则在苏联正式崩溃后,发动了将苏军基地赶出去的运动。但他的铁腕手法开始了惹怒其民族主义阵营里的旧同僚,加上苏军留下的大量军火,格鲁吉亚里的各派势力纷纷组织自己的民兵武装(就像伊拉克一样),改文斗为武斗,并为了争权夺利而开始了火并。反对派成功的在12月发动了武装政变,将甘沙胡迪亚和他的武装支持者,包围在政府大楼,但他就成功的在1992年1月,只身逃出了重围到车臣。

新政府缺乏得力的领导人,于是邀请已经因为苏联解体而失业的外交部长,被称为“高加索之狐”的谢瓦德那泽,回来主持大局,成为格鲁吉亚的总统。在这段时间里,格鲁吉亚政府也派出军队和民兵,于1992年8月去阿布哈兹镇压分裂主义势力。刚开始格鲁吉亚的战绩还不错,但是从北高加索地区,大量的阿布哈兹人的兄弟民族,组成民兵加入反格鲁吉亚的战场,很快将战局逆转过来。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