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谈谈对台持久战与速战速决

2008-09-30 08:27 战略·谋略 ⁄ 共 320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笔者历来认为,如果有朝一日中国政府真的决意以武力统一台岛,那也便表明此前大陆在台海搏弈的战略层面已然取得了胜利。什么是战略层面的胜利呢?上面已经说过,就是把美、台之间的战略联系切断,使得台海搏弈成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单独较量。赢了战略层面,大陆在台海斗争中便已处于不败的位置,那这样的话台湾当局还有武力“拒统”的必要吗?有——战略最终还得落实到战术上来,即使是战略层面上已经失败,但战术上的若干胜利的积累仍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最好的结果,甚至于一个与对手扳平的机会。当年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已处于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以其积弊之重,在战略上失败是必然的,不败那是没有天理,但在战术层面,与日本军事斗争的失败却带有偶然性,假使中国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或者至少没有失败,那我国的近代史也未必至于如此的黑暗。两岸统一只是国家走向强盛的步骤之一,且中国周边的各个战略方向的问题届时又还不大可能被一劳永逸的解决掉,所以大陆一方不可能会像面对一场全面战争那样不管不顾的去倾举国之力。而台湾一方一直自比“东方以色列”,虽然这么多年的军购没少作冤大头,但客观上台军的实力还的确不弱,放到世界范围内比绝对不输于大部分中等强国的武装力量,所以如果台岛当局真要想“以武拒统”,也确实有不少资本。如此说来,台海统一之战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依照笔者的理解,假如台海开战,对台分步骤多次作战,或者说是持久战应该比速战速决与台军搞战略决战更有利于大陆一方。为什么呢?就从美军的一套作战理论说起吧。

美国空军曾有过一套“五环打击”理论,即按照对整体战局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确定优先打击的目标。其中第一环是指挥环,包括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第二环是生产设施环,包括石油、电力、军工设施及其相关企业;第三环是基础设施环,包括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军队使用的基础设施;第四环是民心环,包括与作战有关的军事和非军事人员;第五环才是武装力量。如果反过来理解,也可以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争资源看作是一个五层的同心圆,居于最外层的军事力量对战争的影响最为直接,而居于内层的四环对“军事环”起支撑作用,间接的影响着战争。

从历史上看,但凡是战争中要速战速决,多少都有些投机的成分在里面。二战时德国搞闪电战,日本偷袭珍珠港,这都是想要速战速决。之所以要这么作,是因为战争资源的内层四环是要靠长期的国力积累来完成,而最外层的军事力量如果有穷兵黩武的政策,在短时间内被发展起来应该不难。另一方面,战争资源中靠内层的因素通常都有一个置后性,对“军事环”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立马就体现出来,轴心国要速战速决,就是想利用这个时间差来扬长避短赢得战争。

放到台海战争来看,既然对台动武的前提是台湾与美国之间的战略联系已经被切断,那我们以前常说避免美军大规模干涉台海战争所以要速战速决,这个理由也就不再成立了。台湾与大陆在战略资源上根本没有可比性,她的五层战争资源中数军事力量这一层最硬,要是大陆一方要在战场上“毕其功于一役”,首先就是主动给了台湾一个发挥优势的机会。要速战速决,也就提高了军事上的风险,以台军的全部敌大陆的局部,虽然估计没有胜利的可能,但给解放军造成重大损失这个可能性仍是存在的,如果得逞,台湾当局就有了在政治上和大陆扳平的机会。

对台岛持久战,笔者的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对台湾外围岛屿进行打击——今天先打金门,过些日子再打东引岛,转过天我再去打彭湖、妈祖,反正台湾就那么大,袒胸露腹的躺在东海上,“阿扁”就是有时间也没地方可退,至于作军事准备,台军该添置的现在都已经买的差不多了,而且天知道“共军”拿下一个岛之后下一次打哪个岛又什么时候打,你想“备”也没有可准备的。就算是不进行大的兵力调动,仅动用大陆福建方向的部队,对这些岛子上的台军大陆也已经是形成了绝对优势基本就是牛刀杀鸡,而且既然没有兵力调动,那对台军而言在战前也就不太可能有什么征照,所以这些仗都应是大陆没有任何悬念的必胜之战。如果外围受到打击,“阿扁”十有八九应该会动用台湾本岛兵力进行支援,如果“见死不救”主动放弃,那很可能会使岛内的抵抗心理崩溃,所以“看在党国的份上还得拉兄弟一把”。但是台军的支援力量又不可能来得太多,还必须得顾忌本岛防御,那台湾本岛的支援就得变成“添油战”,届时我军自然无需客气——围点打援统统笑纳。就算是阿扁真的仗义为了外围某个岛的兄弟们而叫本岛台军倾巢出动与我方决战再或者“国军”真的神勇异常,那也没关系,大不了看把台军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就撤,改天再回来就是了,最多就是让对岸有个“大捷”可以拿来宣传几天(连8.23炮战,也就是炮击金门,台湾都一直视作胜利宣传至今),要是有条件,还可以顺手牵羊,利用这个机会对台湾本岛上像兵工厂、油料储备之类的目标搞个“外科手术”。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台岛周围划定禁航区,对过往船只进行限制,吃穿用度统统放行,但是,军火地不行,台湾“友邦”人员地不行,阿扁要出去地更不行。台湾战争资源的基础部分远要弱于大陆,不管你的F-16、“基德”舰有多强,但是你没有能支持他们的工业体系、人力资源,也没有能源储备……。军事力量一旦出现损失,大也好小也好基本上就难以再恢复。而大陆一方就算在战时有了损失,凭借庞大的冗余度可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甚至变得更强,恢复之后就可以接着打。

一来二往,当台湾外围岛屿基本被大陆控制之后,台军实力也会在反复的消耗中大打折扣,而由于其基础战略资源对“军事环”的支撑能力弱,因此这种损耗短期内是不可恢复的。这个时候我方再发动登岛作战,打的就是一只“半死老虎”,而届时处于我方控制之下的台海外围诸岛又将成为我方发动登陆作战的支撑点,我军渡海距离可由平均两百公里缩短至百余公里乃至数十公里,同时岸基压制火力也能大大的向前延伸,登陆作战的难度与现在相比也就不那么大了。总而言之,所谓对台持久战,就是要避开台岛“军事环”,而选其最弱的内层“支持环”来打,使得台岛所对抗的从大陆局部的军事资源变成全面的战略资源,从而不给台岛当局使用台军——这一最重筹码的机会,同时还叫这个“筹码”不断贬值直至一文不值,使当局失掉对抗中央政府的资本。

由再深一层的意味来说对台持久作战。台海搏弈,某种程度上说是双方的一场战略心理战,其目标是岛内的民心。过去执掌台湾政权的是国民党政府,无论其对中国大陆的意义如何,但不容否认的是过去台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正常运转均是建立在她的政治体系之上。民进党上台,说到底就是一场“颜色革命”,这就破坏了岛内原有的政治体系,而民进党除了它的“台独”理念,在社会生活方面实际根本没有什么方针可言,岛内的政治体系实际就是破而不立,已经失去了根基。还要看到的是,舞弊也好,枪击案也好,但说到底陈水扁还是靠台湾民众的选票上台的,这至少说明很多人对民进党的主张不反对。客观的讲,台岛内部的政治心态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岛上所谓的民主实际就是有人当家作主,却无人“埋单”——这就使得台湾民众在政治上做出选择之时,很难抱以一种比较负责的心态。以分阶段的方式进行统一阶段,可以在尽量不流血的情况下,使所有的人明白自己的选择将产生怎样的后果,也许仅仅是在平时极为平常的水、电、垃圾之类的问题,就可以让大伙清醒。另外,由于台岛目前已然失去了稳定的政治体系,一旦出现较大的外力影响,那社会生活就会随之出现各种问题,对台实施持久作战,会使有足够的时间叫这些问题表现出来,就可以把台独势力自动的从台岛民众当中剥离出来。如果要速战速决,这种情形就绝无可能发生,相反如果战时出现较大的平民伤亡,还有可能把台湾民众的怨气引向中央政府,进一步加深两岸之间的误解,导致战后岛内局势难以迅速稳定。

而从民族感情的角度说,以多次作战的方式统一台岛,在逐步打掉台岛当局资本的同时,也将给予了其多次同大陆和解的机会,这也便使得避免中华民族过多流血多了一份可能。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