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由台海问题开始的中国大战略布局

2008-09-23 09:15 战略·谋略 ⁄ 共 607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统一是中国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台湾的分裂消耗了中国太多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使得北京无法全力以赴地为自己更深层的国家安全利益进行更为全面的统筹与布局,也无法维护其伴随着贸易增长而日益膨胀的海外利益。

台湾问题貌似中美关系问题,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在台海和平或者说中国无战争能力和意图阶段,台海的政治格局更多地取决于中美台三方博弈。但当中国决心以武力收复台湾时,美国几乎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对抗,以此来为台湾火中取栗—这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与中国大陆直接全面对抗所丧失的直接成本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失去台湾所丢掉的利

益。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态度。既然只有在两岸无战争的情况下,两岸才都有求于美国,美国也才能更多的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并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威胁两岸双方)使这种局面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去。这样台湾才会倾倒在美国的面前,为美国提供便利。如此,便会使得大陆要消耗大量然而库存却有限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本维持现在的对立均衡关系,从而间接的达到遏制中国发展并推迟由于中国发展而造成与其发生直接利益冲突的时间点。

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便正在于此。说白了,台湾对于美国是间接的战略上的非决定性的棋子,而远非现实的迫切的战术上的有决定性的王牌。国际政治正如博弈,只有手中有牌才能与对手周旋。对于美国,台湾就是这样一个待价而沽的战略牌,是长时间遏制中国的有效途径,但绝非唯一手段,更不是一旦失去就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威胁或全球战略倾盘的必杀。

从政治角度而言,台湾并无任何国际影响力,也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有效伙伴,这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威胁国家的主体正从敌对国家向跨国意识形态团体(所谓的恐怖组织等)转变,美国在现期与远期同中国的合作比之台湾更为切实,对中国的政治依靠和互动也远大于台湾。毕竟作为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影响力和日益崛起的国家实力对美方来说更为重要

。与其直接对抗很可能威胁到美在其他地区更深层更重要的战略利益,可谓得不偿失。而制衡中国并非只有台湾才可担当,日本和许多南亚国家作为主权实体对中国同样可以产生极大的制约能力,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所以台湾就其存在的意义而言,其不可替代性(经济学中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值,政治实体亦然)远远不足以达到可使美国为其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程度。

从军角度而言,台湾也远非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首先,美国在台并无驻军和军事基地。虽然台可与美共享北京的军事情报,但随着科技的增长,电子侦测手段的不断提高,距离不断加大,在日韩等地的美军也可以独立达到同样的目的,台湾并无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从威胁和对抗的角度而言,随着军事技术的增长,武器平台航程的加大,武器作战投射能力的增强,在日韩关岛菲律宾的美军和美海军航母战斗

群都可以对中国实施实时军事威胁和打击,台湾军事的战术意义也就更所剩无几了。此外美国也从未指望台湾军方在可能出现的中美冲突中能够为美方提供有效的军事便利和援助。这和日本对美军行动的积极参与相比又有着天壤之别。

可见,台湾对于美国来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重要,反倒是作为重要贸易伙伴和有着更强大国际影响和执行能力的北京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在当代日益凸现。如果非要有所舍去的话,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负责任的政治家都会从国家战略出发,在真正面对与中国的对抗时,摒弃台湾。

台湾的今后走势对美国意义并非极端重大,但台湾的走向却关系着另一个国家的生死,这就是日本。美国失去了台湾只不过是失去了一个战略性遏制中国的棋子,并没有太大威胁(毕竟台湾相距美国本土遥远);而对日本而言,一个由中国大陆控制的台湾便是其坐卧难安的直接实时威胁。对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岛屿的控制就是对日本国家命脉的控制,是对其国家生存和安全的极端威胁。因为自然资源的极端贫乏和其独特的岛国经济模式,日本严重依赖海外资源和产品出口。而海洋作为低成本的运输载体便是日本最重要的生命线。台湾海峡作为连接日本与其资源和利益的最主要通道对日本的意义则是战略性的。一个由强大邻国控制的台海地区必然是日本最不愿看到的。这就是日本为何在历史上极端重视台湾的深层原因。而台湾有着被日本统治50年的历史,其对日情节也有着长久的渊源,这种渊源在政客身上的体现在李

登辉身上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即便将来美国不会为台湾火中取栗,有美国支持的日本反倒有可能成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最坚决死硬的绊脚石(除了军事动作,日方也是政治经济小动作的高手,中国不可不提防)。

所以为了阻止或减弱日本在未来台海问题上的对抗或是小动作,中国必须有另一张牌制衡日本,这便是朝鲜。朝鲜是目前在东亚地区唯一能使日本感到切实威胁的敌对国家。因此,朝鲜半岛问题绝对不能在台湾问题未解决之前解决,更要防止朝方与韩、日或美单方面达成协议。否则,这将严重损害中国的战略利益,使中国在战争中处理邻国敌对动作的战略选择减少而成本却无限增大。中国必须要使朝鲜问题有

控制的复杂化,既要复杂又要在控制当中,只有出现问题,中国才能介入,才有可能(能力和手段则取决于决策层的智商和实力)主导。中国一方面要向美日展示中国对朝鲜的强大影响力,使其相信中国既有能力约束也有能力放纵朝鲜,使其对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有所依求,同时又不可太过招摇,使日美在对朝问题上增大对中国的压力。如何掌握分寸则需要相当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但前提是手中必须有牌。中国的朝鲜牌必须长打不停,最理想的情况是尽力维持(如同美国对台态度一样),最坏也要在台湾问题解决后才可以解决。一旦中国手中无朝鲜这张牌,一个和平统一的朝鲜半岛必将使日本放开手脚增大对中国的戒备和动作。朝鲜是必要争取的唯一一张东亚牌,所以中国要不遗余力的帮助朝鲜改革,扶持为中方代言的决策层,广泛的建立自己的代言人,减缓朝鲜与韩国和其他外国的接触和交流。大国需要缓冲区,中国无法容忍一个陆地接壤的敌对国家。中立已经是底线(比如未来韩朝统一),但一个友好的朝鲜或是与其他敌对国家敌对的朝鲜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国家之间没有道义而言,有的只是利益、实力和智力之争。

除此之外,真正的台湾问题并非能力上能否收复的问题,而是收复之后如何经营的问题,这个我在拙作《打台湾不是问题问题是打完台湾后怎么办?》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在此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论述:一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台湾对大陆政治制度会有怎样的冲击?

对待香港一个城市,提前20年建立深圳特区, 设立缓冲区,以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减缓香港对内地的冲击,由此不得不佩服老一辈政治家的深谋远虑。而对于一个孤悬海外,先被日本殖民,后被国民党洗脑,再遭急性民主催残的台湾而言,如何使其融入大陆便是一个最棘手问题。香港之前由英人统治,英国撤离之后留下的权利真空可由本地人填补,对本地人来说意味着更多权利的享用,回归意味着对本地人更加

有力的利益分配格局,再加之人口较少、与大陆陆地相邻,其对抗较小。而台湾人口众多,既有军队,又有司法和各种权力势力,统一必然意味着对传统权力格局的打破,这意味着从现有利益分配格局中获利的人或团体将不再如以往获利,甚至反遭盘剥。对这些人而言,其抵抗的意志和动机是急切和现实的。因此对台湾的社会改造将会遇到极大的现有实力的挑战和抵抗。

因此如何将台湾融入大陆才是问题的最关键。在对此问题有深刻认识和应对手段之前给予对台强力操作只会增大统一成本和混乱,这是一定要考虑清楚的战略问题,而现在其实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和成功的先例。

就目前而言对于台独势力,也可以如法炮制。首先确立对手,分化台湾政治势力,造成争取多数(非民众,而是有实力影响政局和民心的个人团体中的多数;争取是要付出代价的,资源是有限的,钱要花在刀刃上),孤立少数。将台独分子和台湾、台湾人民、企业、友好或中立团体分开看待,这有助于瓦解台独势力,为其他方式的强力解决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其次是要断其粮道。政治是利益分配的游戏,政治严重依靠资本支持。切断台独势力与其赞助者的联系便是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这就好比战场上断敌人的粮食补给—士兵离不开粮食,正如政客离不开金钱。中国大陆可以对支持台独的台商予以各种方式的致命打击。台湾的大部分贸易收入是来自于大陆,对那些在大陆牟利又支持台独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予以精确到个体的致命打击(法律、行政手段和支持竞争

对手手段和其他特种手段)。同时选取少量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大肆宣传以达到警示其他人,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此增大支持台独的商团的支持成本。商人是讲究投资回报的,如果成本大于回报还有个人身家性命危险,理智的人是不会铤而走险的。这样便断了台独势力的财路。同时大力支持拥护两岸统一的商人,尽力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让其为支持两岸统一或不支持台独势力的政党提供资助。同时大力宣传塑造支持统一的台湾人或团体的成功案例,最大程度争取所有中间观望分子,使统一与其自身利益相连系,这也会为统一后社会转型减少成本(同时要打击美国国内支持台独的政治家、议员、代言人和企业,制造舆论公布其收受台湾方面贿赂等丑闻,使支持台湾与政治丑陋划等号,并对支持中国或不干预台海事宜的政治家、企业、媒体或学者,许诺为其提供在中国发展的诸多优惠并为其创造条件,作为其支持的回报。并在世界主要国家如法炮制;同时要提防台湾日本美国方面的类似动作) 。

此外,要在岛内培养自己操控的政党,同时渗透进入现有政党。执不执政无所谓,分散选票、分散资金、稀释权利就是胜利。也可以通过这些反对党散布公开由大陆情报机关搜集的对台独分子和政党不利的各种消息,并提起诉讼(这是其他团体很难享受到的特权,应付诉讼需要大量成本和精力,这可以虚弱台独势力由团体到个人的实力)。为的是搅浑台湾政坛这潭水,让混乱使民众失去信心,从而也使对将来

变革政策的抵抗减小到最小。

一旦北京控制台湾,便会谋求钓鱼岛和南海岛屿的事实控制。打击台湾之时可以顺带划定战争禁航区,规定周边大部分岛屿为军方补给岛,一些区域为军事禁区。引诱台湾海军与大陆海军在南海一带或钓鱼岛一带海战(策反或诱使之前达成某种默契,使台方军机迫降某些被越南等国控制的海岛)。从而达到实际控制南海有争议的无人岛屿,迫使有争议岛屿上的他国人员撤离(战前宣布封锁周围一切海域并调大兵压境,切断其补给),然后实际控制占领,从而为以后的谈判(或其他解决方式)等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可打的牌。(如果要实现这种目的,在攻打台湾时就要留一手,最开始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大部分地区使得战场形势无法逆转,迫使周边国家意识到必须接受台湾被中国统一这一事实;同时,利用间谍策反等适当保留代表台湾的部队,并诱使其在我们希望的地区流窜,从而为我方进入南海地区和钓鱼岛地区提供契机)。

打台湾是扎进一颗钉子,然后扩展为一个宽阔的面(但不要触及美国的底线,不要扩张的太快以致于美国反弹,要因势利导,见机行事,不可强求)。

达到了区域控制后,手中便有了一张制约日韩的王牌.也就是中日韩关系可以变得友好。在中国控制台湾之前,中日必定无友好,只有迫使日本相信必须同中国有良好的关系才可以保证其国家战略安全时(台湾在北京手中,可随时切断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才会放弃敌对并与中国友好。一个同中国友好的日本和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东亚有利于中国的利益。所谓意气用事与日本甚至不惜一战的想法都应该慎重考虑

,毕竟国家之间争夺的不是一口气而是利益,比拼的不是嗓门和鲁莽而是实力。战争只不过是使对手意志屈服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而且对利益的谋求是要考虑成本的。所以一个在中国实时威胁控制下屈于实力同中国友好的日本,比同日本作战更符合中国的利益。此举也可以在美日联盟中打入一颗钉子,从而促使美日疏远,利用日韩压缩美国在东亚的战略空间,同时为中国在周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台湾

统一,中国才可以有资本主导东亚(建立以中日韩为主到的亚洲新秩序,并通过排挤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实现利益均沾,消除其对中国崛起的顾虑),也可以在与俄罗斯交往时有更多的筹码从而达到稳定中亚地区的目的。

在南亚,要紧密地拉拢泰国和缅甸。同时加快在这两个地区的军事存在尤其是情报和海军的存在;同时加快对其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通往中国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并开展打通安达曼海和泰国湾的运河的可行性研究,最终以此为筹码牵制美国势力渗入严重的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使其被迫为我国的国家利益让步。可以以此为牌在运河的修建期间不停地耗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的筹码然后再把运河建成,完全跨越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 为中国创造新的安全海上交通线。打通此运河后,北京可利用湄公河船运替代路线,回避(海盗猖獗的,受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如今中国大约一半的进口石油都是经马六甲海峡运送)。同时可以利用(2008年中国的建筑工人将完成1100英里的)与湄公河平行的云南-曼谷公路输送战略物资。

此外,于北京没有在印度洋力量投射的能力之前一定要加强与印度的关系。中印之间的关系必须是战略等级的,中国可以巧妙利用巴基斯塔这张牌争取印度。中印之间除了达赖喇嘛和领土争端这些历史问题外没有更多的事实上的战略冲突,问题主要是来自缺乏信任和了解,还有印度重要战略地位给其带来的多国争取待价而沽的心态。实际上中印没有战略层面的矛盾,中国在中短期谋求的是一个良好的发

展空间,一个安全的能源和贸易通道,和主导亚洲(太平洋一侧)事务的主导权,而印度的追求也是发展印度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双方都需要对方的支持以实现亚洲地区的权利整合。双方均可以为实现对方的战略利益创造条件。有一个友好协助的印度不光有利于航道安全同时也有利于稳定西藏事务,还可以作为保护中国西部安全的上合组织的力量势力的延伸,在印度洋谋求出海口,为中国更广泛的全球利益作

铺垫。长期来看,可研究从印度或缅甸到中国云南四川的陆路可行性.从而额外的降低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使中国运输方式多元化以分散风险。这样才使得中国在非洲的大力投入在将来的回报在回程路途上获得多重安全保险。

无论是去欧洲还是非洲,印度洋是必经之路,所以印度是必须友好的国家,更勿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来说印度是与中国接壤的人口最多的国家。

只有统一了台湾,稳定了西沙南沙诸岛,整合了东亚日韩,收买拉拢泰国缅甸,合伙印度,加强上合组织的执行力,中国才算是初步具备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有利的周边环境,保证能源和贸易通道,为中国的长远发展降低成本,为中国在长期内成为多极世界中制衡超级强国的有效一极提供最根本的保障。这一点我已经在拙作《中国的战略安全底线》中明确提出。

而长期的世界格局应该是美、俄、欧盟、有中国主导的整合后的亚洲这四极斗争合作均衡的动态不稳定格局。未来对于北冰洋和非洲的争夺才能够决定更长期利益分配的归属,但在我们这一代人来看,除非有巨大的变故,我们应该是生活在一个极具不确定性(政治与科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