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怎么解读“不统不独不武”

2008-10-31 19:45 战略·谋略 ⁄ 共 174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论述,是他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他当总统后区别扁时代台独理论最具体的国策。虽这一论述得到了海内外大多数国家及华人的认可,但就目前台湾的形势看,这一对外宣布的国策视乎还停留在口头上,局限在海协与海基会的谈判中。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马上台后,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并未因扁的下台彻底改变。台独份子的张狂、民进党的暴力、贪污腐败之风及县市政府部门的各自为政,特别像立法院的拳武场……给社会之观感,怎么还是一如既往,没扁下马上呢?

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马政府没能实践他的承诺,完全执政。政府与党派之间,中央与地方、蓝与绿之间因政治理念的不和,依旧还是自说自话。表现在日常工作与处理事物上,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的理,最后只能是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不了了之;二是“不统不独不武”的国策并未在国内贯彻落实。至今,“不统不独不武”还未得到大多数百姓的认同。简单说,蓝绿两党的政治人物都拿这一论述各求所需,符合自己利益时,就用之;不符合自身利益时,就把它解读成亲中卖台;三是媒体也未意识到这一国策的重要性,不引领台湾走这“不统不独不武”之路,反焦点都在陈水扁的弊案上,沿袭扁时代“听风就是雨”的报道风格,既污染了百姓视听,更让整个台湾思维混乱乌烟瘴气;四是在处理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台南遇暴力袭击的事情上,这“不统不独不武”的国策更暴露出马政府至今还不知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引起重视。若此类事件不及时严惩,必然还会发生,而且会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还有很多,我只是在这抛砖引玉,提醒马政府提出一个政策,就要想到怎样具体的贯彻落实它,将它成一可用的筹码。要不,它不就成一空议题,毫无价值可言?类推到马英九身上,如果你提出的国策是一假议题,难以落实的议题,别人又会怎么看你,是看你无能,还是虚伪?

至于怎样解读“不统不独不武”,扭转现台湾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我以为,马政府因充分发挥台湾媒体的言论自由,深邃、详实地剖析这“不统不独不武”的利弊,理性、学术性地先就“不统不独不武”开宗明义,让全社会都知“不统不独不武”,并自觉地维护和落实在行动中。不统,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不统,而不是不交往,不“友善”;不独,即是双方承诺不寻求单方面的独立,也是约束己方不在独上做文章,挑衅不独;不武,即是双方间因统与独的不战争,也是已方内政上的不暴力。特别是不对对方的使者实施示威、抗议、暴力之手段;所谓自由民主的国家,我以为它的的言论自由应该体现在学术及集会游行上。它应该是以和平的方式,不影响他人生命安全的自由民主。暴力、胁迫、颠倒是非的胡诌瞎扯,这本身就不该算是言论自由,也不可能是自由民主国家的精髓。试想,在民主自由的国家,人们行走到十字路口遇上红灯,你能因自由而闯红灯吗?在民主自由的国家,你能藐视宪法,贪赃枉法吗?由此说到张铭清被打,有台湾立委把张铭清说成敌人,也有人说张铭清是大陆官员,该打……张铭清受台湾某大学之邀,是来访台湾的客人。即使他是敌国人,也不是那下战书兵临城下时节;即使他是敌方的官员,他也没公然诋毁侮辱台湾的领导者,或触犯台湾的法条,民进党籍立委在自家门前对张铭清实施暴力,这然道不是弱儒的表现,是对国家法的一种践踏吗?这种暴力是爱台还是辱台,是严重触犯台湾的宪法及治安法条,还是义举?有台媒体人说他这是因选举而为,我请问,为选举就能这样的不择手段,这样的民主,还值得炫耀吗?马政府如至今还不清楚这问题的严重性,不惩治凶手,公开向张铭清本人和中国政府及人民道歉,十三亿国人,海外华侨,甚至世界各国凡不支持台独的访客,都有可能心里不痛快,对整个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成伤害。

解读“不统不独不武”,其实我想说的是,这如果是民选出来的总统制定的国策,它就是国之大法,必须强力的贯彻落实。只要它对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有益,百姓就该支持它,维护它,落实它。虽它必定不能符合全台湾人的心声,不那么具体、不那么现实,但它毕竟化解了台海危机,可繁荣台湾的经济,提升台湾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并能在马英九执政的四年中,扭转蓝绿对立、族群撕裂、兴利除弊……从尔,真正地让台湾成世人刮目相看的民主自由的台湾!

单福山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