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
对中国而言,在21世纪推进现代化的任务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一方面,在整体上中国仍需加速实现工业时代的现代化目标,即努力促进“工业产值占GDP的份额”从倒U形曲线的左侧,通过临界顶点,向倒U形曲线的右侧转移;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面对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更加艰巨和更加高级的现代化目标,即在继续完成工业化阶段任务的同时,必须对国家信息化、生态化、竞争力、集约化、全球化和社会公平等目标,加以特别地关注,尤其是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为了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认识到:像目前大多数地区只是应用静态形式思路所制定的现代化目标,是不可行的,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在统一理解的共同基础上,应用动态形式的理念和追击模型的设计,同步地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进行周期性定量对照,最终求得实实在在的“零距离”逼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真真正正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这样,应当让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都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的相对目标是不断提升的,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的现代化任务要比世界发达国家在他们已经经历过的现代化进程更加艰巨、更加复杂,其实质当然是由于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叠加了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更高目标。这种典型二元式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只有发挥后发优势和实施跨越发展的战略,通过“体制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全面进步,才能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才能将此二元性特征,逐步弥合并最终于2050年左右消失。
(二)尽快形成统一衡量中国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各地区在制定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存在很不一致、很不规范的现象,既无法对其实施统一的比较和监测,也无法具体衡量各地现代化进程的真实水平,因此,中央应尽快形成关于现代化的比较精确的尺度标准。
中央要统一规划中国的现代化实施方案;要统一监测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动态态势;要统一审查各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统一评价国家执行现代化的总体战略。
建议中央成立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领导小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建设部、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研究设计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规范评估体系、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动态监测各地的现代化进程。
只有在统一的、严格的、定量的、动态的周期比较、监测和评判下,各地方首长宣布达到现代化目标时,心中才是踏实的、腰杆子才是硬的、现代化的成果才能经得起中央的检验,才能得到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同行的认同,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也才能获得一个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现代化。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要素
传统方式依靠资源和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低下,而且大量地消耗和占有生态环境容量,削弱环境支持系统对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剧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引发许多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其症结在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因此,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减少“硬”物质的投入,而增加“智力”的投入。必须坚定不移地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国家的竞争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着力于:
(1)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优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有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优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才能尽快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原创知识产权,牢牢地掌握主动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工业,以先进的工艺流程替代落后的工艺流程,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依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强度,减少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缓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冲击,建立全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
(3)提高经济的质量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完成以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率的重大目标。
(四)全力加速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切入点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人居二大会”指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1999年中国城镇总数达1.9万个左右,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90%,这不但与中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市化率水平比相差甚远,与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水平50%相比,低了19个百分点,与人均GNP相当国家的城市化率水平46%相比,低了15个百分点。同时,与中国的工业化率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低了12个百分点,与中国非农就业比重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低了20个百分点。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化率到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在今后5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增长率要以每年0.78%~0.98%的速度增长。这也意味着,在未来50年之内,中国有7.2~8.8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此带来居住问题、就业岗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它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也涉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空前的,难怪国外的学者惊叹:“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
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既是中国现代建设的历史重任,也是有效解除阻碍中国现代化推进的 “瓶颈”约束,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高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建议:
(1) 制定未来5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既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在工业化时代城市化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又要在可持续原则指导下,去研究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中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明确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与措施。
(2)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制度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制度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应逐步打破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消除过度担心城市化发展对现有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心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调控和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建设的步伐。另外,修订城市化方针和标准,如修订《城市规划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当务之急。
(3)建立开放、流动、有序的城市发展体系。加快发展小城镇;规划引导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城镇群的发展;充实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能力;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一批具有新经济增长点的大中型城市,使之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面向世界,把北京、上海等城市培育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以带动全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
(4)重点解决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就业问题、资源与能源问题、生态与环境问题。中国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城市化要同时面临资金短缺、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紧张、环境问题尖锐的巨大压力,这已构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严重障碍。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程度,争取资金来源的多样化;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城市经济发展体系;加快环境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建立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实施“绿色”城市发展战略。
(五)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下的中国现代化对策
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它体现了现代化鲜明的时代特征。全球化是一个逐步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人类追求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也是人类不断走向全球化的历程。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它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分配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投资与贸易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等。在全球化这一世界性的浪潮之下,世界各国都将别无选择地置身其中,迎接它的挑战、接受它的洗礼。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为挑战全球化浪潮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政府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气魄,表明了我们勇于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弊兼有,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利益与代价做出客观的评估。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实施积极、务实与灵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在国内,从战略高度上对全球化挑战作纵深布局,把握时机,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同时,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此,我们建议:
(1)积极参与和领导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订,倡导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之下的规范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非但原来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秩序没有被打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反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南北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发展态势。其原因是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来制定的,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由发达国家唱主角,发展中国家只能被迫充当配角。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应代表发展中国家,倡导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之下,应对全球化的竞争规则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的严格规范。惟有如此,才能避免全球化造成的区域之间“资源寻租”和“环境寻租”;才能逐步弥合南北两极分化带来巨大鸿沟,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健康承传;也才能使全球化带来的福音公平地泽被全人类。
(2)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化解全球化风险的挑战。亚洲经济危机就是全球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冲击的一个典型例子,许多发展中国家领导非常痛惜地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多年辛苦劳动取得的成就有可能毁于一旦。只有牢固地构筑起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与文化安全等安全体系网,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实施避险求强的对策,也才能真正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3)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优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动力源泉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大国,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的应用与知识传播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只有优先实施知识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加快信息科技的发展,才能尽快跨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从全球化的动力源头,牢牢地掌握主动权,跟上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抓住全球化的机遇。
(4)实施强强联合战略,组建中国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资本流动与扩张推动了全球化发展进程,全球化又为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中国要实施强强联合战略,组建自己跨国企业集团,培育更多的世界排名前500强的跨国公司,代表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这个国际舞台,参与世界性经济竞争与角逐,最终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数字社会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数字社会是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数字社会一般指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管理和服务的国家综合工程。
数字社会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包括:超大容量和超高速计算机、科学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卫星图像分析与3S技术、宽带卫星通讯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网络技术、互操作系统、元数据等。数字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包括:城市规划学、城市网络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统计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管理学。
无论从科学的定义上,还是从管理的定义上,数字社会均可视为是人类发展的台阶式进化,其中,既包含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包含着政府决策、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廉政建设的革命性进展。中国数字社会的建设,将对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对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对中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思考,有五个战略要点应当加以集中关注。
1. 数字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是实现数字社会的战略准备
数字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设计可以表达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数字覆盖率”、“数字分辨率”、“数字传输速率”和“数字鸿沟差异率”,是任何一个城市进入数字社会的先决条件和战略准备。一个城市的数字化水平,首先取决于它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与该能力有充分联系的信息产生、信息传递和信息应用等各个环节。数字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其中心始终围绕着国家对信息获取总能力的持续提高。
对一个高效、便捷、动态的数字社会建设而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居于战略基础地位,这事实上是一个联系着航天(外空间)、航空、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的立体网络,该网络通过各类传感器、各类调制解调装置、各类接受通道、各类应用终端、各类反馈系统、各类自动识别系统和各类虚拟现实中心等组成,从各类信号(包括卫星信号)接收、图形和图像处理、光纤传输网络、超大型计算机枢纽同常规的社会、经济、环境统计资料的有机结合,形成数字社会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了不断更新的技术进步,也包括了不断提高的行政管理水平,同时还牵涉到国家立法与决策的相应转换,从而为信息社会的数字化水平的整体提高,编制出高质量的发展蓝图。同时,数字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作为最必要的战略准备,还必须针对每个地区的自身特点及相应的发展方向,严格地从空间布局、网络构成、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信息安全和效能评估诸多方面,做出与传统区域发展规划相连接的整体思考。
2. 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数字社会建设的战略基础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信息化程度,从源头上取决于基础数据库的容量、速度、便捷性、可靠性、可更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从宏观上去考察,一个数字社会的基础数据库至少应包括以下10项内容:
(1)数字人口管理。针对衡量人口整体状况的各项基本指标,特别是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动态变化、个人身份识别、个人信用档案、人的户籍管理、人的基本生理指标、人的职业流动等,从宏观管理到微观管理应当有全面的记录。
(2)数字土地管理。主要对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城乡空间布局、空间图形、地产价格及其动态变化、城市的土地级差地租动态变化等,一直到门牌、户型、街道、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交通、通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的动态记录和识别。
(3)数字经济管理。主要针对贸易、企业、工商等的经济增长、统计报表等,做出实时的记录和存储。
(4)数字金融管理。涉及政府、企业、国际贸易、股票交易、债券、保险、投资、个人信用、供销支付等的电子管理。
(5)数字社区管理。对每一个社区的家庭、健康、教育、娱乐、社区活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做出系统的记录。
(6)数字环境管理。对城乡环境污染源、治理状况、环保设施、环保产业,以及区域生态、区域绿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的系统档案。
(7)数字文化管理。包括网络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图书、数字出版、数字新闻、多媒体娱乐等。
(8)数字交通管理。立体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网络管理。
(9)数字灾害管理。对火灾、洪灾、风灾、地震、交通灾害、管道泄露、地面沉降等的系统管理。
(10)数字安全管理。例如,城乡安全、罪犯识别等。
通过以上10个大类的数据库建设,将为促进数字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加速电子政府的建设,应当成为数字社会建设的战略主导
数字社会建设中,电子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政府施政水平、优化政府服务功能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实现公正廉洁和有效监督的重要工具,因此,数字政府是数字社会建设中占有战略主导地位的一项任务。
在全世界各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大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均被列为数字建设的第一位。同传统定义下的政府运作相比,电子政府可以认为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革命性变化。在数字社会中的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电子政府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和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引导政府管理迈向更加快速、更加高效和更加智能的台阶。政府在一个社会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它肩负着对整个社会导向、协调、控制、管理和服务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等,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政府执行上述功能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广泛收集“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在进行加工整理和方案预演后,向公众发布有关指令性的、调控性的、解释性的和服务性的“高等级信息集合”,同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收集到社会反馈的广泛信息,以便于对所发布的“高等级信息”进行修正和优化。鉴于这些原因,在数字社会规划中一向把电子政府作为数字社会的神经中枢去建设,它将打破现有行政机构的人为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突破时间限制(如现行的8小时工作制)、空间限制(如现行的严格属地原则)、流程限制(如现行的必须一级对一级的转送)、暗箱限制(如现行的关系寻租、政治寻租等),达到政务公开、采购公开、管理公开和服务公开。
据统计,由于逐步实现电子政府和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1992~1998年的6年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全国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政府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民众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中的20个局确立了3000项服务标准,废止了1.6万项以上的过时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项行政服务。
这里必须关注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政府网络的安全问题。一个电子政府,如果不能成功抵御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和黑客的攻击,如果没有出色的防火墙和稳定可靠的密码技术,那就很难达到数字社会的预定要求。
4. 全方位的电子商务架构是数字社会建设的战略核心
数字社会的最大服务对象和需求用户是关于电子商务的全面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加速发展,联系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的切身需求,电子商务系统的全方位、多等级和虚拟化建设,将成为未来区域发展活力的具体体现之一。
电子商务建设的关键和难点,集中地体现在如何完成“物流、信息流、货币流”三者的有机匹配和统一网络化。在商业行为中,创造一个“公信、稳定、安全、有序、高效”的虚拟交易环境,把每个人、每个企业、每项政府采购和各类供需交易等的交换活动转换成一种全新的方式,即把包括生产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批发中心、零售中心和各类电子住户充分联结的物流系统;把网络查询、电子订货、电子交易、价格协商、电子指南、合同拟订、电子服务、电子广告和电子仲裁的信息流系统;把虚拟资本、投资往来、货币兑换、股权交易、电子消费、电子结算、电子钱包、电子家政计划等的货币流系统,整体地纳入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平台、不同中心的统一数字管理体系之中,这将是数字社会建设中一个特别庞大、特别精密和具有特别法律效力的战略实体工程。
5. 交通智能化的全面建设,是数字社会的战略启动
数字社会的先行战略启动,应首先考虑交通智能化的全面建设。交通运输是一个高度动态化的空间网络体系。它从一个(随机的)起点,经过不同等级通道,通过不同交叉联结,经历不同信号调控和不同速度交混,走到目的地的(随机的)终点,其中还包括了不同车辆特性、不同静态交通(如停车场、修理厂、洗车厂等),不同环保要求和不同交通工具的具体规定。区域交通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路程最小化、时间最小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函数。
区域交通智能化必须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的3S技术,加上各种智能化传感器,结合区域规划中的现实交通网络(包括地面交通、地下交通、空中交通和铁路、公路、水路)和未来发展的交通网络,在数字社会的总体规划下,完善不断变化着的区域电子地图和各类地物标志,周密设置不同交通等级的虚拟控制中心,进行虚拟流动状况、虚拟通过能力、虚拟交通疏导方案、虚拟交通寻的优选,从而将移动物体(车辆)的流动通量,无人值守的自动调控信号及车载智能终端等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和优化决策组成一个高度灵敏的交通智能系统,该系统将成为数字社会建设中首先实现的可行目标。
中国的数字社会建设,是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数字社会的实现,将会更加优化地去配置区域的自然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由此达到大力节省资源、提高整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生态质量的基本要求,将国家现代化战略所规定的目标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测算,一个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的数字建设,当其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时,该城市的总产值(城市总财富)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会增加2.5~3.0倍,相当于目前传统城市状态下的3.5~4.0倍,这意味着数字社会可促进经济水平翻两番,实现“四倍跃进”。如果同时加上城市的环境保护、城市的组织程度、城市的文化建设等,其价值还要大大超出仅仅只对经济增长的度量。
由此,本书建议在中国选择1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作为国家试点,全面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把规划、设计、实施和不断完善提高,作为今后10年发展的一项国家工程,为整体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数字化建设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