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也谈中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0-02-17 14:29 学术科研 ⁄ 共 115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网上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发现还真不少。据说这是钱学森老先生曾经问温家宝总理的一个问题。下面也抛块砖头:
第一, 一流大学需要大师也需要一流的大楼。美国的一流大学的建筑尽管从外面看很多都古香古色的,其实里面却都改装过,很现代化。没有去动外表是因为那是“文物”。往往一个旧楼装修要比拆掉再盖新的多花几倍的钱。不过没有办法,传统的老楼更能吸引学生,更能烘托气氛。要说直接盖新楼,那也是要花很多钱的,斯坦福在1994年给计算机系盖一个系楼就花了三千六百万美元,其中比尔盖茨捐了六百万。 很多大学不盖新楼不是因为不想盖,而是因为花钱太多,盖不起。
第二, “民以食为天”,大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术自由,更重要的是丰衣足食。据我了解,一些国内教授需要通过课题经费和企业项目等“横向”收入来弥补工资收入的不足。很难想象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需要通过其它手段来为自己的衣食住行终日操劳、谋划。鲁迅当年的工资是三百大洋,如果他老人家不吃不喝的话,工作两年就可以在北京买套房子了。正因为有了较高的薪酬,即便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他依然还可以“南腔北调”的“呐喊”,“有了生活”学问才可以“附丽”啊。所以,网上评论说中国没有一流大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学术自由”,我不甚同意,我认为是教授们的薪酬水平不够高也不失为“要素”之一吧。
我想,有了现代化的一流大楼和一流大学的薪酬待遇,“大师”会自然而然出现的。不过有人会说,目前中国不可能给每个教授那么高的工资(比如一年50到70万)。这点我同意,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那种地步。既然情知如此,那硬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是否有点儿强人所难呢?就好象十九世纪的哈佛想要跟当时的剑桥和牛津较劲一样。
事实上,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尚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是适合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大学。甚至,未来究竟需不需要美国现在的这种以研究为主的一流大学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以拙之管见,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是一种很奢侈类型的大学,没有雄厚的财力做后盾,根本没法搞。至于这种模式对社会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不可替换?我觉得都值得仔细研究、商榷。
那中国需要更多的是什么样的大学呢?我想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能够培养孩子“成才、立业、养家糊口”的普通大学。而重要的的科研任务应该交给企业的科研部门和政府的科研部门(譬如中科院)去做。
不仅如此,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都应该有各自的社会实践机会。譬如,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拿出一年的时间去企业或民间做社会实践工作。三年的学习时间应该足够了。教授也应该每隔五年出去一年,搞自然科学的可以去专门的科研机构学习一下自己领域内的新东西。搞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可以做做咨询,看看自己的新观点是否拥有市场。事实上,欧洲的很多大学现在在尝试三年本科,其目的就是培养更实用的社会人才。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