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读博第一年总结:本科生转为研究生的心路历程

2010-02-20 14:34 学术科研 ⁄ 共 23928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第一章 前面的话

我的一位同学说我的核心竞争力是“善于总结”,许多年我能够完全实现我的梦想时他来如此点评,我定然是乐意接受。现今,未来依然是我的梦,不过我已经设法将很少的一部分看清楚,得益于对昨天和今天的不断总结,通过认识部分的自己而得来。我乐意总结,觉得从总结中有机会看见未来的自己。至于说我“善于总结”,并且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我目前还不敢承受如此高的赞赏。

《读博第一年》要写成一个系列,除开感情和日常生活,各方面都会有一定涉及,只要是我能够想到的。这也不过是我喜欢总结的外显罢了,很多牛逼的人做的总结比我好,只是让我看不惯的地方是他们不会拿出来跟众人分享。我将我的全部设法展现给他人观看,是优点您可以借鉴,是缺点也期待您能够给我指正,而且我万分期待您的指教胜过我写这些东西的所谓说教意义。此外,一年多科研思维的训练并没有让我习惯于将发散的想法整理成逻辑性的语言,如有不合乎逻辑之处,还请谅解,同时还请指正,如果您读完了找不出我的错误,我只能说此文写得太失败。

其实,此文叫做《读研第一年》更合适。然则我的师弟师妹们给我的一个观念是:直博生的第一年和研究生的第一年,个人的心态与定位有差别,此外老师重视的程度也有差别。我难以区分这种差别,站在研究生的角度也写不出真情实感,那我还是以直博生的口吻写了。

直博生有两种,去清华、上交、浙大直博,和留校的直博。经历过保研阶段的人都清楚,乐意去清华、上交、浙大直博,而不情愿留校直博。我所知道的理由有两种:其一,在学校已经呆了四年,不想在一个地方继续待更久的时间,需要换一个新环境来刺激自己;其二,清华、上交、浙大的硬软件比我们学校好,去那里读博士一方面对找工作有利,另一方面也能获得比学校更好的培养机会。对于第二条,我刚开始没有质疑。第一条呢,我倒是有点想法,呆在学校四年,我们真的都将学校的各个方面看到了?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我们真的都有利用了?通过我们自身的革新学校的场景就不会出现新的事务?在一个学校读本科和读研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吗?特别是当我读完这一年,我发觉,正是因为我对学校基本环境的熟悉,我才能有机会更好的使用以及更多的使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事业观我是有了切身的体会,随时随地都在激励我向前走。当然我还没有到过其他学校切身体会他们的研究理念,我不对他们 进行点评,只是我很反感的是那些并没有在学校投入过研究工作(仅仅读了个本科)而来说学校研究氛围的差。

后来有人给我分析,为何积极的想向外发展。相对而言,清华、上交、浙大的名头比我们学校的大,上至白丁老翁,下至幼稚园小朋友,都知道以上大学的名头,而我们学校不见得,中国是一个看重名头的社会,这是其一;其二,大家都觉得以上三所学校比我们强,去这些学校,可以表征我们去了更强的地方,接受更激烈的挑战,这样可以证明“我的牛逼”。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不尽然全信。(说句老实话,如果我信了,我就没有兴趣将此文写下去,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服有这种观念的人留在学校了,也就失去了我写下此文的动力)

我也在审问自己是否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当初,是因为自己没有过六级,我直接放弃去上交、浙大的机会。其实,没过六级又怎么样?强烈的表达出读博士的意愿,完全胜过六级的分数。但是,我并没有在这些大学找到我最喜欢的研究方向(当然,如果没有同学推荐陈汉平老师,我是不知道陈老师做生物质能研究的,我也会迟疑是否进入煤燃烧实验室),也讨厌离家这么远。我能够在一年也让老师放心的让我独立承担工作,其实得意于我对学校环境的熟悉,不定在新的学校我要用上半年时间熟悉,也就与那些学校本校的学生时间上差了半年,仔细算来,我每天就是工作20小时,也要花三月的时间追赶,而且前提是他们只工作十小时。说不定,葡萄与我而言还真是酸的,呵呵。

然后,我来跟您讨论一个问题:我干嘛要读博。这个要仔细的交代清楚。

也许您会不相信,但是我内心深处就是这个答案——好玩。

看电视电影、玩游戏、打球类、外出旅游等等的“好玩”我都有体验(我唯一不敢用好玩心态对待的就是恋爱),总是不能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玩”相提并论。而且这个答案我找不出任何的逻辑,天生下来我就会觉得思考问题好玩吧。家族里有创业的传统,初高中跟我商量过毕业后参与到这些创业活动中去,或者是建议我进入官场,为家族利益的扩张保驾护航。原先这是我考虑的范畴,后来真的是觉得这些东西不好玩。

此外,我很想强调的一点是,我真的很幸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加入了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完成博士生生涯的人都会将“遇到一位好老师”列为读博顺利与否的第二重要条件(第一当然是自身的努力),我占到了两条——我愿意努力,并且我遇到了好老师,所以我快乐的在我的个人说明中写“读博是件快乐的事”。

当初在选择时,这种幸运差一点我就失去了。情况是这样的:煤燃烧实验室太过低调,又或者是觉得自己牛逼,有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态,里面有很多的老师是我们不熟悉的,这里面最低调的恐怕包括我的老师——陈汉平教授了。本科时,我还算是一个同学公认的喜欢收集信息的人,知道煤燃烧的事情相对较多。然则在刚开始选择老师时我并没有将陈老师列入考虑范围的。起初选择的老师 是:做洁净煤研究的徐明厚、邱建荣老师,做火焰可视化的周怀春老师。我非常的犹豫,因为这些老师做的东西八竿子打不到生物质能的研究(以我当时对生物质能的了解,应该是这样的),而且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他们有做生物质能,但是似乎都是刚刚起步。

正当我犹豫不绝时,我的一位好友,因为听过陈老师讲过的课,觉得陈老师很好,进而在知道我的备选老师时向我提起了陈老师。我开始查陈老师的资料,研究方向包括气化,提到了IGCC,以我当时对生物质能利用的理念——生物质与IGCC联合,这不正是我想做的东西吗?那叫做一个按耐不住啊!不过呢,我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担忧。在这之前,我对已经备选的老师进行了排除法选择,周老师带的博士生太多,首先删除;邱老师的邮箱没有弄到,此外我能明确的知道她做生物质能研究刚刚起步;徐老师的邮箱我通过同学弄到了,并且耳闻了一点徐老师已经开展了部分生物质能研究工作,所以我先向徐老师发邮件诉述读博的意愿,只是呢我写的个人简历太差(我的室友见了我的个人简历,觉得我成功的几率很小了),又让我担忧徐老师不会招收我了(我一半是担忧,另一半又是欣喜,特别是知道陈老师做气化研究后)。

预确定导师那天(在正式的保研考试开始前,研究生科的老师建议想直博的学生先找一个有接收意向的老师),我冒失的第一次闯进煤燃烧实验室,期待着能面见徐老师给个当面的答复。渴望有个结果的焦急心态逼使我在等徐老师四十分钟而无结果的状态下进行选择上的改变。当时,三楼办公室只有两个房间的门敞开着,一个是我一来就敞开的陈老师,另一个是刚到不久的邱老师。我径直走进最近的那个门——陈老师的房间。于是陈老师跟我的师生缘就这么产生了。后来陈老师说我那次的表现不是很好,最糟糕的地方是,到说话结束的时候我才报上我的姓名,仔细想来,恐怕是因为我当时带着有点赌一把的心态吧——是否会带来诚信问题,毕竟我先跟徐老师联系了,以为徐老师收了简历就会要我;还有就是陈老师是否有名额可以招收我。我想,我此刻能够开开心心的将此文写下来,多亏了自己那次赌一把的心态,也许我再等上四十分钟,我进入的就是徐老师的课题组了,做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的课题,就是徐老师学术能力国际顶尖我也提不起兴趣。(注:陈汉平教授、邱建荣教授、周怀春教授、徐明厚教授都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实验室的在岗教授,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陈老师做的是流化床与生物质能,邱老师和徐老师做的是燃煤机理和洁净煤燃烧,周老师做的是火焰可视化)

保研考试结束,我顺当的成为了陈老师新的博士生。此后,吃饭、睡觉、再吃饭、再睡觉,猪一般的保研后生活开始了。那个时候,我对于自己新的征程非常之忐忑不安的。但是,无论如何,我是开始了正确的第一步。

是为“前面的话”,交代了所有的前提——我为何读博,我如何选择老师的。

第二章 写作素材

跟我的一个好友讲述了想写《读博第一年》的想法,他提供的建议是:凝练再凝练,设法将四百多天的生活经验凝成四百字以内最妙。我赞同我这位朋友的建议,我们接受的都是“重点”突出的教育,只要记忆好结论,记住重点,我们就能获得一切通行证——高分数。写成直接告之重点的短文章是最让我们这些应试教育制度下成长的人,再说了“快餐文化”是一种主流。

但是,当我面对着三大本密密麻麻排布着各类字体的工作日志本时,千丝万缕的思绪激撞在脑海,争先恐后的操控着握笔的右手——唯恐将自己遗漏。将2万字变成五千字我能够做到,将估算的十万字压缩成四百字,我做不了,而且提不出合适的筛选标准。那就冒着没人看的风险,任由这些控制不住的思绪见诸笔端吧。

我先要提出一些反对只看重点结论的做法。我会有文章论述会研究和会考试之间的差别,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对待所谓的“重点结论”。会考试的人,能够识记重点结论,并且知道一点结论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会研究的人,不见得会记住什么重点结论,他要对所有他人给出的结论先质疑,弄明白来龙去脉,或者是借助这个结论进行更多的衍生利用而不出错时方才接受这个结论。这就相当于,对于古诗,会考试的人能够随口将句子背诵出来,但是不知道诗句的内在含义;会研究的人,或许记不住诗句,但是当人们跟他说起这些诗句,他会有条理的道出诗句的意境以及这些意境的来历,并且探讨如何触发这些意境。我们的教育容易让我们去识记工具性的知识,而没有教授质疑知识、创造知识的基本技能,也就难以做到自主创新了。对比中西教育,西方是反对只看重点结论的做法的,往往布置一个大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回答,并且有可能这个大作业的答案老师也不清楚,而老师是以学生看问题的独到性、逻辑性进行判断的。在此只是要强调一点,摈弃识记重点结论的习惯,从耐心地将长文读完开始。

有点啰嗦了,可是我却有啰嗦的资本,这就是此章的重点——我的写作素材,工作日记。可以黄婆卖瓜版诉说:一年多时间,我的工作日志本已经将近四本,每本估算着有四五万字(这还不包括专用于长文撰写的思路本)。翻开爬满黑色文字的工作日志本,任何一个文字都会成为我记忆系统的驱动程序,就在这些文字的基础在滔滔不绝的阐述五六万字绝对不是难题。在此,我重点突出我读博第一年的首选经验——坚持写工作日记,锻炼写的能力。

在《笨人读研》一文中已经有很多工作日志方法的来龙去脉,在此不再介绍。现将我记工作日记的一般方法阐述如下,介绍我写作素材的基本内容。

首先说说我一天的生活。

早上六点三十五起床,洗漱完毕,大概在七点十五进入实验室。从起床开始,一边洗漱,一边整理出当天的工作安排,特别喜欢利用在路上的思考时间。到了实验室,先在工作日记本上记录这一路走来所制定的当天工作计划,然后继续花上十多分钟对所定计划进行重要性排序,依重要性排列起来。我一般而言会安排五项工作计划,坚持头两条是当天坚决要完成的,这两条工作计划将写得非常详细。

制定好计划,当天“实际工作”记录的第一条则是写给自己的话,算作是心理学上积极心理暗示的一种,鼓励自己珍惜好美好的一天,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是自信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无论有多么的困难,这句话总会让我切实完成前两条工作的。为了保持对外界的实时了解,在过早前我会花上半个小时上小板凳、小木虫的科研网,关注最新科研动态;利用早上空荡的网宽,接收一些邮件;或者是上凤凰网浏览一番昨日发生的时事新闻,看上一两篇感兴趣的博客文章。时间充裕我会将所闻所见产生的感受记录下来。

吃完早饭,我就开始坐下来按照计划开始执行工作了。我喜欢将工作划成一些小块,每个小块用上一两个小时搞定即可,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在工作日志本上进行记录。我是这么进行记录的:

“am11:23 阅读了某文献,得出了某些结论,产生了某些疑惑

Pm16:10 与某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获得了某些资讯,商定某些后续工作开展办法”

有时会有一个思路和灵感,比较大的则记录在思路本上(包括此文的草稿都是写在这个本子上,一般而言,思路和灵感的表达文字超过一百我就记录在思路本上),较小的则直接写在工作日志上。进行工作记录的时间间隔不一,有时一两分钟的间隔,有时是半天的间隔。如此执行下来,将小成果积累成大成果,将小成果的成就成为我自信心的最重要来源就顺理成章了,我是坚信将这些小成果积累下来就能搞定一个大成果的。比如我写一篇英文文章,可能在工作日志本上就此文的工作推进记录要超过英文文章的字数,但是当文章写完,我可以清晰的看见我完成的每一小步过程,心情非常之快乐,有种真实的脚踏实地感。或许我应该可以在这种计划-工作-总结模式中剔除天然的浮躁感,虽然我也搞不清楚什么是浮躁。

一天里我会有一小时左右的午休,晚上状态好,工作可能持续到凌晨一点。或者是晚间花上一个小时跟我的室友唠唠嗑,开开玩笑,总之平均起来晚上上床时间是十二点。本科时经常失眠,因为总是感觉自己一天没做什么,反思的焦虑感让我睡不着;现在,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文字,心安理得的一躺下就能睡着了。这或许是这种模式的又一好处——有助于我的睡眠。

以上就是我记录工作日志的基本形式,也是我写好《读博第一年》的基本依据,我会给出总结出来的要点,但是我也尽力让它有些推演的内容。

后面我将依次展开读博的过程与收获,包括角色转换、上手期、渐入佳境、团队建设、如何交流、这么做研究,并在最后整理出一个我的未来计划。还望众位能够耐心读完,对不正之处提出修改建议,万望。

第三章 角色转换

对保研一族,保研名单确定的那天开始,猪一样的生活就逐次展开,即使你有更高的追求,紧绷三年多的神经也想放松。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保研生着实有几个月不用操心的猪样生活。但是读研第一年时,保研生相对于本校的考研生优势并不那么大,甚至是有些劣势,特别是那种团队氛围好、要求相对较严格的课题组,因为几个月的懈怠会让保研生在心态调整比考研生慢很多。

以上是我的切身体会。我从“懒猪”变为“勤奋的小鸟”颇有些历程,且听小生娓娓道来。

坚持三年零两个月的早起在保研确定后的第二天立马变为每天要耗到日上杆头;午休时间由之前的三十分钟变为不睡到下午三点不起床;日常的自习转为外出游玩和球场奔波;安静的读书时光全部被没有止境的游戏所挤压,还有无边的各类电视剧耗费了我很多青春的。在那几个月的日子里,我将三国志从八玩到了十一,三国群英传从二玩到五,最酷爱两部RPG(轩辕剑、三国群侠传);电视剧方面,则是将本科三年里要补上的韩剧全部补上,大部头的汉武大帝、三国演义、康熙大帝等等都是一一浏览,这段时间如果有点脑子在思考,恐怕中韩两地编剧的写剧本套路我都能模仿。

总之一句话:不是一般的堕落,而是超级堕落。而让我欣慰的是,我还是有着意识要从堕落的生活中走出,晚上睡觉前内疚并暗示自己早起,虽然没有实现,但是我有这种暗示。或许这就是我后来能够赶上来的关键原因。

我是从07年五一长假结束后才将电脑搬进实验室,进而开始毕设生活,如此才说是按照心理暗示走上生活的正轨。早上七点起床,过早后,八点半到实验室,看上一上午的文献,抑或做上一天的实验,或者是处理一天的数据;晚上会跟着师兄师姐们耗到九点,按照室友的约定回寝室一起看《士兵突击》。生活变得有规律,因为内疚而带来的失眠逐渐减少。虽然内心深处还有着很强大的游戏诱惑,还有着将一部韩剧从早看到晚的冲动,毕竟没有自己的电脑在寝室,我反而心安理得了,通过看书慢慢的开始压制这些让自己继续堕落的念头,当然这个时候的我浮躁心态还是很严重,总是希望事情快点干完,而不在乎其质量。

也就在这种不断彷徨中走完毕设并完成答辩,含泪送走班上每一个同学,并在炽热的日光中搬进异常安静的博士生宿舍。新的宿舍相对于刚刚搬出的本科生寝室,其安静程度是两个世界般的感受,该是人声鼎沸的时候,寝室里水珠撞上地面水花四溅的声响都能听见。这种静让当时的自己非常害怕,总是听见自己浮躁的心跳个不停,严重打搅了这栋历史悠久、深沉的宿舍楼,我开始尝试按压住这颗浮躁的心。新的室友不是本专业的,算是要从头认识;不过,在这个过渡期我还是有本科时睡对脚的同学相伴,最让我舒心的是我们依然坚持着睡前半小时的争辩。

静意味着独自一人,独自一人意味着可以安静的反思,反思总是会剥离心态上的浮躁,于是我开始在安静的寝室里对着镜子、书本、电脑发呆:想当年,本科入学时,想着四年时光的结束是无比遥远,慢慢的学也慢慢的玩;而站在四年的尾巴上,韶光流逝速度之快便是最经常有的感受;反过来,我现在站在五年博士生生活的起步阶段,名义上有五年,也许也会像四年本科一样不经意间全部溜走,空留下很多遗憾。所以我要开始想自己作战,决定戒游戏,戒电视剧。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时,同时又有一件非常紧迫的任务下达将会有助于完成这个自我改变的心路历程。我们在保研后无所事事多数原因在于课题组尚未安排工作任务。宁可在工作苦力中接收知识,而不愿在迷茫中浪费光阴啊。我算是幸运的,就在我意识到要进行角色转变时,课题组安排了一份编书任务(原本以为自己还不能做这件事,在安排任务时,却又自告奋勇,师姐或许想对我的能力进行考察)。我所负责撰写的主题很多,唯有查阅大量文献论文方可,就在那紧迫的十天里我早上等着师姐开门,晚上弄到管理员关门,对文献进行查询、阅读、摘选、编辑,充实的工作进程让我没有心思考虑游戏和电视剧。总之,我要感谢这十天的工作。

本科时,我就不喜欢漫长暑假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而最喜欢学校里可以自由自在安排些事情的生活。所以,在正式读研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又没有回家,开始时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一边看看文献,一边帮着师兄们做实验,同时恶补自己感觉很差的数学。但是暑假终归是暑假,没有具体工作任务的紧迫感,周边也是娱乐一片,惰性又从谷底冒了出来跟我诉说游戏与电视电影的乐趣,我起先尽力压制,但是终归在一次轻微的放纵中放弃了对惰性的最后防线。我迷恋上了《大航海时代》,喜欢游戏中财富的积累。可是呢,玩完一天的游戏,却又在睡觉前开始产生耗费时光的内疚,于是决定早上删除游戏;一大早起来先删除了游戏,看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文献,又念起昨日游戏的高潮与难题,想到解决之策略,便又重新安装,杀到晚上入睡,接着就又是内疚;如此反复着这份矛盾心态,没有任何印象的度过了那个似乎漫长的暑假。为了给过去的自己做个了解,我在开学前的一周回了家,权当是调整。

自家里回来,课题组面临一个问题:学校对网络进行监控改革,实行固定IP制度,我们课题组是十八个人分五个IP,刚开始只能执行谁用谁优先的办法。我的资历最小,自然在之后的生活中用上网络的机会很小,而没有网络我该怎么开展我的研究生活?这让我难受。于是我在悄然间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朋友的提示下,我借助自己的汇编语言功底,三天内将此问题解决。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很惊奇于我的办事效率,我的能力得到第一公认,那种被人肯定的感觉非常好,带来了很大的自信心——我认真做好事,就会得到赞赏与鼓励的。这次解决网络难题,应该是我角色转换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已经有了独立做好事情的自信心。

然后我逐步开始进入到博士生阶段,虽然角色从猪开始走进“小鸟“行列,我的博士生上手期还是耗费了非常多的时间。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章 上手期

上一章的角色转换是“懒猪”变为“勤奋的小鸟”,依然停留在本科生阶段。这一章则是描述我是如何从不能独立思考的本科生逐渐走进研究生的正式角色的。

此刻我也已经记不清第一年开学的具体日子,工作日记本上有记录的最早时间是2007年9月7日,也许我是一时的冲动或积压很久的念想释放,让我不是在开学的头一天就进行工作日记的记录。个人以为,我的上手期分为前后两期,这一章主要是讲确定计划-工作-总结制度之前的“前期”,后一章则是在确定以上自我制度后是如何“渐入佳境”的。

从一开始有工作日记的雏形,并不是在博士生开学第一天才有的。在《笨人读研》一文中已经有说明,从高中起我就设想为自己建立类似的制度,之前因为高中与本科时代工作多由他人安排,身不由己,故而总是出现计划完全走不通的事情,打消了积极性。但是,我是一个“想得好不如做得好”之信念的拥护者,我坚信自我制度于我自身发展有百利而不一害,相信总有机会让我去实施,所以我每日里都在设想这种制度形成后的美好生活,保持对这种制度的向往。读博开始后,骤然间发现,很多时间是完全由自己支配,如果没有好的自觉性只能在这种自由中浪费光阴,大三下至大四暑假之间的空闲生活已经让我后怕(至今我都为自己白白浪费这些时间而懊恼不已),当我不经意间想到曾经想过的类似工作日记的自我制度时,我立马动手执行了。

在此,我还想进一步说明一下我为何坚持着想写工作日记,并且想强化的一个观念是,曾经想过的很好的设想也许在刚刚开始想的时候时机不成熟而不能执行,但是只要有这种想法,一旦时机成熟就应当切实执行,个人以为这该是进行“实现梦想”之工作的较好方法,正所谓的“不能停留在只想”。要为自己建立记录工作日记的灵感我想应该来自于初高中时代的广泛阅读,无论是书籍、杂志、报纸,都能够让我静心读下来,逐渐发现很多我个人认为的成功人士都是执行力高的人,他们的关键经验就是坚持写日记,特别是写工作日记,看过一篇这样的故事:一个德国技术人员出差来中国,完成工作后,迅速的将饭吃完,然后就在饭桌上写起自己的工作日记,让同桌的中国人唏嘘不已;我特别的向往这个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也就从那个故事开始,我有了记录工作日记的念想吧。好的执行力应该是好的计划,并对这个计划进行严格的执行,以及完成计划后进行目标与执行和执行过程中新状况的总结。我一早就开始进行睡前总结,成为高中和本科时的习惯。而工作日记就让我能够逐步向“好的执行力”进发。最后,我想真切的对您说: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还有一个梦,又很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妨开始坚持写工作日记,无论您此刻是在单位里工作还是在学校读书。

做好了工作日记来历的说明,我就要开始翻陈年旧账般的开始阐述上手期前期的心路历程了。

仔细查阅,我发现了一种遗憾。工作日记从9月7日开始记录,写到了9月9日后就跳到了9月16日,那么这一周我到底干了什么呢?一片空白。我想一旦工作日记写开来,就应当每天坚持,否则就会像我一般出现某段时间记忆上的空白了。我想对这种现象先进行分析:自从有了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后,我所有的事情都会交由工作日记本来给我记录,某种意义上这是在减负;每日清晨,我可以不必要花很多时间记忆昨日干了些什么,对着记录一览就明白了,然后就可以一身轻的制定好计划,并且一身轻的开始工作;不仅仅是早上的一身轻,我完成一项任务后,倦了,我会设法找积极的休息方式——换其他的事情来做,但是如何回头来接着做上一件事情呢?就是依赖工作日记记录当时的工作进度与思路,完成另外一件事再回头看记录即可,如此我就能够做每件事情时做到尽量的专一了。久而久之,我只能有当前事务的工作思路,所有干过的事情全部忘记,要是日记本上不进行记录,我根本就会忘了那个时间段我在干什么。2007年9月10日至15日这一周的空白恐怕就是这么产生的了。不过有一个好处,这会让我任何时候都进行工作日记的记录,为了避免浪费时光的遗憾感(我最害怕因为浪费光阴的内疚感了,很容易让我很长时间里一蹶不振,我是那种努力可以再努力,而堕落也会更堕落的人)。

从2007年9月18日至26日,我在工作日记本上记录了不到二十个字的说明:这八天时间完成课题组宣传网页的制作。其实就这么些字足以唤起我尘封的记忆。在此我不详谈网页制作的经过。只是来讲解一些我为何会接手这个任务,以及这个任务于我个人的意义。

首先,我能够独立承担此项任务,起始的原因在于我独立的解决了课题组上网的问题,让大家知道我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自告奋勇的处理问题,则展现了我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可能正是这些(我自己分析的,没有问过我的师姐),当时正在做博士后的师姐将只是完成框架初稿的课题组宣传网页制作工作交给了我。我并没有想到这么快,师姐就会将一项独立任务交由我做,当时的信念是一定要做好,此外的一个想法是:必须赶快做好,赶在考研同学选择导师之前。所以这八天里我全身心的投入,从早上七点半开始,晚上干到九点多,除开不得不去上的课,我基本上就是对着电脑在摆弄各类网页格式了。

然后做好了初稿,我即刻经历了第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参见的与老师们一起的讨论小会。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么快就要单独的面对老师们了。这个会,我逐步认识到每位老师的风格,陈老师性格和蔼、思路广泛而敏捷第一次全部展现在我面前,而最让我欣喜的是,他用很高的赞赏鼓励我的主动工作心态(我想,如果我不主动,陈老师定然会跟培养其他学生一般,第一年让其自由学习,从第二年开始交代独立任务再来开始相关锻炼吧)。老师们对网页制作的工作给与肯定是我自信心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对网页完善的建议则让我开始接触与老师们共事的基本方法:制定草案—集体讨论,给出建议—对草案进一步完善—再讨论—形成终稿—逐一执行,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共同解决。

这个网页的制作我将其定位为是我上手期前期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除开以上提到的经验总结外,还有如下一些收获:第一,通过制作宣传性的网页,我接触到课题组各个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在短时间内对课题组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我后来的很多工作上的开展帮助非常之大;第二,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课题组的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给了我很高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我开始熟悉于老师们共事的方法;第三,让我践行了一个道理——什么是团队意识?对于刚加入团队的人来说,主动的为团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可以加快融入团队的进程;要设法让团队核心赏识你,主动做事是必要的,不能去计较这件事自己的实际得失,以长远目光看,任何繁琐的事情都会有助于你充分了解这个团队,所以无论是再怎么小的芝麻大小事都要欣然接受去做好。

在这段时间内我的计划-工作-总结制度并没有形成,后一章就是具体介绍因为这项制度形成后所带来的个人飞速进步,请看下集《渐入佳境》。

第五章 渐入佳境

回首一年的读博历程,上手期大致用了半年多时间,所谓的“渐入佳境”是这么个过程:起端于 “计划-工作-总结”模式的实施与推进,最终确定找到读博士的感觉该是《博士突击》一文的正式杀青。

在此,我需要为大家分析一番计划-工作-总结模式能够在我身上确定下来的原因。

外因是这样的:其一,我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似乎天生有缘分成为师生,我喜欢与有着人文素养、知识广博、思维活跃的长辈们交流,而陈老师正是这样的老师,所以我是想尽一切办法从他那学习,而他又总是能够尽心尽力的给与指导;其二,头半年的日常研究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定然是我的博士后师姐(杨海平老师),我要感谢的正是她对我的赏识,虽然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我也担心自己做不好,然而正是她对我的信任,以及在面对我随时提出的各类问题时都能静心给与指导;其三,就是我不得不佩服的大师兄了,半年里我跟着他做了很多的实验,确实是苦力活,但是对我经验上的增长却是非常有益的,师兄不仅仅能够详细的给我讲解设备操作细节,还能用一些调侃的口吻诉说各类道理和知识,让我在大笑的愉快氛围中得到知识的长进。总之,我是如此的幸运,呆在这样好的一个环境里,我不得不对自己说,我应该做得更好,所以我开始寻找一个可以让我更好工作的方式。

有了好的外因还是不够的,课题组目前还只有我真正坚持着这么“繁琐”的工作方式(虽然他们已经非常习惯于周总结制度),那么还有一些内因吧。可能没有分析全面,但是可能还是对您有些参考价值吧。大概是这样的:其一,我太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在工作中我得到了充实与快乐,人生不就是为了获得快乐吗?那我就找到更好的状态去追求更大的快乐嘛,我是一个工作狂,所以我可以提出写工作日记的模式了;其二,我在不不尽好奇心的驱使下有着浓厚的学习与解疑的欲望,无论学问的大小,即使是阀门旋向的判定,只要是从未涉及(虽然大脑可能想过,但是手眼没有接触过,都是未涉及),都会让我兴奋不已,我要经常性的找这种兴奋才好,那就应该有预谋的找,岂不更好玩;其三,我喜欢思考,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混合联用,历史也许会跟工程打上勾,游戏道理可能更论文写作扯上关系,但是我有一个缺点就是记忆能力差,好办法之一就是时刻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之。这样的内因铺成下来,我制定“计划-工作-总结”模式看来是必然了,不知道您是否也有此种情况,何不尝试一下呢?

现在我是经常翻开第一个工作日记本的第一页的,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话“该干的是责任,多干的是美德。这是师姐对我的肯定,只是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留的,后来才知道是她写给我的鼓励。或许是师姐知道了我开始记录工作日记,而又看见我起先的工作日记本上实际记录的内容不是很多,于是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些什么,走到我的办公台前跟我提起制定计划然后进行执行记录的想法,当时的我就像吃定了一颗超级摇头丸——茅塞顿开,手舞足蹈。那个时候我也正在反思每日在纸上记录寥寥几十个字是否该坚持下去,而且工作日记的记录并没有明显提升我的工作效率。我记得那一天的,2007年10月15日中饭前,因为第二天(16日)这种模式就已经在我的工作日记本上有了表现。

2007年11月3日周六,在我的周总结中我是这么写的:

“本周是执行‘计划-工作-总结’模式的第三周,逐渐步入佳境,总体上这周过得还是很舒服的,做的事也很多,很充实”。

起码,从那一周开始,形式上,计划-工作-总结模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工作的内容相对现在而言少之又少,比如晚上的时间未充分利用;但是,从巩固一种习惯的角度说,这一天于我的人生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我步入佳境的正式开始。

生活的充实表现在工作日记记录上越来越丰富,一个工作日记本只能承载我大概四五个月的工作时间,而翻开每一页,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哪一天哪一个时刻我都干了些啥,而且还能复原当时我的某些想法来龙去脉,太妙了,我再也不要为自己记忆力差而苦恼了。这就是处在佳境中的我。而最后确定自己找到读博士的感觉,肇始于2007年12月中旬的广州生物质能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我不知道课题组以往是否会让一个才进课题组半年的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但是我能够确切知道的是在我所知道的同级直博生中,我算是第一个还没有正式进入角色就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或许是老师们对我的信任,而又是这份信任让我有着非常的自信心去参与到学术会议的交流中。于是我在此次会议上遇上了一位百优博士候选人。他作报告的时候我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的报告逻辑思路是那么的清晰,表达上是那么的到位,更重要的是讲解的内容我是非常之感兴趣。于是在饭桌上,我找寻他,而将随同的师兄撇开(没办法,那个桌上只有一个座位)。就在饭桌上我们俩继续报告会上没有完成的问题解答,最后吃完聊到了住处,直到凌晨一点而不得不睡觉时。我们开始聊课题,聊完课题,聊整个生物质能的研究,然后聊到各自课题组的情况,聊读博的感受,聊团队建设经验等等(虽然我听得多,但是我能够及时的提问来听他说,恐怕与我制作网页、帮助师兄做实验、思考团队建设等等因素有关吧)。油然而生的是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最重要的是他就这么将所有的经验和盘托出了,这个给了我很大的教益,也许《博士突击》和这篇文章都是受着他的影响才诞生的——我们何必要隐瞒自己的经验呢,只要我们不断的进取,就会有更多的经验诞生,那么将已有的经验传授给别人也无所谓,这是对自己的信心之表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深深的有着这个感受。然后,我因循他的建议对自己的“计划-工作-总结”模式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

现在回头来总结一下我半年的工作常态,用以承前启后。

每日第一个到实验室,尽职尽责做好网管工作,短期内将知识消化吸收并能提出老师认可的好问题,不断的有新想法提出,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半年里我逐渐被高年级研究生认可。相对于他们或者是同级,我敢于与陈老师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或许这是他们觉得我有点能力的主要原因。广州会议后,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一成多。起码我做好了自己的事,在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加上那位百优在团队建设经验上的介绍,我整理成一个系统的方案,提交给老师们审议,目标是推动团队建设、完善各类制度,用以打造更优良的学风,这些都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并且有效的开展。而在这一年的后半年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团队建设上,随着课题组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我的工作激情更加高涨,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一成多,而心态上更是进一步自信与乐观,我想无论是我还是课题组都进入良性发展的开端。至于课题组和我个人工作上的进一步提升的新阶段是什么,我只能是期待着,并保持着进行新的突破欲望。

在团队建设上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算是我读博一年来很重要的财富,并且与自己工作能力提升形成正相关作用。这些将在后面一章中描述,如果您对此不敢兴趣,可以直接看第七章的“如何交流”。

第六章 团队建设

内因很重要,外因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一个积极努力的人身处一个懈怠的环境中,首先他会找不到眼前的竞争对手,独个儿努力显得不合群,久而久之,此人的战斗激情会锐减;而一个懒惰贪玩之人,身处一个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中,他的懒惰会被无穷放大,只要他不自甘堕落(即使他是自甘堕落的,在一个积极进取的团队里他也会被迅速开除),因为不合群的不舒服感,会让他不得不伸出原本藏在裤兜的手抓上团队快速飞驰的班车的。我相信着,读研就应该在一个有良好氛围的团队中,有良好的交流环境,有相互鼓气的进取之心,这便是融洽的团队氛围,某种意义上最烂的人也会从中学到知识进而成为优秀人才的。

基于以上的信念,我受了一些书籍、他人诉说的启发,提出团队建设的概念,一方面是为自己打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尝试中锻炼自己的团队意识(或者说是团队领导能力)。

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呢?我选择这个课题组的时候是不知道的,2007年5月正式搬入实验室后,才有了最亲身的接触。当时是这样一种情况:课题组九点之前是见不到几个人的;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玩游戏、看电影的比比皆是;规定的组内研讨会有点像是老师们在求着学生做,流于形式。我有点不明白,为何研究生的生活就是这样:上午九点半来,看一个小时网页,玩一个小时游戏就到中饭时间,中午看部电影权当午休,或者睡到下午三点再到实验室,到了下午,顶多看个半小时论文,接着看网页、玩游戏,有时还一起玩,晚上则是一部接着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看完。我终于明白了,之前GS版上说的研究生生活,原来学校很多专业的研究生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啊,包括刚进出的课题组。或许这就是两年制研究生的现状,学生多是带着混学位的心态,老师们就没有办法去对他们进行培养了。也许是存在老师们将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学生混学位让老师没有看到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好价值的希望,这些老师干脆就不管他们了,反过来,学生还要埋怨老师不尽责了。我想做一件事:尝试摸索两年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让课题组有个好的团队氛围。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敢想也就敢尝试去做,并且做好了碰一鼻子灰的心理准备。只是又该如何下手呢?起初我是想建设一个动态网站,开设网络化的课题组管理系统,包括签到、内部交流、工作督察等等。只是因为基础知识太差此项设计无法实现而搁浅。在执行了两个月的计划-工作-总结模式后,我开始想到向课题组成员推销我的这种模式也许启动课题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当然那时也就这种制度是我有信心比他人强的地方。我先尝试着建议从2007级研究生中推广。

团队建设工作能顺利启动并能有较好的进展,首先得益于我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们大力支持,而且还能帮着我完善,支持我的执行计划,偏向于我的矛盾调节等等,这就是典型的靠山,而我又是那种有靠山就天不怕地不怕之人,最终开始触动课题组所有成员都会反感的方案——推行签到制,要求每个人都能在八点半之前到。签到制于我是没有价值的,几乎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我可以将签到本上百分之九十的第一个名字写上,标明的时间一般是超过预定时间一个半小时的,我又坐在每个人要经过的位置,自然我是签到制的督察员——放到小学里面,我就是会告状的纪律委员。有人说我是一进课题组就开始管制起师兄师姐了,或许就是因为我冒大晦的逼使比较懒惰的师兄师姐早到实验室吧。最后,签到制还是执行的挺好的,我的脸皮厚到我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地步才算是做了下来的,是谁让我有这么“厚”的脸皮呢?——我的导师,工作上他是支持的,此外他传授了我一个信念,做事慢慢来,坚持做下去即可;而对于我工作的失误,和颜悦色的指出,并给出详细的建议;如此,将我急于求成的心态打消,我放下了自己真的想成为管理者的欲望,改成为大家之未来服务的心态,对师兄师姐们进行心平气和的建议性劝说,而不是可能出现的威胁语气,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的。

其次,我则要感谢我的同级研究生——2007级研究生的通力配合。虽然刚开始我全盘推行我的计划-工作-总结(每日都做)制度,受到了他们的反对(个人习惯不同,追求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不同,我不能生硬的推行我的习惯的,这便是我那个时候开始的人认识);但是他们接纳了周总结制度,并且一致认为这种制度有助于他们思考如何料理自己的工作,如何做好自我学习和研究。此外,他们也配合着我将签到制最终完善——在签到本上,他们很少的有记录是迟于八点十五分的,这些首先给了博士师兄们压力,后来也就传送到2006级师兄师姐那,看着课题组差不多八点四十五就能人员到齐并开始一日的工作,我有种欣慰感,最想说声感谢的人就是这些兄弟般情谊的同级们。

仔细盘算来,做团队建设于个人的经验是这样的:首要的是展现你的实力于师兄师姐,起码在你的情商方面要超过他们,让他们不小觑你;刚进课题组,我的工作时间为六小时,一个月后提升至八小时,确定计划-工作-总结制度后我有十小时左右的工作时间,直到目前,享受于各种工作,我的工作时间超过十四个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如何做到的呢?早起晚睡,不玩游戏不看电视剧少看电影呗。除开努力,还有则是有着当小弟的心态,多多为老师或师兄师姐们跑腿,这会让你熟悉课题组很多事务的流程,当时的我尽力做到了随叫随到,就是帮着干活的热情抵消掉了我很多事情上的冒犯吧。我还积极的思考,不害怕问一些幼稚的问题,如此坚持下来,两三个月后我开始问出让师兄师姐为难、老师说好的问题,刮目相看是每个人的想法。我想,正是个人很多不计较所谓得失的付出,很多的心甘情愿当小弟之心态,才换来有起初的抵制到后来所有成员的配合吧,所有人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已经是将给我最好的礼物,毕竟我通过我的努力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好的环境,并且我践行了这么一个说法——优秀的人先适应环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我给了一个自己更有自信心的暗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我可以将自己的设想实现的,所以对于梦想,我只要坚持着以上的做法,我就可以实现的。

在团队建设上,进一步的提升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毕竟现在的状况还与我最终的设想——一直研讨氛围好、干事积极、工作效率高,而又能玩得好的融洽团队——相差甚远。如果现在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我无法搞定,我可以尝试着二十四个小时嘛,起码我是有自信心的。

综合而言,团队建设能够做好有三点综合经验:第一,老师不仅口头支持,在行动上也能给与很好的配合,并能帮着查漏补缺;第二,有一帮支持工作,相携相知的同盟;第三,一个不计较付出之回报,有坚定信念的服务者(团队建设不是为了去颐指气使的管理他人,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服务)。

目前,课题组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基本确定好。在团队建设上,未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与全体成员一起执行到位,真正实现这些制度所带来的好处。

团队建设,让我拥有了一个好的环境,这是外在的改善;还有内在的进步,我将要开始讲述我是如何进行交流和如何进行研究的,还请耐心读完后面两章。

第七章 如何交流

人要生存,不得不与周遭进行交流;如果将书本、电视、电影也归纳为交流模式,人一生就只有两种大脑运动独立思考与交流。正是逐步地认识到这些,我设法改掉本科时代不善于交流、略显腼腆的性格而在这一年里尝试了各种可能的交流方式,包括与文献、老师、师兄师姐、同行及外行的交流心得,在此说道出来,算作是一点点建议吧。

第一,与文献的交流

对于做研究的人,狭义上讲文献就是论文和专业书本,个人以为还有一个广义上的文献,即是各类时政新闻、专业动向、科普电视节目以及其他的非专业书籍等。读研之初,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论文,论文该怎么看,虽然看新闻、看科普电视,但是从来没有认为这些会跟做研究有关。读研就是看论文,这是很多研究生的观点,刚开始我也这么认同,于是要求自己学会看论文,而且是高效的看论文。比较幸运的是,我很早就接触了小板凳、小木虫等科研论坛,在那个还不怎么知道如何与师兄师姐交流的状态下,我知道了优秀研究生们是怎么读文献的,依葫芦画瓢的我就去实践着,并且总结出了类似于我们这个领域论文怎么阅读的个人方法(见《文献的个人阅读方法》)。形成合理的方法后,我的论文阅读量非常大,吸收的信息也非常庞杂,那种知识增加的厚实感反过来更加刺激我能够静心看文献了。于是所积累的这么多文献阅读量,让我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题组各个研究方向中,能够两到三个月内提出很多有深度的问题与想法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总之,我个人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找到一种合适于自身的文献阅读方法,多读论文,并且多思考论文,进而做到对论文有效的使用,那么你完全可以在两个月内成为合格的研究生。

论文之外则是各类专业书籍。很多人以为只有将书本从头读到尾才能系统性的将书本知识吸收,这才是叫做阅读书籍。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这个人相当不错,只是或许在你看书消化的时候,有些机遇就会丢失。书本只是是系统性的,但是它的新意永远赶不上最新的研究论文。我个人以为,不能拿了什么书只有等到从头看到尾后才知道去用它,而我一贯的做法是:书到用时再翻,我只会恨书桌太小放不了这么多而已。读了季羡林的《谈研究》更是强化了我的这种意识:读书只需要记住书的目录即可,遇到某个问题时,有不解之处按着记忆的目录找书即可(其实现在有百度知道,还有我们华中大在线做的I know,都可以很好的智能化实现这个过程,有不懂的概念百度之即可)。于是在此指导下,我一般拿了一本新书,看一看目录和前言,然后就放心着将它们束之高阁,而又随时会将它们从高阁中取出摞在书桌上。总之呢,我个人以为这样做就不会落入写书人片面的研究思路中,只是利用书本的知识而已,如此就能保持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专门看研究性文献和书籍,个人以为是绝对做不出顶级好的研究成绩的。现在是一个知识交融的时代,随时准备打破陈规与传统,方能获得学问上的增进。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远远过去,你要是稍微宅在家里超过一个月你可能就是老古董了。所以,我们应该打开窗,随时关注着这个世界而又能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如此才能做好研究的。如何去得到与他人不一般的研究思路呢?也就是所谓的创新,个人以为需要让自己永远能够某些方面站在比别人高的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需要做到比他人更加积极的扩充自己的视野(无知的人以为自己已经认识了这个世界,有视野的人就会谦虚的说自己知识面还太少,因为当你知道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那种自以为知道的多而牛逼轰轰的人即是无知之人)。这一年多以来,因为外在压力我不得不扩充自己的视野(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结果是我知道得太少,因为被嘲笑而备受压力),发展到目前极度乐于接受外来的各种知识(我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乐于吸收方能让自己不无知,由被动变成主动),第一步最难走,特别是那些只知道专业知识而不知道其他信息的人(以为自己专业牛逼,走遍天下不怕,会比较难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的)。

总之,做研究一半的时间会与文献打交道,不能排斥看文章和读书,沉浸在游戏乐趣中,或者迷恋于NBA球赛、肥皂剧的人,是难以坐住看下文献的,建议这种还是不要读研,免得浪费青春与他人的资源。

第二,与老师的交流

中国的教育使然,让我们以为老师是什么都知道,是知识外流的人。高中老师会为我们安排一切,我们照办即可;本科时的老师上完课,灌鸭子式将书本上教条似的知识对着书念一通,下课铃一响就拍拍屁股走人比比皆是,我们只得自己学习;而到了研究生阶段,老师已经不能传授教条式的知识给你,也没有上课的形式,而只有在跟老师的交流中才能获得知识。

很多人认为研究生导师应该回到高中老师的角色:什么安排都已经制定好,读什么书,看什么文章,详细的实验方案已经给定,手把手的教授实验仪器的使用,总之是告之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事情又该如何做好等等,只要学生照办即可。如果学生做的东西完全跟老师一样,以上的设想是对的,如果学生做的东西老师根本不熟悉又该怎么办?或者是老师即使是熟悉也必须锻炼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有以上那种想法是不应该的。对于硕士研究生,其研究课题应该是老师给出的题目,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和答案,也许清楚该怎么去寻找答案,但是他是不能将寻找答案的方式方法一五一十的教授,合适的方法是给与三分之一的提示,剩余的三分之二就是学生自己去摸索;所以对于硕士研究生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根据老师的提示摸索出自己研究课题开展的计划,制定出详细的研究计划与方案,拿着这些计划和方案去和老师交流,如此得到老师的指导将是最有效的,同老师共同商量出最终的方案后,依据方案稳步开展工作即可,而所获得的最后答案就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寻找的答案了。而对于博士生,一般情况下,老师是不能给出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就无从给出这个研究课题的答案,一切都靠博士生自己,可以先跟着老师做老师的事情,一边做一边思考,这样就需要非常多的交流,在与老师的交流中结合自己文献阅读的知识去寻找创新型研究课题。综上所述都是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重要性。(我的导师喜欢学术,人际能力上也很强,总之是做人做事都到位,因此不存在学生找老师交流他会拒绝的情况,反倒是学生们没有明白与老师多交流的重要性,我的以上心得则是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的;至于说,有些课题组老师忙于行政,根本不做科研工作了,我的心得可能就有些玄乎,所以说选对老师最关键,个人觉得,已经是学校或学院一级书记、院长、副院长的老师多半是行政任务重的,特别是书记形式的)

与老师交流怎么做呢?首先要克服惧怕老师的心态。带着平等对话心态,这样的交流才比较好。刚开始我也对我的老师有惧怕心理,害怕他嘲笑我的无知,毕竟我在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也即第一章讲到的我选择导师时与他的天赐缘分般的相遇)表现不是很好。后来从制做好网页和他的讨论中就发现他是一位思维活跃,乐于交流,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老师,说话平和,有错误都是很轻柔的指出,不会变脸生气。特别是他非常喜欢那种将预案做好,也就是学生有了一定想法后再跟他一起探讨的交流,我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久而久之我不在有惧怕老师的心理,很多时候问题的讨论都是平等的对话,并且我发现对于未知领域,老师和我们天然是平等的,老师的好坏就在于他跟你探讨这些未知领域时是否愿意跟你同等对话,听取你的想法,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我是幸运的,我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以上该是我与老师交流的一些经验吧,至于说,如果没有遇到我所描述的老师又该怎么做,我还真的不知道,希望有人能够给我这方面的建议。总之有一条可以肯定,与老师交流,坚决杜绝什么想法都没有,就只是去听老师的所谓工作安排,是做不到好的交流的;先想好预案,做出文档给老师看过之后,再跟老师一起讨论是最高效的交流方式,节省你的时间,更节省老师的时间,久而久之老师是会最愿意跟你进行交流的。

第三,与师兄师姐的交流

虽然刚进课题组时,觉得师兄师姐战斗激情不够,但是他们还是乐意和我这个小资历的师弟交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跟师兄师姐进行交流,从他们那获得迅速进入课题的经验是研究生新生必须走通的路,那么又该如何进行交流呢。

当然课题组目前已经完善了团队运作制度,小组制、Seminar、暑假培训、综述练习等制度都是从一开始促成新生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促成双方的互动。但是这些都是在我进入课题组以后才有的。我讲一讲我与师兄师姐的交流经验吧。

首先是心态,要谦虚的心态。我以为,即使你是以年级第一,抑或考研成绩最高的身份进入课题组,在师兄师姐面前你仍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新生,如果你自恃自己过往的成绩,而有些狂妄,就是在最有交流氛围的团度里,你也会被师兄师姐们排斥;当然这种人可以自己摸索,用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有可能跟他一起进课题组而又知道如何跟师兄师姐交流的人之研究能力的增长比他自己摸索快上几倍,这种现象是很多的。以上只是说了说一些极端的例子罢了。总之呢,谦虚的心态,主动去跟师兄师姐交流才是最关键。

说到主动交流,我比较擅长,因为我对什么都好奇,对师兄师姐是哪里人、在哪读的本科、读的是什么专业,甚至是有没有男女朋友的事情都会提出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在这种带点问题的闲聊中慢慢的和师兄师姐熟稔起来,建立起基本的友谊,询问学术上的问题就容易得多。另外,要想获得师兄师姐精深经验的授予,就需要更多的付出,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师兄师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是可以锻炼你的某些方面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师兄师姐与你之间有一种人情上的往来,这份人情会让你在询问更深层次问题时让师兄师姐不会拒绝你,毕竟他们已经把你当自己人了。总的来说,一年来我获得师兄师姐的指导是非常丰富的,在跟着做实验时有收获,帮着他们查文献资料时有收获,平常一起去吃饭的路上还能随时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就这样我对师兄师姐的经验集大成,让我获得了他们对我学术能力的承认。

跟师兄师姐交流总结起来,有三点:谦虚的心态,主动的交流,必要的付出,如此就能让你与师兄师姐进行融洽而又富有成效的交流,带给你的则是研究能力的突飞猛进。

第四,与同行的交流

做研究是不能将自己封闭的,闭门造车最大的可能性是白白浪费两年半或者是五年时间做了些别人早就做好的事情。虽然读文献可以部分避免闭门造车,但是文献反应的信息只是研究者起码半年以前的工作,至于说研究思路早就是一年以前的,也许你看到某位研究者用一年前的研究思路写成的最新文章,然后找到了可行的研究思路,然后乐呵呵的埋头将思路变为现实,但是等到辛苦忙完抬头时却发现同样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这就是不跟同行进行交流的极端坏处。

与同行的交流包括什么呢?首先是各种国内国际会议。一般而言在会议上宣读的文章起码都是作者最新的研究思路,有些还不会在刊物上见到,而且那些大牛们说不定就会进行一些非常凝练的综述性报告,指明一个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会议除开听报告,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同行,相互交流研究心得是必然的,如此就知道他人在干什么,进而反思自己的工作,避免重复或者是更加的提速研究进度。我比较喜欢参加会议,因为我第一次参加的广州生物质能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上我遇到了那位百优博士生候选人,足以改变了我自身,让我切实意识到与同行交流的重要性。能够与老师、与师兄师姐进行良好的交流,我想与同行的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与一般的与陌生人谈话的情况差不多,只要不是过于腼腆的人,都能做到的。总之,做研究是要注重同行间的交流的,不能是只想听别人的,也要能够做点牺牲——谈谈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动向。

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专业论坛层出不穷,为同行间的交流又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形式。比如说小板凳科研网,拥有很多基金申请书的范本资料;小木虫科研网,是化学化工人才的集中地;郁金香论坛则是国内顶尖的医科论坛。在这些网络论坛里,又该怎样与同行交流呢?很简单,多发问,多灌水,学会抛砖引玉即可。

总之,与同行的交流主动出击很关键。

第五,与外行的交流

隔行如隔山,这一年来每每与外行交流时有着切身体会,我能够因为人家不懂我们这一行而轻视人家么?坚决的不行,虽然隔着山,我也应当做个愚翁,将这座山移开——用心的从一个普遍意义的角度将我的专业知识对外行讲解。这样所谓何求呢?我不讲解好我的专业,怎么可能因为真诚打动人而获得其他行业的信息呢?不能获得其他行业的信息,我又怎么能够获得新的思维呢?不获得新的思维,我又能怎样在自己的专业内创新呢?如此,从创新上来看,与外行进行充分的交流非常重要,这需要你有一定的视野,能够将自己专业的知识变成大家都能听得懂的普世知识;这个难度确实有点高,没有愚公移山的意志力恐怕不能做到最好的。我喜欢忽悠,特别喜欢忽悠外行,然后也喜欢被其他行业的人反过来忽悠我。所以我跟外行的交流还是听顺畅的。个人建议,有这方面需要的人才考虑与外行的交流吧。

至此,我似乎还没有正式谈自己是怎样做研究的,所介绍的经验基本上在纯粹做学术的人眼中看来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杂事了。说句老实话,我这一年里最缺憾的地方就是做的研究着实比较少,实验就做了一部分,而且还是失败的,也就无从写论文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了。不过还是有些东西可以说一说嘛,毕竟虽然忙于其他事务,平均每天我还是有五到六个小时的时间做些研究工作的。请看下一章《这么做研究》。

第八章 这么做研究

刚开始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将我是怎么做研究的经验先讲明的,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后来,怎么着整理和总结也没有发现所做研究工作之特别之处,看着工作日记本,很大的感触是:我第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怎么从本科生转型为研究生的。所以我就按照流水账式的思路将这篇文章写了下来。这一路铺成下来,也该写写自己对于做研究的一些感悟,否则就说不过去了。以下是一些个人感悟,纯属个人的感悟,普适性应该不是很大,仅作参考。

我喜欢工作的充实感,自然而然的我投入到工作中的时间很多。具体是这么计算的:晚上睡六小时,午休两小时,吃饭平均总和两小时,每周的运动折算到每天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一天里我还有12个小时可用于做研究;如果将每日的新闻阅读、文章撰写(指各种论坛灌水的帖子)不归作做研究,我依然有纯粹的九小时在做研究。这九小时我干些啥呢?最多的就是读文献、思考文献之问题、梳理并记录所思;其次是制定实验方案,并依据方案开展实验工作,既做自己的课题研究,也做老师安排的任务,尽量做到时间上不冲突的统筹规划。在工作日志本上我能精确知晓这九小时内干了多少事,晚上总结时我能知晓有多少积累,如此一年下来,老师已经充分放心的让我独立主持课题或者相关任务,并尽量让我自由发展。

有充裕的时间保证,还要有合理的是将利用内容,比如各种类型的思考。

做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目的性很强的思考。个人以为有两种思考状态,其一,是拥有了某个结论,依据此结论进行逻辑推演,这是纵向思维;其二,拥有某种结果,需要为结果找原因而又没有现成的线性逻辑,那就得将思考点发散,以结果为中心遍寻各类原因,用原因去套结果,按我的理解应该是所谓的横向思维。纵向思维倚重逻辑推演能力,考察的是你的专业基础是否扎实;横向思维倚重对事物联系的敏感性,考察的更多是一个人知识视野的宽泛与否,考察一个人是否善于联想。所谓博士生,首先要知识“广博”,然后才能专业精深。因为博士生必须做出创新性工作,自然辩证法说过逻辑推演难以做出突破性的创新,而扩散思路点进而触发灵感才是获得创新性思维的基本形态。以上的认识可能从本科的书籍阅读中有所接触,当时鼓励了我广泛涉猎知识;一年来,我基于之前的积累,以及大量的时间投入,让我对在做研究中如何寻找创新点是一点都不畏惧。个人以为,寻找创新点首先要有如上的一点认识,然后则是勤于思考,一段时间后,新思路就会在你脑海里沸腾不息了,你就会恨自己为何只有两只手了。

我所负责的研究方向,个人以为不得不进行多学科交叉,涉及到工程热物理、无机化学、固态物理学、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等等内容,因此我不得不花精力研习课本。但是我的研究又不纯粹倚重其中单独的一门专业知识,花上一个月学好一门,说不定派上用场的非常少,这就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所以我的方法是,以研究性论文为中心,遇到不懂的专业知识,我先Google、百度之,了解到所属学科门类后,再找相关书本,抽取出将不懂之问题讲解透彻的地方静心消化吸收即可,也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就是我“书到用时方翻书”的表现形式。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因为我毕竟还不是学术大牛,没得见证,大家倒是可以去翻一翻费曼写的《别闹了,费曼先生》,他当年就是这么干的,我模仿而已。

对于我们这个研究方向,做实验是基本工作。一年中,对于实验我是有着非常深刻认识的——一定要将实验方案设计的严谨周密。2007年的下半年我就开始做实验了,那个时候我是在实验方案不明确的情况下就着手于实验工作,理由是做一步看一步;结果是,因为不严谨而导致实验过程中很多需要的数据没有进行及时的记录,于是只能看着一些没有支撑的数据白白浪费而不能进入到论文中。有这种教训也是好事,让我时刻牢记只有将实验方案做的严谨并让老师通过以后在开始相关实验工作。做实验方案我会去想:使用什么台架,用到哪些分析手段,记录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该如何处理,实验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又该如何解决等等,宁可三天做方案一天做实验,也不能因为冒进而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我也开始接受这种做法:白天做完实验,晚上立马处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如此可以时刻保持思路的清晰,也可为下一步实验工作的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写论文是读博必须做的事情,这是对读博期间工作的总结与提炼。虽然我还未有一篇文章发表,但是我想我是不害怕写文章的,关键原因在于一年来我是天天总结,周周总结,月月总结,而且都有文稿存档。论文本身就是对自己实验研究工作的总结罢了。所以我在此要强烈的给出建议:一定要习惯于做总结,习惯于写好总结的习惯。

以上我从工作时间、思考方式、学习方法、实验工作、论文写作上总结了我这一年来的研究工作,有些浅薄的想法,还望大家指正。

第九章 结束语

“字数统计”显示已经超过2.2万字数,这是我头一遭写出这么多文字,先是写草稿,然后是修改,输入到电脑里也耗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觉得很值。有了这个总结,我就可以全然将过去一年多时间全部丢弃,空着自己的大脑接受新知识了,腾出双手来解决新问题。

写完后,我个人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改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工作狂呢?不清楚。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多少所谓的感情生活的,因为工作已经让我非常充实了,已经让我非常的快乐了,而且还渴望着更多的快乐,如此我就更加不期待感情生活(明天是情人节,我并没有其他安排,而是老老实实写基金申请书)。

个人以为,或许我的很多经验对于很多人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吧。我也只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作为一个引子,让更多跟我一样的博士生能够谈一谈他们的博士生生活,如此就可以丰富学弟学妹们对研究生生活的认识了。

前面的路还很长,也就具有很多挑战性,这是最让我兴奋的,如何让不可确定性变成可确定非常好玩的呢。朋友,您有这份兴趣吗?让我们一起携手挑战那份不确定性吧。

是为结束语,如果有时间我会及时汇报我第二年、三年、四年的总结的。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1 条, 博主:0 条

  1. 陆玺文 2024年01月31日 4:52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您好,请问原作者的信息有吗,我很喜欢作者的文字,想知道后面的几年,作者的情况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