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每日一字】中:八方来汇

2017-05-15 19:51 生活·感悟 ⁄ 共 96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中国邮政的标志,这个标志,其实是由甲骨文金文的“中”变化而来的。甲骨文“中”,就像一面旗子,它正中竖立着,上下有着随风飘扬的旗旒或飘带,而“口”标示着中间。

在甲骨刻辞中,常常见到“立中”这两个字。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在古代,有什么大事要一起商量或要聚集众人的时候,就先“建中”——树起一面大旗,人们看到了立着的旗子,便都趋赴而来。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而旗在正中,于是旗所立的地方,也就变成了中央,慢慢就引申为一切之中了。

中,是处于中央、八方来汇之地,开放而包容。古人就将当时居天下之中的那方土地,叫做中原,也称作中州、中土、中国等。先秦时期,这片土地宽广且肥沃,有着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就对当时周边的族群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他们都看着中原,竞相趋进。翻阅先秦历史,可以看到:未进入中原的族群不断地向着中原前进,而已经在中原的族群则不断地扩张、向四周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奇观——中原的民族与周边的民族不断穿梭交织,文明与文化也在不断碰撞。在这种奇观之下,一个庞大的民族正在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正在奠定基业,一个古老的文明正在扎根、融合、发展、扩散。

这片土地上,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演绎着自己的历史,书写着趋同的文明。从部落到国家,从分散到统一,制度的建设,礼乐的饱满,学术的发展,就在时间之手的皴染中突显出来。在这种历史下,中原,也就从地理意义上的名称渐渐被神圣化,成为人们心中的国土和桑梓。原本与“中原”指向一样的“中国”,则随着历史的演进、疆土的拓展,成为所管辖之境的统称。再后来,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专称。在这个演变中,“中”的概念未曾有变,依旧开放而包容。

古人对中有一种偏爱,中不仅是地理上所要逐鹿的,也是思想上所追求的。比如中国传统的建筑常常是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中国古代的乐教诗教讲究中正平和;儒家更是以中正平和作为一种精神修养,而做人处事,更是讲究刚直中正、不偏不倚。

一个中字,贯通南北,融汇东西,正中竖立,召唤四方。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穿梭交织在中原的民族,融合而成了一个多元的民族——中华民族;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成为一种道德要求……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中总是带有一种眷恋和执念,将其当做精神的原乡、国家的象征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