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毛泽东战略思想,世界第一

2008-04-12 22:11 伟人 ⁄ 共 287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军事战略思想,全世界的人都在研究。每到中国革命的关键时期、十字路口,山重水复,当人们迷盲不知所向的时候,毛主席就会高瞻远瞩,以特有的气魄和视觉,要么发表一篇文章,要么发表一次讲话,要么召开一次会议,澄清模糊认识,为革命的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

美国国防部长助理菲利普·戴维逊说,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军事战略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使革命力量由小变大,由失败转为胜利,由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是战争艺术思维,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等等。

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决策思想是和他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决策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时,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毛泽东强调,打仗要有认真的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每战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务求全歼敌人;做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要树敌太多;要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不要四面出击;斗争口号的提出,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的采取,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力争最好的可能,同时准备迎接最坏的可能,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决策思想,不但表现无产阶级的勇敢精神,而且表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斗争智慧。党和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战略决策思想的基础上,把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保证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使革命力量由小变大,由失败转为胜利,由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

毛泽东外交战略

在1949—1976年期间,中国外交在毛泽东的战略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打破了西方的封锁和包围,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巨大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牢牢站稳了脚跟,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之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个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当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世界上已有11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往来。这些成就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关键在于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国际战略与反霸思维,包括提出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国家和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国际战略上的明智选择。

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1938年5月预言:中国的抗战要打七八年。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从预测的阶段,时间神奇地准确,似乎都在毛泽东掌控之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毛主席下令保护蒋宅,显现伟人气度和战略眼光

史学界披露,在1949年解放浙江过程中,毛泽东主席曾经于5月6日指示部队:“在占领奉化时,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5月25日首先进驻溪口的部队是七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战役总结》记载:61师于5月16日由萧山一带出发,经绍兴,21日攻克三界镇、章镇、仙居、浦口等据点……。22日晨占嵊县,续冒雨占新昌,守敌东窜。25日,全部进占奉化溪口一带。”61师政委王敏曾对进驻蒋介石故居丰镐房的师部组织部长马贝禾交代:“你们驻进去以后,一定要严守纪律,谭政委(即第三野战军副政委兼七兵团政委、浙江省军委会主任谭震林)指示,对蒋介石家中的任何东西都不得乱拿和破坏,家里原来怎么摆设的都要原样放着,不要随便搬动,免得外国记者去参观时,借口加以歪曲宣传,造谣破坏我军的声誉。”马贝禾坚决贯彻了这一指示。他在《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回忆文章中说:“蒋介石走后,丰镐房留有一名年近5旬的老人看家,得悉我们进驻,显得很高兴,说‘这么多房子和东西,我正愁管不了,大军进来驻,太好了。’接着,战士们和他一起,清点房子和物品……点好后把门锁上,贴上封条。老人连连点头说,‘这样好’。”马贝禾和他的战士们在住丰镐房的日子里,从未动用过蒋介石家里的任何东西,当时西厢房的几间屋子里,放着给蒋经国40岁祝寿时各地送来的火腿、香肠、名酒,没有一个同志打过什么主意,尽管当时部队粮食困难,一天三餐喝稀饭,丰镐房里有存放的20多袋大米,也没有动过一粒。该师师长、政委还亲自到蒋介石母亲王采玉墓园查看,把看房子的人找来问了情况,交代他继续把房子和故墓看管好,防止被人破坏。过去我们一直以为保护蒋氏遗迹是出自“三野”首长谭震林的指示,现在才进一步弄清原来是解放军最高统帅毛泽东的命令,谭则是把这一命令精神贯彻到所属占领溪口的部队。

保护蒋氏墓宅意义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远见卓识。从根本上说,这反映了中共对历史的尊重,对民俗的尊重、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好评,而且在以后历史发展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50年代中期,中共在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争取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谈判,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问题。当时新华社曾派记者来溪口拍摄蒋氏墓宅的照片,以及蒋介石设在武堂学校校长室的陈设,说是准备趁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托人带入台湾。这些照片当然地引起了蒋氏父子的故乡之思。1979年,中共通过1949年国民党和谈代表、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给台湾写信,内有两句话:“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当时,毛主席、周总理对这两句话非常欣赏。要是没有当年保护蒋氏遗迹的命令,那么这两句话就无从写起。周总理还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分裂台湾的阴谋,在信末加了四句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可谓语重心长。

在国内外,特别是对台湾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对奉化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奉化的旅游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溪口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蒋氏故居被国务院列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91年开始游客年年超百万,1999年达160余万人次。溪口之所以在统一祖国大业和发展旅游事业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归功于毛泽东命令保护蒋氏遗迹的英明决策。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