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论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史诗地位和经典意义

2009-01-22 09:12 伟人 ⁄ 共 6546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李琴

[摘要]毛泽东长征诗词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再现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一部人类无与伦比的生命诗篇。本文依据史诗学理论,阐释了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史诗地位和经典意义.

一、毛泽东长征史诗的文本内容

所谓史诗,黑格尔认为史诗是一种文学体裁,他说:“史诗是一种用韵文的形式,记录对一个民族的命运有着决定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歌颂重要历史人物业绩的文学体裁。”。把毛泽东的长征诗词视为一种史诗类的文学体裁,便确立于毛泽东长征诗词在世界文坛上的史诗地位,并为之提供了史诗学的理论依据。同时,还为认知其经典意义提供了史诗的文本依据。

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和到达陕北后创作的十首长征诗词、自成体系、自成高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这些长征诗词,构成了长征史诗文本的丰富内容,它不仅再现了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生活画面,而且还深入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深处。比如说,长征历史虽已远我们而去了,但是,在毛泽东长征的诗行里,我们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和那个时代的热力。毛泽东的长征诗词、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历史的全过程,在这些诗词中,有写于长征前夕反映党内左倾路线危害,表达诗人抑郁情怀而又以“风景这边独好”自宽自勉的《清平乐&

183;会昌》、有写于“快马加鞭未下鞍”征途中借山咏志、表现红军顶天立地英雄气概的《十六字令》三首、有激越苍凉、沉郁顿挫、雄浑豪迈的《忆秦娥&

183;娄山关》。1935年10月,长征取得胜利,毛泽东诗兴勃发、一口气写下了四首长征诗词。《七律&

183;长征》举重若轻、别开生面地概括了长征的艰险历程、成为歌颂英雄主义的千古绝唱。《念奴娇&

183;昆仑》则是在对莽莽昆仑雄姿和历史功罪的纵横评说中,表现了反帝国主义时代主题的奇绝之作。《清平乐&

183;六盘山》亦是在对长征历史的回顾和对新局面的前瞻中,抒发了革命者的必胜信念与壮志豪情。《六言&

183;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言简意赅、神形并现地绘状了长征英雄彭德怀勇武非凡的英雄形象。1936年2月所写的《沁园春&

183;雪》,无论在创作的时间上、还是在创作意绪的连续性上,都可视为长征涛词中一次高跃超迈的升华、一个雄奇瑰丽的终篇。这十首长征诗词,把长征事件中所有的历史内容都囊括其中,以此而构成了长征史诗文本的体系性内容。

长征,这部人类无与伦比的生命诗篇,在毛泽东笔下,得到了最及时、最生动的最优美的反映和表现。巨大的思想深度、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度凝炼、雄浑豪迈的艺术特质,在其诗行里都得到最完美的融合。从生活到艺术的迁跃、从历史向史诗的升华、人格和诗品的统一,这些文学艺术中至高的美学原则,在长征诗词中都得到了生动有力的体现。毛泽东以其人格上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的苦难,以其对人类对民族至深至诚的热爱为己任、以其第一等襟抱、第一等气魄写下了歌颂长征第一等勋业的第一等真诗。以此而展出红军长征亮丽的时代色彩和坚定无畏民族精神的灿烂光环。

二、长征史诗内涵及其所升华的民族精神

长征史诗的内涵,是指史诗文本所记录的巨大历史内容和由这些内容所升华的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一史诗内涵和许多著名的世界史诗一样,都具有其反映该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的共同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凡称得上史诗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实在的历史性”(恩格斯语)。这种历史的实在性,不仅是指史诗这样或那样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现实而具有一种历史因素,而是要指它和历史事实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从许多著名的世界史诗来看,它们都足以历史人物业绩为题材所演成的,真实地再现了该民族当时的复杂矛盾与社会现实,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许多真实的历史知识和精神滋补,因为史诗经常地和历史实有的事件相联系,甚至史诗中提到过的人名、地名和事件都有历史的依据。如希腊史诗中的阿加门农、阿喀琉斯克托耳、印度诗史中的摩罗、悉多、《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西格弗里、克琳希德、恭太王、哈根等,历史上都实有其人。《罗兰之歌》就是以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九世纪法兰西皇帝出征西班牙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创作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美德赛》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希腊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而且连史诗中描写的希腊人和特洛亚人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也确有其事。这些历史事实,已为后来18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的考古发掘所证明。从外观上看,史诗对某一时代某一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必须是感性具体的和全景式的呈现。一方面,史诗既要深入到时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去,又要揭示出其时代、民族精神的本质。这就说明:凡称得上史诗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写实的。长征史诗是这样,它不仅把长征历史的全部情况都真实地呈现出来,而且还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诸多审美因素溶入其中,使之形成一种涛思融汇、风格绝殊的诗美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审美范畴。若就其写实因素而言、它比任何一部著名的世界史诗都大大增强,比如长征史诗中所提到过的人名、地名、山名和水名,都有其历史和地理的依据,长征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军事战役等,在史诗中都有记载。如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军一方面军)被迫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门、宁化出发向陕北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192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赢得了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之后直插滇北高原,其后又巧渡金沙江、强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出沼泽地、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而攻克腊子口,10月,中央红军击败四个骑兵团的追击、越过六盘山、最终到达陕北根据地。长征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重大事件,史诗中都作了感性具体的描写和“全景式”的呈现。这是因为只有写实,才能给人以逼真的效果:也只有写实,才能揭示出其民族精神内在的本质。

史诗又是一个民族的“展览馆”。而这种展览应是一种“原始式”的呈现。它把一个民族在某一时代的所有实在都要能够展现出来。才能向后人提供全部的历史内容,让其完整地了解当时的一切。长征史诗正是这样的民族“展览馆”。它把长征历史上共产党人和红军所遇到的超越生命极限的困难与艰险、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理想与信念、坚定与忠实、无私与无畏、善良与友情等民旅精神的崇高意识、及其流血牺牲所创造的人类奇迹与辉煌这些所有历史实在都展现出来,让后人从中吸取再生与自强的力量。如《忆秦娥&

183;娄山关》就是以红军复夺娄山关的历史事件为审美对象写成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其雄壮优美的旋律,唱出了灭敌之后跨越雄关的英雄赞歌、形成了史诗的审美基调,召示出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起点。《十六字令》三首中“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刺破青山锷末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诗句,通过写意象、写具象、写象形等多种表现手法、逼真地描绘出红军将士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境界之奇,如洪波涌起、若巨峰冲天。意境之奇警,如龙腾于江海、似虎啸于林间。有力地烘托出红军将士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与必胜的信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些气吞山河、吐呐万象的诗句,则绘状了红军一往无前、锐不可挡的雄壮声威。《七律&

183;长征》则更是自开奇响、超迈古今,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个具有巨大的历史内容和无数英雄业绩的伟大事件,史诗截取极富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概括了长征历吏的全过程,以其逼真的审美意象和巨大的艺术感召力震撼着人类的心灵。那么,长征究竟意味着什么?长征史诗又意味着什么呢?从本质上说:长征意味着把活路堵死,把死路留下。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千军万马对红军围追堵截,然而,红军不但没有被困死,没有被剿灭,反而在“死亡地带”轰轰烈烈地走出了二万五千里,就像历史有意在试验:将生存条件降到最低限度、将敌对势力四面聚合,以其难以想象的严酷,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的生存发展能力,考验其意志、毅力、勇敢和智慧,考验其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然而,正是在这种严酷的考验中,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那么,长征史诗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长征意味着其历史已悄然逝去,那么,长征史诗则意味着将历史永恒留驻;如果说长征意味着在“死亡地带”都能轰轰烈烈发展壮大的伟大民族精神,那么,长征史诗则意味着以其文学的形式使这种民族精神得以再生、弘扬、承传与不朽。

三、长征史诗的经典意义

这个经典意义,指的是史诗文本内容提供给人们具有永久价值的认知意义。具体而言,长征史诗的经典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征史诗的认知意义.

这个认知意义,源于对长征历史事件本质精神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握,惋惜的是,对此认识得最为深刻的,还不是我们的同胞,而是我们的朋友,比如已故美国著名新闻记者索尔兹伯里对长征曾经就作过这样的比喻,他说:“长征有如犹太人走出埃及,汉尼拔翻越过阿尔卑斯山”。但是后来他把这个比喻否定了,他说:“长征是不可比拟的,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奇迹,是人类信念的丰碑”。他的这个认识,深刻地揭示了在红军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民族精神的本质。事实正是这佯,红军从极弱到极强,—中华民族从屈辱到有如今天这样的强大与辉煌,无一不是其坚定信念与大无畏民族精神的焕发、感召与支撑,然而,长征事件总归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则意味着远去与消逝,只有长征史诗才是其历史与民族精神的复合载体与不朽文本,也只有长征史诗才能以其文学的形式向后人提供具有永久意义的认知价值。正如文学史所表明的那样,衡量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水平,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向人类提供了具有颠峰意义得以永久流传的史诗作品。毛泽东的长征诗词正是这详的史诗作品,为了说明这个结论,我们不防征引思格斯的话来加以证明。一百多年前,思格斯在评价意大利史诗作者但丁时曾这样说过:“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同时又说:“一个新历史纪元在开始,意大利是否会给我们一个新的但丁来永志这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呢?”遗憾的是,意大利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新的但丁,也没有产生过但丁式的史诗作品。但在几十年之后,世界上确实出现过但丁式的伟大诗人,但他不是出生在西方的意大利,而是诞生在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政治家兼诗人毛泽东,他以自己亲自领导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征史诗来永志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因此,长征史诗具有划时代的认知意义。

(二)长征史诗的认知价值.

长征史诗以其诗词体文学样式,把红军长征巨大的历史内容与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炼与诗思融汇,形成一种风格绝殊的诗美形态,这种诗美形态将其民族精神的崇高意识与中国传统的美学因素相融合,实现了史诗文学向审美的普遍性范畴转化,以此向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审美认知价值。比如说史诗中的许多诗句,就是有这种认知价值,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倒海翻江腾巨浪、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横空出世、莽昆仑、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截为三截”、“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些诗句,气吞山河,吐呐宇宙,自开奇响。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决大河,如弃骐骥,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些雄浑劲健的审美意象,不仅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而且给人一种美的感召力量,悸动人们的心灵。—又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阅尽人间春色”、“看红妆素裹”、“风景这边独好”、“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旗漫卷西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些诗句,其文如清风皓月,如烟如霞,如沦如漾,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生辉,这些秀丽,纤浓的审美意识,不仅给人一种美的熏染,而且还暗含着一种审美激发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史诗所呈现的这种诗美形态,一方面,它不仅吸引着几代中国人,而且还在每一个民族成员的心中,唤起中华儿女从屈辱中站立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唤起具有民族气派、民旋风格的诗情和美感,这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素质,都将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诗美形态所涵盖的民族精神的崇高意识不仅将延伸到下一个世纪而且还将会更加久远。

(三)长征史诗提供的自审方式。

所谓自审方式,是指史诗提供给人们反思的思维方式和反思历史的认知内容。反思是人类的天性,因为人类不能失去自己的历史,人类从获得自我意识的那一天起,就从未停止过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因为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误区。而这种反思,是当代流行文学无法承担的,只有毛泽东的长征史诗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的重任,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反思历史的内容,认知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长征史诗所再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屈辱与抗争,再现的是其民族精神的崇高意识,即民族复合自我的内心光明与内心精华,因此它总是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史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如彭大将军、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长征路上背上背着一个“生”字的红军战士、在簿火旁被暖活了的无名英雄等,他们虽然是个别的人,却代表着全民族的整体,是其民族精灵的体现,他们总是集民族精神于一身,具有典型的感召力。长征史诗的内涵合而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意义。而且还具有反思历史的丰富内容和激励后来者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把自己比附着历史,就在于希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历史悲剧的高度,借以从中吸取力量。一个需要奋斗和崛起的民族,还需要反思历史和长征精神的感召和震动,使人们从平庸、委琐、自私和堕落中惊醒,使他们永远记住长征历史上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瞻仰先辈那一个个慈祥而伟大的面容,聆听历史的巨大回声以获取再生和自强的力量。

(四)长征史诗提供的当代启示.

这种启示,从本质上说就是长征史诗升华的民族精神演生而出的“新长征”概念的启示。“新长征”这个概念,不仅已为当代中国人所普遍认同和接受,而且还成为一种推动时潮前进的精神动力。比如说,每逢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总喜欢用“新长征”作比,共和国诞生时,人们就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开放,特别是在组织实施跨世纪工程时,人们又说我们是在进行新的长征。可见所谓的“新长征”决不是一句套话,而是喻着征途漫漫,关山重重。从“长征”的本意而言,我们宁可把困难看得大些,—把征途看得艰险些,把问题看得复杂些,因为长征就是征服强敌,克服艰险,只有这样理解,我们才能协调一致,运足底气,把时间、精力、智慧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锲而不舍地进行新的长征。只有这样不懈地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在下个世纪的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如果我们把今后的整个历史、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征途,就应该这样理解“新长征”的目标。今天,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极为繁重,我们还要在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中参与国际竞争,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因此,每个当代中国人都应该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新长征”的漫长与风险。抚今追昔,20世纪末终于奔驰在快车道上的当代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温长征时代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唤起昨日那披荆斩棘,历险弥坚,顽强不屈,创造一切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与大无畏民族精神的驱动与支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卷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0年,P293

[2]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983年意大利丈版序言[A]

[3]美·索尔兹伯里.长征漫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P21、P27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汪建新: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