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回头再看南北宋

2009-01-22 23:12 战略·谋略 ⁄ 共 350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1、关于幽云十六州

宋王朝不是不想要,但数次北伐皆铩羽而归,而这皆是宋朝在已经统一南方之后的军事行动,不能说准备不足,决策轻率之果。契丹辽国的南北两战区制度不知你是否有所了解,耶律阿保机及其后人数十载耕耘亦不是轻易可以摧毁的。至于所谓的马场尽失,这是战争一方面临的先天不足,但只是后人在屡次失败后的一种借口而已。
膻渊之盟更多的是宋辽之间在多次的战争与征伐中双方各自无奈的选择,辽国当然想逐鹿中原,把疆域拓至江南,可北宋实力却如此强大,如果不是在几次战争中应对得方,在东京汴梁品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恐怕又有一位耶律兄弟和萧阿婶吧。
宋朝当然想恢复汉唐光辉、祖先荣耀,毕竟统一华夏的尊荣与神圣是每一个汉室皇族的梦想,可耶律兄弟们如此凶猛,长得比自己还要壮实,南北两区的政治制度昭示其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游牧民族,而岁币虽然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可总金额实在是政府收入的九牛一毛,也是当时国家政治无奈选择。
而这盟约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契丹辽国和北宋休兵契合,双方多年相安无事,至宋仁宗一朝40余年,宋辽两国几无战事,而光辉灿烂的梦幻宋朝亦从此开始真正走入世界舞台。唐宋八大家有六家活跃于仁宗一朝,辽国的时间也完全采用宋朝纪年,而辽人知仁宗逝世,大恸。数十载岁月流失,文化经济已经统一了辽国臣民的心。

2、关于南北宋几次政策决断失误

宋朝政治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来说堪称完美,文官制度,职业军人,这都是现代社会政治运作的楷模,不需多述。但通览南北两宋,最大政治错误在于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一个国家,自身不努力争取有所成就,却在政治和军事上对战略进行投机,犯了最大的忌讳,这也是导致北宋和南宋相继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所谓的“王安石变法亡宋”和“马场尽失”造成宋朝灭亡的言论,实在不足以论。而宋朝在文治与武功孰重孰轻方面,一直是睿智且高明,但在牵涉到民族大义这种政治上正确的争执时,犯了历史上同样的错误,这一点可从秦桧与岳飞各自从被杀(死后贬低)到尊崇到再次被杀与尊崇的变革可了解一二。相同的故事在明崇祯皇帝一朝对辽东后金用兵时的犹豫和彷徨中再次发生,历史,总是能够让我们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软肋何在。

3、关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经济发展时机的丧失

宋朝历史之辉煌不必多谈。汉唐赋予中国一种强盛武功可达的国家盛况,而宋朝则从文治出发,述说经济文化融合的仅有之超强战力。有宋一朝,中国人经商天赋得以淋漓尽致发挥,而亦是有宋一朝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全球化时代,宋朝商人在东南亚沿海、马六甲、印度大陆沿海、阿拉伯海、红海、非洲东海岸活动之广泛令时人赞叹,令今人震惊,郑和下西洋当然令中国人荡气回肠,但在几百年前,宋朝商人已经基本垄断了上述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重复着郑和后来偶尔为之的事情。强大无比的阿拉伯人当时在干什么?多看看历史书吧,会明白的。对外交往,当然需要充分发挥并依赖商人之间的自由贸易,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先辈们无与伦比的组织性、灵活性、开创性以及冒险精神,。但宋朝国内依然是中央集权下的农耕社会,而这种农耕社会正在加速向商贸社会转型。在转型期间,不同利益阶层矛盾交错,斗争频繁,社会潜伏的危机丝毫不亚于今日中国社会之经济结构转型。王安石变法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以及诸多问题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得不加以整体解决而出台的方案。但如果仅仅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个简单改革法案的颁布与执行,则属于对于先辈极端高超智慧的极大贬低。这是一个无论怎样赞美都不为过的法案,这个一个千年不出的绝世英雄。如果我们对王安石变法内容有通彻了解,对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有全面认识和掌握,对千百年来人类经济发展历史有所阅览,就不得不为该变法内容之前瞻、结构之精密、思维之巧妙、逻辑之严谨、利益之平衡、体系之维护而赞叹不已、顶礼膜拜。如果对宋朝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五大官瓷有所了解,对王安石自身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四十年思考于一体的变法内容与体系有所思维,应明白其所代表着宋朝知识分子对于国强民富梦想追求的极致智力成就;如果对全球现代化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和正在从事的经济体制变革困难与复杂局面有所分析与思考,将更为惊叹王安石变化所蕴含的历史意味--中华千年变革,至今日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历史的延续而已。中央与地方、垄断与自由、地主与农民、商业与农业、既得利益者与力图上进群、央企和私企(这个更有借鉴意味,我是极度支持中央集权和中央企业更充分发挥经济主力军作用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社会本质--缩小而不是拉大贫富差距,当然,在这过程中由于政策具体执行,挨骂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历史从古到今,从外到内,可曾有第二人达致此等境界?
尽管变法曾经遇到挫折与反复,但时间的流逝则日渐见证变法内容的效用。然金宋联手,把北宋王朝最具有保障性的辽国给灭了,金兵正气盛,而宋朝亦休战几十年,在这种国家军事政治战略决策极端失误的背景下,此时谈武功征伐,则过于断章取义。如果辽国不灭,变法再持续几十年,陆上丝绸之路是否重新开启?历史将会怎么写?天知道。但变法中最为推崇的“以国家为动力单位”进行利益调节的“理材”活动,没有能够继续深入进行,则是中国经济历史上至为遗憾之事。

4、关于丧失经济统控全球之机会,继而坠入经济社会与文明的发展深渊

宋金联兵灭辽、宋蒙联兵灭金,使得宋朝相继帮助未来更加强大的敌人消灭了已经完全汉化的辽国和比宋朝更宋朝的金国,使得辽金作为宋朝的天然屏障抵挡北方更强大游牧民族的作用消逝,结果就是北宋、南宋之灭亡。统一华夏、重整河山是永远正确的政治选项,当这种梦想与野心一定要等待恰当时机的来临,断不能如宋孝宗北伐时,为岳飞昭雪、杀秦桧四人;而等北伐失败,却又割岳飞尸首北献。军事斗争的残酷、对文人的失礼及对百姓的作践达致顶峰。而宋理学在此时则“存天理、灭人欲”适时登场。除其对自然运行法则的归纳总结尚有可取之外,其对于统治体系的建立、平衡与运作或有贡献,但对于创造性智慧与实践的保护、尊崇,对于商业体系的发展和演进则起了巨大的滞障作用。明清二朝,对于宋理学的发挥、光大与神话,则只能说明,其学说对于国家平衡统治可能较为有利,但是否符合社会和国民利益并使中国重振旗鼓、走上振兴强国之路,观历史历程可知。宋朱理学之后,中国社会政治几乎演变成军事战争+宋朱理学治理的模式,结构整体上稳定,但前进动力不足。而同时,中华机会已逝,千年风霜已过。

5、文治武功、海陆交融

中国历史上还未曾出现过文治武功共同统领华夏时刻----汉唐武功鼎盛,却有三国分裂、五胡乱华、朱温代唐、五代十国的血泪;宋朝文治灿烂辉煌、却又有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的野蛮与血腥;前者毁于内乱、源于政治体制架构不良,后者逝于蛮族、源于对外交往与政策选择失当;汉唐盛世产生了中国丝绸之路,而宋朝内陆窘境,催生了浩瀚的海洋商队;历史如烟、时势如镜,当千年未有之契机再次来临,中华是否能够把握,是否能够在经济体制与结构改革(国内利益调整)、对外政治交往与政策选择以及国家政治管理体制这三大方面做出最具有震撼性变革并取得历史成就,是国民必须深思的问题,也是政治领袖必须慎重应对的事项。而上述三事项之成就,而非此前的纠偏与修正(当然这也非常重要),将决定本届与下届政府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意义,中华民族兴衰荣耻,能否汇集汉唐宋明之精华更上层楼,只在这十二年,而后来人的强大与衰弱,则只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结果。前人载树,后人乘凉。无论未来结果如何,成就何堪,追根溯源,上述三事项在未来十二年中的进展与深度是未来社会一切发展规划的框架基础,也是理解判断社会经济走向的一种依据。

结论:

1、蒙古是一种政治指标和文化韵意。中国急速发展、实力强大对蒙古却从来也永远不进行政治与国土版图侵蚀时,更能为未来中国商人进入中亚、西伯利亚以及欧亚非更广阔的大陆市场消灭戒心扫清政治障碍。中国对轻而易举可得的蒙古版图视而不见,是为了更加广阔的欧亚非市场。中国未来的国家战略即是:只有市场,没有疆域。孰重孰轻,一看既知,而此前历史沉淀的政治大义应该适当修改。
2、稳定、统一、繁荣、富裕的俄罗斯完全符合中国利益,亦是中国竭力维护之战略。经济乃至文化上与中国融合的俄罗斯应是中国未来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基本的国家战略。俄罗斯丰富的矿藏资源以及无可匹敌的欧亚交通走廊将是中国最大利益所在地,而中国亦应该乐意并支持俄罗斯仅仅出售矿藏资源获得超常的利润与财富,毫无疑问,俄罗斯国内任何的工业制造能力都是中国自民间与政府拉拢侵蚀、竭力打击乃至彻底消灭之对象。政治上独立,经济上与中国分工合作、完全融合的俄罗斯是令人欣慰的目标。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