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译文
打击敌人过于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会消弱敌人的气势。紧紧的追踪,小号其体力,消磨其斗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加以俘获,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根据需卦的原理,此计的关键是要停止进攻,让敌人相信还有逃跑的一线希望。总之,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解读
欲擒故纵中,“擒”是行事的目的,“纵”是方法。两者是一对矛盾体。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事实上,不是主张不追,二是要巧妙的追。如果方式不对,把“穷寇”逼得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导致己方损兵失地,就不划算了。因此,欲擒故纵并不是真正的纵,不是要求人们对敌人放任不管,任其作乱和妄为,而只是暂时放一放,给其一定宽松度,以免对方感到无路可走而采取极端的方式,但同时还要紧紧的跟随。归根到底是要擒的,而且“纵”是为了彻底降服,只是这一“纵”不能花费过高的代价。这有点像俗话所说的“放他一马”之意。怎样才能做到少花代价,就是想方设法让敌人不能反抗,无力反抗,或根本就不想反抗。敌人不加反抗而降服,善莫大焉。这正是“欲擒故纵”的要义。
“放长线钓大鱼”与本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指在已经掌握敌方基本情况的形势下,为了更彻底的对其实施打击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放纵敌人的行为,而后在较为成熟的时机将其一网打尽。此外,要提防不被对方发现,等大鱼已被牢牢掌握,时机已经成熟时再牵线,一举成功。商业上的“欲擒故纵”,其实更多的带有一些要挟的味道。要想抓住要点,大获其利,就要看谁掌握的咨询更多,应用技巧更高,底气更足了。胸无长策良谋,没有能擒敌的绝对把握和实力,是容易失败的。只有大智大勇者才可灵活运用,并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敌人,最终是要战胜它、消灭它的,但什么时候战胜它、消灭它,怎样战胜它、消灭它,是有策略的。古人也有“攻心为上”的古训,不流血而战胜敌人,不付代价、少付代价而胜,岂不更好?这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
运用此计,要铭记以下三点:
第一 ,抓牢手中的线,以防“欲擒故纵”之计前功尽弃。风筝飞得再高,离我们再远,只要我们手中还有一条长线牢牢牵着它,它就逃不出我们的掌心。对待敌人也应该如此,要始终追随敌人的踪迹,在施计的同时防止其逃跑。
第二,待敌人跑累了我们再擒。落入我们掌心的敌人只要觉得还有一丝逃生的可能,便会拼命的逃走。在惊惶恐惧中拼命逃跑,既是体力上的消耗,也是精神上的消耗。如果我们在给他施加死亡威胁的同时,又留给他淘汰的幻想,他就会处于避害,一直拼命跑下去。而我们只要等到他跑累了停下来,丧失了基本的反抗能力,便可手到擒拿。如果在他仍有反抗能力的时候行动,他定会拼死反攻,挣个鱼死网破,我们的损失在所难免。要避免这一点。
第三,故意放纵敌人,让其丧失警觉。在敌人面前,我们可以故意退让,让其自我膨胀,以为我们实力弱小,根本与他们无法抗衡。待其思想松懈,丧失警惕,便为我们提供了捕捉的良好契机。
除此之外,我们应采取如下防范措施来应对敌人的欲擒故纵之计:
第一,战败时,绝不灰心丧气,要设法变劣势为优势,变撤退为反击。一旦战争失利,我们要放弃消极逃遁的念头,反过来利用敌人放纵我们的机会,尽快重整旗鼓,恢复并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或选择有利的地势反击敌人,或设好埋伏诱骗敌人。总之,决不能让敌人欲擒故纵的念头得逞。
第二,见机行事,机敏迅速的脱离险境。在于敌人的决斗中,一旦发现己方已经处于被动地位,有被敌人包围的可能,就应及时反应,主动撤退。利用敌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包围,我们尚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任意选择突围方向及路线的优势,成功逃脱。而此时,敌人尚无思想准备,不会立即反应过来追踪我们。
第三,隐踪匿迹,摆脱敌人。如果已经被敌人跟踪,应该速战速决。长时间拖着大尾巴在后面,很快便会被拖垮。所以,一旦选准撤退的方向,就要快速行动,采取金蝉脱壳或瞒天过海之计,迷惑敌人,脱离险境。
第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放松警惕。敌人暂时放纵我们的真正意图,就是要瓦解我们的斗志,松懈我们的思想,然后乘机突袭。为了避免被攻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旺盛的斗志。因为敌人的暂时放松而麻痹大意,后果将不堪设想。
活用
晏子妙计取信、智除间谍
附注
本计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攻战计。攻战计,其核心是:“攻,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求得战而胜之。《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特别推荐
1、《活学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