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文章
——《大国崛起》与《大国策》一脉相承 “......记忆可以尘封,而历史不会......对历史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审视......我努力踮起脚来看历史......”(《关于历史》) “......今天世界没有大战略家,但有大国,注视大国就等于注视世界......”(《西部论》) 如果历史是根丝线,而曾在人类历史上纵横驰骋的大国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粒粒耀眼的珍珠,那么央视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成功地通过影像和声音,用历史的缨络将五百年来世界大国...
阅读全文
2007-09-29 08:08 战略·谋略 ⁄ 共 13219字 暂无评论
刘亚洲 战略产业: 江泽民主席用古人的话告诫我们:处非常之时,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何谓非常之时?我的理解有三点:第一,世界格局猛烈变化。第二,中国国家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全过。第三,危机继续存在。危机的意思就是危险中有机会,机会中也有危险。真正的机会会伪装成陷阱,真正的陷阱也会伪装成机会。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一个大国不能为发展而发展。国家战略目标不是“实现强国梦”之类的口号。它必须是具...
阅读全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进行第44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
阅读全文
刚刚看了这样的文章,感觉很好笑.想法是好,不过缺乏基本的战略概念. 首先,我们要首先问下自己的国家长远的战略是什么??只是为了死拿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主权还是成为一个拥有绝对亚洲经济,政治主导权和国际强国. 不说,大家也会明白.首先,什么才是超级强国??军事强国能算吗??不用我多说.强国不但要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更需要有一种软实力----文化共鸣.或许有人会说没军事力量软的有毛用.不过很幸运的...
阅读全文
2007-09-27 08:07 战略·谋略 ⁄ 共 3906字 暂无评论
1、观察角度 我对世界史的了解很粗略,一知半解。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多一些,也不过三知两解。但我在读中国历史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顺着这个角度,可以看清楚一些东西。我想从这个角度谈谈大国崛起。 这个角度就是划分暴力集团和生产集团,考察这两个集团之间的关系。 讨论这两个集团的关系,在阶级论里找不到根据,因为暴力集团不搞生产,不能看作一个阶级。按照列宁的定义,阶级应该是在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
阅读全文
北京未来巨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东胜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无数奇特的经济怪现象在中国层出不穷:国债发行引来购买的人排成长龙,同时人民币存款却居高不下;东南沿海地下钱庄汹涌澎湃;温州购房团在中国境内到处“供”城掠地;国有股减持,中国股市一路哀鸿遍野,怨声载道;新疆德隆关联企业危机四伏,并株连了许多企业;各种多年烂尾楼被迫引爆;银行呆坏帐连年撇帐,却又连年增加;河北徐水县农民企业家孙大午所谓“非”...
阅读全文
读了“货币战争”自《卫报》转载的文章《五角大楼吹刺骨冷风 解放军将领语惊四座》(http://currencywar.blog.hexun.com/10117017_d.html)倍感振奋!!! 文中说“评论指出,五角大楼关于中国军事发展的年度报告‘为中美关系掀起了一阵刺骨的冷风’。该报告对中国的评价是‘迅速崛起的地区政治和经济强国同时带有全球野心’,这迫使华盛顿对中国军事飞速发展以及中国战略目标表现出极度的担忧。美国人坚信,北京的近期目标虽仍局限在...
阅读全文
2007-09-23 08:06 战略·谋略 ⁄ 共 2457字 暂无评论
很多年来,每当中国召开“两会”和党代表大会或者年度党全会的时候,海内外总有一波讨论中国政治改革的热潮。今年也不例外。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夕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一篇长文,已经引出了海外观察家有关政治改革的热议。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政治改革的任何具体根据,但这些猜测应当说是可以理解的。 原因很简单,中国政治改革的客观压力是存在着的,并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这种压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要消化压力,那么就...
阅读全文
2007-09-22 08:05 战略·谋略 ⁄ 共 1966字 暂无评论
“文革”一结束,中国就开始了教育改革。当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教育改革提高到国家的一个主要议程。从8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和先进国家的教育科研差异并没有缩小。 原因何在?关键还在于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并不成功,如果不是完全失败的话。以大学体制的改革为例,概括地说,迄今为止,改革有三大明显的败笔。 第一大败...
阅读全文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郑永年 2007年4月 很多经验现象表明,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或者说行政化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如果不能引入深刻的变革,体制内部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浮上台面。 近年来,各类冲突已经相当显然。有大学教授因体制问题而辞职,有教授因体制问题而拒绝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教授受行政部门的压力而不得不少说话,也有系主任被行政方面撤职,各种现象,不一而足。 大学内部行政和学者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