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大国崛起
2007-01-12 22:02 战略·谋略 ⁄ 共 1638字 暂无评论
我目前客居海外,是同事去中国出差,给我们带回来《大国崛起》的碟片后,我才看到的。我是一口气把片子看完的,感慨万千,觉得这是中国近些年来最为出色的电视政论片。 大国如何崛起、崛起后如何维持、后发国家又该如何崛起、21世纪的大国态势如何……这些都是该纪录片讨论的议题。我无意重复这些我自己也没有答案的问题,只想谈几个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镜头。 一、法国的先贤祠 很遗憾,我上次去巴黎游览时,竟然漏掉了这么重要...
阅读全文
我是一名纪录片狂热爱好者,也许是在电视行业里工作的原因吧,我看纪录片一般从两个方面看,一是从技术方面看,再一个是从解说词上看,也可以说是从文章的结构上来分析。 《大国崛起》在技术方面来说,没有什么过多的突破。拍摄角度、取景、构图都可以算做上选,在一些背景的选择上我认为还缺少一些动感、连续性、系列性,也许是摄制时间和成本上的原因,这部纪录片并没有很好的将这几个大国的风貌、历史背景、涉及人物完整、...
阅读全文
2007-01-10 21:59 战略·谋略 ⁄ 共 1949字 暂无评论
其实就《大国崛起》本身的内容所进行的争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无论片中对这些大国的崛起作出了怎样的理解,进行了如何的阐释,乃至所下的任何论断。这些根本毫无意义。 如果把《大国崛起》仅仅看成是官方(或者民间,当然,这几乎不可能)对近代大国崛起的原因和经验所进行的分析和总结的话,那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我认为,《大国崛起》的意义其实就在它的片名——“大国崛起”四字,仅此而已。 那这四字的意义又何在呢?它的...
阅读全文
2007-01-09 21:55 战略·谋略 ⁄ 共 4062字 暂无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魏城 去年年末,当我一集接一集地观看中国最近播放的12集电视片《大国崛起》时,每一集片头反复出现的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总策划麦天枢。 麦天枢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之一,那时他的形象似乎是一个毫不妥协的战士,当时他的作品曾激烈地抨击封建残余和官僚腐败,热情地呼唤民主和自由。 然而,九十年代初,麦天枢几乎从中国文坛上消声匿迹。九十年代末和新世...
阅读全文
2007-01-08 21:54 战略·谋略 ⁄ 共 3495字 暂无评论
也许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2006年中国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中央电视台播放了12集系列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 他们甚至会说,播放这套片子的意义,可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放另一套系列电视政论片《河殇》的意义相当。 尽管《大国崛起》和《河殇》所提出的观点并非无可指摘,但能够把这些观点公开呈现出来,以供各方争辩、讨论,这本身就意义非凡。 2006年行将结束之际,我专门抽出了一整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12...
阅读全文
2007-01-05 21:42 战略·谋略 ⁄ 共 5073字 暂无评论
钟沛璋 2006年岁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曾经长期艰苦的谈判,而现在这事似乎平常而过。引起人们轰动的,却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安排在央视一套,也不是在黄金时段,首播就引发数百万人次罕见的收视率,之后又一再重播。与此同时,一套8本的同名系列图书,也成为热销书。在媒体和网上对《大国崛起》评论不断。人们有种种猜测,以至纪录片的编导郑重声明...
阅读全文
——答搜狐记者张学军 袁伟时 央视播出的电视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反响,赞者如云,贬者也甚众。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的价值,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受访时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张学军:袁先生好。看过《大国崛起》吗? 袁伟时:我没有看电视,翻了一遍解说词。 张学军:我一直也没有看电视,后来看到许多赞誉有加的评论,仍然没有产生关注的兴趣。直到看到一篇激烈批判《大国崛起》的文章,反而引发了去了解它的兴趣。这篇批判文...
阅读全文
2006-12-27 21:04 战略·谋略 ⁄ 共 10247字 暂无评论
在十九、二十两个世纪中,欧美亚的大国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金融关系受到了重视,但是似乎传统的解释总是将贸易的重要性视为根本,金融战略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金融战略并非是国家当局的随机选择,而是金融的价值原则、制度模式和金融体系力量的综合体现和持续柄持的国家竞争手段。 一.欧美为中心的金融战略关系 l 拿破仑时代的英法竞争中的经济含义:为贸易斗争所掩盖的金融战...
阅读全文
一、前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就在悄悄地谈论“中国崛起”,在大洋的另一边自然也也不甘寂寞,同唱一气。不仅能体现在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惊世之作《大国的兴衰》,更被解读在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经济方面的造势自然也毫不吝惜,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克拉维斯提出以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的经济规模,估算的结果是中国199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世界银行的数字370美元高出整整7倍!这就难怪世界银行行长詹姆...
阅读全文
2006-12-23 20:45 战略·谋略 ⁄ 共 5391字 暂无评论
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崛起》电视片,在我看来,这可以做为中国更进一步面向世界的标志。 中国从元朝开始的海禁,虽然在不同朝政时期有过放松,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基本是对外封闭的。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开放,但在清代结束之前,那种开放从没情愿过,主流中国社会几乎没正面看过洋人,除了不得不承认西“器”利害之外,也根本没把外国人接收为同等人种。排外、鄙外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到文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