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科技·视野 > 正文

回顾2013:中国ICT行业十大新闻

2013-12-28 22:00 科技·视野 ⁄ 共 878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改革?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中国改革新号角强势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进入全新阶段。密集出台的改革新举措给ICT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超越摩尔定律的技术新突破引发ICT行业史无前例的变革,深度融合的ICT应用更给传统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欣喜?郁闷?得意?纠结?2013年的ICT行业,大事不断,表情复杂——

    对全行业而言,最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政府首次就信息消费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并将其视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口,这给ICT行业带来巨大机遇;最让人倍感“欣慰”的是,历经多年呼吁,国家宽带战略终于正式推出;“棱镜门”持续发酵,全球震惊,“细思恐极”;中国4G牌照年内正式发放,让渴望新增点的ICT行业颇为“惊喜”;移动转售昨日发放首批牌照,民营企业进入电信业“破冰”,新变革引发行业集体“深思”。对消费者而言,2013年有必须点赞的有着实闹心的。“赞”的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费,平均降幅近50%;“闹心”的是垃圾短信频频骚扰,“伪基站”屡禁不止;不过还算“OK”的是手机钱包开始商用,不管是水电煤气交费,还是公车商场消费,实在方便。对行业企业而言,2013年同样有人欢喜有人忧。互联网企业相当“High”,争相进入金融领域,一个新的创富时代即将到来;OTT服务商和运营商很“纠结”,究竟是战友还是对手;国产智能终端产业相当“得意”,国产手机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近80%,主导地位稳固;电信运营商则有些“发愁”,大流量时代,增量不增收的尴尬现状如何破解,流量经营怎样突破;中国移动最是“有苦难言”,新的不对称管制政策施展“乾坤大挪移”,几十亿利润于无声间流逝……

信息消费:欣喜

中国政府首次就信息消费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并将其视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突破口,这给ICT行业带来巨大机遇,着实令人欣喜。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2013年内发放4G牌照,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加快物联网和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

一条条激动人心的政策措施,集中在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发布,给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下半年,文件中提到的各项措施迅速落实:“宽带中国”国家战略出台了,4G牌照如期发放了,智慧城市开始试点了,智能终端民族产业崛起,电子商务、物联网、北斗导航产业化加速,互联网金融纳入国家监管,为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转变营造了更加优良的制度环境,为全社会开展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信息消费活动创造了条件。

评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促进信息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是国家在为让“房地产”卸下“带头大哥”这副重担做准备。

2012年上半年,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进出口对GDP贡献率仅有0.9%,扩大内需特别是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全球范围的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我们相信,信息消费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我国拉动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是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全新消费热点与亮点。 但在对下一任可能的“带头大哥”的欢呼声中,我们仍然要警醒,拿着财税优惠之名行圈地生财之实,这样的手段在此前诸多国家力推的新兴产业领域屡见不鲜,“大数据房地产”、“物联网房地产”、“电子商务房地产”也颇为“繁荣”。国家对信息消费的扶持,应创建更完善的规制环境,发挥更强的引导作用,不要重蹈某些行业的覆辙。

宽带战略:欣慰

经过多年呼吁,8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全行业倍感欣慰。

千呼万唤始出来。

8月17日,中央政府网站全文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消息让所有关心宽带发展的人感到欣慰。“宽带中国”终于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网络也首次被明确定位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这一战略绘制了我国宽带发展路线图,提出了明确的短期和中期发展目标、五项重点任务和七大政策保障措施,特别提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宽带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调结合实际适度超前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减轻企业投资压力,促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宽带普及,战略提出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战略中,宽带建设相关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对建设主体责任、职责分工、设计验收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为规范光纤到户建设,由住建部、工信部组织编制的光纤到户两项国家标准也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外,战略还提出优化共享频率,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建设覆盖全国的宽带发展测评系统。

评谈】:

久旱逢甘霖。不得不说,我国的宽带发展实在太需要国家战略的支持了。宽带,有了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其直接影响是将凝聚中央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宽带并不是几家企业、一个行业的事,而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把宽带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味着宽带将获得地方政府更大程度的重视和支持,宽带建设的障碍将逐渐解除。宽带建设中最急需解决的就是相关的建设规划、建设用地、管道预留、施工进场、共建共享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得以解决,做到宽带与楼宇统一规划、统一验收,宽带网络发展将减少很大阻力,这种长效机制的效果甚至要好过一次性资金补贴。

“棱镜门”:惊恐

今年6月,美国“棱镜”计划被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全球震惊。

近日,在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办的年底晚宴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视频,他调侃的就是让全球网民惊恐的美国监控计划——“棱镜”。

“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除了网民,各国政府也成为“棱镜”项目的监听对象,不仅包括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等,还涉及联合国总部、欧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等,监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商业等领域。在“棱镜”计划的影响下,俄罗斯、英国、德国、印度、越南等国或加快了网络部队的组建步伐,或强化网络监管力度,或严格划定数字边界,出重拳维护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我国对网络信息安全也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确定了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的新举措,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评谈】:

“棱镜”事件暴露了美国在网络信息安全上的双重标准。此前,美国不断以“黑客网络攻击”指责他国,“棱镜”计划的曝光,无疑撕开了其伪善的面具。

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形势也并不乐观。今年以来,一些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如同乌云般笼罩着我国的互联网行业。随着信息化应用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推广,互联网金融、位置服务等新兴业态的日益繁荣,网络问政、新媒体等新传播渠道的逐步普及,打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将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中,国家的“数据主权”才能不被侵犯,政府的重要信息才能不被丢失,网民才有信心去使用新型互联网业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问题的重视,表明了国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决心和信心。可以预见,接下来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无论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技术手段上都将有“大动作”。

4G发牌:惊喜

中国4G牌照较预期提前一年发放,对渴望新增点的ICT行业可谓一大惊喜。

2013年,通信圈最大的悬念在几经猜测、辟谣,再猜测、再辟谣之后,终于在12月4日揭开谜底。当天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中国正式迈入4G时代。消息一出,社会各界可谓“喜大普奔”。这个2013年相当流行的“网络成语”,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传统成语的浓缩版,短短四个字传神地勾画出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资人以及广大消费者等对4G的热切企盼。网络更宽、速度更快、资费更低、应用更多,4G不仅将给社会大众带来更加惬意的信息生活,而且将带动运营、制造、终端、芯片、应用等ICT产业进入新的上行空间,更将以深度融合的信息化应用促进其他行业转型升级,进而新增数百万就业岗位,引爆数万亿元的信息消费市场。据了解,2013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4G投资将超过600亿元。多家机构预测,未来两年国内4G网络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带动近万亿元的产品销售。

【评谈】:

中国4G牌照年内发放,尤其是优先发放TD-LTE牌照,彰显了中国政府打造自主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烈信心,更体现了新一届政府拉动信息消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随着12月23日中国移动正式牵手苹果公司推出TD-LTE与TD-SCDMA制式的苹果手机,中国4G技术的全球化进程迈入新的阶段。然而,发牌只是开始,在迎接众多利好的同时,仍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例如,选址建站难题始终困扰着运营商。4G的高频段使得基站建设密度更大,但一方面用户要求信号覆盖好,另一方面又对被妖魔化的“电磁辐射”心存顾虑而不愿意通信基站建在自家门口,4G建站的“两难”矛盾将更加突出。此外,4G终端能否兼顾“高大上”与“小众廉”,资费如何定价能让消费者爱用又敢用,VoLTE能否如期商用,4G新应用客户是否“感冒”?

移动转售破冰:思考

移动转售发牌,民营企业进入电信业“破冰”,电信市场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各方如何应对新变化?移动通信市场前景如何?诸多问题引人深思。

1月,工信部网站公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移动转售业务的试点目标与业务定义,并提出了申请企业应满足的6个要求和12条试点保障措施,特别要求基础业务运营者至少与两家以上转售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随后,民资反响强烈,电信运营商的渠道代理商及手机连锁渠道、家电卖场、电商网站,甚至一些不相干的民营公司都跃跃欲试,希望分一杯羹。5月,工信部正式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及实施细则,明确了相关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同期发布的《审查说明》,对申请试点的企业资质、地域、人员、商业合同、实质审查、申请材料等要求进行了细化。截至目前,已有16家民营企业和中国电信、有14家民营企业与中国联通签订了商业合同,17家民营企业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意向。12月26日,工信部向11家民营企业发放了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批文对试点企业的试点地域范围、具体业务、试点时间等进行了规定,从码号管理、业务资费、市场管理、服务质量、用户权益、设施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信息报送等方面对试点企业提出了要求。

【评谈】:

岁末,11家民营企业获得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我国基础电信业务大门正式向民企打开。这是工信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电信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力拉动民间投资,激发电信市场竞争活力和创新活力,推动电信业转型升级和更好发展。明年,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将出现更加多样化的移动服务,移动通信资费也有望进一步降低。民企具有灵活、创新性强等优势,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符合民企特点。业内专家表示,民企发展移动转售业务,不会对基础运营商造成大的影响,二者将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实现共赢,基础电信运营商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移动转售业务,在合作策略、网络开放、码号分配、价格策略等方面做好准备。

运营商遭遇OTT:纠结

微信、陌陌、米聊、Skype等OTT应用汹涌来袭,不仅“旁路”运营商,而且占用大量网络资源,这让运营商十分纠结。

今年2月到4月,一场“微信收费”的风波让社会各界着实忙碌了一阵,甚至连主管部门高层都为此专门表态。

OTT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不断蚕食运营商的话音和短信等传统业务。以微信为例,自2011年诞生至今的短短3年里,用户数已超7亿。而随着OTT应用的越来越丰富,耗费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也越来越多,运营商与OTT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在这场“风波”中,赞成收费方认为,OTT业务在消耗大量带宽的同时,还给本属于运营商管理调度网元的、本已极为稀缺的信令信道造成很大压力,理应付出额外费用;腾讯方面则表示,微信团队已启动2.5G网络优化计划,目前正在和运营商运维部门共同探讨信令解决方案,相信会通过共同努力找到解决之道。

为了应对OTT挑战,三大运营商曾经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己的OTT产品,但市场表现均乏善可陈。于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运营商开始与OTT服务商合作,推出“微信沃卡”、“易信”等业务。

评谈】:

电信运营商和OTT运营商一定要势不两立、你死我活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年,电信运营商对待OTT的态度经历了纠结、抗拒,最后选择了合作共赢之路。事实证明,抗拒,用户不买单;自推OTT,市场不买账,腾讯CEO马化腾也说“一定要合作才有出路”。

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增速放缓,数据业务则节节攀升,OTT类业务能为电信运营商贡献大量流量。同时,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所言,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传统通信领域的竞争更惨烈。合作是上上之选。

“微信沃卡”和“易信”可谓是电信运营商与OTT运营商不打不相识的产物,随着4G大幕的开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空间足够大,完全容得下运营商与OTT服务提供商的共同繁荣。

 

国际漫游降价:赞

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13年大幅下调国际漫游费,平均降幅近50%。对于长期往返国内外的商旅客户来说,此举就一个字:赞!

2013年2月1日,中国移动针对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80个国家和地区推最低0.99元/分钟漫游资费,用户漫游至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可选择最低88元/天套餐,无限量使用数据流量上网。7月1日,中国移动将国际及港澳台漫游1元/2元/3元区资费扩大至加拿大、俄罗斯、缅甸等62个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国际及港澳台漫游真正进入“3元”时代。

2013年5月1日,中国电信大幅下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埃及、南非等主要热点国家/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自上述国家、地区拨打中国大陆或在上述国家、地区接听电话,资费均不超过2.99元/分钟。11月29日,中国电信面向74个最热门的出访国家和地区推天翼MiFi,用户可以每天最低48元至最高128元的资费无限量使用移动上网国际漫游。

中国联通于2013年7月10日下调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港澳台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平均降幅47%。调整后,用户在美国、韩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漫游拨打或接听当地、中国内地和漫游地电话资费均为0.96元/分钟。

评谈】:

曾几何时,人们谈国际漫游而“色变”,昂贵的国际漫游费令许多国内通信客户在国外“慎用”手机。现在,“天价”国际漫游费有望退出历史舞台,50%的下降幅度可谓实质性突破。从去年开始,国际漫游费已下调近十次,背后,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不断与境外运营商进行国际漫游结算资费谈判的艰辛过程。国际漫游资费水平主要由境外当地运营商决定,“有钱赚,要价高”,这是国际漫游资费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用户规模的增大,三大运营商的谈判砝码也在增加,境外运营商权衡过后,选择了降价。在水、电等消费品价格一片涨声中,电信资费不断下降。降低公众享受信息通信服务的门槛,以质优价廉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电信业理应受“赞”。

手机支付:OK

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强势发力移动支付,争抢市场先机。随着三家手机钱包产品的陆续商用,电信运营商可以跟手机支付的消费者说“OK”了。

2013年6月9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联合推出基于TSM系统互联的移动支付平台以及依托该平台的移动支付产品——手机钱包,双方通过TSM平台联合推出9家银行的13个电子卡应用。中国移动2013年年内销售的NFC(近场支付)终端超过千万台。

2013年9月26日,中国联通瞅准北京国际通信展的时间节点,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商家以及公共服务部门推出手机钱包业务,年内已陆续在全国开通,并加载了更多的应用。从2013年开始,中国联通所有的3000元以上的终端全部标配NFC。

2013年11月28日,中国电信联合10多家金融机构发布“天翼手机钱包”。中国电信目前已拥有基于NFC的翼机通、翼支付用户1000万户,这些用户今年已逐步实现向“天翼手机钱包”业务的平滑迁移。自2014年1月起,中国电信新上市的3G终端将逐步实现全部机型支持NFC。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全国手机支付用户达到367.6万户,比去年末增长31.9%。

评谈】:

历经一年多业务摸索、合作商讨、产业链博弈后,三大运营商得以放开手脚,主攻近场支付(NFC)。从全国性平台和手机钱包产品的商用来看,2013年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他们用各自的移动支付品牌告知用户:“我有这个能力和业务。”拥有天然管道和庞大的客户资源,让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具备独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金融运营经验缺乏,专业人才和运营能力不足,决策、执行流程冗长,用户体验较差。面对商业模式不明和银行、移动互联网等阵营竞相发力的挑战,业内呼吁电信运营商在技术标准、资源开放共享、支付账户互通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对于用户来说“无门槛”的全网统一的接入体验,发挥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资源的合力,实现移动支付规模和份额的突破。

垃圾短信:闹心

垃圾短信在2013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屡被骚扰的用户闹心,屡被指责的运营商和屡被问询的主管部门同样闹心。

垃圾短信一直是社会顽疾。今年年初,工信部就把垃圾短信治理作为2013年电信行业纠风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于4月启动了专项治理行动,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基础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安全厂商、手机厂商等成立反垃圾短信联盟,建立网间联动处理机制。

然而,这些努力仍然未达到用户满意。10月,央视针对垃圾短信推出连续报道,指责运营商是“垃圾短信的幕后推手”、“发送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一时间,运营商成为众矢之的,社会骂声如潮。随后,工信部组织三大运营商出重拳治理端口类垃圾短信,并将治理成效纳入各级企业KPI考核。

与此同时,垃圾短信制造大户、可绕过运营商网络的“伪基站”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一套“伪基站”设备每天可发送垃圾短信5万至10万条,而且影响正常公众通信,社会危害巨大。无线电管理部门、运营商、公安部门联动出击,“伪基站”围剿战在各地纷纷展开。

目前,垃圾短信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仅中国移动9月以来就已关停垃圾短信违规发送端口3万余个,端口类垃圾短信日均投诉较攻坚行动前下降83%;配合公安部门破获伪基站案件607起,扣押伪基站设备664台,抓获犯罪嫌疑人920名。

评谈】:

打击垃圾短信,必须斩断垃圾短信的利益链。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络建设经营者,在垃圾短信治理中责无旁贷,但是,把板子全部打在运营商身上,责任让运营商全部扛起来,着实不妥。垃圾短信相对复杂,截至目前业界对垃圾短信仍没有准确、权威的定义。同时,参与发送垃圾短信的产业链环节多、垃圾短信发送者溯源难、垃圾信息过滤难,而且,我国缺乏对垃圾短信的法律规范,特别是执行依据。打击垃圾短信,必须多部门联合行动;斩断垃圾短信的利益链,必须从源头抓起。

互联网金融:High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2013年,互联网企业争相进入金融领域,各方比拼相当High。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推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赫然成了金融行业的“搅局者”——18天内余额宝累计用户增至250万户,转入资金66.01亿元,消费164.44万笔。这些数字不仅刷新了货币型基金的销售纪录,更深深地震撼了整个金融界。在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和电信运营企业,包括传统金融企业的积极开拓下,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壮大,在小额贷款、支付、融资、投资、理财、保险等领域不断涌现创新产品和服务,让2013年成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

余额宝点燃了小伙伴们的创新激情:阿里巴巴最早布局互联网金融,主要有支付宝、众安保险、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及天弘基金4个业务单元,更凭借一款“余额宝”搅热了互联网金融市场;腾讯不仅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旗下财付通与华夏、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合作的类似余额宝的产品也即将在微信平台上线;百度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服务“百发”12月23日正式发布,外界普遍预测年化收益率会达8%左右;苏宁、国美、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开始渗透到融资、银行、保险、担保、基金等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移动支付已逐步应用于公交、地铁、公共事业缴费、商业刷卡消费等领域。

评谈】:

互联网给金融业带来的最根本的改变是游戏规则的重写。正如马云所言,现行金融体制服务了20%的经济细胞,却拿走了80%的利润。从2013年6月国务院对民营资本打开金融之门开始,像阿里巴巴银行这样的由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银行如果能够成立,那么传统银行业的垄断格局就会打破,这将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银行业暴利时代将终结。在新的游戏规则下,谁能抢占更大的市场,谁就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阿里巴巴们、苏宁们和运营商们在奋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银行们又何尝不在奋斗?而决定胜败的关键,就在于谁更能摸清互联网和金融两个市场融合的脉络,谁拥有更强劲的创新能力。

来源:新华网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