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一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手机厂商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参与到新一轮的产业洗牌当中。从“拼销量”到“拼利润”,从一片“红海”到一片“血海”,如今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何其惨烈。
放眼201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一些老牌巨头倒下去,又一批新锐站起来,沾边不沾边的都想尝试一下做手机能分几杯羹;随着手机行业新贵的崛起,这里也会经常出现“谁是第一”的争论,吹着“销量目标达到多少”的牛皮,好不热闹!但在浮华背后,卖的多或少,数据说了算;赚没赚到钱,厂商自己最清楚。那么,又经历了一年的激战之后,身心俱疲的手机厂商们究竟过的怎么样呢?
排名前十强中国厂商占七席 三星苹果继续领跑
虽然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过去几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去年开始增速已经大幅放缓,勉强维持两位数增长。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发布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927亿部,同比增长10.3%;其中5.39亿部来自中国厂商,占全球的42%,达到历史新高,增长幅度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占据了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中的七个席位。
根据TrendForce的报告数据显示,排名全球前十的智能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24.8%)、苹果(17.5%)、华为(8.4%)、小米(5.6%)、联想(5.4%)、LG(5.3%)、TCL(4.0%)、OPPO(3.8%)、vivo(3.3%)、中兴(3.1%)。
从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来看,一度被业界唱衰的三星能够继续保持霸主地位实属不易。2015年对三星来说依然艰困,不仅高端市场被苹果的iPhone持续侵蚀,中低端市场也被中国手机品牌夹杀。2015年全年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2亿部,同比降低1.8%,整体市场份额已经不到25%。即便如此,三星依然稳居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宝座,先前三星手机被一些用户吐槽为“万年大塑料”,但2015年三星重磅推出了多款金属手机,并将“曲面侧屏”发扬光大,也得到了不少高端用户的认可。但2016年三星是否能够扭转颓势,还是未知数。
与之相比,仅凭一年一款机型打天下的苹果,与三星的市场份额差距正在缩小。在iPhone 6/iPhone 6 Plus加持下,苹果2015年出货量达到2.27亿部,市场份额17.5%,坐稳全球智能手机亚军位置,其中5.5英寸机型iPhone 6 Plus填补了苹果在大屏手机产品方面的缺口。在后乔布斯时代,一度被诟病创新日益乏力的苹果,其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的神话依然在延续,而拥有无数忠实果粉的苹果手机继续走红貌似根本不需要过多赘述理由。不过,苹果去年九月发布的iPhone 6s系列,虽然处理器提升至A9并增加3D Touch功能,但外型与iPhone 6相同,市场换机意愿普遍不高,今年苹果能否继续维持高速增长也还是未知。
高端国产品牌首尝甜头 4000+档位还是门槛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虽然三星依然是全球霸主,但与其曾经动辄就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相比,三星现在所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大不如前。这其中既有老对手苹果在高端市场的抢夺,也有已经崛起的中国手机厂商在中低端市场和中高端市场的双重侵蚀。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国产手机品牌开始逐渐尝到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滋味。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00-3000元手机价位中,国产手机出货量占比已经从2014年第一季度的28%飙升到现在的88%左右;在3000-4000元价位手机的出货量当中,国产手机占比已经从2014年第一季度的7.5%增长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76.8%。
其中,以华为、OPPO、vivo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开始在中高端市场崭露头角。其中,华为是2015年的一大赢家。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年出货量超过1亿,总出货量达到1.08亿部,同比增长49%,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第4家年度智能手机销量超过1亿部的厂商,之前只有诺基亚、三星和苹果实现过这一成就。与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长期混迹于中低端市场不同的是,源于对中高端、精品战略的坚持,凭借Mate和P系列的热销,华为已经逐步在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少数可以实现收入和利润都健康快速增长的国产手机厂商。2015年,华为消费者BG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0%。
当然,势头正劲的华为也并非高枕无忧,在试水更高端的价格档位方面,其售价超过4000元的Mate S由于定价过高等因素未达预期,因此在凭借Mate 7、P8、Mate 8等旗舰中高端机型逐渐站稳3000+档位之后,如何在4000+档位甚至5000元以上价格档位实现真正的突破、如何兼顾高端机型和千元机的发展、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这些都是未来摆在华为面前的一个个新挑战。
另据数据显示,在4000元以上的手机的出货量当中,国产手机占比仅在2%以内。可以看出,虽然国产手机在中高端市场的集体“上位”,给三星、苹果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从利润上看,与三星、苹果动辄5000+的旗舰手机售价相比,国产手机品牌只能算是勉强触及到了人家真正高端地盘的边缘,距离真正的高端市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持续加强研发投入、补足自身短板、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品牌溢价能力等将成为国产手机厂商突围真正高端市场的关键。
现象互联网手机一边“发烧”一边“退烧”
在国产手机品牌纷纷试水中高端市场的同时,2015年的智能手机市场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互联网手机的一边“发烧”一边“退烧”:越来越多打着互联网手机旗号的品牌加入,但大家的日子却并不太好过。
作为互联网手机的鼻祖,2015年的小米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但在这一年,其却在出货量、品牌转型、专利技术积累、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遇到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小米的全球扩张野心因为专利问题受到阻挠,这也导致其许多热门机型只能在中国本土市场销售。小米2015年初曾将手机出货目标设定为1亿部,但随后调低至8000万部,即使如此小米2015年手机出货量仍不能达标。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2015年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超过7000万部,但2015年小米被“出货量八千万部”的目标所累,过得一点都不开心,所以小米2016年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开心就好。雷军同时要求全公司继续坚持“去KPI”的战略,放下包袱、解掉绳索,开开心心的做事情。
在互联网手机巨头“退烧”的同时,2015年各大互联网手机品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例如,从OPPO出来的一加手机,面对竞争压力宣布关闭线下渠道,运营两年后开始裁员;金立旗下的IUNI过去一年半间三度换帅,销量不如人意;成立不到半年的联想旗下的ZUK,声势虽不小,但游离于联想乐檬和Moto之间,未来前景也不乐观;去年下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360、酷派、乐视之间上演的“无间道”大戏,虽然让大神品牌影响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来自互联网基因的360、乐视做手机还是离不开其惯用的资本套路,目前乐视手机、360旗下的奇酷手机销量刚过一个季度,接下来的走势尚不明朗;华为旗下的荣耀表现尚可,10月底就提前完成了此前制定的2015年全球销售50亿美元的全年目标,但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品牌,未来荣耀与华为在品牌上如何划清界线、荣耀与华为的千元机如何区别定位等还存在疑问;主打年轻人市场的魅族手机2015年总销量突破2000万部,年销量增长350%,但在2016年魅族表示将把销量控制在2500万部,绝不会低价走量。
未来少撕逼多研发 少吹牛多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TOP10智能手机榜单中,索尼、HTC等昔日强手已经被挤出前十名,大浪淘沙似的智能手机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产业洗牌。面向未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用户认知度和需求不断提高,仅仅依靠所谓互联网思维做营销等浮夸的手段是很难存活下去的,最终用户要的还是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因此,无论是传统的巨头、正在崛起的新贵还是刚刚加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新玩家,我们都衷心地希望未来这些厂商能够“少撕逼、多研发”、“少吹牛、多创新”,推出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推动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继续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惠及每一个手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