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其实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规模上是可以和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相比较,但在深度上,其实比那次更严重。而在那次的金融危机之中,出现了以凯恩斯理论为主要工具的政府干预扩大需求的方法。当时主要靠政府刺激的,一个是德国的希特勒新政,一个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所谓新政,就是赤字财政,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依靠行政力量而非市场,来创造出需求,从而用这些需求来带动供给。
其实人类社会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来实现的。在古代,人类的需求也相对简单。当然象中国这样的高度文明社会,在很早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玩高端的消费游戏。比如宋代的精品茶叶和陶瓷之类。那个时候,人家英格兰人还主要居住在山洞里面,大概主要的消费,就是一块羊腿啥的,就解决了。那么在前工业化社会,人类经济活动的限制,主要在于供给方面。一个干旱、洪水或者蝗灾,庄稼的收成就不行了,凤阳人民就要打着花鼓,卖儿卖女了。在工业化社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之后,除了少数的农产品之类,大部分的消费产品,都没啥供给方面的瓶颈。而且即使是农产品,也是全球这里气候不好,其他地方却是风调雨顺。当年法国闹大革命,如果放到今天的情况,那么德国的大丰收,早就把粮食运过去,救济灾民了。今天就比较难发生这样的革命。因为只要你有需求,我不管是让现在的工厂三班倒,还是扩建,都不存在供应瓶颈。
现在的瓶颈,主要是需求瓶颈。而所谓需求瓶颈,也不是因为真的没了需求。而是没了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就是在你目前的价格水平上,有需求能力的人,没有购买能力。就是说以前我们看到过的情况,需要喝牛奶的人很多,但是这些需要的人买不起牛奶。于是牛奶只好给倒掉了。
那么要解决这个有效需求欠缺,就需要政府出手。而政府怎么出手,就是一个很讲究艺术的事情。今天的美国,就是发钱。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工作,政府就发给你失业救济。本来救济是有期限的,但是说现在困难嘛,所以这个期限就不断延长,一直延长了几次。但是你要一直领救济,就必须一直有找工作的举动。所以一些美国缺人干的苦力活,来应征的人特多,但是就是找不到人,因为是用来做样子的。
而以前,在1929年那会儿,美国采取的方法,其实和中国唐朝的时候,搞的方法一样,叫做以工代赈。那个时候的美国人,政府一号召,大家就扛起锤子和钢钎,浩浩荡荡地去建设祖国了。当时技术难度极其高的金门大桥,就是这样几年就建成了。今天海湾大桥的一半,要搞一条新桥,10年了,每天路过,还是那个鸟样。当年旧金山经历一场毁灭的大地震,也可以说是美国版本的汶川吧。但是人家呼啦呼啦就很快重建了。换到今天,估计一个城市就玩了。
当政府的支出,无法达到带动经济的整体上行,那么其实你是如何用,并不重要。比如说日本失去的20年,一直在政府刺激投资基础设施,虽然基础设施已经过剩,已经对经济的良性发展没有助益。那么有效需要还是不足。在全球的需求大饼不断萎缩的情况下,现在分大饼的斗争,就变得异常的残酷。这个时候,出现的情况,就是全球的去产能化,就是说某些产能,就必须人为地消灭。那么谁的产能应该保留,谁的应该消灭?在大萧条的时候,就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做决定了。当然今天的消灭产能的决定,自然是无法通过战争解决。但仍然不会离开全球国家的实力对抗。
最近看美国的一系列举动,比如说打击英国的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以及瑞士的瑞银和德国的德银,都是在美国的一些大银行JP摩根、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有些困难的时候出台的。当然大家不会忘记在三大汽车困难的时候,对日本丰田的修理。也不会忘记,苹果公司面临韩国三星的强力竞争,在技术上已经落后,所以需要国家力量来收拾三星。更看到美国国会,现在在对付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来保证思科可以守住。
》》》井底望天:2011猜想
其实我以前就说过,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直接竞争的大概是15%,主要是两大块。一块就是新能源太阳能和风能那一块。也是奥巴马政府不断搞贸易壁垒对付的一块。另一块就是华为为主,和思科竞争这一块。可以看到美国在对付华为上,差不多连厨房的水槽都要扔过来了。这个就是你死我活的争夺产能的斗争。
那么在钓鱼岛事件升级的大背景是什么?就是日本在311大地震、大海啸和大核扩散之后,日元升值和电力成本高齐(核电厂停了,天然气进口价格高昂,因为和原油价格挂钩),已经造成日本出现了贸易逆差。在这种生存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向外走,而导致产业空心化,是不可避免的。而向外走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东北。一个是美国。
日本产业要走到中国,就必须有稳定的经商环境。如果你每天有人举做“打死小日本”和“抵制日货”的招牌,不光是打砸日本商店和工厂,还要打在中国经商的日本人,那么这个经商环境就不好玩了。所以日本企业要搬到中国来的,就要等一等了。另外在中国的日本企业,估计因为被人抵制日货,估计生产也要缓下来的。甚至有的考虑,如果局势不能平稳下来,考虑到回搬出中国。这样一来,有可能不少日企会考虑去美国。
所以这个角度看,你才明白为啥美国人在挑动钓鱼岛上面,是很用心的。生怕日本人退缩,还派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啥的,来打气呢。当然如果在中国的日本企业,降低生产,或者关门走人,对中国的就业短期会有一定影响,但是随着德国和美国等其他在中国的企业,或者中国自己的企业,填补了这个空间的话,这些工人就会被吸纳。
不过最起码日本右翼的爱国愤青们达到了第一个目的,就是阻止了日本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本土制造业空心化,但是不一定达到第二个目的,就是阻止不了日本企业向美国转移的本土制造业空心化。因此我早就说过,抵制日本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是属于杀敌1千,自伤8百。但是我是坚决支持,中国人不要去日本旅游,这个是实打实地对日本经济的重大打击。而中国人去其他地方旅游,又没有损失啥。不过放在这种全球消除过剩产能的背景下,如果日本的产业被清除掉,有美国和中国大家对半分,也不是一件坏事。
所以说钓鱼岛引发的国际博弈会比较有看头,如何让这个博弈,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那就要看中国自己,包括政府和民间的各派力量,如何操作了。
注:本文原标题《钓鱼岛和产能过剩》;
井底望天·雄文推荐
卷一:大国游戏 | 卷二:花开花落 |
卷三:梦幻泡影 | 卷四:四面楚歌 |
卷五:说文论武 | 卷六:新年政经展望 |
卷七:时事述评 | 卷八:闲话系列 |
美国资本利益的这个计划有这么几层战略意义:
其一,打击甚至是阻断东亚经济融合,保证中国崛起的成本上升。同时为美国的中东战略进取减压。
其二,测试中国的各项战略能力,为2013可能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深化而收集数据。
其三,利用各种潜伏于大陆的力量,助推中日矛盾,当中国与日本针锋相对的时候,日本经济必受重伤,尤其是在全民抵制日货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抵制日货对中国也有好处,第5点中说明)这会加速日本制造业的衰落,利于美国对日本和中国大陆的出口。
其四,同时,当日本经济加速衰退,资本的趋利和对保值的安全性的追求会促使其自身大规模的寻找避风港,而中国在个计划中的吸引力显然不如美国,更不用说俄罗斯,韩国,台湾,东南亚了。美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接受日本经济资本难民的最佳目的地。(这个情况下,日本有地震学家出来说日本要发生九级地震,要死几十万人,也就不奇怪了。结果日本人还没恐慌,先吓到了沿海的中国人)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得到日本财富的补充,同时削弱亚洲的经济整合,将日本这颗趋向投敌的棋子吞吃,对美国在全球博弈中的被动趋势扭转,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其五,万一双方擦枪走火,开动了战争机器,则美国必然以蜻蜓点水的军事支持,“帮助”日本,耗损大陆一点是一点,还可以进一步观察中共目前军的事实力。这个就是额外的甜点了,吃到这一步,美国利益就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