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工业·编程 > 正文

李翔昊:做好产品体现价值,自然会有黏性

2015-12-29 12:23 工业·编程 ⁄ 共 291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CSDN:请先介绍你以及所从事的工作。

李翔昊:我去年开始创业,带领团队做了一个职业社交方向的产品叫“会会” 。团队基本上都是我们北航的校友,当初我实验室的伙伴。当初我也是技术专业背景,最好是做程序设计竞赛报名到北航的,后来还是学校的ACM竞赛教练,还在学校工作了两年多。不过后来离开学校后,并没有从事技术工作,反而做了产品经理岗位的工作。我在人人网、大街网和创业公司都工作过,而且做的都是社交类的产品。我现在的创业方向,也是源自之前工作的积累和兴趣使然吧。

CSDN:为什么会写《SNS浪潮》这本书?写书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事吗?

李翔昊:之所以有机会写书,真有点机缘巧合。那是2008年,我还在学校工作的时候。那年真是社交网络(SNS)蓬勃发展,国内校内网、开心网、51.com打的火热的时候,有一个Google的朋友出来创业,做社交媒体营销相关的事情,我兼职帮他做了不少资讯方面的工作。当时SNS在国外的发展更迅猛,国内的大众,兼职工作让我有更多的研究和了解,颇有感触和心得,所以我做的一些资讯内容还挺不错的。当时人民邮电出版社对这个主题也很敏感,有很喜欢我之前做的那些内容,就邀请我来做这么一本专门讲SNS的书,我觉得做下行业科普也挺有意义,就答应了下来。

为了写这本书,我基本上是废寝忘食,整个暑假都全泡在咖啡馆做这件事。

当时因为着急赶热点,所以编辑催的很厉害,我还没来得及花更多时间把内容打磨得更好一些,就被早早结稿了。结果因为书里不经意间有些内容触到了新闻出版的敏感地带,这本书不幸被要求进行了政治审查,被拖了大半年才正式出版,没能及时分享给更多有需求的读者。

CSDN:在这么多工作经历中,哪段经历让你收获最大,为什么?

李翔昊:在人人的工作经历,我觉得对我做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吧。过去的人人,尤其是在上市前,陈一舟对预算控制的比较紧,不太会招从业年资久、薪资太高的员工,所以大量招聘新人担当核心重任。我那时负责的产品,是人人的职业社交类项目,算是支撑起人人上市的那四大核心概念(Faceook+Linkedin+Groupon+Zynga)之一,我负责中间关于中国的Linkedin那部分。其实当时我入行当产品经理也不是太久,但是一进入人人,就开始带团队负责产品工作,会和CEO陈一舟、COO刘健和项目总监一起讨论整个项目策略发展问题,所以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整体策略思考能力的挑战都比较大。

不管现在人人公司发展如何,回想起来,我们还是很感恩人人的,给了我们丰富的资源和锻炼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快速成长起来。培养了大量像我这样的年轻互联网人,成为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骨干力量。

CSDN:在微信、陌陌抢占了大部分社交市场之后,你为什么要做职业社交?

李翔昊:继续做职业社交的原因,或许就是作为性格当中比较偏执的那一面,之前参与的职业社交的项目都没做成功,而且现在在国内也没有占统治地位的产品,所以就还想再试试,自己出来做了“会会”。从个人发展上来说,我觉得,做社交产品,是最依赖产品经理产品设计能力的类别,能将产品经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今年大家吵O2O的时候,都说消费升级,其实应该就是用户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了。那么我觉得从社交需求上来,应该也会从基本生理、安全的需求,上升到自我实现等精神方面的。那么,个人职业发展上的需求应该会越来越大,比以前的市场土壤会更好,也是坚定我继续做这个方向创业的因素之一。

CSDN: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你是如何看待当下的职业社交市场?

李翔昊:大家都还在尝试,抢滩登陆的阶段。包括进过国内大举营销推广的Linkedin,以及他们新推出的赤兔,都还没有很好的找准需求,找到引爆点。当然可能这个业务市场就很难有引爆的点,需要深耕细作。一些早期尝试的创业公司,都慢慢展现出颓势甚至垮掉了。“会会”大概是国内创业做职业社交的第三拨、第四拨了。

CSDN:据说会会上线一个月的时间,在没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数万的精准用户,这一切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翔昊:第一拨用户,是发红包刷微信朋友圈得来的,哈哈,这得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和同行。然后就是注册用户邀请了朋友,这个占很大的比例,以及我们和其他媒体机构的线下活动合作,一起营销宣传,也带过来很多用户。

CSDN:会会的职业社交包括什么?

李翔昊: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能够结识、交流,就是我们会努力通过产品去做的事。

CSDN:你们是如何维持用户黏性的?

李翔昊:做好产品,体现价值,让用户喜欢我们,就自然会有黏性吧。当然也会和产品设计的使用场景有关,只要对应的需求场景,是会经常出现的,那么用户到了对应场景的时候自然就会记得经常打开。我们会做的一些运营工作,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帮助用户去认识到我们的价值。

CSDN:做产品如此顺利,因此你把控产品有什么正确的做事方法论吗?

李翔昊:基于之前产品经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反省,还是让我学习、总结了一些做产品的方法论。

首先是要对目标用户有充分的了解。过往做职业社交项目的经历,让我有很多机会对大量用户样本进行研究访谈,帮助我充分了解到目标用户群体的行为习惯,需求动机以及生活、使用环境。

然后是要对你自己所做的业务模式,作出合理的预测分析,以及判断;甚至能够采用一些类似精益创业当中的方法进行验证。

为了验证会会线下邀约这个业务模式的接受程度,我和团队又对一些目标用户,进行了模拟使用场景的调研访谈,并在线上做了两百人多的问卷调查,以此了解不同群体的一些差异,从而确定了业务的可行性,以及一些相关的策略。

再者,对于市场上相似类别产品的长期观察,也让我可以避免掉进前人掉过的坑,所以使得我们自己的业务,有相对可行的基础。

CSDN: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你是如何抵得住各种压力和诱惑的?

李翔昊:大概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想做好一款产品的执念。

我所了解到的做产品的正确方法:

“产品要做减法”这样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但能深刻理解,坚持到位的团队不多。因为从产品设计,产品研发的角度来讲,好的产品,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反复打磨,才能做到最好。而且,从营销的角度来讲,用户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很难去深入了解一个太复杂的产品。所以产品的价值足够简单明了,卖点鲜明,营销也才能打透,太虚的,太复杂的逻辑概念,都很难起到明确的传播效果。所以,知道依靠产品功能的堆叠去吸引积累用户的方式不靠谱,才能抵挡住诱惑,舍弃大而全的贪欲,专注小而美。

CSDN:你在本次SDCC 2015大会上,想分享什么话题?能大概介绍下吗

李翔昊:前段时间,想到一个好玩的观点,叫“社交及交易”,其大概意思是,社交产品要做的事情,其实也是把合适的人匹配到一些,形成“交易”即产生一些社交互动行为。

当然,基于交易推荐,就会有一些所谓关于社交产品当中关于推荐匹配,关于噪音的问题,所以大概想讲一讲如何降低社交噪音,提高社交产品价值的话题。

CSDN:在SDCC 2015上,你本人想听到哪些方面的分享内容?

李翔昊:其实我挺想听听,最近这些年创业热潮起来,对于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开发管理,又出现了哪些新方法的。各位技术专家,在做技术管理方面,提高开发效率方面,有哪些好的办法。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