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科技·视野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的联网报警运营管理平台

2016-09-26 20:52 科技·视野 ⁄ 共 2982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文章目录

报警运营管理平台(俗称接警中心软件)作为联网报警服务运营的控调枢纽,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稳定性、安全性直接关系着报警服务质量乃至企业的生死。而经过了单机时代、网络时代之后步入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报警运营管理平台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单机平台时代,重在警情接收通报

报警服务原本是由简单的现场报警逐渐发展而来,由于报警信息的集中汇集、处置和管理的需要,为操作的更加方便和直观,将由接警中心机接收的各种信息通过电脑软件的方式将其可视化和图像化,由此逐渐演变成为基本功能的接警软件平台。

电话线传输和接收时代,中心软件平台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其原因在于接警中心机(甚至接警卡)的容量限制,通过接警机连接计算机进行接警处理,接警机自身的接收和处理速度制约着接警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当前端用户增多,不得不逐渐增加接警机和计算机,进而在另外的计算机上增加接警软件,而各计算机和软件之间的数据本身是不相通的,各自保存。而且一旦某一台计算机遭受破坏,则基础用户数据则无法读取和调用,故其常用的数据备份方式为光盘或者U盘手动备份。

电话线接警时代,中心软件本身的功能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够基本反映出日常报警服务过程中的基础数据,能够准确把握和判断事件以及能够对报警事件进行对应处理即可。所以,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接警平台软件本身都是极不规范的,不管是采用的设计语言、组成架构还是数据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缺陷。而且在报警附加功能的设计上,由于当时的报警服务本身对于服务理念和追求也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也就随之被淡化。

同电话线报警主机和接警主机一样,用户越多,信息堵塞、冗余和丢失的概率越大,单机接警平台软件不得不进行架构上的调整。

在网络传输尚未形成主流的时候,接警平台软件的改进大都也只是通过更换数据库和调整基本架构的方式来缓解信息拥堵的问题——当然客观上依然受限于接警中心机。接警中心机的扩容是通过增加电话线,采用中继分发的方式,接警软件的改进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在接警中心组建一个小型网络,通过主接警中心将按区域、类型、等级等设定的信息分发到不同的计算机或者分中心。这种方式在客观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心信息拥堵的问题,但更实际的意义在于满足了报警服务发展推广过程中区域覆盖和扩张的需求。

网络传输时代,大容量多功能成为主流

随着报警传输技术的过度和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网络传输从客观上解决了报警服务跨地区经营上的信息传输问题,同时对接警中心平台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网络化传输通道的问题。主流的网络传输以GPRS、IP和少量的3G(4G)为表现形式,这就要求网络接警软件需要兼容多种网络传输协议——这对软件的编写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所以绝大部分接警中心平台实际上都是由各报警厂家自行推出,兼容自身硬件的传输协议。同时由于报警运营商还拥有大量的尚未汰换的电话线、GSM传输主机,网络接警软件需要同步兼容这类设备,并且依然需要配套接警中心机使用,这对网络接警平台的功能要求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中心系统的崩溃。

其次是容量问题。网络接警平台本质上是要将中心容量进行无限扩展和提升,以满足越来越多区域越来越多种类和用户入网的需求。但由于不同容量对于平台服务器、架构和配置要求的不同,其技术难度、稳定性以及投入皆不相同,这也是当前尚无一个单一平台用户容量超过50000户的原因所在。

第三是功能要求多样化的问题。随着网络传输的普及,监控视频同报警联动在服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于是需要接警平台能够兼容视频接收、处理和分发,这对大多数接警平台的研发者(主要是报警厂家)而言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尽管监控是远比报警成熟的应用,但是具体到报警服务过程中的视频联动和应用,其对方便性、简便性、稳定性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的视频监控。故而在报警视频化正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大部分报警平台依然采用的是接警和视频各自通道而未能实现真正融合。同时,由于报警服务功能的延伸以及市场竞争导致服务差异化的需求,运营商也对接警平台软件提出了更多功能化要求,比如同巡更结合、视频分发、出警管理、财务管理、网络存储、大数据分析以及其他诸如智能化控制、移动报警管理、卫星定位、健康安全管理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化需求,而这些既是接警平台软件当下发展的瓶颈,也是未来的必然方向。

第四是安全问题。联网报警服务本身就是确保用户安全的特种服务类型,而确保自身安全则是前提。网络化时代,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开始通过网络传输和存储,即便是通过运营商自建本地服务器的方式将各种数据存储在自己的报警中心,但安全性依然受到严重挑战,更不用说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云端存储。一方面的安全威胁来自接警平台软件自身是否足够安全,是否存在漏洞或者缺陷,另一方面考验来自于运营商自身的运维能力的缺乏。

第五是价值体现问题。客观地说,接警平台软件尽管其重要性都得到广泛认可但是未能从价值上得到彰显,绝大多数运营商没能给予足够的尊重,他们只愿意付出购买报警硬件的费用,而很少会为接警软件买单,而这也在客观上限制了接警平台软件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在报警行业当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不客气地说,当软件开发者都使用盗版软件和开发工具的时候,当不良厂家只是通过概念噱头忽悠运营商的时候,自身的价值又如何才能得到体现?

去中心化将是未来,上下游结合才能开花

接警平台软件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从而导致了缺乏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进入这块市场。迈特安退出以后,国内的专业接警平台软件开发商仅剩丛文一家代表,而其在软件升级、配套硬件兼容上依然受到运营商的诟病。而其他专业软件开发公司不愿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还在于报警服务的特殊性,对硬件的依赖和兼容难度过高,纯软件开发公司不具备硬件的基因和基础。而报警设备厂家则缺乏专业的软件开发管理的经验和流程,仅仅从自身设备需求和运营商的需求满足出发,有意无意地将其作为捆绑硬件销售的护城河。

也许是运营商感受到行业发展的需求,也许是窥到了当前接警平台软件的巨大市场蛋糕,已经不断有运营商推出了自主设计的平台软件并试图在行业中进行推广。使用和推广效果尚不得而知,但就目前反馈的信息而言,也未摆脱前文所述的系列问题。

接警管理平台软件是报警服务产业的核心,并且其发展一方面伴随着终端需求和内容演变,另一方面反过来引领行业发展走向。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是每一个服务型行业的必然,报警服务运营商作为这条产业链上的连接纽带,其作用既可以说十分重要,又可以说“无足轻重”。

运营商应该看到的是,由联网报警服务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其角色和身份应该更加灵活和主动,尽可能地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样的基于安全的服务内容,以本地化就近服务商的身份呈现给用户;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随着去中心化的加速,报警中心的概念将会越来越弱,甚至可有可无,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的身份定位不适当转变必将越来越尴尬和边缘化。

实际上,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接警平台软件是为用户服务的,而不是为运营商服务的,尽管在行业发展的当下,平台软件的功能设计是为满足运营商需求而制定的,但终究是需要面向用户而减少过度的。

所以,从行业整体的发展而言,硬件厂商、软件开发者、运营商必须紧密合作,共同面向终端用户,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