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历史·地理 > 正文

孙皓辉:越过两千年,对接中国文明青春期

2012-10-15 18:10 历史·地理 ⁄ 共 393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一头银发的孙皓晖,原是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在对中国法制史的史料研究中,他发现几千年来国人对秦文明认识形成了诸多认识误区。1993—1997年,他完成《大秦帝国》剧本的创作,1998年后,带上大批资料远赴海南,辞职专事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写作。

2008年4月,历时16年的《大秦帝国》出版,“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则首先在台湾、日本、韩国播出,而后返回大陆,掀起一股“大秦”风,不少网友称自己中了“秦毒”。“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一曲惊人,一个精神内核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秦代展现在国人面前。

《大秦帝国》的出现也契合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挖掘周秦汉唐文化资源的定位,西安副市长段先念拍板成立的大秦帝国影视公司,在电视剧投资方资金链断裂之时介入,重组了投资组合,并承担之后几部的制作。这是当前西安文化产业最为成功的影视作品。

2011年国庆,孙皓晖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临潼兵马俑景区旁边要打造一台剧《秦始皇》,这要和不远处的《长恨歌》拼市场。目前大众对秦朝暴政,特别是秦始皇暴君的认识根深蒂固,很多游客可能会首选《长恨歌》这样人性弥漫的爱情故事。转变大家的观念是不是非常困难?

孙皓晖:人们往往对误区的评判也有误区,最严重的误区在思想界和知识界,夸大和扭曲历史对始皇帝的扭曲程度,认为“始皇帝是暴君”是当然的,是定式结论。事实上,五四以来,人民大众对秦始皇的认识倒是相对客观,这来自于秦代灵渠、都江堰、郑国渠三大水利工程等各种大型历史遗存,人民群众通过实际存在认识历史,觉得秦帝国没有什么不好。知识界和思想界由于两千多年来儒家理念的侵染,将保守腐朽的历史观强加给人民大众,然后说成人民大众的思想。

《瞭望东方周刊》:创作《大秦帝国》最早的动机是?

孙皓晖:中国和世界对中国原生文明的认识一直扭曲很大。从大禹治水到秦帝国灭亡,这个原生文明过程如果说清楚了,我们的文明根基就说清楚。

中国的文明,前三千年不断上升,后两千年是停滞,或者是地平线式的涌动发展,没有高峰。后两千余年,虽然有局部突破,但没有以政治文明为核心的文明形态的突破。

当下,中国文明面临第三次大的文明跨越。前两个跨越,第一个从大禹治水,原始社会进入国家形态,第二次从诸侯分治进入以郡县制为基础的统一文明阶段。现在是第三次跨越,从残破的农业文明进入以工业和科学经济为基础的商业文明时代。

但目前思想界、文化界、政治界对文明跨越还没有意识。比如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都没有“文明”词条。辞海倒是有词条,但解释说与文化相同。要完成这个跨越,最基础的工作是要理清前三千年文明根基,明确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出的总趋势,进一步揭示为什么是这样的趋势。这样,第三次大的文明转折才心中有数。

要说清中国问题,只谈主义不行,还得说文明。文明是什么?是社会存在框架,是民族生存方式,是国家精神,是历史传统,是价值理念。从文明发展视角解读中国,能补充当下意识形态说不清楚的许多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前三千年一直上升,后两千年停滞?您研究的原因是什么?

孙皓晖:前三千年,我们民族忌惮很少,创造性极强,包容性极大,是多元竞争的时代,一个时代就有一次文明突破。尤其是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中国文明的诸多原典产生在那个时代,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也在那个时代。

我们的思想、文化体系到秦帝国时,还是多元架构。秦帝国建立,以法家为治国理念,但不独尊法家。秦帝国也十分尊重儒家,秦始皇曾经将孔子的第七代孙孔鮒封为文通君,与侯爵相同。在那个时代,意识形态是百家并进,治国理念是法家主导。“焚书坑儒”是被夸大的历史事件,真相远远不是后世历史学家所解释的那样,它原本是个小小的刑事案件,涉案者绝大数是方士,并不是儒生。到西汉初期,秦帝国博士宫的儒家博士大部分都还在。如果要灭儒家,岂能不杀代表人物?

后面两千年停滞和倒退,有两个基本原因: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多元体系简化为一元。中国最为雄壮的时候,永远是多元的。2,西汉之后,中国修史大权掌握在以儒家为核心的、对历史有偏见的知识分子手中,儒家是以春秋笔法修史,是保守的哲学思想。二十五史中,大部分保守倒退、明哲保身的人物都获高度评价,敢于对国家负责、敢于进取、勇于牺牲的人物,往往被贬薄。这是明显的落后保守史观。而我们许多知识分子,则往往不加分析引证儒家理念编纂的史书,延续了旧史观。

意识形态一元化、简单化后就使得价值观出现很大的扭曲。保守哲学天然诞生不抵抗思想。于是,中国在面临外敌时仍然会出现民族脊梁,但也大量出现中国前三千年很少出现过、西方国家也很少出现过的汉奸现象。民族英雄和卑劣的卖国者并世而立,而且,卖国者常常更强大,在高层更多。

《瞭望东方周刊》: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孙皓晖:到了近代,因为救亡图存的紧迫性,我们又不幸遇到三次简单化、极端化的思潮。

第一次是五四运动。五四是伟大的,但“打倒孔家店”,对儒家进行了过度简单的否定。五四反对的,实际是汉代之后的文明,没有顾及前三千年文明基因和后来文明变形的关系。宋代以后,“存天理,灭人欲”哲学成为主流,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的文明本来不是这样的,不能将扭曲后的文明当做全部来简单否定。这是五四运动的简单化。

第二次是文革,文革的本质,是清理文明遗产,是对核心文明也就是政治文明的整理和解读,但却采用了“阶级斗争理论”这种错误方式,更加简单化地打倒破除;加上政治斗争,导致文革形成极大破坏。因此,文革后的知识分子群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重新跳入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儒家保守史观,这表现在“国学复兴”和儒家兴起,某些人甚至要求重新独尊儒家。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的入侵。知识分子群出现价值观分裂,一方面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另一方面又在本国文化继承上主张独尊,对民族文化思想体系的多元性只字不提。曾经的事件是,孔子塑像树到了天安门旁。

独尊理念的历史延长线,与民主自由恰恰是背道而驰的。这说明,我们的知识份子群已经陷入了价值观的分裂困境,走进了泥沼。自由民主的根基,必然是多元化。我的思想,我的《大秦帝国》,就是主张恢复中国文明中思想体系的多元化。这样,历史延长线必然是走向民主,走向人民当家做主。当然,中国将来的民主,也不会是现在西方这种。

《瞭望东方周刊》:福山的“文明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西方很流行。到底中国的文明形态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孙皓晖:中国文明向更高形态发展,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时间会很长。我们这个阶段只能是提出问题,我们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大体相同。当时的西方,是要越过封闭保守的中世纪,重新和希腊罗马对接。当今的我们,是要越过两千余年地平线,直接与我们的文明最高峰对接,与我们的统一文明正源对接。要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文明基因在哪里。这需要社会共识,需要很长时间。新文明跨越,最起码还要一两百年。如果做历史类比,我们大体相当于春秋初期,春秋三百多年才进入战国时期,整体五百余年。现在传播速度加快,社会效率高许多,仍然也得一两百年。

第二,我对国家民族满怀信心。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续下来,是有理由的。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现在已经价值观崩溃,礼崩乐坏,重建是不是过于遥远?

孙皓晖:现在社会还在被动地、缓慢地为多元化培养根基。《大秦帝国》读者主要是年轻人。因为,这部书和他们以前读的历史不一样。他们没有想到,中国还有如此强势如此健康的过去。

司马迁对春秋战国时代的评价很低,认为那是一个利欲熏心、人皆牟利的时代。从表象说,现在也是一个那样的时代,一切既定的价值理念,一切旧的权威,正在以腐朽、没落的方式在消解,像脓疮溃疡一样在从健康的肌肉根基上剥落。经过这个阶段,会进入道德重建,价值重建。战国时代,就是价值观念重建的时代。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入那样的时代,如果进入那样的时代,我们的文明跨越就开始了。

《瞭望东方周刊》:有没有一些价值理念是肯定在将来文明体系中存在的?

孙皓晖:中国文明价值根基,与西方有三个不同的根本点:一是“尚一”的价值观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中国政治文明最高的哲学总结。从大禹治水阶段开始,中国历来反对多头政治。这和专制政权,和思想一元化是两回事。

二是“天下大公”的理念。大公思想,是对政权非常高的要求。某种意义上说,“天下为公”的政治价值观,是中国民族走向自己的自由民主社会的历史根基。“天不私覆,地不私载”,中国人有大公理念,就有历史希望。

三是“大同”价值观。中国民族在春秋时代,就提出了“天下大同”的政治社会理想。直到戊戌变法,康有为还以《大同书》为变法思想武器。大同价值观的本质,是追求社会结构的人民性。有此根基,中国就有希望。

中国文明根基中,还有一点自己固有而又与西方相同,但又被中国后世否定的根本财富,就是秦帝国时代的法治社会与法治至上价值观。说中国没有过法治社会,那是完全的胡扯,是闭目塞听,是崇外迷信!中国人的法治社会虽然短暂,但却是我们的统一文明正源,文明历史地位最高。有此根基,我们就有希望。

上述四点,是中国文明根基的原本财富,是我们文明跨越的历史基石。

只要保守迂腐理念被破除,中国人的能量释放出来,一定能诞生比西方更加优秀的民主制度,那将真正进入大创造时代。这个我坚信不移。尽管我还说不出未来社会明确的特征。试想,有哪个国家能在不触动政治的情况下,成功地对经济基础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变,这已经惊世骇俗了。共产党在历史战略上是正确的,现在不触动某些东西,不是不应该触动,而是中国国情和人口素质还不允许。

我们当下能做的,就是重新解读中国文明史,重读的过程,就是重新提出价值观的过程。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