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心路 > 正文

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2010-05-20 12:41 考研心路 ⁄ 共 2262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一级学科(共14个)

数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园艺学 化学 电气工程 农业资源利用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植物保护 光学工程 土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共21个)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凝聚态物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物遗传育种 肿瘤学 教育史 植物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应用心理学 生物物理学 化学工程 内科学(传染病) 中国古典文献学 生态学

农业机械化工程 儿科学 理论物理 固体力学 环境工程 外科学(普外)

数学

该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是"九五"和"十五"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国家“985”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办单位和主要依托学科。1988年应用数学(联合基础数学)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分别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负责人为国际著名数学家刘克峰教授。

该一级学科由数学中心和数学系组成。数学系创建于1928年,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我国著名数学家陈建功教授和苏步青教授创立的"陈苏学派" 曾享誉世界,现设有高等数学研究所等6个专业研究所。2002年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创建数学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八十年来,该一级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培养了程民德、谷超豪、夏道行、王元、胡和生、石钟慈、沈昌祥院士和熊全治、杨忠道、周元燊、林芳华、励建书、汪徐家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学者。毕业的学生中,有3人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4人担任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批准为长江讲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获香港求是科技奖,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一级学科现有教师120人,其中教授5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2人)。先后引进国际数学家大会特邀报告人4人,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3人、特聘教授2人,浙大求是特聘教授1人,并拥有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1990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40多项。近年来,在PANS, JAMS等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解决了马里诺-瓦发猜想等多个世界著名难题,荣获世界华人数学家最高奖“晨兴数学金奖”、 Hall奖等国际数学大奖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每年在研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40余项。

该一级学科将以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从事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培养杰出青年数学人才为第一要务,力争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化学

浙江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15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化学学科之一。1952年经历了院系调整,许多杰出教授和优秀教师被抽调至若干兄弟院校,为许多院校的化学、化工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1957年率先在工科院校中恢复化学系,1992年又组建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1998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化学学科。

该学科具有辉煌的历史,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包括纪育沣、王葆仁、吴征铠、王序、卢嘉锡、汪猷、钱志道、徐光宪、钱人元、吴浩青、冯新德、杨福愉、沈家骢、陆熙炎、戴立信、谢学锦、林励吾、沈之荃、徐承恩、陈耀祖、曹楚南、方肇伦、黄宪、徐如人、麻生明等25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在内的杰出学者。目前本学科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2人,中科院院士3人(沈之荃、曹楚南、黄宪),双聘院士3人(沈家骢、方肇伦、麻生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7人。经过9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2007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化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是国内唯一既有“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化学学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学科现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即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材料构造、有机合成与物质转化、材料化学的物理基础、先进生命分析仪器、基于催化科学的绿色与能源化学。2001年以来,该学科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青年化学奖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7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该学科培养的博士已经成为各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其中一百多位博士已担任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或研究员,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8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150余项,承担国家863高技术项目10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二级、三级子课题18项,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研究500余项,特别是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在研项目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以该学科教师和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收录的论文年均超过400篇,发表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近30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其中授权近100项;出版教材专著21部。历年来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篇。

浙江大学化学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已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集体。目前,该学科有充足的优秀生源,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广泛。该学科总体水平已进入国内同学科前列,成为一个培养高水平人才、产生原创性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重任的科研和教学基地。

机械工程

该一级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液控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该一级学科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精干、高层次、年轻化的学术队伍。现有两院院士1人,教授47人,副教授3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8人;在校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近1200人。

该一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机电系统及装备关键基础件技术、重大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中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等。近年来,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5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发明专利7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该一级学科在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十一·五"期间,该一级学科将重点建设3个研究中心、1个基础实验室,在5~6个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原创性成果,使学科继续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在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领域,巩固在国际上的先进地位,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光学工程

该一级学科建有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光学仪器专业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考核评估中名列第一。建有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学仪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该一级学科拥有一支学位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长江特聘教授、特级专家、杰出青年5人,4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

该一级学科在微纳光波导、光学光电子薄膜及光电显示、高精度光纤传感和新颖人工光电介质等方面取得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形成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的完整学科体系。近五年承担国家大中型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被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9部;在Nature杂志论文、国家科技进步奖、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以及973主持项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9项,年均科研经费3200余万元,取得产学研效益10亿元以上。

“十一五”期间,该一级学科将在光学惯性技术、光电精密检测技术、光通讯与新颖人工光电介质、光电显示以及微纳光器件与集成系统等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在保持学科综合实力稳定处于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78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在此基础上,由原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科发展而成今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这些原学科均在上世纪80年代初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首批或最早的博士点之一。1998年学科调整后本一级学科免评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获准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表面与结构改性无机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中心。1988年半导体材料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该一级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跨世纪与新世纪人才7名、教授40名、副教授36名,87%学科成员拥有博士学位。

该一级学科以功能材料研究为主体,以先进半导体材料、信息功能材料与能源材料研究为标志,构成了材料研究种类涵盖半导体材料、无机非金属、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崭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科体系。相应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并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该一级学科共负责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和支撑等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30余项,承担国家级一般项目100余项。近6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5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在研究生培养上,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3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该一级学科创建于1953年,196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工程热物理专业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我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要科学研究和教学基地。

该一级学科学科带头人岑可法院士是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专家,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奖章、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孺子牛金球奖、何梁何利科学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本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有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百千万第一、二层次人选6名,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浙江省“151”人才梯队第一层次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 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4人。本学科133名教师研究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57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03名。

该一级学科学术水平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工程热物理、化工过程机械及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研究上优势突出,在化石燃料及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综合利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复杂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及数值试验;过程承压装备、过程装备数字化技术,过程流体机械;替代燃料与新型动力、内燃机可靠性、热管理技术、电子控制与测试技术、振动与噪声;风机与叶轮机械流体力学、多相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强化传热、热力系统故障诊断与优化运行控制;热声制冷、脉管制冷、吸收制冷、新型制冷工质等领域的研究上成果突出,拥有“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能工程、化工机械、制冷与低温、动力机械与车辆工程、热工与动力系统等研究所。目前承担大量的国家级项目,其中“973”一级课题首席项目1项,“973”二级课题8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4项,面上项目59项,十五攻关项目6项,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8项,年均科研经费达7000多万元;历年获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317篇、EI论文479篇,许多论文在TOP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专著及教材110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50项,近年来主办了7次国际著名的系列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14次,担任大会主席和联合主席12次。

该一级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广泛深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和学术交流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的新机制”,“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培养的许多学生在国内外取得了卓著成绩,成为国内外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已毕业博士中,已有55人晋升教授,有3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5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居全国前列。

该一级学科研究队伍强大、研究特色鲜明,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声誉,为我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环境、制冷、化工和军工等领域的教育科研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电气工程

该一级学科创建于1920年,1988年批准设立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和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例入国家“211”,“985”重点建设项目。

现有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3人。截至2007年 ,授予博士学位225人,授予硕士学位 1380 人, 接受留学生85名。从本学科毕业或在本学科工作过的校友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士的有十多位。

“双水内冷发电机”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中频电源”、“纹织CAD”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近年来,成功地参加了“神州号”飞船生命保障系统项目的研制。“复杂非线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与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该一级学科与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研究机构及知名公司如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国家电力电子中心等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国内外著名企业在本学科建立联合实验室12个,建立了跨国的联合研发中心富士电机系统研发中心。

近五年,该一级学科科研、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共计18项,授权发明专利35项,出版教材、著作7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200篇,在该一级学科国际著名顶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十一五”期间,将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把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主要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气工程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该一级学科于1981年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9年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为工业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点,1989年国家计委批准为在建的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一级学科覆盖的四个二级学科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国家重点学科,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多年来,该一级学科在高起点、大规模的科研攻关中,积聚和培养了一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学术骨干,结构合理、团结拼搏、学术水平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70多人,其中45岁以下4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

该一级学科近年来在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复杂工业过程模型化与控制、运动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先进控制、过程优化,以及大型流程工业关键性生产过程的模型化和计算机优化控制,控制系统网络技术、可靠性技术、抗干扰技术(电磁兼容性)、信号处理与数据压缩技术、现场级工业以太网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并形成了一个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示范性应用研究(研究所)、产业化研究(国家工程中心)、到商业化推广(学科性公司)的完整、系统、上规模、高层次的体系。近五年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5项,省部级奖近20项;获国家级教学(材)成果奖2项,省部级奖6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研究成果得到迅速转化,JX系列集散控制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已形成产值超过5亿元的自动化高技术产业。

"十一五"期间,该一级学科将加强学科前沿课题研究,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基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学术骨干和技术开发骨干,建立一支特色明显、素质优秀、结构合理、团结拼搏、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力争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总体上达到并保持国际一流水平。

近5年获奖合计(2002-2006)【校科研院网站查询汇编】

国家科技进步奖 2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1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3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10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奖 3

土木工程

该一级学科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2000年结构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2年岩土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土木工程学科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创建于1927年。该一级学科现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工程管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教职员工1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美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特聘教授1名,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次,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次,教授4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余名,研究生280余名,博士生220余名。

该一级学科设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管理、交通工程、防灾工程和空间结构研究中心7个研究所(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和工程结构设计实践基地。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立项建设;"复杂环境下岩土工程与空间结构关键技术"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和大型结构"为"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该一级学科坚持教学、科研和国家基本建设相结合,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6500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等。近三年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0余部,获各类成果奖24项。

生物医学工程

该一级学科是我国首个或首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该一级学科依托生物传感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心脑血管、神经系统药物评价和中药开发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在学科多年来已形成的教育、研究和开发基础上,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紧密结合国际发展前沿和动态,形成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传感技术及微流控芯片分析、定量与系统生理方法学、医学仪器等四大主流研究方向;在心电仿真技术、医疗信息系统、激光共焦生物芯片扫描仪研发、生物传感技术、微流控分析、中药药效的评价和筛选方法学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以及相关的核心技术;鉴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立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运行机制,加大了与GE、日本光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国际著名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力度,实施了多个面向项目的合作。

该一级学科通过国内外引进和自身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支以著名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专长互补的学科梯队;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业已成为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科综合水平位列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园艺学

农业资源利用

植物保护

该一级学科创建于1936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植物保护学科点之一; 1998年成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为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建单位。2002年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该一级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研究员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近五年已培养博士生98人,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132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提名奖论文4篇。目前有在读硕士生105人,博士生136人、其中外国留学生9人。

多年来,该一级学科在分子植物病毒学、寄生蜂分类、植物-害虫-天敌相互关系、昆虫生物反应器、生物防治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植物检疫、农药环境毒理学、以及农药环境友好性剂型研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近五年,科研经费达8698万元,承担各类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课题5项、863计划9项、科技部支撑/平台或专项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杰出青年基金3项、海外合作1项、面上100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6项,已与国际水稻所,以及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合作研究,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国际上已有良好声誉。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2年和2006年开展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本学科均排名第二。自1997年起,先后获国家 "211工程"和"985工程"立项资助,已具备国际先进的实验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价值达6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8500余平方米。

管理科学与工程

该一级学科是全国管理类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现设有我国(目前)唯一的神经管理学实验室,以及企业信息管理实验室、群体决策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浙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办有本学科领域最重要学术期刊之一《管理工程学报》。

该一级学科拥有一支学位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30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9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人才2人,院士1人(兼职,在神经信息和神经决策领域做合作研究)。

该一级学科在信息管理、高技术与创业管理、科技与创新管理、物流与优化等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是国内这些领域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该一级学科在决策神经科学、行为决策科学、科技与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物流与优化、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许多国际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了相当数量的高水平论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250余项,科研经费4500余万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6项;被SSCI、SCI、EI收录论文150余篇;出版教材50余部。

该一级学科国际学术交流广泛,与多所与世界著名大学建有研究中心,如: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高级管理发展中心、浙江大学—雷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欧州管理学院中法管理研究中心等。该一级学科举办了多个系列的国际学术会议,如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国际学术会、价值工程与企业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全球化制造与中国等,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并先后邀请数十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交流科研成果,使该一级学科在相关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大致同步发展。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校法律系就在法学本科生中开设了行政法学课程,是全国最早开设行政法学课程的高校之一。随后宪法和行政法教研室的力量不断扩大,所发表的论著不断引起同行的关注,于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6年,该学科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学术队伍的团队组合已形成相当明显的学术优势与学术潜力。学科成员中有2人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入选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学科成员绝大多数有博士学位、且多人有海外留学学术背景。

该学科点的人员在研究中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力图追求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融合”,学术贡献突出。学科点的“中观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其所产生的影响已为国内外公法学界所注目。“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程序的法理”等为视角对公法一般理论所作的研究成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规范宪法学”,确立了一种有效的宪法学方法论体系,开拓了宪法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此外行政程序法原理性研究、行政违法责任与政府管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无效行政行为理论的建构,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的立法承担了近百件课题,提供了高质量的理论支持。

在研究生培养上,学科点注重学术规范化和学术机制的多元性,培养的博士生学术成熟得快,新秀阵容较强,大都活跃在国内著名大学的公法讲坛上。学科点同时也很重视学术平台的搭建:2001创办了“中国公法网”(www.chinapublaw.com),2002年起创办《公法研究》,2004起又推出了“公法时代”丛书的出版。

教育史

该学科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由我国著名教育史专家陈学恂先生创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形成一个以中青年骨干为主要带头人的学术梯队。目前有教授9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

多年来,该学科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史、中外教育交流史、中国高等教育史及外国近现代教育史等方向上形成了显著的特色,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教育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五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2项和国家级图书奖2项,其中一等奖有4项。该学科已培养硕士生72人、博士生38人(其中有1人为美国留学生),并有博士后出站者11人,列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该学科还与英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界及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成功地主办了三次有较大影响的国际会议。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将发挥整体优势,确立创新的理念,力求形成标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建立广泛、持久及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造就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使学科总体上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心理学

该学科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我国心理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和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02年、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由我国工业心理学鼻祖陈立先生创建,历史悠久,学术基础雄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拥有一支以青年骨干为带头人的学术队伍。目前有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9人。

多年来,该学科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智能人-机交互、航天航空工程心理学,以及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在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学科先后承担了1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曾连续十余年承担国家 "863"高科技项目,连续二十余年承担航空领域的国防预研项目,并与IBM、Microsoft、Intel和Nokia等国际知名公司进行多项合作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其它省部级奖近10项。

该学科已在智能人-机交互、航空心理和管理决策等领域的部分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应用心理学领域的高层次教学、研究人才,以及服务于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中国古典文献学

该学科1984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所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教育部文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98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著名学者姜亮夫、蒋礼鸿、沈文倬、徐规、徐朔方、郭在贻等先生为本学科的创建者。以本学科教师为主组建的“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2000年、2006年先后被批准为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该学科拥有一支阵容整齐、实力强大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33人,除5位老专家外,所有中青年教师均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后6人)。内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终身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各1人。整体研究实力在全国同类机构中居领先水平。其中三礼经学研究、楚辞学研究、敦煌文献整理研究、中古语言文献研究、宋代制度文献研究、朱熹与中国文化史研究、宋学研究、明代文学文献整理研究、浙江地方文献研究都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该学科二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楚辞学文库》、《敦煌文献合集》、《浙江地方史料文献丛刊》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近200部;评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多项,其中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浙江省政府一等奖9项。

该学科先后培养本科生300多人、硕士研究生200多人,博士研究生150多人(另博士后出站20多人),其中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篇。

在未来的五年内,该学科将进一步开拓视野,扩大已有优势,集中主要研究力量围绕上述特色研究领域进行重大项目攻关,把该学科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重点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资料信息中心。

理论物理

该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博士点学科,创始人李文铸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随着汪容教授加盟,本学科点成为我国以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为主,兼顾统计物理和计算物理的理论物理学科点。1990年李政道教授建议成立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并出任主任至今,同年设立了理论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此后,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为本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和中国培养理论物理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1998年贺贤土院士出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副主任,1999年本学科点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近三十年来,该学科点不仅在传统研究方向上有提高,而且在理论物理新的生长点和交叉学科等方面得到了开拓和发展。目前,该学科在量子场论与粒子唯象学、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光子原子系统的关联特性和聚变理论与模拟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论文累计被引用8000余次,最高单篇被引用1000余次。并形成了一支以30岁至50岁教授为主体、活跃在物理学前沿的学术团队,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共18人。该学科有两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两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两位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获得者和一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的研究目标与国家需求一致,以完备的研究工作基础努力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本学科研究重点分别属于十一五科技规划中的科学前沿重大问题“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定律”和“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重大研究计划的“量子调控研究”,或基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磁约束聚变能源研究和惯性约束聚变点火计划等前沿课题。学科发展目标是获得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凝聚态物理

该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于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物理一级学科于199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点现有包括凝聚态理论、低温和超导物理、表面(低维体系)物理、纳米物理、软物质及交叉科学研究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均属凝聚态物理的主流研究领域。在关联体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低维和纳米体系、以及交叉学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近年来,该学科点年均获得包括国家重大、重点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年均发表SCI论文超过60篇,发表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在2001年~2006年期间,本学科点发表的论文包括Phys Rev Lett 6篇、Adv Mater 2篇、Appl Phys Lett 4篇、J Chem Phys 10篇、Phys Rev 系列30余篇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合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等,培养了博士生36名,硕士生55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

近年来,该学科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现在,本学科点包括唐孝威院士等教授21名,副教授10名,近70%以上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在多个研究领域拥有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使本学科点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植物学

该学科于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带头人为吴平教授,包括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系统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化学等四个研究方向。在编人员中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5人,技术员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总人数的70%以上。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3人。成员中有多人次担任省级和国家级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另有多人次担任国内外专业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

2001年以来,该学科点已主持973项目1项,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2项和B类1项,863项目课题8项。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大幅增长,且论文质量也逐年提高,2003年发表首篇IF5以上的论文,2006年在Plant Cell上发表论文,迄今共发表IF5以上的论文12篇。

所在学院建有服务于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分子进化和植物化学研究的大型实验平台。学科所依托的植物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现有温光湿全自动控制的人工气候室200平方米,大型温网室800多平方米,充分保证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

生物物理学

该学科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亚太地区核农学培训示范中心。1993年批准为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浙江省核农学重点研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2004年被IAEA授权成立“IAEA—浙江大学植物诱变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合作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是应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中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现有“环境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物理学”、“农业生物物理学”和“医学生物物理学”四个研究方向,特色是综合运用核技术及现代生物物理方法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

该学科点由陈子元院士等老一代科学家创建,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授(研究员)1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副教授13人,并有多名国内外知名院士和教授作兼职教授。

该学科点已取得较高水平科研成果累计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6项、部省级50余项。现在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国家基金重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通信与信息系统

该学科1986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确定为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建有浙江省综合信息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该学科拥有一支以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术带头人,以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44人,其中45岁以下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4人。

多年来,该学科在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数字音视频、机器视觉与智能信息处理、数字电视传输及系统芯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许多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成果,获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形成了集理论、技术、标准、系统和芯片为一体的丰富而完整的研究层次和鲜明的发展特色,已成为多研究方向交叉、融合的研究中心。近五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SCI、EI论文2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目前承担各类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科研经费达1700余万元。学科与不少国内外著名通信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海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影响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将大力加强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前沿理论研究,并以此为指导,对无线通信、无线网络、数字音视频、智能视觉信息处理等通信与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建设通信、网络、信号处理、信息家电等系统研发与芯片设计平台,在此基础上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特色研究方向,使学科整体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

该学科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1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建有一个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智能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本学科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图形”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项目,“基于网络的智能与图形技术”被列为“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该学科形成了一支以潘云鹤院士领衔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包括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等。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73人,其中正高职29人,副高职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56人,占学术队伍的76.7%。

多年来,该学科在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CAD与产品创新设计、虚拟现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研究方向形成明显特色和优势。“十五期间”,共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总经费达到1.78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3篇,EI收录558篇;出版学术著作 25 部;培养博士生100余人,硕士生近600人。

化学工程

该学科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并保持至今。建有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该学科拥有一支以长江学者为带头人、若干名国内外知名教授为核心,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51人,其中45岁以下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

该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在聚合反应工程、可再生资源化工等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该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0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SCI、EI收录论文660多篇。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化工、轻工、医药、生物制品和环保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学科办有《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两种国内核心期刊,前者已进入EI文摘库。

"十五"期间,以该学科为主体的"化学工程与大分子科学"、"资源转换与大分子化工"先后被列为 "211工程"建设项目和"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了聚合反应工程、多相流反应工程、生物反应与分离工程、化学产品工程和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方向,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改善了2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学科平台的科研与教学条件,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批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成果。

生态学

该学科于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评为浙江省首轮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包括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4个方向。经过"十五"期间建设,搭建了由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牵头和14名教授、16名副教授、7名讲师组成的学科队伍。成员中有多人次担任省级和国家级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多人次担任国内外专业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已成为一支专业﹑年龄及学缘结构趋于合理、科研教学实力明显增强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团队。

"十五"以来,该学科承担和完成的重要科研课题包括"973计划"课题3项、"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A类3项和B类2项。发表SCI论文122篇。获得省部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

该学科建有生物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建有服务于四个方向研究的大型仪器平台、200平方米温光湿全自动控制的人工气候室、800多平方米大型温网室等设施,充分保证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

固体力学

该学科所在的力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力学专业之一,1978年知名固体力学专家王仁东、谢贻权等创建力学系并成立固体力学教研室,后发展为固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与工科力学教研室合并改名为应用力学研究所。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在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上,被批准为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科学。该学科还是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及国家级力学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主要力量。

该学科现由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管理,本学科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80%。六年来承担了150多项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项,973项目1项,863面上项目1项,及军工项目多项,项目总经费3000余万元。六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出版著作15部。六年来,已培养硕士生43名,博士生16名,博士后6名,许多毕业生已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82届硕士毕业生章亮炽入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91届硕士毕业生杨庆大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 77届本科毕业生朱承获美国总统奖等。

该学科以杨卫院士及朱位秋院士为学术带头人,通过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及人才建设,进一步凝练成“多尺度材料力学行为”、“结构动力学与控制”、“计算结构力学”、“现代固体力学实验”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杨卫院士、朱位秋院士及他们领导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2005年度及2002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步形成一支颇具实力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学科的发展总体目标是通过4年建设, 引进8名高水平优秀人才, 以航空航天等为背景争取重大项目, 争取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在以上前2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作物遗传育种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该学科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国内最早招收蚕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学科。设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一支精干、年轻、高学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4名,副教授13名,专业教师80%具有博士学位。该学科以蚕、蜂为研究主体,涵盖水生动物和水产,主要包括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生物反应器与基因工程、生物机能与病害控制技术、特种生物资源与材料工程、水生动物与水产资源利用等研究方向。现承担了国家“973”和“863”等国家重要基础研究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等任务。近五年,在家蚕生物反应器和家蚕基因组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其它省部级奖9项。发表SCI及高影响因子论文42篇。国际交流活跃,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在同类学科中,目前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该学科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努力使之成为国内外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中心。力争在2-3个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科学研究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居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内科学(传染病)

该学科始建于1956年。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建有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浙江省人工肝中心和浙江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2002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长期从事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和疑难危重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以“重型肝炎诊治”为优势医疗项目,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系列特色医疗技术,并推广至全国。同时,推进新发、再现传染病的临床研究,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学科科研紧密结合临床,以重大传染病的诊治为重点,开展了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新型防治技术研究,艾滋病等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感染微生态学和感染免疫学研究,传染病诊断新技术研究,以及传染病治疗新技术与药物研究,获得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经费6千余万元),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人工肝研究、感染微生态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学科拥有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包括院士1名;教授、副教授30名;博士生导师11名。年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余名。主编教育部5年制、8年制和卫生部研究生传染病学规划教材。《传染病学》课程被评选为国家精品课程。

该学科与国内外知名的大学、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术影响力日益提高,成为拥有病床256张、具备雄厚实力和强劲发展态势、拥有优秀学术团队和创业环境的国内一流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

该学科于1958年设立,1998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成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5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的农业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科拥有精干、高层次、年轻化的学术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学科队伍中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

该学科以我国南方地区的智能化、数字化农业装备、设施和技术研究为主导,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及装备、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农产品加工与生物质利用技术及装备和设施农业装备及自动化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2001年以来,承担有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基金2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9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多项,发明专利3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50多项。SCI和EI全文收录的论文已达110多篇,二门课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该 "十一五"期间,学科将继续站在学科前沿,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需要,求是创新,建设成国内一流、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学科。

环境工程

肿瘤学

该学科分别于1986年、1996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建有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海宁、嘉善两个"全国大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以及省级胃癌、妇科肿瘤现场(舟山、临安、衢化等地)。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目前已有博士生导师23人,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名,形成了教学科研、临床医疗为一体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学科一直担任全国大肠癌防治研究组组长单位。

该学科以大肠癌为研究切入点,从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恶性肿瘤防治,明确了我国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及至建立个体防治的高危人群筛检方案。同时根据高危因素深入到病因机制,从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在建立国家级研究现场的同时,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专门学科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先后承担国家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一五"大肠癌攻关课题以及其它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34项,形成了以大肠癌防治研究为带动的,(1)现场、临床、实验室相结合,(2)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应用性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3)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对常见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体系与学科特色。

该学科在恶性肿瘤分子流行病学与遗传易感、恶性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恶性肿瘤预警及早期诊断、肿瘤功能手术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以及肿瘤生物治疗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各方向的研究水平均已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

儿科学

该学科1981、1986、2000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省基因诊断中心、省新生儿疾病防治中心、省小儿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省儿童听力筛查管理中心。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是由我国著名的儿科学专家厉矞华、洪文澜教授创建的儿科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基地。拥有一支国内一流水平的儿科学专业的研究、教学和医疗人员队伍,现有教授31人,副教授56人,其中31人具有博士学位。

该学科长期致力于儿童疾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在新生儿危重病、小儿胃肠病、血液肿瘤、心血管病和儿童保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近5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SCI 收录79篇;SCI收录论文数2004、2005年在全国所有医院中均排名第27位,居全国儿童医院之首。创办了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配备国际先进的硬件设施。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将优势整合,以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小儿胃肠疾病内镜诊治、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诊治、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抗的研制、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系列研究等为主攻方向,争取取得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改革七年制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课程整合优化、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所突破,在人才培养中起示范作用,使本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儿科学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基地。

外科学(普外)

该学科是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学科群建设所在基地。2007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是由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郑树森院士创建的以肝胆胰恶性肿瘤诊治和器官移植为主的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研究基地。拥有一支国内一流水平的肝胆胰和器官移植的研究、教学和医疗人员队伍,现有院士1人,教授21人,副教授37人,其中45岁以下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人。

多年来,该学科在器官移植技术创新、移植术后原病复发防治、移植免疫和移植围手术期处理、肝癌综合治疗、胰腺癌治疗和胰岛移植等研究方向上取得显著成果,建成网络、多媒体、床边教学等多层次、多方式立体教学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编《肝脏移植》、《胰腺移植》、以及《外科学(五年制)》、《外科学(八年制)》、《外科学进展》、《外科学(专升本)》等一系列教材。目前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 "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国部级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达3320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SCI论文收录40余篇。

“十一五”期间,该学科将继续以肝移植、胰腺移植和终末期肝病的综合治疗为中心,争取在活体肝脏移植、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上取得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使学科整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行列。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