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人或政党,基于立场和观点的不同,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主观认知,这原本无可厚非。在台湾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存在着观点和立场截然相反的两类政党,原本也属正常的社会民主的表现。但是,如果台湾族群被对立的政治力量分化为民众的相互仇视和对立,台湾民众的生活完全为意识形态所撕裂,这就是一种反常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局面。这种“反常”恰恰就发生在台湾地区。两岸民众把这种乱象称之为“台湾式文革”。
问题是:在台湾这种政治和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该如何与台湾政党、社会团体及民众开展正常的沟通、交流和交往呢?
在台湾“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必须为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繁荣,排除各种困难,通过更加有效的途径,加强与台湾各政党、各团体和各阶层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扩大两岸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众之间的互信和共识。因为在两岸缺乏互信和共识的基础上,判断正与误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只有中国执政党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沟通方式,在两岸政党相互的沟通和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有意义的“是与非”的答案。
即:中国执政党在与台湾岛内对立的政治势力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与中国国民党、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沟通,还是同民进党、蔡英文等人交流,同样应该遵循这一根本原则。
一、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务组织在与台湾任何政党或政治领导人沟通交流前,不应该预设任何主观立场和判断。
因为两岸政党之间的沟通不一定都是高层沟通或者可以达成共识的沟通,更多的时候是党务基层的接触性沟通。既然是接触性沟通,就没有必要预设政治立场和条件,而是要努力以形成互信和共识为目标的接触过程。这是两岸政党沟通的初级阶段。
两岸政党沟通在初级阶段就必须设定一些条件,只会使两岸政党始终处于隔绝和自我封闭的状态。就犹如男女双方并不仅仅只有恋爱和结婚才交往一样,两岸的政党交往也是如此。即便两岸政党不能达成政治共识,能形成经济共识也是可以的;即便不能形成经济共识,能达成文化共识也是可以的;即便没有文化共识,能达成项目共识也是可以的等等。即便什么共识都没有,但能够让对方了解彼此的立场、信念和观点对建立互信也是有意义的。
二、以两岸政党高层之间的互信和共识为基础制定两岸政党的沟通交流政策;
两岸政党如果能够达成互信和共识,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两岸政党交流和交往的互动机制和交往政策,从而进一步扩大互信和共识。这就是两岸政党沟通的中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两岸政党以互信和共识为基础形成的两岸政党政策的通道,大力发展政治、经贸、文化等多层次的交流和交往,力求让支持该政党的台湾民众受益、政党受益、地区受益。由于政党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有限,两岸政党可能涉及的受益面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会妨碍两岸政党共同开发和发展两岸的共识和互信。只要两岸政党都能够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共同努力,一定能让台湾政党更加获得台湾民众的拥护,使台湾民众更多的享有利益,促进台湾民众更好的认知、理解和支持两岸统一。
以此同时,中国执政党也会遇到不断变色的台湾政党或台湾政治领导人。对于这些缺乏基本政治道德和操守的台湾政党和政党领导人,在面临两岸政党互信和共识遭到破坏的条件下,可以使两党关系倒退至“政党接触阶段”,由基层党务组织继续保持政党接触,以期待重新达成互信和共识后再进一步寻求两党关系的恢复和发展,而无须执行“一棍子打死”的沟通政策。
三、在两岸政党互动政策的环境和条件下构建两岸发展规划和目标
随着两岸政党沟通和交流不断的加深,互信和共识不断的扩大,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各政党的关系、层次和脉络深入把握后,更容易准确的制定符合两岸关系发展实际、服务于台湾民众民生发展、适合台湾政治生态的两岸共建目标和规划,并以此形成两岸民族命运的共同体。
所以,两岸政党通过互动政策的影响,构建两岸共同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是两岸政党沟通的最高阶段;
台湾各个政党,基于自身地位、资源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只要能与大陆执政党就某一点、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等达成不断发展的互信和共识,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不同类型、结构和层次的共同目标和规划。
如:
1、 执政党之间可以达成与台湾执政有关的执政目标,甚至在更深的互信和共识条件下形成共同的执政目标也是有可能的;
2、 中国执政党与台湾非执政党可以就区域或局部的民生议题达成互信和共识的基础上,设立符合该党实际的民生目标和规划,由两岸政党共同完成;
3、 中国执政党与台湾小党可以达成专项议题或主题的规划和目标,甚至可以是事业型的目标或区域合作目标。
台湾政党无论大小、强弱、存续的时间长短等等,只要讲求政治品质和道德,通过两岸政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不断加强的互信和共识,都可以本着服务于台湾民众的宗旨,与中国执政党共同结合台湾实际,创建共同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这些都是可行的两岸政党沟通的效果。
总之一句话,只要有利于两岸人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两岸的民族融合,有利于两岸的最终统一,没有资源的台湾政党,可以通过两岸政党的合作共同积累政治和社会资源;没有条件的台湾政党,可以通过两岸政党合作共同创造和发展有利于台湾政党发展的条件;没有民意的台湾政党,可以通过两岸政党共同服务于台湾民众积蓄台湾民意。
中国共产党只有本着“有交无类”的原则与台湾政党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达成两岸稳定和不断深化的两岸政治互信与共识,也才能真正使两岸在融合、统一和繁荣的历史中居于主导地位和发挥引导职能。
为了更好的开展两岸政党沟通,最有成效的途径就是在台湾地区设立“中国共产党驻台办事处”或者“中国共产党驻台服务中心”。
该“办事处”或“服务中心”与中国国民党、民进党等一样,是台湾社会团体法人单位。该“办事处”或“服务中心”的主要宗旨有六点:
1、 维护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2、 开展两岸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党务沟通和交流;
3、 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
4、 维护和实现两岸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繁荣;
5、 加强与台湾执政党的直接沟通与交流;
6、 其他台湾社会团体单位享有的权利和责任;
“中国共产党驻台办事处”或“服务中心”只要遵循两岸政党平等沟通、交流、交往的方式,加强两岸更紧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关系,两岸共同为实现两岸民众根本利益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肖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