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白居易的这首小诗中,没有一句提到扇子,却把扇子的作用、意境描绘得惟妙惟肖。自从有了电扇和空调,扇子离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远。然而炎炎夏日,整天不停歇的冷气相伴,我们是否还记得,一把扇曾带给我们的温情?
扇是一个会意字,从户,即单扇门,从羽,即鸟的翅膀,合起来表示门像鸟的翅膀那样可以开合。《说文解字》中说:“扇,扉也。”扇字本义是门扇,后来引申为可摇生风之具,即现在我们使用的扇子。在古代,扇也有“摇风”、“凉友”的别称,“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在今天空调常见的生活里,还能拿出扇子来扇一扇,是风度的体现、品位的象征,也是心安气定而自信自得的从容。旧物不弃方显文化,扇,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文化格调的物件。
说到扇,我们首先会想到它在夏日带来的清凉。的确,扇在传统文化中最基础的寓意,就是避瘟祈福,祛病健体。在传统习俗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就是暑气开始剧烈升腾的时节,人们就会有“端午送扇”的习俗。端午送扇,送的多是蒲葵扇,也就是每个人在爷爷奶奶等老人家手上都见过的那种大蒲扇,内含送扇人的祝福:送来清凉、驱走病害、祈福纳祥、平平安安。因此,一些地方有这样的俗谚:“小扇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是必要借,等到秋冬。”烈日当头,手持蒲扇,轻轻一摇动,便送来缕缕清风,既驱走了闷热,也驱走了病害,顿觉身心通泰。因此,在一些人眼里,端午节时送上蒲扇,是极其珍贵的礼物。
除了带来清凉,扇自古也是文人雅士必备的配件。一扇在手,标志的不仅是形象上的风雅,更是一种格调,一种身份。北宋苏轼夸赞唐太宗的文德,就有“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的句子,明代的瞿佑曾作词形容折扇的潇洒:“双环结成连理枝,舒卷随人意。半轮秋月明,一片春云腻。到手时清风阵阵起。”舒卷随人意、清风阵阵起,一把折扇拿在手里,比穿金戴银要有格调得多。因此,《三国演义》中,但凡诸葛亮出场,总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毛扇,一副飘飘然之态;周瑜的形象也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出一种低调奢华、挥洒自如。所以我们才明白,为何武侠小说在塑造譬如楚留香、花无缺、欧阳克等风流倜傥的男神形象时,总是要他们摇着扇子出场了。
在日常实用和艺术雅尚两种功能之外,扇还是古人寄情之物,与男女之情息息相关。例如两情相悦叫“伴君情满怀”,累觉不爱叫“秋扇见捐”。中国人常说“美人团扇”,有学者言,古时女子的情物有两,其一为玉簪,再者就是团扇。这得来于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所作的《团扇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教养出众、才学过人,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妃,曾深得汉成帝宠爱。可就是这样一位才女,也难逃失宠的命运,在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出现后,就慢慢退出了汉成帝的视线,自此冷遇半生。她以毕生的情感体悟写就了这一首《团扇诗》,把自己形容为一把团扇,用情纯粹,皎洁天真。当她和爱人两情热烈的时候,就像是炎炎夏日扇子被主人珍爱在身片刻不离。然而最怕的却是秋风起、人心凉,转眼之间,心冷情灭,扇子被扔在竹篓里不再用了,恩爱也被抛在岁月里不再提了。
不过,受到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班婕妤的比喻其实并不恰当。在两情之中,怎能把一方定义为主动的人,另一方定义为被动的物呢?感情里不应是哪一个人像扇子,而应该是两个人经营感情都像是用扇子,知冷知热、体贴入微。太焦灼了,就耐心地为对方去去燥热;太冷淡了,就艺术地为感情加火煽风。最好的爱情,不是你热了,我只会动动手指开空调,而是盼你别贪凉,我扇扇子与你耐心陪伴。“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如扇知冷暖,人自能合欢,这才是真正的恩爱深情、团圆和睦。
扇与“善”谐音,也寓意善良、善行,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手执一扇,念念向善,心静自然凉。持扇的过程,其实正是修心的过程。“扫却人间炎暑,招回人间清凉”,炎凉在世事,冷热在人心。
来源:微信公众号“zyjwjc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