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也谈即将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中国

2010-08-25 09:11 战略·谋略 ⁄ 共 6306字 ⁄ 字号 评论 97 条

    发达国家的国民凭什么生活水平高?凭什么做同样的工作,就可以有更舒适的生活。
    发达国家的国民,要生活更优厚,条件必然是他们做的工作能比发展中国家的人赚更多的钱。如果大家都做同样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工资明显太高,那就竞争不过发展中国家。那么发达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自然是因为那些发展中国家彻底做不了的工作。只有少数人才会的绝活,才能卖得起价钱。
    进一步问,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彻底做不了的。那自然是包含着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的科学技术的工作。
    所以说到底,发达国家所凭借的,无非是科技的发达。 换个角度说,如果没有科技的发达,那么发达国家能做的,发展中国家也能做,于是价钱就会被发展中国家拉低,发达国家也就维持不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了。
    金融业的发达、服务业的发达、管理的先进,说到底,在这个和平年代,都是科技发达的附庸。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发达国家要维持其发达,必须将科技作为核心来支持。但是我们今天又看到,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发达国家就将会被中国一个一个碾碎,沦落为发展中国家。

之一

    我们先跳开这个话题,看看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是如何成为发达国家的。
    按常理来说,发达国家在科研方面可以投入更多,那么成果也更多,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发达国家将永远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优势。那么发达国家就永远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永远都是发展中国家。当然,世界是没这么简单的。
    首先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说,在类似于科技革命一类的质变之外,科技发展往往是一个缓慢的量变过程。处于领先地位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相对于质变来说)缓慢的前进,而追赶者则可以投入较少的资金,循着领先者的道路前进,其追赶速度有可能会高于领先者。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后发优势”。那么一这种状态,后发者完全有可能在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处于与先行者同样有利的位置,参与到科技革命之中,从而一跃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世界上一些后发的发达国家就是借助这种科技质变的历史机遇才成为发达国家的。而另一些(准)发达国家,例如韩国,其实并没有多少自己原生的高科技,他们是依赖外国供给的技术成为发达国家的。

之二

    依照我们前面所说,一个发达国家维持发达的是他们的科技。一旦科技不再先进,这个国家也就发达不了多久了。
    中国目前的科技发展,正处于一个典型后发者的时期。中国的特点又是国土极为庞大,经济实力远超小型发达国家。这就造成一种倒挂的优势——中国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可远超某些发达国家。(而以中国的庞大,即使吞下了这些发达国家的利润,也是不能立刻成为发达国家的。只不过我们会把这些发达国家都拉下马,使之变成发展中国家。这个过程,我不能称之为超越,而只能称之为“粉碎”)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因为科技投入的问题就认为因此中国就能粉碎某些小型发达国家呢?
    且慢
    我们提到,有些发达小国或者地区(比如台湾),其实并不具备多少科研能力。他们发达的原因,无非是发达大国——比如美国——赐予了发达的技术。(我们且把这种自己的科研实力不足以维持发达水平的发达国家成为“准”发达国家)中国的科研投入是否超越这些国家和地区其实并不能完全决定中国能粉碎他们。
    那么是不是说,中国要粉碎这些小国,就必须超越那些赐予他们技术的大国呢?
这个问题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
    答案是“否”。
    发达的大国只会因为自己吃不下所有的科技产能才把新型科技有选择的外流出去。如果发达大国需要这些技术保证自己的产业利润,那么就只好对不住自己那些准发达国家小弟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本能选择。
    如果中国快速发展,攻破了某个领域的技术,那么这个领域的利润就会统统消失掉(毕竟咱是后起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只能和先行者拼价格),那么准发达国家就无法维持自己的发达了。这个时候,如果发达大国不进行技术输血,准发达国家就会从价格到质量一点一点被拼掉……最后要么产业完蛋,要么收入水平和中国看齐。
    而发达大国的技术输血也是有限度的。中国一步步进逼,同样在压缩发达大国的利润空间。很多东西他们自己已经做不了了。——这一点有的人看法很怪,他们认为美国人不做塑料玩具、不做自动铅笔是因为他们不想做,那东西太低级。那么试问,如果有利润,他们会不做?只不过就是因为现在会做的人太多了,做这些的利润不足以支撑他们优厚生活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放弃。而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做起来居然还有利润。
    就如同自动铅笔一样,所有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都会被中国吃掉。想想看,中国十几亿人,需要多大的利润才能把生活水平提高到哪怕是新加坡的水平?中国吃掉的产业,就很难再吐出来。而更可怕的是所谓“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这种概念,完全是由中国定义的。中国的技术进展到哪一步,哪里就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更可怕的是,中国还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科技上紧追,不断重新定义“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
    这种紧追,会让发达大国也很吃力。他们会逐渐失去原来那种可以随便发派点科技让小弟保持发达状态的悠闲心态。到那个时候,这些准发达国家就会被中国彻底粉碎。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太长,如果没有科技革命,而且中国不出什么大乱,大约只需要20年时间,第一批发达国家就要倒下了。如果有科技革命,那更好。以中国目前的情况,虽然科研资金不算充裕,但专攻一个方向是绝对够了,中国就可以一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一系列准发达国家完蛋的更快。
    说一句题外话,奥巴马上台大谈未来要以清洁能源什么的为科研重点发展方向,这无非就是在寻找下一个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只有通过科技革命,美国才能甩开其他国家,继续过人上人的日子。现在大家差距越来越小了。
    所以,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必然要扮演一个遭人嫉恨的“发达国家粉碎机”的角色

之三

    那么那些有独门绝技的发达国家呢,中国有能力粉碎么
    当然也是有的。
    中国再往下发展,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能力只有更大没有更小,产业上一级一级吃下去,发达国家也会捉襟见肘。一些小型的真正的发达国家也就无法维持了。这些国家首先是欧洲一些缺乏科技推动力的传统发达国家,我称之为“懒”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已经忘记了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发达国家。也忘记了该如何保持发达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觉得欧洲一些国家暮气沉沉的一个原因。这些国家已经丧失了进取心,以为维持现状就能维持发达。
    这些懒发达国家虽然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而中国也未必能超越。但是他们的利润空间会被严重压缩,中国做中低端,他们只能做高端。而在绝大多数行业,高端的利润率固然高,但利润总额却是远比不上中地端合在一起。这些国家最后也无法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只能被粉碎。

之四

    那么向日本这种仍然在科技上不断进取的真正的发达国家又当如何?
    答案是,很难,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要被粉碎的,尽管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许要三代到四代人的时间。
    虽然咋一看,这些发达国家强大异常,他们在自己专精的领域可以投入超出我国能力的资金。似乎可以一直保持领先。但是实际上,中国却在走一条看起来不那么光彩的攻克之路。
    我们知道索尼在家电业是很强大的,看起来中国没有哪一个企业能超越。索尼一年申请的专利数量把中国家电业加在一起乘三都比不上。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产业仿佛在中国同行面前拥有不可超越的优势……
    真的吗?那为什么索尼还时不时亏损呢?为什么中国这些低技术含量的企业还能存活呢?不,不但存活,还有不少盈利得挺滋润呢?
    曾经有人感叹,美国公司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比方说这CDMA就是美国公司搞个专利,然后我们辛辛苦苦打工钱都交给那专利公司了。我得说的是,这种思路只看到狼吃肉,没看到狼挨揍。当初的科研经费难道不算吗?突破口就在这里
    产业的创新、技术的更新,总有这么一种模式,即首先消耗大量资金创新,然后利用创新所生产出的产品来获取比成本更多的利润。那么,如果要粉碎发达国家的这种模式,进而粉碎发达国家的产业,中国真的需要在创新上超越对手么?当然不需要,甚至说,中国一点都不创新都可以。只要保证对手创新出的产品收不回创新的成本就足够了。那样他们就没有创新下去的能力了,创新越来越慢。要么坐在那里等死,要么就只能和中国企业合作。
    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怎么保证对方创新收不回成本呢?无他,“低水平重复”。千万别看不起低水平重复。这个东西我们觉得很一般,对方就觉得很恐怖。利用后发者优势,追在后面,让对方不得不压缩利润。中国的利润可以很低,那么对方的利润就不可能太高。而中国低水平重复的成本,比对方创新可低得太多了。来上几次产业技术革新,对方的力气也就用得差不多了。
    这条路是很邪恶的,因为这并不是加强我们自己的创新来赶超,而实质上是迫使对方无力创新来追赶。到最后中国企业也很难在技术上超越对手,不过基本并驾齐驱还是做得到的。到那个时候,中国也差不多是个发达国家了,而有些发达国家就很难受了。

    总的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会把这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一个个碾碎。这一点并不会因为中国创新能力不如某些发达国家而改变。

    这在商业领域中叫“跟随战略”,采取这种战略的企业,一般都是在市场或产能上有较大优势的,他们并不引领产业的先机,而是等待市场快要成熟的时候才冲进去抢果子,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扩大市场和产能,把先进去的对手挤走。

之五

    二战后美国是人类靠新技术前进的真正的发动机。最后几十年几次因技术突破发生的工业革命,美国都是技术源泉,正因为此,美国快要衰落时,又焕发青春(最近一次就是90年代互联网的产生)。新兴产业利润远大于旧产业利润。旧产业转移或被争夺走后靠新兴产业仍能保持巨大利润(当然由其它国家靠旧产业挣的幸苦钱来埋单)而让国民过上好日子。其它金融文化等产业都是技术突破后的产生的巨量利润而繁荣起来的副产品,最发达的金融最牛x的文化传播(电影音乐)为什么在美国不在欧州和日本?
    举个正在发生的例子,如果中国第一个把电动车的电池问题解决了,那就根本不用在好像永远都追不上的发动机技术上耗时间了。相当于直接越过这一代技术进入到另一个层面(就像一群人正在用冷兵器混战,你技不如人,只有顺从跟着大哥混的份儿,但你突然端出一枝机枪,他们的刀法再牛X也白搭,那就是你说了算了)。加上正在争吵的环保因素,到时日本美国车会在极短的间里被打败。更具体一点如果比亚迪成功了,老巴在它身上赚的钱将超过可口可乐,这仅是汽车领域的突破。而其它更多方面取得突破呢,那就是一个国家真正在撑控世界,成为领导者。

    另外,科技领域也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悲观——像中国人以前不会写论文,到现在已经是论文第2大国(不要以抄袭的事来说事,因为论文中大约90%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剩下的10%中,有9%可以算是推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还有1%是谁都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中国人以前申请的专利大部分都是外观,但现在各种核心的专利都开始有中国人的影子了。
    还要指出的是,很多人看不起山寨,其实这完全是西方人宣传的结果——如果山寨真那么不堪,那么西方人真应该跳楼了,因为正是山寨的中国的产品在全世界保持了攻城略地的态势。山寨的实质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别人的创意转化为大众化的产品——即是快速反应+灵活多变+如饥似渴的学习在目前来看,这一策略西方人除了使用政治手段外,还没有对付的方法。在中国在创新能力尚比不上美国的今天,这仍将是中国的法宝,即使中国的创新能力上来了,这一法宝也不能丢!

    感觉腾讯就像微缩版的中国!我是没有什么创新技术、也没有什么新的创意,但是我会跟进、能山寨!别人有什么新的创意,我马上跟进;别人有什么新的技术,我马上山寨!然后我凭借强大的用户群挤死你!

附:正在被中国变成“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如下--

    1  通信设备行业 这本来是高科技,有了中兴华为就不是了,对了华为2008是PCT专利第一,2009年是第二。连中国企业都搞了第一,这PCT专利也不过如此而已。现在发达国家也就靠爱立信和思科在那扛着,但爱立信也不知道能扛多久,华为很快就上来了。思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越来越感到华为的威胁,时不时有设备被搬迁,这一块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特别是华为重新启动企业网,直指思科利润丰厚的一块。那以后就大家玩玩看谁怕谁。
    2  汽车业 汽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被很多人诟病的汽车业正在比亚迪,奇瑞,吉利,力帆,长城,江淮,华泰,众泰,海马,华晨等企业及未来可能的一汽,东方,上汽,广汽,北汽,长安等大企业的推动下变成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外国车企必将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或许15年内现在看到那些大型外资企业就有兼并组合的。中国企业生产的汽车产量即将第一,以后无人可以撼动。
    3  工程机械 中国已经从几年前的工程机械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三一重工,中联重工,徐工都在冲击几年内达到1000亿的目标,还有一帮小喽啰,什么柳工,厦工等。这也是中国拿第一的,拿住就不会放手的。
    4  机床行业 中国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产值第一,而日本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几十年了。现在日本让出来了,就别想再拿回去了。
    5  造船业 中国今年超过韩国成为第一。韩国也别想再当第一了。
    6  高铁 这也要被中国搞烂了。多好的东西啊。
    7  核电设备 也快了,等个5年就被中够搞烂了。
    8  水力发电设备 总过在搞80万千万,目标100万千瓦,其他国家都没什么用处,干脆就不搞了。
    9  飞机产业 中国正在将其变得技术含量不高,也算是最后的几块高地了,得多花点时间,20年吧。
    10  太阳能/风力发电 几年就给中国搞得烂得不行,真可怜。想想刚开始欧美企业还牛叉,现在越来越没劲了。而现在投入这行业的中国企业的金钱动不动就几十亿,跟不是钱一样。
    11   最后的高地,芯片设计和软件 因其有其他产品的难以替代性的特征,太难了,连欧洲和日本都拿这个没有办法。而芯片制造也很难。还有一块生物医药,这也是美国的高地,但这个都没有芯片和软件难攻破。
    12  手机 这个就是山寨的来源,去看看有个大家都不知道的G-five公司,居然产量奇高。当中国在手机的芯片,显示屏突破后,将更加成稻草了。
    13  显示领域 液晶电视机大块高价值的东西现在被日韩台把持,但有希望。不过此技术我们一直在研发,最近又购置了夏普的六代技术(目前技术已到十代,不过与六代差距不大,就如同20元烟与5元区别很大,但与40元区别不大一样),前期发改委国内液晶生产线项目一律不批,就是外资也不行,只是列入计划。液晶电视跨代生产,必须换线,成本惊人。我国目前已进口为主,其中主要是棒子。为此三星、LG等都上了新的六代生产线。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就如同风电技术一样,发改委出现了,去年初解禁,全国大跃进,狂投资,南京的中电熊猫液晶谷项目主体就投了600个亿,据说就新开工项目,产能就是全球需求的70%。也就是,技术不成熟时,我不动,还通过外贸订单及美好未来诱惑你投资(液晶生产线绝对是投资黑洞,天价的银子啊);相对成熟了,我用体制优势大干快上,用规模玩死你。发改委估计是从风电得到的经验。

相关阅读推荐

1假如中国只有三亿人口彭晓光: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2、《大国游戏》、《花开花落》、《梦幻泡影》、《四面楚歌》;

相关栏目推荐

1井底望天专栏

注:本文整理于天涯,2011.4.10再次编辑,作者据传是“冷酷的哲学”君。

目前有 97 条留言    访客:84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3 条

  1.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4 下午  @回复  Δ31楼 回复

    楼主的文章有点大而化之,所有的国家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写的再细一点,把PK掉,目前正在竞争的国家列出来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一点。PK掉的:墨西哥,东南亚,南美诸国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正在竞争的:韩日,西班牙意大利。对不对,其实还没有一个目前的发达国家能说PK掉了。中国目前为止是发展中国家粉碎机。楼主要认真认清现实。另外科技方面,楼主我看是犯了攀科技树的毛病了。其实目前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是我把多少别人已经会的科技研发出来了,而是如何培植科研的土壤。走攀科技树的后果是你永远是做老二,没法做老大。因为你需要有个人帮你把科技树画出来,这个人就是你的老大。你总只能在他的屁股后面前进。而要做老大的人必须要有自己开辟新领域的觉悟,这个才是中国目前的弱点。如果再明确一点,楼主的投钱投人的逻辑为什么并不是长远来看的好选择,因为就算你有钱有人,往哪里投还是老大告诉你的,你在走老大已经走过的路。所以你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前进。当你成为老大的时候,首要问题不是钱等资源的问题,而是有下一个100年,到底什么东西最值得投入的问题。短期来看,这种逻辑PK掉韩日这样的国家,做一个安份的老二也是不错了。在我来看,科技高低无所谓的,无非是别人已经研发出来的东西你拿过来做精细,做本地化,做廉价而已。如果不盯着那几样最尖端的技术来看,现在整体上是一个发达国家无偿给中国人做老师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时代。原因很简单,外国人想赚钱,中国人能琢磨。现在要好好培养商业社会,那么下一个100年中国说不定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2.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6 下午  @回复  Δ32楼 回复

    楼主的理论其实对中国各省份也适用,具体略过了,反正你也懂的。现在人均GDP最高的省(市),上海,就是中国未来10年的缩影。然后如果你分析下上海的情况的话,楼主的理论恰好要自打耳光了首先增长慢下来了其次gdp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最后收入每年以10%增长。各方面都符合楼主所谓的懒国家的理论。。还有好多人的第三产业必败论。如果再按每年10%的工资增长的话,5年后上海的人均gdp要相当于韩国。那时候我觉得第二产业会无利可图(虽然现在看的出来也是如此)。那到时候会不会被中西部省份粉碎呢?我看倒也未必。原因在于还有楼主所忽略的软实力的因素。不过要说的是,如果上海作为目前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还能够保持高增长的话,那我觉得10年后中国也能保持高增长(其他省可以copy上海模式)。但如果上海找不到增长点的话,我觉得10年后中国也会面临类似困境:什么都不再廉价了,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3.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7 下午  @回复  Δ33楼 回复

    华为的发展模式不是山寨,而是大笔大笔的卖方贷款。中国的优势还是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的身量和TG的管理能力决定的。我们现在的GDP已经超过,墨西哥,印度,俄罗斯,与巴西之和。TG有能力做巨型资本项目的投入,比如高铁,比如8万吨锻压机,比如三峡大坝,比如载人航天。这些项目可以为中国带来一系列垄断优势,最后形成某种系统性的垄断优势,彻底阻挡后来者的希望。

  4.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7 下午  @回复  Δ34楼 回复

    一国的崛起并不代表其他国家的没落,很多时候只是相对而已,总体上说发达国家不会倒退到发展中去。美国崛起中就是这样。更大的可能是中国发展了别国停滞了(现在就是这个趋势),中国慢慢把他们的所谓优势一点点消化掉,最后成为中国决定的供应商或者市场或者兼而有之。同时,还有一点,美国在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后很长时间内科研水平依然落后于欧洲,可见经济总量并不必然决定科学水平。但没钱是绝对不行,科研,甚至对新科技的需求,都需要经济实力。

  5.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8 下午  @回复  Δ35楼 回复

    诺贝尔还是尔贝诺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占先。以后工业整体水平提高了,诺贝尔级成果还不是唾手可得!而且,要觉得诺贝尔奖涉嫌意识形态方面的歧视,那咱们也弄一个什么奖,钱学森奖啊什么的诺贝尔奖,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当不得饭吃

  6.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18 下午  @回复  Δ36楼 回复

    芯片行业现在的两座大山是专利墙和光刻机 。尤其是后者,要追赶世界顶级还要花一些时间,但是毕竟已经有了。等到国产光刻机达到日本甚至荷兰产品先进水平了,现在的所谓芯片大国怕是眼泪都要哭干。

  7.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20 下午  @回复  Δ37楼 回复

    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中国会成为发达国家。而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把很多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的制度,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慢慢发展,照搬别国的制度一般都不会有特别好的结果。反过来说,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制度上也是有很多缺陷的。此外,对于积累,很多人都有错误的看法。一些人以为,所谓积累就是必须自己独立搞研究。实则不然。山寨也是积累,而且往往是很有效率的积累。中国经历了歼6歼7歼8,才能做出来飞豹、才能做出来歼10。山寨也不是人人能做的。没有必要的技术准备,山寨也是做不到的。山寨决不是无能,而是后进国家在产业发展上的必经之路。中国恰恰在这条必经之路上走得很好,走得很有效率。至于中国人有没有在做研究,你大可以问问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看看他们是不是认为中国科研是个笑话。

  8.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20 下午  @回复  Δ38楼 回复

    中国起步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就是噩梦。东南亚早年间与中国矛盾激烈,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两者产业当时构成竞争。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资质,我觉得从本质上讲是世界霸主那个档次的。人口、心态、民族性、工业潜能……很多缺乏文化底蕴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不该是中国的对手。

  9.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22 下午  @回复  Δ39楼 回复

    山寨不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发展方式,一个发展阶段。山寨既不追求皮毛,也不追求深入,而是追求有效性。一直研究、模仿到有效,这就是山寨。发动机没山寨出来一个好的,这说明其他技术准备不足。这世界上能自己造飞机发动机的本来就没几个,还全都是发达国家。你不能因为中国在飞机发动机上花的时间多就要求中国一定成功,发动机本来就是难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的制度推动了中国高速发展,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无法相比,那么很显然现阶段这个制度就是适合中国的。制度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而不可能指望静态解决。您断言没有精神上的丰富,物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逻辑严谨的推论或者证据。

  10. 爱求索 2013年05月04日 4:25 下午  @回复  Δ40楼 回复

    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一极,并不是因为什么从欧洲获得传承。而是因为其无人可比的科技投入。科技的积累就是靠人力靠金钱堆积出来的。如果不是靠人力和金钱堆积,现在为什么有些跨国企业要把研发中心往中国搬呢?还不是因为中国人力便宜吗?美国从德国获得的人才不过是从德国获得了很多人力和金钱堆积出来的成果罢了。冯·布劳恩很牛,但是没有冯·布劳恩,美国登月计划就要搁浅吗?当然不可能。顶多就是多花点钱多花点人力罢了。所以说白了,科技从来都不神秘,所谓传承,其实就是传承人力和金钱堆积的结果。老邓曾经说过,我记得大意是,中国往美国派的留学生,100个里面回来一个就够了。回来的带来了什么,就是所谓科技的传承。只不过学者从来不会说得这么文驺驺的,而是直白得说“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长,愿意回国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中国也在专门投入资金吸引那些在西方功成名就的华人学者,你所谓的“传承”根本就不是问题。欧亚那些小发达国家,研究能力受到国家资源和人力的限制,在未来基本没有能力独立和中国竞争。美国当然是很强大的,但是美国有自己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忘本”的发达国家。这个国家的总体氛围并不有利于科技发展。你虽然看到美国对科技投入力度很大,但是你没有看到里面的浪费也很大。美国人100万美元能办成的事情,中国人30万人民币也能办成。所以资金上和人力上的差距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而另外一个因素我也说到了,那就是后发优势。先行者的研发成本总是要高于后发者。因为先行者总是要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而后发者就不必。如果你认为因为中国和发达国家没有科技交流,所以中国不能享受到后发优势,那我得说你错了。现在科技交流已经不是能封锁的了。且不说全部公开的科技文献,就算是军事科技,真正能保证完全保密的,也不算特别多。固然完全获得研究资料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能看到成品,后发优势就足以建立了。何况中国的人口还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千万不要忽视人口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天才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一定的,人口越多,天才就越多。中国现在人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现在科研实力已经很可观了。随着中国科技投入逐渐加大、中国教育逐渐发展,未来的科研实力只会越来越强。

外部的引用: 13 条

  • 井底望天:美国战略转变 中国周边局势 (五)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九)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十三)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十五)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十九)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三十七)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2012.18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2012.22 « 求索阁
  • 移动互联网:硬件平台待改善 用户第一重定义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2012.36 « 求索阁
  • 十年路漫漫:国产手机 路在何方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中美相持太平洋 军备竞赛双刃剑 « 求索阁
  • 陈经:闲谈技术创新与山寨运动 兼评大国重器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