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张文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及其结局,对后来的远东政治影响是深远的。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仅从技术和细节比较中孤立地研究这场战争,而应将这场战争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大历史中来考虑。 ——刀子一旦失去节制,如果它还锋利的话,其结果是可怕的 研究甲午战争,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甲午海战日本是赢了还是败了?就事论事的孤立看,日本当然是赢了;但把它放在大历史中看,日本又败了,因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
阅读全文
在历史的重要关头,重要政治人物的健康乃至生命的变化往往可以引发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事业的成败;特别是在国际或阶级斗争达到白热化的特别时刻,重要政治人物的生命健康就成了敌人——即使这人物曾帮助过他们——瞄准的目标。“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1,此之谓也。在这方面,苏联解体前后的教训值得总结。 一、定点清除:让安德罗波夫“在所需时刻死掉:不早也不晚” 关于安德罗波夫之死,《苏联灭亡之谜》...
阅读全文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至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中国西陲的安全压力也将同比增大。如果此时俄罗斯真的像美国一样也从中亚抽身——这应是日本右翼分子目前希望看到的前景,那么在今天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国将难以填补在中国西陲出现的地缘政治真空,俄在中亚的存在符合中国的利益。 西北地缘环境向汉唐回归 从历史看,在海路尚未开通之前,对中国安全影响最大的是西线丝绸之路,出河西走廊以后,进入中亚...
阅读全文
2014-02-05 19:47 战略·谋略 ⁄ 共 1552字 暂无评论
地缘政治问题实质上是资源政治问题,对美国而言,地缘政治的实质是石油美元问题。1897年,威尔逊向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外交就是管理国际商务”。理解这句话也就理解了美国及其命运。石油关乎美元,进而关乎美国的命运。 美国总统尼克松为美利坚民族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是,成功使美国摆脱越战并与中国修好,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对美利坚民族而言也许是致命的:他宣布放弃美元的金本位而将美元直接与国际石油挂钩。于是...
阅读全文
三、从远东到中东:美国国力因反复透支出现严重“肾虚” 早在美国崛起之初,欧洲就有了“将美利坚重新纳入大英帝国”的考虑并得到共济会的支持。1891年,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全球最大钻石巨头戴尔比斯集团创始人塞西尔-罗兹支持下,在英国创立的“罗兹会社”,其确立的宗旨为:“将大英帝国统治扩展至全世界;完善大英帝国向外扩张的体系,由英国国民对所有可资生存的地方进行殖民……将美利坚重新纳入大英帝国;统一整个帝国;在帝国...
阅读全文
国家外交政策及其走向不取决于它每隔几年发表的各种白皮书和各类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国际社会对其外交政策接受的程度。结构决定性质,外交同理。笔者试从这个角度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对其“战略东移”可能的走向及中国应对政策做出必要的分析。 一、美利坚民族国家形成及其异化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国家需求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
阅读全文
2013-03-21 19:42 战略·谋略 ⁄ 共 5799字 暂无评论
《环球财经》:张老师,您曾指出,英美国家的文化传播经验最值得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对其加以总结和借鉴。 张文木:是这样的。英美国家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比较圆熟的国家。从工业革命之后到今天,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英国和美国统治世界已经200年,他们逐鹿世界的历史和统治世界的手段值得任何国家借鉴学习,尤其是通过文化传播控制世界的手段值得各国学习和警惕。 《环球财...
阅读全文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英美国家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比较圆熟的国家,他们治理世界的经验,特别是其中文化传播经验也最值得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对其加以总结和借鉴。 一、文化传播是西方按其战略意图塑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国家战略是实施国家政治路线的工具。历史上,国家——只要它还存在的话——文化传播历来是与其政治目标相呼应。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即便不是...
阅读全文
从拿破仑失败后的1815年维也纳会议算起直至二战结束,英国对印度洋的绝对制海权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它成为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关键支柱,使得英国在这一百多年间能够相继挫败俄国人、德国人乃至日本人向印度洋发起的全面进攻。这样的“战绩”,即使今天的美国也难以企及。但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对印度洋的占领使大英帝国的扩张和繁荣达到顶峰,接踵而至的却是英国转入——尽管速度很慢——衰落。 与19世纪的英国一样,美国曾在中...
阅读全文
    20世纪40年代,中国已被帝国主义国家分裂成五六块,这是中国最危险的时期,即使到了抗战胜利的1945年,中国仍面临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再次被分裂和瓜分的危险。     1944年10月9日,在欧洲战事接近结束时,丘吉尔来到莫斯科,与斯大林秘密达成了瓜分东欧的“百分比协定” 。11月19日即斯大林与丘吉尔达成那份秘密瓜分欧洲的“百分比协定”后的一个多月,斯大林便接见法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多列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