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白云先生:《世界是红的》自序

2017-06-05 21:55 战略·谋略 ⁄ 共 317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从16年的春节开始,写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一年多。最近休息了一阵子没有更新,很抱歉让同道们久等了。今天,我们来说说这本书,也算是对至道学宫过去一年多的总结。

在16年春节之前,至道学宫的文章以对《道德经》的注解为主。16年春节是个转折点,因为那时候,有一股很强大的感应,让我觉得,这一年对世界,对中国至关重要。所以,我要从圣人之学中暂时抽离出来,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说出来,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说些什么。

为了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说出来,当时写了两个系列专题,第一个系列是《看世界》,第二个系列是《看中国》。《看世界》的第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全球化3.0:世界是红的》。

后来这篇文章的标题,成了《世界是红的》这本书的名字。在成书时,对这篇文章的部分章节做了修改,全球化3.0,改成了全球化4.0。全球化的进程,从三个阶段,修正成了四个阶段和版本。这样看起来会更富有历史画面感。

这两个系列的立论基础和框架,是文化政治经济金融市场产业等多层复合立体分析。在《看世界》《看中国》两个系列之后,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已经交代完了。所以紧接着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进行最底层的文化分析。只有文化分析,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为人只是其文化、历史与社会的产物。

为了在文化层面上,对中国,对世界进行深度剖析,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接着又写了《精神贵族》这个系列。

在写完《精神贵族》系列之后,更进一步,要阐述这种文化的深层驱动力,会将世界带向何方,会将中国带向何方?这股力量所呈现的未来图景是,一方面是中国不可阻挡的复兴,另一方面是西方不可阻挡的没落,世界必然会进入一个后美国时代。为了描述这个后美国时代全球图景,接着又写了《帝国末路》系列。

综合了《看世界》《看中国》《帝国末路》三个系列的大多数文章,就合辑成了这本书——《世界是红的》。

世界是红的,这个书名,意蕴很深,首先,它象征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复兴,就是这样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必然将重返世界之巅,回到历史上我们自古以来就占据的世界文明的主导地位。其次,它象征着,当前人类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只有华夏文明,才能带领人类驱散黑暗和阴霾,走向朗朗乾坤的光明。第三,它象征着,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千年级别的上升期。我们民族的命运,未来将会像一轮红日那样,蒸蒸日上。

在写完《帝国末路》系列之后,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我看到的,已经说完了。自以为,能说清楚的,也基本上都说清楚了。

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都说清楚了。接下来,就到了把怎么办的问题说清楚的阶段。为了把社会上很多问题说清楚,至道学宫又写了两个系列。一个是《捭阖牧道》,一个是《玄览明鉴》。《捭阖牧道》侧重于把社会问题说清楚,《玄览明鉴》侧重于把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些问题说清楚。

在这个阶段,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不难理解。打个比方来说,每个人都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说起来,大家都会很激动。一旦要行动起来,我们具体的应该怎么好好学习,才能走向未来的美丽新世界呢?比如说,要读书总得先起床吧?很多人你说读书好的时候,他感激你。但是你喊他起床的时候,他则又咬牙切齿地痛恨你。

显然,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比起床更艰难。因为要革自己思想人格的命,革自己文化人格的命,那无异于是对自己精神生命的一次重造。讳病忌医,是很多人都会作出的自然反应。

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有没有问题?大家都说有。我们通过努力,能不能改变世界?大家都说能。这前面的两个阶段,很容易取得共识。分歧出在第三个阶段,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不是要把那些败坏的东西都清理掉呢?这时候,很多人就愤怒地说,不可以。因为以很多人的败坏程度而言,一旦清理掉了那些腐朽败坏的东西,他们也就一无所有了。

也就是说,很多人,整个人都烂透了。尽管他们希望,他们憧憬,但是他们面对变革,一动也不敢动。一个烂透了的人,随便动他一下,就会支离破碎。所以他们感到无比的恐惧。越是腐烂的人,越害怕光明和正义的到来,正义和光明到来前的每一个脚步声,都会让他们风声鹤唳。

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我想我能够说清楚的,都说清楚了。接下来,至道学宫还要写什么呢?接下来将专注于传播华夏文明的文化和思想,培养西方主导的这个旧世界的掘墓人,培养中国复兴后的新世界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人是一种那么美好的造物,应该配得上更美好的世界和命运。人类不应该如此践踏自己和互相践踏。

成书的过程,内在的纲领和条理,上面都说清楚了。下面,就很多人比较关心的至道学宫的行文和风格,做些说明。

在前面,我们多处说到,把看到的东西说清楚。是的,至道学宫所有的思想都是视觉化的思想。是看到世界,一览无余的看到世界,然后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这不是学术,也不是研究,甚至也不是思考,而是透视,是洞察力。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到一头大象,然后说,这是一头大象,问题就完了,这就是视觉思想。如果看不到一头像,而只是靠摸,今天摸这里,明天摸那里,摸了好几年,还要引用别人摸大象的各种经验,最后写出来了一部论证大象是大象的论文,这个则是学术。很多人说至道学宫的文章不讲求学术规范,我又不瞎,又不需要盲人摸象,把看到的东西直接说出来就行了,根本没有学术的必要。

这种视觉思想,表现在行文上,也是视觉风格的文字。所以很多同道反映,读至道学宫的文章,非常有画面感,有意象感,有史诗感,读完之后浑身都很舒服。这就是视觉化的行文风格,及其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视觉思想,视觉行文,在表达欲上,也是视觉表达。因为看到了很多令人激动的东西,又想一下子把看到的东西告诉别人。所以这种表达,必然的会呈现出来那种通彻脊背的畅快感。至道学宫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字数一两万字的文章,也都是一气呵成。就像泉水奔涌那样,就像水银泻地那样。

表达的畅快淋漓,造成了一个后果:错别字无法避免。很多读者反映至道学宫里文章错别字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几乎是难以解决的。因为我享受的是表达本身,泉水的奔涌本身。一旦泉水奔涌完了,流到了水塘里,水塘里落进去了一些树叶,让我去捞树叶,这个事情对我来说,不仅毫无快感,还特别的痛苦。

还有一个问题,至道学宫的文章包罗万象,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事。这就是对视觉思想的不理解造成的。难道一个有眼睛的人,只能看到大象,就看不到山山水水和花花草草吗?根本不会这样。很显然,所有进入他视野的东西,他都能一览无余。只能在一个领域一个方面才能有感知的人,说明那不是靠眼睛看世界,而是盲人摸象靠手摸世界所造成的局限性。因为一个巴掌,一次只能摸一块巴掌那么大的地方。他们则把这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美其名曰为专业。

最后,要对很多同道们对作者的好奇心,做下说明。一个沉沦的世界,连通古圣之道,找到最终的答案和光明,中间会途径很多黑暗地带。我要做的事,就是在这些黑暗地带,全部通上路灯。所以,我是谁,根本不重要。对于赶路的人来说,脚下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开车不看路,只盯着路灯看,车就开不好了。尤其是,一边盯着路灯看,还一边好奇到底是谁安装的路灯,这样就更没法专心开车了。

至于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这跟我的履历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现实中我没有遇到过能影响过我的人。很多东西好像都是天生的。为什么我要做这样的事,因为前几年读了华夏圣人之书之后,冥冥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不得不做这些事,我想,自己大概是被选中了吧。

前面把需要说明的,都说清楚了。我们再回到《世界是红的》这本书。首印1.5万册,在面市第一天,就卖完了。所以出版社连夜又加印了第二版。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天的缺货状态。目前缺货状态已经得到改善,各个渠道都有现货。

来源:微信公众号“至道学宫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