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东亚国家重拾文化自信

2007-05-21 07:29 战略·谋略 ⁄ 共 241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中日韩的儒家思想正在大规模回潮,现在终于普及到普通民众中间,东亚地区兴起<<论语>>热.1999年台湾,2000年韩国,2006年中国大陆都请学者在电视上讲《论语》,引起热潮.台湾在1999年在电视上讲<<论语>>,2000年韩国学者在韩国国家电视台上讲了60多期<<论语>>,2005年日本东京电视台制作了《〈论语〉进行时》,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学者于丹讲<<论语>>.中日韩<<论语>>出版现在非常繁荣,中国大陆这一段<<论语>>出了几十种书,于丹汇集讲座内容的《于丹〈论语〉心得》已热销250万册.日本大小书店都有《论语》大小专柜.

教育上,台湾兴起少儿读经班,已经有几十万儿童参加,日本在几年前,一些学校和私塾就逐步把《论语》的内容加入到课程当中.韩国首尔江南区兴起很多"论语"学校,中国大陆也有不少收费昂贵的少儿读经班.

东亚文化共同之处有儒家思想,大乘佛教,使用汉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亚现代化以来,儒家文化虽然地位下降,但是对东亚普通民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儒家文化破坏最大的中国大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仍然保持着传统儒家伦理的内核,这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国盛行可以看到.

儒家思想与民族主义运动有联系,但是儒家思想是一种普适主义思想,讲民族主义比较勉强,韩国人和台独分子就认为孔子是鲁国人,不认为孔子是中国人.古代汉语被认为是东亚的拉丁文,不是中国人专有,中国古代经典也不被认为是中国人专有,儒家思想是东亚文化的源头.因此儒家回潮是整个东亚社会的思想运动,不是中国独有.东亚的儒教社会在现代化上取得了成功,被认为是对西方文明模式的威胁,特别是如果中国最终取得成功,东亚模式会增强对西方以外国家吸引力.东亚儒学复兴是东亚在现代化上取得成功后,在文化上重拾信心的表现.

在战前日本儒家思想很强,战后日本儒家被认为是军国主义思想一部分,遭到否定.但是儒家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日本走向正常国家,作为对过去的反动,日本儒学逐步回归.日本儒学思想与日本其他思想很好融合,不发生冲突.

韩国儒学一直保持旺盛,2000年在电视上讲论语,与中国去年于丹在电视上讲<<论语>>一样掀起论语热潮.韩国儒学与其他思想矛盾比较大,基督教与儒学进行激烈竞争.某些韩国学者认为,韩国与朝鲜共同之处在于儒学,儒学对国家统一有很大帮助.

中国80年代初期改革建立小康社会的学说与儒家大同说有关联,康有为在清末民初对儒家大同说进行了发展,邓小平那代人应该深受影响.中国儒家思想回潮开始是由海外到内,从下到上,由上到下三种方向的思想运动.

儒家思想回潮最开始是由海外到内.改革开放后,海外的新儒家思想重新进入中国大陆,部分海外学者以东亚经济发展文化决定论强调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帮助.大量海外新儒家书籍在国内出版,例如唐君毅和钱穆的书.少儿读经运动从台湾传入大陆,激起争论,但是读经班越办越多.

从下到上的过程,是儒家思想家向上推销思想,扮演了现代叔孙通的角色.更进一步某些学者认为中国应该重新建立儒家意识形态,又要扮演现代董仲舒角色,准备重接"道统".

从上到下的过程.包括以德治国思想,对内和谐社会思想,对外和谐世界的思想,现在管理政府官员开始考察官员的道德操守,在海外推广孔子学院.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了古代经典课程.也反映了一种增强软实力的文化战略,儒学复兴是大国竞争的表现,对外进行文化竞争,对内团结人民.

儒家回归反映了对精英地位和意识的追求,穿长袍大袖汉服,行成人射御礼,都是古代统治阶级和劳心者的礼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的,汉代前是诸子百家,汉代后是儒道释互相融合,宋朝以后儒道释三家之中儒家思想超过其他两派.近代以来,儒家没落,被当成导致中国落后的意识形态.

现代新儒家讨论的主题是很古老的儒家心性之学-所谓"道统",心性之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考古挖掘的郭店竹简《性自命出》其中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后来四书《中庸》中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说明新儒家在维传统思想上的坚持.但是新儒家也回答时代问题,吸收了西方和佛教思想把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认为自己能以中国思想解决当代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唐君毅认为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工造成专业利益集团与社会的功利性斗争,比如香港医生利益集团使香港人均医生数量很低,印度教师利益集团造成印度文盲比例过高,人们越来越厌烦社会不愿意负社会责任(造成下流社会),唐君毅认为儒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中国佛道思想在普通人心理影响很大.佛教中国信众众多,规模很大.喜欢养生之道,顺从自然的生活态度的道家思想也是潜移默化.在中国多种思想也在互相竞争.但是,中国人多种思想能互相融合.从台湾佛教支持少儿读经可看到这一点,认为小孩可以先读<<论语>>打基础,以后再读佛经.

传入的西方现代思想也对儒家进行抵制,比如反对少儿读经,认为不存在什么"道统".现代利益集团反对,现代教育对传统读经教育方法有很强抵制.

儒家思想对创新可能是个阻力,美国有个设计师认为中国人设计技术很好,但是因为文化的限制比较讲内部和谐,设计师不能坚持自己看法,不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产品,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

一位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在明朝海上力量很强大情况下向海外扩张,认为中国人没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儒家文化的中国没有进行海外扩张的意识形态,对外扩张行动难以获得支持. 美国学者认为推广儒家思想有软化中国外交的作用,从儒家来的和谐世界观,在外交上就是保守,维持世界现存秩序.中国石油公司最近在非洲遭到攻击,反映了中国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外交伦理结合造成困境.反映了大国崛起的传统伦理困境,不管是儒家伦理还是中国现代外交伦理-诸如不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思想.新儒家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文明病态的反应,准备以中国文化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有可能成为大国崛起的意识形态.

广州 麦辰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