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最隐的战争

2008-11-02 19:58 战略·谋略 ⁄ 共 3768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据人民网9月8日报道,2008年7月,美国《科学》发表题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头号博士培养学校现在来自中国”的文章,开头写道:“夏季奥运会下个月才开幕,可中国的大学已经在一项全球高校的重要竞赛中领到了金牌和银牌。”这家学术期刊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看到如此报道,我们的有关部门和人员是否脸红?

美国有关机构提供的《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数据显示,在2006年度全美45596名研究型博士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分别位居前三名,好比奥运会金银铜牌得主。中国排名靠前的还有,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163人),南京大学(155人),南开大学(147人),上海交通大学(144人)。不知这些名牌大学是否会为此感到自豪。统计,1978-2004年以留学生身份出国、选择留在国外的比例超过75%。美国博士普查显示,2000年~2005年间,中国大陆(含香港)17763名留美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倾向于继续留在美国的比例为全球之最:2000~2001年达91.4%,2002~2005年为90.4%。留学生的个人选择无可非议,他们早晚可能通过某种途径给中国带来好处。但是,国家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名牌大学,目的是要为本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我们以巨量人口为基数,以巨大投入和层层筛选为代价,无偿为别国培养尖子学生,显然不符合本国教育发展初衷。统计,1978-2004年以留学生身份出国、选择留在国外的比例超过75%。据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年底,中国的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06万,而归国人员却只有27.5万。这就是说,中国人民自己节衣缩食,耗费了大量教育资源所培育出的人才之果,最后就这样被发达国家轻松摘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表明,中国目前已是全球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为什出国人员不回国?我们官方媒体对此一般保持沉默。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金钱因素、政治影响、科研环境制约、外国对我国人才的抢夺。

我们从1978年至今30年的改革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没变:还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管理体系,但经济管理引进的却是资本主义管理模式。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此,对于金钱的重要性,从中小学学生时代从家庭、社会到学校,就已经在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入大学同学之间因收入差距,造成的生活和地位的差距,对学生的潜在影响更深。特别是毕业后就业的艰辛,金钱的诱惑对莘莘学子更具魔力。我们一些人也许不承认,目前一些青年信仰缺失,拜金主义已成为一种社会思潮。由于我国对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一个占GDP的百分数——发达国家已达到2%~3%,而中国则是1.2%。仅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2003年的科研经费就达到27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科研经费的2倍……美国工业界的投入也很大,如微软公司一年的科研经费为50亿美元,接近中国全国研发经费总额的一半。”因此留学生留学海外谋求学业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在海外,希望可以谋求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待遇才是目的。这一方面先期到达的师哥师姐榜样和现身说法,最能打动这些海外学子。可以肯定这些学子会把外国的师姐师哥就业后的经济待遇与国内的师哥师姐们比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什么地方经济待遇好,就会留在什么地方,这是时代变迁大学生的必然选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一切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政治原因。如果我们怪罪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处处自我为轴心,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外国学业有成为什么不学老一辈科学家如钱学森等回国效力?美其名曰:中国的科研环境不如外国,滞留国外继续深造,是为完成学业,实际是贪恋国外的荣华富贵。我们这样对留学生要求也许有失公允之嫌,难道真的我们新一代留学生,从小生长祖国的怀抱中,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思想境界难道为什么的还不如解放前的留学生么?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太快,青年的思想面对多彩开放的世界,抵挡不住外来思潮侵袭,思想迷茫,世界观发生动摇?还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存有缺陷?

首先,我们不应摆脱时间长河和历史的空间,来讨论留学生对成长环境的选择。建国初,国家百废待兴,政府求才若渴,我们的党及主要领导人还没有犯一些政治性错误,其威望正如日中天。当时面对我们千疮百孔落后的国家,一些海外学子,对于中国人民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奋斗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对新中国的诞生充满激情,迫切希望回国参加国家建设,其拳拳之心苍天可表,报效祖国也成必然。

可是我们国家在建国后的发展中,由于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发展进程中违背客观规律,急躁冒进,反右扩大化,以后毛泽东又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继而出现1989年的“六。四”风波。。。。。。,政治运动不断。尽管我们“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已经过去,但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不同程度的伤害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而且进一步影响几代人。而进入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用人制度上,某些领导进一步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用人唯亲,搞关系拉宗派,贪污腐败。。。。。。,极大的败坏了社会风气,进而加重很多学子的失望!我曾看到有关报道,50年代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如普通火车司机一样开火车。老一代革命家与民同命的高尚人格,当时怎能不影响海外的学子?!而目前,请问:我们又有多少干部台上高喊反腐倡廉,台下贪污腐败,包养情妇。。。。。。手中权力为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其子孙又有多少人享受祖辈荫泽,升官发财,出国留学定居?和建国初期的前辈相比,其人格天壤之别!能不影响莘莘学子回国报效的情愫,使他们感到失望吗?!其人昏昏,必使人昭昭!

科研环境的影响。国内技术水平低,试验设备差,研究环境不好。这是一些留学生不愿回国能说出的最冠冕堂皇理由。对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有人说,它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综合社会关系能力强弱的检验,这点有时候比个人的能力还重要。而在外国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则相对很弱。以袁隆平为例,他先后获得过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却因“误会”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2006年却被美国授予外籍科学院院士。还有上海的李爱珍,先后参加2001、2005年的科学院增选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选,屡次不中。2007年却被美国授予外籍院士。我想可能我国的院士评选标准严于美国?故袁隆平和李爱珍没有当选。尽管网上有些人说三道四,其理由也值得商酌,但是不可否认其在国内外大学生中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对留学生滞留国外是否有影响,大概留学生心中自己知道?如果我们经济待遇不如国外,国内再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科研环境,搞论资排辈,学阀垄断,门第森严。。。。。。,回国的人员减少其为必然。如果我们的官员,还以“科学虽然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进行爱国教育,就更显得苍白无力。

外国媒体的宣传。我们国内由于宣传导向的问题,对某些负面的事件影响是不允许报道的。但是,国外则不同,他会导致留学生世界观的巨大改变,我们不可小视外国媒体对留学生的思想影响。他可能颠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也是影响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逐渐加强媒体开放,敢于自我剖析,让人民了解事实真相,让人民了解到我们的政府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于负责任的政府!是一个廉洁的政府!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政府!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政府正从这方面入手,从四川抗震救灾的政府行为,让我们看到曙光!

重金收买人才,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人明白,如果每年把世界各国留学美国的顶尖留学生留在美国,不仅促使美国的科研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的前沿,而且由于把各国顶尖人才不断滞留美国,必将造成各国顶尖人才的断代,进一步滞后各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中国,如中国科技水平始终不能赶超美国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必然堪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就很难与美国抗衡,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是军事的进步,将受遏制。也许美国人不承认,他们在用一切手段与中国抢夺人才,从长远观点看,远比经济的全面围剿,正面的军事对抗更隐蔽,更具欺骗性,它是釜底慢慢抽薪。顶尖人才的长久缺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科技水平的落后才会逐渐显现出来,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被遏制,达到美国制衡亚洲,称霸世界的目的。

唐太宗李世民面对魏征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直谏大臣魏征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自己玩一只小鸟,怕魏征看见,说其玩物丧志,还藏起来被捂死。结果开创了享誉史册的“贞观之治”,大唐帝国内臣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朝来贺!

留学生不回国,首先我们政府及各级领导是否应多一点躬身自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想我们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借用古人的话,只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国家就有希望,就会有凝聚力。"领袖一念,国家十年,伟人多一点谦虚,国家就少一次失误,多一次复兴的机会。

那时我们才能真的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山东吕付春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