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台湾国际空间与马英九连任

2008-11-06 20:00 战略·谋略 ⁄ 共 185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代表国民党执行中国主权以来,在台湾“外交”方面,改变陈水扁的“烽火外交”的鲁莽国际行为,积极倡导“两岸外交休兵”、“台湾活路外交”新思维,摒弃台湾“金钱外交”的政治陋习。马英九执政团队的执政新风气赢得两岸民众掌声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的质疑。尤其是马英九再次在联合国鼓动个别所谓“台湾邦交国”提交“参与”联合国提案遭到中国政府的否决后,有许多人质疑:马英九坚持“不统”的两岸政策下,“活路外交”之路又在何方?更有甚者,把“马英九拓展台湾国际空间”与“马英九连任”确定为因果关系,似乎要把马英九现在与未来的失败都算在中国大陆的“头上”。

事实上,主张中国大陆为台湾“让渡”国际空间的个人或群体,无论其出发点是为了什么,都有意或无意地误读了中国政府对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善意。中国党和政府不止一次的在多种场合表达过对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的重视。但是,基于两岸对台湾政治定位认识上的落差,两岸都暂时无法在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上形成共识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两岸政治互信不足。

中国党和政府不断强调:在马英九坚持“不统”的两岸政策条件下,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即便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善意,也不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让步:

1、中国大陆不可能与台湾在“不统”的政治前提下与之签订“和平协议”;

2、中国大陆不可能与台湾在“不统”的政治前提下帮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

因为在台湾执政当局坚持“不统”的政治条件下,如果两岸签订“和平协议”,其实质就意味着中国大陆认同“两岸不可能统一”的政治事实;相似的,在台湾执政当局坚持“不统”的政治条件下,如果中国大陆帮助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其实质就是制造“两岸不可能统一”的国际政治事实。一旦造成“两岸不可能统一”的国内和国际政治事实,就意味着台湾与大陆永远不可能统一了,台湾就形成了事实独立的局面,中国《反分裂国家法》就等于废纸一张。中国党和政府都无法挽回中华民族被自己亲手分裂的历史局面,这样的错误是无法得到13亿2300万人民原谅的。

这就是中国党和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在台湾执政当局坚持“不统”的政治前提下必须谨慎处理“两岸和平协议”和“台湾国际空间”问题的根本原因。

所以,面对两岸的政治局面,尤其是台湾执政当局制造的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障碍,中国党和政府从两岸的客观实际出发,多次提出:在建立和累积两岸政治互信的前提下,通过搁置两岸主权争议的方式,两岸关系的发展遵循“先经贸后政治”的原则,以优先落实马英九执政团队关于“发展台湾民生为第一要务”的政治承诺为突破口。中国大陆履行“照顾台湾”的政治诺言,两岸执政党和政府需要切实一心一意提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才是中国党和政府做出的符合最大多数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政治善意。

可是,自马英九执政以来,不断通过人为制造两岸政治议题的手段,以持续向中国党和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获取台湾的所谓“政治利益”,从根本上危害了两岸建立的政治互信。既便如此,中国党和政府仍然本着最大的善意和耐心,努力帮助马英九执政团队实现向台湾民众做出的各项政治和经济议题的竞选承诺,如两岸包机协定、“台湾邦交国”数量保持不变等等。只要马英九执政团队不在国际上一再挑战中国党和政府的耐心,只要马英九执政团队不危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愿意本着最大的善意和耐心与对岸开展多种形式、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和交往,不断建立和累积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

两岸建立和累积政治互信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维护两岸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准则,相互履行彼此政治默契,相互关注彼此的政治关切,相互尊重彼此的政治底线,无论两岸之间发生怎样的问题或风险,两岸都要始终保持善意的沟通和理解的方式予以共同面对和解决。

所以,只要遵循以上建立和累积互信的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只会成为台湾执政党保持持续执政的动力和支柱,而不可能成为障碍和问题。

相反的,如果马英九执政团队一再制造国际事端挑战中国党和政府的耐心,一再制造政治议题阻挠中国大陆对台湾民生的支持和帮助,一再通过蓝绿串谋的方式危害中国大陆的核心利益,一再做危害台湾民众切身利益的政治操弄,一再失信于中国大陆或台湾民众,那么马英九及中国国民党的持续执政的可能性当然会不断的下降,直到完全丧失为止。

归根结底,中国国民党及马英九能否保持持续执政,本质上取决于中国国民党及马英九执政团队能否真正做到根植于台湾民众、服务于台湾民众和先进于台湾民众。所以,中国国民党及马英九能否保持持续执政与是否拓展不具备现实可能性的国家空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作者:肖永国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