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控制·综述 > 正文

人还是机器人?这是一个问题

2010-06-12 17:20 控制·综述 ⁄ 共 1257字 ⁄ 字号 评论 2 条

作者:卜王辉

    前些天参观了一家在业内比较有名的压缩机生产厂家。厂里有一条几年前从国外引进的装配流水线。这条装配流水线的效率很高,大概每几秒钟就有一个成品下线。可惜这条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并不是很高。

    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条装配流水线的效率很高,但自动化程度却不高呢?原因是,企业采取的是人海战术,流水线的高效率是以工人们高度机械化的重复性动作为代价的,而自动化的机械却使用得不多。流水线上工件的装夹、移取,轴、销、螺钉等零件的定位,以及轴孔配合公差的检测等都需要由工人手工完成;唯一由机器自动完成的就是拧螺钉,即工人在一个工位上把螺钉放在螺纹孔里,下一个工位上机器就自动地把螺钉拧紧。生产线上的工人虽然不需要耗费多少力气,但是工人的动作频率很高,因为他们要不停的装夹、装夹、装夹……或者不停地插螺钉、插螺钉、插螺钉……  若有懈怠,则会影响后续装配流程,进而影响流水线上的成品下线速度。

    我想起了大约七八年前,在上海一家有名的汽车生产厂家的总装车间里参观的情景。记得当时给我们的感触很深,倒不是感到它的装配流程很先进,而是与我们想象中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有较大差距。如何将车轮安装在车身上?靠人。而且拧螺钉也要靠人,只是不用扳手起子,而是用自动拧钉枪。其实自动化的装配技术已经成熟了,为何还要依赖那么多工人呢?当时带领我们参观的那位厂里的技术人员向我们作了些解释,说:现在中国人口多,如果采用机器人之类的先进工具,那么就会有许多工人下岗了。

    是这个原因吗?难道一家国外企业会这么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恐怕主要还是看中了中国人口多,所以劳动力廉价的缘故吧。其实不论国外企业还是国内厂家,他们关注的只有一个问题——经济问题: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回报。那么究竟使用工人,还是使用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机器呢?取决于哪一种方式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在咱们中国,正如我的一位在汽车公司工作的同学所言:企业是把工人当作机器人,而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智能的机器人,在中国也很廉价。

    人还是机器人?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而言,生产线上用人还是用机器人?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只重经济效益的企业来说不是个问题,因为答案是显然的,哪个投入少回报多就用哪个。对于企业的这种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企业以赢利为目的。

    可是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或许更加发人深省:那些在流水线上从事高度机械化的重复性动作的工人们,是看作人还是看作机器人呢?尽管肉体上是人,可却似乎不需要思想,至少那些高度重复性的动作完全构成了那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

     人还是机器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工程、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对我们从事工程技术的人来说,问题似乎单纯了许多;解决方案是直接明了的:设计制造出更多的诸如机器人之类的先进机器,取代生产线上的工人,使得这些工人能够从事更轻松也是更高级的工作。

    是啊,要么机器人取代人,让人不必从事繁重枯燥的工作;要么人代替机器人,只是这时人还能否称其为人就是一个问题了。

目前有 2 条留言    访客:2 条, 博主:0 条

  1. nsdy 2010年07月21日 4:48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人还是机器人。。。 我们是人 。。。 可是我们的老板把我们当成工具 也许那些高才的人才被当成机器人吧

  2. adaevo 2011年01月01日 7:06 下午  @回复  Δ2楼 回复

    工资怎么办?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