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进军西藏与毛泽东当年的通盘战略

2007-09-08 10:52 伟人 ⁄ 共 7956字 ⁄ 字号 评论 1 条

1949年12月6日,新中国成立仅仅66天后,毛泽东离开北京,坐火车穿越俄罗斯大平原,横跨欧亚两洲,于1月16日到达莫斯科。与苏联同志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几天前,毛主席电召周恩来总理,来莫斯科参加谈判。

与斯大林和苏联方面要商谈的事还很多很多。

但是,此时此刻,毛主席深邃而睿智的目光已经超越莫斯科大平原,转向国内,使毛主席感到欣慰的是:人民解放战争以国内外所有人、包括他本人和中共中央的估计还要快的速度(党中央原来估计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以雷霆万钧之力、之势,埋葬了蒋家王朝。另一方面,时时萦怀于胸的是:10月1日那一天,他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还不能在我们祖国的三个地方飘扬:

东边,青天白日旗伴随着阵阵海风,那是台湾。

南边,号称“日不落国”的老牌帝国主义的米字旗,还插在香港;与其紧邻的澳门,也插着葡萄牙的旗子。

在西南边陲,那片世界上最高最高的地方,辽阔壮丽而又神奇的西藏尚未解放。

正因为这样,尽管毛泽东身在莫斯科,心却在国内。早在1949年8月6日,毛主席在给彭德怀和西北野战军的电报里,对兰州战役和进军大西北的作战部署作了周密安排的同时,对十世班禅问题作了专门指示:“请十分注意保护,并尊重班禅及其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

这就是说,早在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新中国尚未成立之前,“解决西藏问题”,已经是毛主席战略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和第一野战军很快与客居青海塔尔寺的十世班禅及其行辕取得联系。10月1日,几乎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的同时,班禅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西宁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致敬电:

“钧座以大智大勇之略,成救国救民之业,义师所至,全国欢腾。……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班禅谨代表全藏人民,向钧座致崇高无上之敬意,并矢拥护爱戴之忱。”

1949年11月23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联名复电班禅:

“接读十月一日来电,甚为欣慰。西藏人民是爱祖国而反对外国侵略的,他们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策,而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分子。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这个愿望。希望先生和全国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在这封电报里,毛泽东坚定明了地表明了他的决心。

西藏问题是个重要问题,毛泽东亲自作出决策。

他说:西藏虽然人口少,但是国际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占领。经营西藏问题要成立一个党的领导机关,叫什么名称及委员人选,请西南局拟定电告中央,这个领导机关要迅即确定。

11月23日这一天,毛主席电令彭德怀,电报是这样写的:

德怀同志并告贺习刘(注1):

(一)复班禅电略加修改即可发表。(二)经营西藏问题请你在西北局会议上讨论一下。目前除争取班禅及其集团给以政治改造(适当地)及生活照顾外,训练藏民干部极为重要。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就现在情况来看,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的责任,西南局则担任第二位的责任。因为西北结束战争较西南为早,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据有些人说平坦好走,班禅及其一群又在西藏。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在川、康平定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但西北局现在即应于藏民干部准备问题及其他现在即应注意之问题作出计划,你们意见如何,盼告。

毛泽东

十一月二十三日

毛泽东在这份电报里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明年”即1950年“秋季或冬季”,完成解放西藏的神圣任务。

12月30日,远在莫斯科的毛主席,在致中央的电报里,再次强调:“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在刘少奇主持下,中共中央于1949年12月31日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祝贺1949年在各条战线取得的伟大胜利,并把“解放西藏”作为1950年一项光荣的战斗任务。

此刻,毛主席接到国内电报,向他汇报了解放西藏的准备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眼下正是严冬时节,尽管壁炉烧得旺旺的,室内是暖融融的,室外的气温却在零下30度左右,俄罗斯平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毛主席伫立窗前,神思飞扬。从俄罗斯的积雪,他仿佛看到了万里高原的崇山峻岭,皑皑白雪;从克里姆林宫的红灯,看到了布达拉宫的金顶。这次来莫斯科,毛主席带来了他的政治秘书陈伯达。陈号称“中共一支笔”,很多重要的文件都出于他之手。现在就在隔壁,给国内的复电本可由他起草,但他不熟悉西藏情况,毛主席不放心。于是展纸挥毫,亲自起草致中央的电文:

中央,德怀同志,并请转发小平伯承贺龙三同志:

(一)德怀同志十二月三十日关于西藏情况及入藏路线的电报业已收到阅悉。此电请中央转发刘邓贺三同志研究。(二)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三)……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为此,建议:(甲)、请刘邓贺三同志于最近期内(例如一月中旬)会商一次,决定入藏的部队及领导经营西藏的负责干部等项问题,并立即开始布置一切;……(四)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西南刚才占领,西南局诸同志工作极忙,现又给以入藏任务,但因任务重要,且有时间性,故作上述建议。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请西南局筹划电复为盼。

毛泽东

一月二日上午四时于远方

元旦上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联合举行盛大的团拜会,邀请毛主席及中国代表团参加;下午莫洛托夫、米高扬拜会毛主席,安排毛主席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参观的具体事宜。按照毛主席的习惯,晚饭后稍事休息,夜里开始工作。这就是说,毛主席在1950的第一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有关事宜。

1月7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二野电示第18军改在乐山、丹棱地区集结待命,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等速去重庆领受任务。刘、邓于当天致电中共中央、毛主席,已确定由第18军担任进藏任务。

毛主席关于解放西藏的任务下达后,第一、第二两个野战军都在积极贯彻实施。更何况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贺龙都是统帅百万大军、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新中国已经成立,虽然还有不少困难,但情况不知比过去好多少倍!毛主席本可以一百个放心。可是,他不能不谨慎。

1月10日,也就是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离京前往莫斯科当天,毛主席再次亲笔起草致中央的电文,对西藏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中央并请转刘邓贺及西北局:

(一)完全同意刘邓一月七日电之进军西藏计划。现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均已承认我们,对于进军西藏是有利的。(二)按照彭德怀同志所称四个月进军时间是从五月中旬算起,则由一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尚有四个整月的准备时间(我前电写成三个半月是写错了)。只要刘邓贺加紧督促张国华及十八军等部,在时间上是来得及的。(三)经营西藏成立一个党的领导机关,叫什么名称及委员人选,请西南局拟定电告中央批准。这个领导机关应迅即确定,责成他们筹划一切,并定出实行计划,交西南局及中央批准。西南局对其工作则每半个月或每月检查一次。第一步是限于三个半月内完成调查情况,训练干部,整训部队,修筑道路及进军至康藏交界地区。有些调查工作及干部集训工作,需待占康藏边界后才能完成,……。

毛泽东

一月十日

1月7日深夜,刘、邓、贺三帅电召18军师以上干部。

刘伯承说:“毛主席命令我们今年要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4月至11月内要控制全西藏。”

刘伯承举杯为进藏将领壮色。

大西南解放后,遵照上级命令,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18军驻守川南地区,军部设在以盛产美酒著称的泸州。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新年。整个川南地区洋溢着欢乐气氛,广大军民高高兴兴过新年。全军上下,兴高采烈。这支英雄的部队,自组建以来第一次在没有战火硝烟、没有枪声炮声,在物产丰富的城市里欢度新年。

解放大西南战役是继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最重要、也是最后一场大决战。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固守西南,光复失地”的美梦。

西南解放后,四川划分为四个行署:胡耀邦任川北行署主任,李井泉任川西行署主任,阎红彦任川东行署主任;张国华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主任。谭冠三被任命为号称“盐都”的自贡市委书记。把川南交给张、谭经营,足见刘、邓首长对这支部队的信任和重视。

1月7日深夜,他们突然接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人签署的电报,要18军师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到重庆来,接受新任务。

1月11日上午,刘伯承接见张、谭等人。

刘伯承心里有底,他用手推了推眼镜——作为刘、邓麾下的战将,张国华、谭冠三等人都知道,这是刘司令员的一个习惯动作,每当他要作出一个重大决策,下达重要命令,总要扶一扶镜架,使眼镜戴得更舒适,仿佛要使决心更坚定,语言提炼得更精确。然后透过深度镜片,用舒缓而庄重的语调说:“这次是交给你们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党中央、毛主席决定18军担任解放西藏的任务。”

刘伯承在这里一连用了三个“非常”。张国华、谭冠三等人仿佛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能够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任,接受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他们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光荣感。

张国华、谭冠三等人“刷”地站起来,齐声回答:“请司令员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1月15日,刘伯承和邓小平接见18军师以上主要领导干部,正式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的命令。刘伯承说:“毛主席命令今年进军西藏,这是现在民主力量与世界帝国主义斗争这个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夜长梦多。结合西藏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毛主席要求我们在4 月至11月内控制全西藏。”

离开重庆前夕,刘伯承、邓小平举行宴会,为他们送行。席间,刘伯承用湖南话问谭冠三:“同志哥,你的酒量怎么样?”

谭冠三摇摇头:“不行。”

刘伯承又问张国华:“你这个老表怎么样?”

张国华说:“也不行,我们几个人都不行。”

刘伯承说:“今天破例为你们准备了几瓶上好的茅台,是贵州同志送来的,过年都没有舍得拿出来,。”他又问:“你们喝过茅台吗?”

谭冠三回答说:“长征时,路过贵州,喝过一点。”

刘伯承举起酒杯,站起来。张、谭等人也都站起来。刘伯承招招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满怀深情地说:“今天我敬各位一杯茅台酒,以壮行色。祝愿你们今年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在日光城拉萨喝青稞酒。”

有人把进藏说成“进葬”。毛泽东说:是共产党员的都要举起手来。

刘伯承说:西藏问题是砂锅炖豆腐,不烂也得烂。

藏军主力屯兵金沙江,和谈受阻,打不打?打。昌都战役打响。

成都战役结束后,18军奉命进驻川南,军部在泸州,52师驻宜宾,53师驻纳溪,54师驻自贡。在整个“二野”,他们的驻防条件是比较好的,全军上下,喜气洋洋,感谢野战军和兵团首长对他们的关怀。有的人不无自豪地说:“我们18军吃苦最多,野战军、兵团首长都知道,这次就照顾我们了。”

南征北战一、二十年,很多老同志无暇考虑个人的婚姻大事,这个时候则开始盘算娶妻安家,该享几天清福了。如今一声令下,要离开川南,进军西藏,这个弯子实在太急、太大。

不少人发牢骚,讲怪话,有人把“进藏”,故意说成“进葬”;有人说:打日本,打老将,老子都挺过来了,这下非把这条老命丢在西藏。

针对这种情况,军党委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正人先正己,首先由军党委一班人作出表率。

这些情况反映到西南局、西南军区,反映到军委,朱总司令,刘、邓、贺等首长非常关心和重视,他们指示张、谭和军党委,进军西藏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而最重要的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要求他们组织全军干部战士,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指示,并坚决贯彻之。

朱德、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又亲笔为进藏部队题词,以资鼓励,以示关怀。

朱德的题词是:“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刘伯承的题词是:“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

邓小平的题词是:“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1950年3月4日,毛主席圆满结束在苏联的访问,返回北京。毛主席刚回北京就十分关切地询问进藏部队的准备情况及指战员们的精神风貌。对18军领导和广大干部战士积极领受任务,认真进行准备的正确态度和高昂士气,表示赞赏,当了解到部分干部战士中有些消极、畏难情绪,毛主席既表示理解,又非常严肃地指出:“要告诉进藏部队的同志们,去西藏,对个人来讲,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大有益于国家民族。”“是共产党员,要举起手来到西藏去。谁叫你们是共产党员!”毛主席强调指出:“西藏这地方,我们不要,帝国主义还要。”

与少数同志怕苦怕难,不愿到西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觉同志。李觉是山东沂水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入伍前就是大学生,是个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的战将。当时,作为西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自始至终参加了刘、邓首长接见18军主要领导干部的活动和筹办进藏的准备工作。他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意识到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重要意义,他决心放弃在大城市大机关工作的优越条件和舒适环境,主动要求到西藏去。

爱将请缨出征,刘、邓十分为难,西南刚解放,剿匪镇反的任务非常繁重,西南军区这么个大摊子,正是用人之际,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但李觉的态度十分诚恳而又坚决。考虑再三,刘帅对邓政委说:还是让他去吧!邓小平表示同意,并任命李觉为18军第二参谋长。

临行前,刘伯承与李觉作了一次长谈。刘帅对李觉说:“我们四川有句老话:砂锅炖豆腐,不烂也得烂。你去告诉张、谭和其他领导同志,现在主席、军委已作了决定,要18军进军西藏,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翻遍二十四史,查阅浩瀚的战争史册,从来也没有一支军队向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进行如此威武雄壮而又艰苦卓绝的进军。刘伯承司令员称进军西藏为“第二次长征”。

1950年2月25日,刘少奇在代表中共中央给西南局的复电中提出争取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中央指出:“我军进驻西藏的计划是坚定不移的,但可采用一切办法同达赖集团谈判,使达赖留在西藏,并与我和解。”电报同意派志清法师赴西藏,说服达赖本人或其代表赴北京协商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同年7月,根据中央的指示,青海省派出以当才·诺布(达赖的大哥)、夏日仓、仙灵三位活佛为首的劝和代表团;西康省派出格达活佛,分两路前往拉萨。

5月29日,中央批准了西南局拟订的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的基本原则,共10项条件,后被称作“十大政策”。

但是,中央人民政府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努力,遭到以摄政达扎为首的极少数亲帝分裂主义分子的顽固拒绝。夏日仓、仙灵两位活佛到黑河后即被西藏当局软禁。格达活佛于7月24日到达昌都后,亦被软禁。8月28日不幸遇害身亡。这样,以达扎为首的极少数上层分裂主义分子,堵塞了和平谈判的大门。同时,将藏军主力部署于金沙江一线,企图用武力抗拒我军入藏。

在这种情况下,进藏部队不得不实施昌都战役。

1950年10月16日,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昌都战役,噶厦政府苦心经营的金沙江防线,一夜之间即被突破,西藏东部重镇昌都宣告解放。24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能战方能言和。

昌都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即10月25日,彭德怀将军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安定而巩固的西南国防,可以集中力量打击美国侵略者。

这一事件再次证明毛主席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胸怀全局,运筹帷幄。

阿沛·阿旺晋美来北京谈判。毛泽东在丰泽园召见谈判代表李维汉、张国华,说:协议达成,好。协议实现不实现,要努力。他问:进藏部队能吃饱肚子吗?

毛泽东强调:一面进军,一面建设。

昌都战役后,在西藏广大僧俗人民的强烈反对下,亲帝分裂主义分子达扎被迫下台。11月17日,年仅15岁的达赖喇嘛提前亲政。1951年2月27日,达赖喇嘛宣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召唤,并于当天分别致函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表示期望“达成好的协议”。不久,便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和谈代表团,于4月底到达北京。

中央人民政府参加和谈的首席代表是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代表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

中央对和谈非常重视,整个和谈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经过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的共同努力,加上班禅方面的积极配合,终于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5月23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和政务院副总理陈云主持下,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当天下午,毛主席即在丰泽园召见李维汉和张国华,听取汇报。一见面,毛主席就高兴地说:“好哇,你们办了一件大事,这是一个胜利。但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实现协议,要靠我们的努力。”

毛主席关切地问:“现在进藏部队的情况怎样?能吃饱肚子吗?”

张国华汇报说:“部队生活是苦一点,勉强可以吃上饭,但情绪很好。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完成进军西藏的艰巨任务。当然也有个别部队嫌西藏苦,不想到西藏去。”

毛主席静静地听着,略一沉思,然后举起手,对着张国华说:“去年我就讲过,你回去再告诉他们,进藏对个人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但你是共产党员,党需要你去,你去不去?”

毛主席又详细询问了部队的有关情况。张国华汇报说:“昌都战役后,等待谈判结果的进藏部队,一面休整训练,一面开荒自救,解决吃粮问题。同时进一步开展了解放全西藏的教育,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并掀起了学习藏语文、突破语言关的群众性的学习运动。”

毛主席听了后,表示满意,并指示:部队要“一面进军,一面建设。”要坚持“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方针,不能增加藏族群众的负担。毛主席特别叮嘱张国华:“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

汇报完毕,毛主席亲自送李维汉、张国华到大厅门口,张国华举手向毛主席敬礼,准备告辞。毛主席微笑着说:“不用啦!不用啦!”用左手轻轻拍了拍张国华的肩头,又用右手紧紧握着张国华的手,亲切地说:“我的江西老表,你们此去,山高水险,路途遥远,要多珍重!”

张国华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毛主席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张国华,再次用力握了握张国华的手,像是嘱托,又像是期望:“你们要把西藏的事情办好。”又转过脸,对着李维汉,重复一遍:“一定要把西藏的事情办好!”

5月24日,毛主席在怀仁堂接见阿沛等和谈代表和十世班禅。当晚,毛主席举行盛大宴会,庆祝和谈成功。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全部应邀出席,生动地体现了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

5月25日,毛泽东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布《关于进军西藏的训令》,训令指出:“我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该协议的实现与巩固国防的需要,决定派必要的兵力进驻西藏。”并对进军、补给、修路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一天,朱德总司令为进军西藏撰文,要求进藏部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同西藏人民亲密相处,胜利地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光荣任务。

和谈结束后,张经武将军作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经香港、取道印度到拉萨。张经武离京前夕,毛主席在丰泽园单独接见他,整整谈了三个小时,对西藏工作作了详尽指示。后来张经武怀着激动的心情,多次谈及此事,说,他从井冈山就跟随毛主席闹革命,但面对面聆听毛主席教导,而且长达三个小时,则是头一次,足见西藏问题在毛主席心目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目前有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引用: 1 条

    外部的引用: 1 条

    • 安生:从《西行漫记》到三足鼎立——建交前的中美关系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