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心路 > 正文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研究生

2006-11-08 13:01 考研心路 ⁄ 共 8035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如何使得论文更优秀
文字规范没有低级错误
避免冗长的句子,表达意思明确没有歧义,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要有错字之类的低级错误
观点和重点明确
也就是自己的写作功底的问题善意突出重点思路明确,这一切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
推论严谨前后一致
要是作不到这一点其实是很低级的错误,数据和图表有时候进行了修改,而讨论或者其他地方也有涉及,常常会忘记,这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一定要多检查几次,确保正确。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3年,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http://www.isinet.com)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扩展版收录期刊5800余种。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这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对科研进行评价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出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出个人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期刊2000余种。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学会编辑出版,会议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
《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创刊于1974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我的实验室人际关系---简单实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不过实验室是个人际关系很简单的地方,
因此处理实验室人际关系不同于职场,抱一个简单朴实的心即可:职场中可能为了自保或利益问题而需要降低或损害同事的利益。而在实验室中如果做了损害同门的事(为个人利益),这绝对是自掘坟墓!同门只要有机会就会将你所做的不耻行为到处宣扬。一般人吃亏了事后都会采取措施来降低自己的损失。而每个专业的圈子是很小的,不出3人就能找到对方。据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头天晚上划破个手,深圳的同学第二天就能知道了(呵呵,有夸张的成分,但很清楚地说明人的嘴有多快,人品有多重要)
1.首先明确目标:―――定位
实验室和工作单位在人际关系要获得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工作:一般为短期目标,自己获得钱和资历,然后就走人了
实验室:长期目标,一生的影响,现在的同门以后的朋友,同行
所以应该简单坦诚,真心,互助
当然由于每人的定位及环境不同,所以导致关系的处理也略有不同(比如,只读硕,硕博读,留当工作人员)。但基本原则还是差不多的
2.第一印象―――朴实,平和略热情
大家都明白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其实大部分人佩服有专业知识但同时不会太喜欢功利的人。因为来日方长,所以朴实,平和略热情即可,不要过分问东问西,大谈局势。这样反而让人觉得肚子里没有东西,急于立脚。
3.同老板的关系―――记住老板是忙人但同时也是你的老师!
白天不要动不动就找老板,他不是管家。大部分的老板觉得他是招研究生而不是小学生,所以更倾向你自己去摸索,去动脑筋,同时独立完成实验。但一定要与老板沟通,我个人觉得还是晚上或周末可能好些,比如晚上或周末实验室人不多了,就个把人在做实验,老板看到了心里肯定美滋滋,对你的好感系数狂飙!这时他会主动跟你聊,那这时就不要客气啦!
无论如何都不要到处说老板的坏话!!!
4.同实验老师的关系―――谁带你实验,就当谁的学生,服从于他
老板底下一般还会有老师,这些老师同样希望自己有所作为,在实验室有较高的地位。所以一般会明确分界,自己带自己的学生。不要谁带你实验,而却天天找别的老师。面对老师的时候有问题有可以问,因为他们还是喜欢吹牛的。有事情可以说(别人的坏话千万别说),这样大家的关系也融洽,对方会觉得你把他当老师了从而把你当自己人。
如果没老师带,看谁是二老板或老板器重谁,平时有事找他们
5.与同门关系―――诚信,简单,专业,随和
同门是以后的朋友,诚信是绝对需要的。只有敞开心扉,彼此才可能成朋友
简单: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玩复杂时间长了只会让自己孤立
专业:假如给人的印象一点专业感都没有,大家只会拿你当普通朋友,有事的时候往往不会与你沟通。所以在实验室不要过分掩藏专业知识!
随和:呵呵,这点很好理解,如果别人约你几次去吃饭去玩,你都推脱,哈哈,三次以后人家就没兴趣也不记得带你玩了

请实验室吃饭,^_^,这个听起来不错,实际还是有些难度,大家都是穷人,如果你说你要请,大家反而不好意思去(除非你很有钱)。所以可行的方法是有空AA一起腐败,感情好了,一般也负担得起。

钱学森的思维方式
人们的宇宙观、科学观与其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往往是一致的。由于钱学森具有正确的、现代化的科学观;所以他的思维能力非凡,至今仍十分敏捷、深邃、充满活力,常常有所创新,形成超前意识,其中奥秘很难捉摸和描绘,现仅就笔者的日常观察,罗列几项:
一、大跨度的思维方式
钱老的科学技术观的核心,就是要求他具有广博的知识,集智慧之大成,并能触类旁通,大跨度地思维,从各个方面去把握事物整体关系的“形象”,抓住了事物的机理,深入探索,找到创新与成功之路。他曾以自已的体验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而这里的障碍是人们习惯中的部门分割、分隔、打不通。大成智慧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能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
二、整体的思维方式
钱老总是习惯于把相互关联的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正确区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体与抽象等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中把握部分。他常说:“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否则,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些零碎的瓦片、木椽、窗格子,看不见整体结构和大厦,难以形成独具创见的智慧。
三、综合集成的思维方式
这是钱老系统的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他每日驰骋在古今中外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的时候,他绝不是良莠不分,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不 知什么风浪使他锻炼出一种特别能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他极善于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予以辩证地否定即扬弃,批判地综合集成一切有用的知识。因而,他总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不断发现鲜花遍地 的绿洲。
四、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客观世界万事万物丰富多彩又变化无穷,人们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仅从某一侧面去认识、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难免染上形而上学的色彩。钱学森深感认识片面性、死板、机械的危害。他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最后目标是对其整体及内涵(包括质与量)都充分理解”。
五、灵感思维方式
钱学林很注意捕捉灵感思维,发挥灵感思维的神奇力量。他说,“如果把逻辑思维视为抽象思维,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或直感,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 悟,它实际上是形象(直感)思维的特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文艺工作者往往依靠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特别是。灵感"、去认识、去创作。殊不知单凭自己片面的经验、“跟着感觉走", 不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予以科学的综合,"灵感" 这位可爱的“客人”是不会来拜访你的。

跨专业读研,理论知识不足怎么办

刚开始,我采用恶补的方式,抱着专业书一个劲地啃,可一段时间下来,感觉仍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后来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讲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先看一些相关专业的综述文章,然后带着问题去看专业书,不要想着一次把一本书就从头到尾看完,要有目的的去看。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受益匪浅!
我的一些小经验:
一. 文献查阅  
1.先去查阅一些中文的综述性文章,大体了解本专业的一些术语、理论知识、发展方向。然后带着问题看专业书籍,深化这些术语、理论。记住,千万不要将一本书从头看到尾,那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注:虽然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导师,一直对中文文献抱有一定的偏见,不赞成看中文文献,但是,一是我的英文水平有限,二是中文文献也有精华的,我就曾经看到过几篇2000年左右的文献,并且还不是核心期刊的文献,从中受益颇深。  
2.然后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英文综述性文章(我先看本专业牛人的综述性英文文章,记录一些文章中提到的英文名称、理论、发展趋势等,再去找相关书籍去了解)
二. 不要轻易放弃
遇到很难懂的理论知识时,我决不放弃,会多向人请教,不耻下问...
三. 要多做笔记,并做好索引
我有好几个本子,分别按照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作索引,事先就把每个本子分为a、b、------、z,并留下足够的空间,然后不断往里添加,同时再整理到电脑中,我用word建立一个目录链接,从而在电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索引。
四. 学而时习之
五. 理论要与实践结合
建议自己动手去推导一些公式(即使书中有完整的推导过程)。
如果条件允许,一些实验现象、学来的技巧最好亲自验证!
六.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我的硕士答辩心得——仅适合非牛人
写个硕士答辩心得给明年毕业的虫友--但仅适合非牛人,而且也不适合博士(博士的答辩委员会通常会请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来,我的方法不实用)
我是胸无大志,答辩时只要无惊无险,没有答不上来,造成冷场,中等偏上,顺利通过就可以了。以下为我的经验和心得
1。明确心态
答辩是讲述课题期间所作的工作以及思路,而不是展现口才跟老师进行辩论;也不是拉项目、展现个人魅力需要狂吹嘘!所以态度一定要谦和,答辩内容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课题的优势,难度体现出来即可。除非你是牛人,否则吹得太过分,必然有N多老师站出来把你大卸八块!我原来一同学的师兄答辩题目“开创了××××的全新平台”就被答辩委员会狂扁:俺们就丝毫没看出全新在哪,具有什么革命性等等。下场可想而知!
2。PPT尽量简洁明了
不要写一堆,非要整七八十张幻灯才觉得自己做了工作。没用,关键是让所讲内容成完整体系,清晰明了,老师知道你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创新,哪些难题被你搞定了,你的思路是什么!血淋淋的例子是有个师兄搞了近百张幻灯,结果每张很快就过了,没有突出重点,被老师扁:你的工作是不是保密,我们也不知你做了哪些工作,你每张幻灯那么快,估计目的就是不让我们看你的数据、方法!
3。态度要谦和。
老师提问时,答不上来切记不要说“那我们实验室就是这样做的”,“不对,那我就是觉得。。。”人家会觉得你态度不好,骄傲,狡辩!如果老师问“为什么用A方法,B方法可能更好,为什么不用”如果你会知道,那很好直接答“老师,您说得很对,B法在×××能取得不错的结果,但我这个实验特殊的地方在×××,导致A更好,原来做过AB比较发现。。。”呵呵,那就吹一吹吧。如不知道原因,不会答,就说“老师,您说得很对,原来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因为课题时间的关系,没有进一步探讨,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一定在这方面加强”
4。最重要心得:答辩之前,论文都会送给答辩委员会评审。
^_^,太好了!这是个套答辩老师提问问题的好机会哦!论文送给答辩委员会评审后几天,带上纸和笔去找老师说,因为时间、个人思路、试验技巧问题论文还有很多缺陷,您看我的论文还有哪些问题,您觉得应该怎样改正。一般老师都会说出他的想法,记得用笔记下来,告诉老师一定修改,同时,如果可以,跟老师吹吹,你自己觉得哪些步骤感觉还是做得不好,给点建议。然后回去总结,这样基本上,这个老师要问哪些问题你心里基本上就有数了,准备该怎样回答。我是在外校做的实验,跟答辩老师都不太熟,因为做了准备我答辩时,基本上老师问的问题都在意料之中,很好答,唯一不好答的是有一个老师是外校的,我没见过,没聊过,她问的问题一时让我不好回答,感觉没大好。还有这种答辩前的准备对付口齿不太清的老师也很有效,基本上你已知大概要问什么了,不至于听不懂,造成尴尬。
5。答辩时一定穿得朴素,整洁
6。答之前最好找几个人当听众,完整讲一遍,这样好掌握时间。

科学家必修的四门经典课程!
为了让广大的小虫能够了解国外科学家研究心得的体会,本人翻译了手头的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从别的国家的科学家身上学到如何在做学问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作者的四点心得是:
1. 没有人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2. 面对困难,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3. 忘记你浪费的时间!
4. 学点科学史!
想要了解详细的内容请下载附件。喜欢英文的朋友请下载原文:Scientist: Four golden lessons
喜欢直接看中文的朋友请看科学家必修的四门经典课程。
本文译自自然杂志中的Scientist: Four golden lessons,为了让读者更直接的体会到原文的意思,某些地方本人自己做了一些文字处理。在翻译这篇文献前我搜索了整个互联网,还没有谁来将这篇文章译成中文的。大家的发的仅仅是英文文献。中文的译文在此以小木虫为首发。文献中谈的是作者一生的科研心得,在翻译的时候我也加入了自己对文献的理解,我自己将翻译当做成一种创造,因为通过翻译才能让不懂英语的人看懂这篇文献!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美国的科研者怎么做研究。
希望大家作为内部交流资料传阅,指点其中不足。

放弃理想,未必能成就现实
(《程序员》2004年第9期的maglog专栏文章,有所删节。全文请见杂志。)
上个世纪90年代末,软件泡沫最高涨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里老老实实地学着我的结构工程。我当年的理想是要做一个好的结构工程师,跟我弟弟一起开建筑设计事务所,这话写在日记本上,白纸黑字。后来之所以毅然地抛弃本行来趟软件开发这摊浑水,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技术高手们高大形象的鼓舞。那个时候真是有激情,觉得编程高手被泽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向英雄一样崇拜他们,他们才像是搞技术的,我们这些土木工程师,嗯,也就是个混饭吃。
真的走到这个行业里才发现,中国的软件技术研发的环境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按照一般程序员的大白话,就是“在中国,搞技术的没前途”。有点理想和抱负的程序员,大多面临被分化和钝化的命运。所谓分化,就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转变为管理者、市场人员、宣传员等等角色,所谓钝化,就是乖乖地接受降解,由研发人员转变为工程人员。.....

搞技术的先天都有点自命不凡,总是幻想向着未知领域冲锋,探索新的方向。谁不想重复Adobe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辉煌?谁不想也搞个什么CAD来发掘和开拓新的市场?谁不知道搞项目的辛苦?谁不想安心做出好产品,名利双收,给人生添一抹亮色?可是,难啊!环境所迫,只能放弃理想,面对现实。
不过软件这个东西真的不太一样。我的判断是,放弃理想,也未必能成就现实。原因就在于软件太容易复用了。我们行业里的人整天叫嚣着要提高软件的可复用性,还煞有介事写一大堆书出来谈reuse,殊不知,相对于其他很多传统行业,软件的可复用性实在是太好了。比如说,雅典奥运会场馆中的钢梁,绝对不可能拿到北京奥运场馆来复用,连设计方案也没有多大参考意义。可是人家那成熟的奥运售票系统,改巴该巴就能跑在2008的售票主机上。不说那么玄的,就拿一般的任务来说,有几个程序员能把线性代数方程组的那些七七八八的数值求解算法记得清楚?恐怕能说清楚什么叫矩阵谱半径的人就已经不多了。可是谁又犯的上操这个心呢?真的碰上这种问题,囫囵吞枣地调用IMSL库的一个函数,或者Matlab的一个命令,算得又快又准,还不比你自己哼哧哼哧的写代码强?正是因为软件这东西能低成本大规模的复用,在这个行业里,就存在一个残酷的现象:强势的研发人员事实上在以自己的产品挤压弱势同行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你们雅典的建筑设计师抢不了我北京同行的饭碗,但是微软的多媒体专家就能把我们北京的编程高人们逼得没饭吃。道理很明显,你在做流媒体播放器,做得还不错,但是微软一出手,你肯定趴下。现在用C#分分钟就可以装配出一个不错的Media Player,你呢,要么转行或者转方向,要么也跑去搞装配。落到这个田地,其实就已经肯定只能分到残羹剩饭了。也许抢先干一段,还能有点出息,毕竟帮用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活也不容易啊。但是长远干真的不乐观。为什么?装配这活,技术门槛太低,而且一定会越来越低。干这行,向上给核心产品供应商打工,向下给客户打工,里里外外装孙子。
我接触过很多做项目的程序员,水平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大部分都有共同的心声,真不想做项目,真想踏下心来做做产品研发。大家起点差不多,学校里不见的谁比谁强,凭什么你能专心做产品,探索技术新方向,我却得汗流浃背周旋于客户和厂商之间?而且说实话,搞这种服务活,程序员人微言轻,不是滋味。你还别不服气,服务不就是让客户舒坦吗,客户也是人,让人舒坦的方法多的是,人家sales有的是手段和力量让人家舒坦,干嘛非在技术上较劲,谁也不比谁傻,对不?
要我说,咱们搞技术的真的不能甘心这么走下去。路不是没有,其正到各行各业去看看,沉下心来调查研究,你会发现,这所谓的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就是一层皮。要往深里挖,空间还大得很,机会还多得很。无论是石化电力,还是机械建筑,哪一个行业里都有很多真正的机会。说句不夸张的话,你要真能帮人家解决实际专业问题,还真用不着感叹技术不值钱。不过要抓住这些机会,对这些行业就不能浅尝辄止,一定要有亲身投入、深入实践的决心。现在我们很多开发者喜欢自说自话,整天抱着架构啊、模式啊、N层结构啊孤芳自赏,其实上碰到专业问题根本深入不下去。搞结构软件不懂有限元,搞设备控制软件不懂控制理论,搞探测分析软件不懂信号处理,你上10层结构,用100个模式,也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深入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固然重要,专业知识恐怕更重要。行业应用软件一是复杂,二是专业。经过第一轮信息化,最容易挖的那桶金已经让人给挖走了,再往下走,就不能不沉下心来真正钻到人家专业里去。我相信,那里面的机会大的很。而且,这么想的人不只我一个,已经开始实践的人也不少。现成的例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业结构设计软件PKPM就非常成功,在国内几十万人用,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蒸蒸日上的思维加速公司,也是一个深钻苦干的典型。我也知道不少个人,正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深入到某些应用领域里努力。他们是好样的。我觉得,振兴中国软件业的希望,在在他们身上。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