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选题的几点体会与看法

2010-07-29 08:59 学术科研 ⁄ 共 1229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作者:onesupeng

1、开始的时候,往深度和广度大量学习基础知识。学多少?越多越好。刚进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要做什么,导师也因为你不会做什么而不大在你身上花时间。这个时候不要坐在那儿发呆,往深度和广度大量学习基础知识。

2、大量读文献。读多少?越多越好,我打印出来读的文献,几个机箱装不下。开始的时候,你不太确定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你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化学?无机有机?等等。文献挑那些引用率高的,相关领域影响大的杂志的,牛人的,牛人弟子和相关研究组的,有聊无聊的读。

3、动手。对于初学者,精读一个文献,哪怕读一百遍也不能体会。这个时候,假如你想干事情又没有安排,你可以重复某个引用率很高的文章或者牛人牛杂志的文章,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如果能做出来,很多时候你就进步了一大步,有可能很高级的idea油然而生。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领域,有一个人在02年有一个文章,属于开创性的工作,引用率过百。但是我们认为精度不好而没有努力去尝试。去年导师说了一句话,管他精度不精度,你先实现再进一步考虑其他。我到此时仍然不能理解。直到去年九月份,有段时间实在没事做,找个文献比着换种思路做,一周不到证明是可行的。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做了两个可以冲刺本领域top3的工作,第三个文章正在准备。回头一看,自己这么点工作,能够自成体系,说它领先于国内外同领域其他研究组也不算过分。

4、和导师,同门师兄弟多交流。实际上一个研究组,很多东西有传承,师兄们的经验有些可借鉴之处。聪明的人听听他们的积极意见,忘记他们的悲观论调。这些讨论能够让你逐渐认识,在你们那个圈子,国内外有些什么名人名杂志等。这些信息对于今后做实质性的研究很有帮助。

5、别想着出文章,想着做事情。实际上很多人心里就想着文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不能毕业的人比例很小,往往是那些混日子的人。一开始闷着头练习,做试验,汇报,讨论,看文献,再做试验,再整理,汇报......如此循环几年,有了大量工作、阅读量等的储备,使得你对你做了的工作有个清晰的认识,逐渐对工作体系进行清理,发现按照某个逻辑,你的工作可以组成一个体系,缺点什么补充补充,一下子你会发现,自己想有几个文章就有几个文章,而且档次不会低,博士论文的构架也胸有成竹。所谓厚积薄发。有经验的人肯定能够体会,低年级的人写文章认识深度很差,而且导师花大量时间代做,学不到多少东西。

6、多交流。这个我专门有帖子说这个问题。同时,读文献的时候,把相关感兴趣的研究组收集整理,定期跟踪他们的研究,和他们交流,很多好的idea就是在交流中形成的。另外,等到毕业想找博后或者申请读博这些,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这样做能够保持和他们步调一致,申请机会也大大提高。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

7、科研大突破的可能潜质。这里讲的大突破不是填填补补,小打小闹那种。实际上做好第一条,广而深的打基础,多读名人名著,长此以往,有一天可能会做出漂亮的工作。

先写到这里,后面大家讨论,有什么再补充和整理。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