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开始喜欢上了数学和物理,自从看了牛顿、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传记之后,开始对科学界的神秘感到好奇与向往。觉得科学家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在那里只要努力,有创新就可以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是神圣的。
本科开始疯狂的学习数学物理,学了多少数学分支,学了多少物理学分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怀抱着对于科学界的向往,从事科研。然而研究之路并不是如此,刚开始的几年,研究的结果是稚嫩的,所以一直被拒稿。从而陷入投稿的漩涡之中,从为了“研究科研”而转向了“投稿”。
做理论研究的人都深知,发表理论文章比发表实验文章要难很多;因为实验是摆在那里的,而理论是飘渺的。看着其他人一个个在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等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后,心里也感到了羡慕。但想到自己的理论文章难于发表,心里也有着一丝丝酸酸的沉默。
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仍旧带着少年时的梦想做研究。做理论的人其实也有一大好处是做实验的人比不上的,那就是做理论的人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研究的各个分支之上,科学分支并不是都是容易学的,比如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没有几年坚实的数学储备是几乎不可能的。
数学有近300个分支,物理学有近80个分支。从常理来说,在大学的课堂里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当做至少一学期的课。但是学习就像练武一样,有了坚实的内功(数学)之后,就事半功倍了,越学到后来就越快,快的时候甚至可以一天学习一门分支。
终于在一个年头,自己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风格;现在想想,才知道原因:多年的碰撞,终于来到了科学界的前沿得不能再前沿的地方了。没有导师的引导,全靠自学,碰撞到这里,历经多少的曲折就不说了;但是这个世界永远是带着些许公正的,多年的数学、物理积累一下子爆发出来。
关于这一点,自己开始还没有意识到;直到当自己与科学界的主流人物接触之后才意识到了。科学界的主流人物都占据着属于自己的科学属地,主流人物地位的确立往往依靠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所确定。在多年的数学物理积累之后,使得自己可以随意的进入数学和物理的任何一个分支从事研究,而要进入前沿就不可避免的要与这块儿属地主流人物接触,而与每一个领域的主流人物接触,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可能的。一旦与其接触对于确立自己研究的前沿性立马就可以得到确定。
十年之功,整整十年,没有发表论文。而一旦进入前沿之后,多年的数学物理储备和思索的泉思都涌了出来,似乎无穷无尽。
终于开始在国际SCI主流杂志发表论文了。但直到后来在Physical Review发表论文之后,自己才意识到,科研发表论文难道才是“科研”吗?不是的。自己高中的时候,不是这样想的。那一夜的冷汗,使得自己惊醒过来。
佛说,世人皆是虚妄的。其实科学界的人又何尝不是呢?
在世界的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是每一个科学家所向往的。但是在Physical Review发表文章之后,我意识到了,发表文章的喜悦之时暂时的,而且之后一定会是空虚。只有自己的成果是踏实的,并且能够让自己觉得对人类做了贡献,那样的感觉才是长久的,之后才是向更高的科学之峰攀岩。同样的道理,纵然我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论文,如果成果是内心深处所不满意的,那么发表的喜悦之后,就会是无穷无尽的空虚。
其实我觉得国际arXiv预印本是一个很好的构想,自己的工作做出来之后,放在arXiv上让世界上所有的学者来提意见。这是爱因斯坦那个信息不通畅的时代所难以企及的。记得爱因斯坦当年一直都没有在Nature上发表过文章,尽管他成名于1905年,但是之后很长的时间都在科学争执中发展。直到1919年,爱丁顿用实验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登上了科学界的最高峰。此时,Nature才向爱因斯坦发出了约稿函,希望介绍一下相对论,爱因斯坦拿到约稿函之后,似乎并不兴奋,他用了前后两年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写了一篇科普文章,然而于1922年左右发给Nature的编辑。
我想爱因斯坦那时候的心里是笃定的,已经无所谓什么顶尖杂志了,因为他就是那最高之峰,俯视整个科学界。
他的贡献已足以让他无怨无悔。
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内心方向。
作者:电-引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