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10篇外文SCI的经历

2009-05-05 13:47 学术科研 ⁄ 共 1684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个人认为写论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断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你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要想写好论文,你首先需要享受这整个过程,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负担。通常,第一篇论文是最难写的,但当第一篇论文录用之后,后面的文章就简单了。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虫子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发数篇甚至数十篇文章(当然,里面可能有灌水的),而有的虫子一篇SCI都非常的艰难(当然,不排除学科差别)。
    好了,谈谈我写SCI的经历吧。

    我的第一篇SCI,是帮我的硕士导师翻译他写好的一篇中文文章,我挂第二。当时的学校,SCI论文相当的少,我的专业是焊接,整个焊接系的老师只有少数知道有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个英文期刊。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在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在之前,我可从来没有用英文写过科技文章。那篇文章,我花了2个礼拜的时间将之翻译好,其间借助了专业辞典、金山词霸、还有3份专业文献。写好之后,给英语比我好的本专业同学稍微扫了扫,也没怎么修改,就通过航空邮件寄到了英国MST。大概是经过了2个半月,收到了来自英国的邮件,是我的修改意见。当时那是相当的高兴了,第一次看到老外给我写信了(小地方的,没见过世面,哈哈)。记得那时候的老外编辑是非常的敬业(2002年),在打印稿上,用铅笔帮我将语法问题足以修改,感动(现在网上投稿后基本这一块自己把关了,可能最后发表的时候有些期刊的编辑会帮忙修改)。按照审稿意见,我和导师俩对每个问题逐一回答,修改了多长时间不记得了。然后邮寄修改稿,再就是录用。收到录用通知后,我和导师都非常高兴,要知道,这篇SCI是他和我两个人的处女作(我是他的第一个硕士,一年一个)。有了这篇文章之后,导师自己都变得很有信心了,每次做完一组实验,等我将数据整理好,他就会自己去仔细的分析,基本上等1个礼拜就会拿出一篇中文文章然我翻译(这里不要有歧义,不是每隔一个礼拜写一篇论文)。两年半的时间里,发了3篇SCI,其中2篇MST,1篇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硕士阶段虽然我没有自己独立写过一篇SCI,但3篇二作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的英语实际很烂,那时候所见到的老外也仅来自乌克兰。因此,很少开口讲英语,而英语考试也仅仅在60分左右徘徊。原来,我写的文章老外还是看得懂的。

    博士是在一所比较好的学校读的。说得惭愧,博士入学考试刚刚过线,总分和英语单科仅超过分数线1分。当时有4个报考我导师的学生都过线了,而且英语都比我好。但我导师人比较好,我说除了他别人我不跟了,最后连我共留了2个(导师又是第一次带学生)。

    博士选方向真的是很痛苦的事情。还好我在第一年下半年就选好了方向。暑假的时候把硕士其间的东西又再看了一篇,觉得还可以写一篇论文出来,然后立马动手,花了1个月的时间,先用中文写好,然后翻译。其间,给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都进行了沟通,没问题。然后,上届的师兄告诉我可以网投了,终于长见识了。这个要比以前的速度快多了,要知道邮寄英国来回要半个月。博士第一篇SCI论文投到了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大概2,3个月后录用的,06年初发表。06年初实际上发表了2篇文章,另一篇是当时学习软件,Materials Studio,很热门,模仿别人的论文作了点东西,做好之后觉得不能浪费,然后也写成了论文发表了(绝对不是抄袭)。这样之后,我对写论文比较有信心,只要有数据我就写,07年5篇,08年2篇。

    个人认为,写论文、做课题,文献是必须大量阅读的,05年上半年,除了上课,我就在看文献,整个博士4年下来,我的文献大概就读了1000多份,可能有虫子比我读得更多。当然这些文献中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但至少,它教给了我做科研、写论文的思路和方法,什么方面可以继续往下做,什么内容别人还没有想到。最重要的是,有数据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就算再烂,也是可以慢慢再润色的;再不济,如果你的研究内容很有新意,编辑也会帮你争取机会的。一定要跨出第一步。

作者:yuchun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