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活学三十六计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2011-07-05 07:46 战略·谋略 ⁄ 共 149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

    凡是朝气蓬勃、有作为的事物,往往都难以操控,不可加以利用;而腐朽无作为的事物却常常要依附别人而存在,我们要利用它。利用看似不可用的事物,并不表示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实际上是愚昧之人求助于我。

解读

    此计意在要想获取成功,可以求助于微茫,求助于日暮前途的事物。是一种比喻已经死亡了的东西,又借着另一种形式出现。其实质是利用已经处于衰亡事物中的某些有利形势,增添进生机勃勃、强而有力的新内容,从而改变原有,使其出现新的面貌。也就是利用别人看来无用但又可以接受的东西,来个与“换汤不换药”相反的办法—“换药不换汤”。这种转换,有时对成功、对达到某种目的具有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这种策略看来似乎是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置信,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着,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获得了成功。化腐朽为神奇,其实际意义就是这样。 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之时,新一代的崛起者,纷纷扶植亡国君主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号召天下,为自己的行为铺垫和张目,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这就是“借尸还魂”的谋略。

    “借尸还魂”之计并不是任何场合都能运用的,它一般在处于被动或陷入不利的局面时使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扭转局势,争取主动,用以实现自己的本来目的。该计是一种无为而用的谋略,“借尸”是虚,“还魂”才是实。不能“还魂”,“借尸”便没有实际意义。但作为一种“借不能用者而用之”的计谋,关键在善于“借尸”。处在不利的情况下,是否有可借之“尸”,决策者必须头脑清晰,目光敏锐,善于识别,巧于利用。中国古代有一句歇后语,叫做“要想打鬼,借助钟馗”。借助钟馗打鬼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做法和谋略。因为鬼是怕钟馗的,因此,谁利用了钟馗,谁就掌握了打鬼的优势与主动权,这与“借尸还魂”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但凡失败之后,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二是寻找机会,重振旗鼓。借尸还魂便属于后者。在军事上,“借尸还魂”主张:在已经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也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转败为胜。因此,指挥官一定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即使己方受挫,陷入被动,也要倾尽全力,网络一切为我所用,达到取胜的目的。除此之外,此计在政治、经济、处世等领域用处也颇广。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曾成功的运用这一计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别人在我们身上使用“借尸还魂”一计时,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是必要的

    首先,要彻底根除敌人留下的隐患,及时将其连根拔起,以防留下后患。

    其次,将我们能够加以利用的无用之物深深隐藏起来,以防被敌人使用。我们常常在无意间丢掉一些看似没有用处的东西,而狡猾的敌人很有可能早早就盯上了,誓在将其变为还魂时所借之“尸”。敌人利用我们自己的东西来对付我们,是很可怕的事情,因此,要及时将这些东西深埋起来。

    最后,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争取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识破敌人的“借尸还魂”计谋,就要透过对方的假象看到藏在里面的真实。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判断,一旦发现敌人已经“借尸”,准备“还魂”,应该及时制止,破坏其企图。

活用

    二战后美国借助天皇统治日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康有为托古改制

附注

    本计属于三十六计中的攻战计。攻战计,其核心是:“攻,即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求得战而胜之。《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特别推荐

    1、《活学三十六计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