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十三)

2011-07-11 23:34 战略·谋略 ⁄ 共 12008字 ⁄ 字号 评论 4 条

之一

2011-07-06 11:57

    关于房地产,在国家4万亿救市的时候相关部门试图将房地产行业列为十大振兴行业是我就有过分析,即国家不应该将这一产业列为振兴产业,一旦列入其结果很可能就是放假再次大涨,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调控压力。最终,房地产虽然没列入十大振兴产业,但实际上这个行业获得了政策上的巨大支持。因为房地产建设对经济拉动最有效,所以各地都很积极政策支持,实际上这个行业虽然没有列入十大振兴产业,犹胜其他产业。最终,酿成了房价不能刹车的局面,于是也就有了去年的房地产最严厉调控。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其实很好理解。房地产行业上下游关系到五十多个行业,所以对经济影响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局调控不是为了房价大跌而是要房价走稳的根本原因。但是,当局会逐渐抽调房地产行业的支撑,会逐渐降低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中保障房就是对这一重要支撑。 土地财政其实不可为继,这应该是共识,正是因为前期绑得太紧,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掣肘。但是,当局正在努力解绑这一关系,房地产行业已经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就是政策的调整。所以,未来一旦这个关系脱离得越多,保障房建设越多,房地产行业就越会被边缘化,这个时间估计要有三五年时间,但房地产行业未来必然迎来大整合,而一旦发生重大危机,房价也是必然第一个暴跌。房价是用了七八年时间涨起来的,要真正到老百姓比较接受的程度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随着收入增加和房价回落最终找到契合点

    至于所谓高科技是山寨,请问哪个国家的高科技最初不都是山寨?走路都是从爬、然后站立、然后迈步、然后走、然后跑起来的,山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创新,只不过还是初级阶段而已。高铁技术,要想几年内完全由自己研发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通过购买技术,自己整合,然后再创新出比对方更好的,这就没话说了。哪个国家现在敢说中国的高铁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如果是早就告到国际上的机构了,就是拿不出来,这就是高明之处。中国高铁,已经后来居上。

    比如说青藏铁路,如果以经济利益永远不可能修。比如说高铁,在美国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地修,因为有波音这样的航空巨无霸,而美国的人口规模远达不到高铁运营赚钱的契合点。大干快上也不完全都是坏的,中国是在追赶发达国家进行工业化,如果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一个项目搞N多年,恐怕中国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追上欧美。看看印度的基础建设就知道这里的问题多么的严重,还不如中国的大干快上,这样虽然有的是错误的,但总体还是好的,效率高、速度快,对中国整体发展也有好处。所以,我们看问题一定看两面,即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然后衡量。

    宏调有些像开车,我们每时每刻是否都抓着方向盘做着调整呢?但是,开车的技术高低却是很需要修炼的,比如说八十年代中国就在过冷和过热之间跑路,这就是没经验导致的,后来九十年代出现过,但到了最近十来年就好多了,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比较少见了。宏调哪个国家都在进行,难道美联储调货币政策不叫宏调?只不过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利益取向上存在不同。而且,世界的资源不是随便说买就买得到的,都有政府背景,这需要国家的外交、军事能力、国家实力等等综合体现。否则,资源都有主,谁卖给你?去买买澳大利亚的铁矿试试,去买买美国的油田试试,不是已经试了N多次了吗?没用,买不到。所以,资源的布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中国在这个布局上有些晚了,幸亏美国打了伊拉克让当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有了现在到中国的很多条能源线的建设。否则,现在的后果不堪设想。

2011-07-06 15:12

    个人认为发展国企和藏富于民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也不是矛盾的和冲突的。比如说,涉及到国家整体安全的粮食产业、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以及直接会影响到民生的企业,这些主要资源当然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被外资控制其结果就是别人在关键时刻很可能会断你的点、停你的水、断你的粮,这是非常可怕的。掌握在国企手里,总体上不存在这些系统性风险。而且,也只有掌握了这些,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国本才不会改变,否则因为经济基础改变必然会导致中国政权本质的改变,这对中国来说非常可怕且风险极大,是绝不能干的事情。而且,国企再怎么样也不能做到太过分,否则民意不答应,而一旦完全资本化而国家没了主动权,那很多情况下国家可能连话语权就没了。

    藏富于民就是让人民富有,这是中国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方式该做的事情,与国企发展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出了有战略安全需要的由国企来主导外,很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都是向民资开放的,但有些领域显然开放的程度不够,这其实是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在这一点上,最近几年还是有变化,比如说中国军工产业以前都是国企制造,现在大量民企成了配套厂家,类似这样的模式以后会更广泛。而且,个人也支持发展民企,很多领域国企太大也做不了,只有民企才能做好。看看快递业,邮政干得如何?现在民企的速递业又如何?这就是差距。再比如说汽车产业,李书福已经收购了沃尔沃,我们的国有汽车企业虽然也发展但速度远不如这个民企。所以,很多行业应该鼓励民企发展,这样才能活化中国经济。所以,对于民企发展,我一样非常支持,但我反对将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产业完全交给民企,交给市场,那是很可怕。莫说全部交给民企,交给市场包括民企和国企的房地产企业如何?完全交给市场的医疗又是什么乱象?医院还是事业单位。还有教育,都是一团乱局。所以,国家对于重大行业应该进行适当控制,战略性产业应该多由国企掌管,其他的行业大可以特别放开,发展民企,那样空间一样是巨大的

    民企其实最近几年的举步维艰其实是一个综合结果,有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试想,沿海的企业都在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出口的钱,谁会去投资新的产业?但是突然人民币升值了,出口环境恶化了,这个时候国家没有特别好的梳理新兴产业,民营资本大量投入了房市和股市。如此,民营企业当然就遇到了困难。而且,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交给民企就可以了,看看前几天山西的煤矿乱开导致的后果?

     国有企业自身也有自身的利益,其实近些年追求的就是利益为上,这导致了不光企业,连地方政府都唯GDP侍从,试想企业又能如何?但这些都不是不可改正的,因为只要民意要求修正最终就有修正的动力。而一旦由私有化来掌握,很多东西几乎没有修正的空间了。而且,关于油价,本身就该涨价,通过油价可以调节收入分配,油价不高用油的人越多越沾光,而用油少的穷人却得不到好处,国家不能去补贴富人而不补贴穷人。油价和国际接轨,然后把这些钱留下来转移支付给穷人,这才是对的思路。而且,企业的发展一定有一个过程,比如说在高投入高速发展阶段,它的收费必然是相对较高的,因为如果没有高利润就没办法高投入,不能高投入就无法实现高速增长。这些其实都是一个过程,比如说移动如果不是以前那样的高投入怎么可能有今天中国如此巨大的移动服务能力?但高投入的情况下高贷款、高消耗,当然成本也就比较大。而到了后来,任何企业又都没有调价的动力,这就总体导致价格较高。但是,移动相对来说近些年降价速度还是很快的,基本上手机打电话都是一毛多钱,长途也大幅下降,在各种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这样的下降速度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巨大人口基数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东欧剧变后的东欧是一个什么状况,在私有化后老百姓的惨状,特别是俄罗斯的九十年代,你能想象那样的一个国家平均寿命下降一二十岁吗?如果不是九十年代中国救了一把俄罗斯,俄罗斯估计要有很多人被饿死。俄罗斯还有能源这个武器,在普京强势归来后俄罗斯利用能源国有化才算是稳住阵脚。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路。伤不起!

之二

2011-07-06 22:43

    中国能够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邓公顺势而为尔。试想,如果不是前面朝鲜战争把美国打怕了,然后中苏对抗体现了中国政治上在东方的独立性,哪里有美国在越战时对中国的巨大忌惮?最终美国不得不美国撤军修生养息。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使得中苏对抗表面化,也使得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有了和中国建立关系的主观愿望。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替代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也就有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彻底解冻。中美关系解冻是毛让周总理一手操持的。实际上,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有了后面改革开放的国际政治环境。中美关系解冻,尼克松二月访华,日本9月就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大量西方国家开始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70年代的头五年,有至少五十个以上的国家与中国建交。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仍然是第一代领导人建立的。中国有了政治稳定,西方发达国家有了与中国建立关系的理由,那么当中国结束文革后,政治趋于稳定自然中国这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就成了资本的栖息地。同时,中国和很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不但人口巨大,而且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欠发达的国家中几乎是最高的,新中国成立后扫盲还是起到了巨大的效果

    经济是要有一个循环的,当时中国经济整体内循环已经无法持续,这个时候只能改革开放和外部的循环对接起来,这样需求和生产形成一个循环,经济也就起来了。至于说劳动力价格低,那是必然的,如果那个时候劳动力价格高谁又会投资你?所以,虽然不公平,但在资本主义游戏规则下,要想强大还必须从下面一点点积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积累是重要的。就像现在,中国经济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哪儿劳动力的成本会加速上升,这不沿海不是招不到人了?莫说不加薪,加薪还招不到人。所以,未来十年收入增长会比过去十年快得多,这是经济规律使然,只要政策对头这是一个过程

    关于资源环境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当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时候,都必然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这些也必然得到改善,工厂会从人口密度很高的大城市逐渐向中西部迁徙,这些也都是正常的规律。随着各种标准的上升,环保的相关标准也一样会加速提高,那种原始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不可为继的时候。但在初级阶段,必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如果从开市就搞环保要求超高、劳动力成本超高,谁会投资这样的地方?资本很现实,现实的它只考虑资本不会考虑人。而我们,要利用资本,还不能让资本为所欲为,所以以前允许的事情现在和以后会慢慢不允许了。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房改,房改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控制好房价,过度的投机导致房价过高,这是因为过度市场化导致的。但是,房改也不全是坏处,总体上城市的住房条件还是改善了,所以不能说房改一点好处没有,只是政策上有些欠妥,导致现在房产问题很严重。而且,科技本身不会创造任何东西,而最终还是人来创造出来实际的东西,科技本来就是人的工具。中国是工业化落后过,必然有一个追赶的过程。追赶,有些领域要靠市场的流入,有些领域却要靠独立研发,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你不可能做到在数十年就赶上人家数百年的的发展,中国经济从建国后走到现在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奇迹

    在中国,各种问题成堆。莫说中国,美国的问题也是成堆。成堆的问题什么时候都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但实际上人正是从解决这些麻烦中进步的。所以,不必去抱怨问题,我们应该去解决问题,新中国建立后到今天就是在一步步解决问题中成长起来的。

    中国如果继续以这种模式发展肯定难以为继,这是毫无疑问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接近了,产业已经到了必须继续升级的时候,区域经济也必须到了调整的时候,经济结构也必须转型,这些都决定了不可能运行原来的模式。而这,其实最近两三年一直在进行,从现在状况上看,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进行得还算不错。至于计划生育,个人认为已经到了该调整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变计划生育为人口的科学管理,这才是科学发展观。

    至于说中国产品没有竞争力这是没道理的。没竞争力为什么出口增速那么快?什么是竞争力,不就是获得市场吗?能够获得市场当然就有竞争力。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欠缺的是高端制造产业,但这个产业近两年发展也很快。所以,说中国制造没竞争力是没道理的,也不客观。企业本来也就是在不断倒闭中循环的,新陈代谢,没有新陈代谢哪里有升级?只是,以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我是反对的。

2011-07-07 11:47

    美联储是私营财团成立的一个机构,它的股东主要是一些传统的银行系统的财团家族。所以,美联储并非政府机构,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私营机构。在美国,政府没有发钞权,只有美联储才有发钞权。政府只能发债,债权可以在市场上卖,剩下的由美联储全部收购,美联储收购后持有美国国债再发同等数量的美元到市场。林肯曾经试图发行政府主导的货币,但最后没能成功,反而杀身成仁了。美联储主席名义上由美国总统任命,但实际上是美联储的股东们开会确定好人选后再交给美国总统签个字而已。所以在美国有一种认识是美联储主席的权力比美国总统都大。 美国的很多大财团都是犹太人,我们熟知的巴菲特、索罗斯全是犹太人,而事实上他们只是犹太人群体推在前台的代表而已,他们背后还有成群结队的犹太财阀。以色列就是在美国的犹太财团支持下才建立的。犹太人在美国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其影响力都非常大,虽然说不是绝对性的决定性作用,但力量绝对可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政治格局。

    人类有史以来,虽然说物质上、对世界的认识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人本身的“贪嗔痴慢疑”这些劣根并未去除,所以人类社会的根本游戏规则还是和数千年前的规则有同构性。比如说,当前的世界博弈,和中国战国时几乎是一致的,美国在搞合纵,其他国家在搞连横,只不过那时候是在中国这个地盘上,现在是整个地球而已;玩这场游戏的人是不同的而已。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历史可以命理,但历史也有局限性。历史的局限性在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当下的社会条件有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要坚决地以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因为历史已经静态,当然必须历史唯物主义;但是,面对当下,我们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富论》、《世界经济史》都是好书,但是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在阅读任何书目的时候都要知道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的道理,这个道理我们的先贤孟子两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佛对此更是说得彻底,经不过是假托文字的方便而已,真正的明心见性在心而非经。这和孟子之说是一个意思。所以,好书能否起到好作用关键要看在什么人手里。

之三

2011-07-07 15:15

    在这个世界上,博弈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领域其实不过是一隅,其他如政治、经济、军事、地缘安全等等领域几乎个个层面都存在博弈与竞争。那么,博弈的输赢其实也不绝对取决于金融领域,还有其他领域的综合力量。但是,无疑金融领域是一个重要领域。而且,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人是不可战胜的。就像当年毛泽东认识到军阀割据使得红色根据地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前欧元美元斗法、欧美俄在能源领域的斗法、其它国家的博弈,这些当然也包括中国,在这些博弈空间中实际上就有了腾挪的空间,这些空间包括金融、经济、军事、政治等等各个领域。这个空间,实际上就是博弈的一方应该把握的。

    在这个博弈圈中,实际上没有人民币作为支撑,美元在2008年是难以承受住金融海啸那一击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欧俄目标基本一致,即快速推倒美元本位制。据此,俄罗斯总理普京曾为此征询中国意见。但是,中国考虑到自己手中持有大量美元外汇、中国经济非常依赖美国这个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根本还没开始的现状,此时伙同欧俄一道把美元推倒的结果是中国损失最大。因为欧洲可以用欧元扩张填补持有的美元债务,俄罗斯可以因为美元坍塌而在能源市场大捞一把,甚至可以利用对能源的控制来让卢布国际化。唯独中国,损失最大但却收获最小,金融上游将受制于欧元,能源上游受制于俄罗斯,所以中国当然不干。 但是,中欧俄在推倒美元的长期利益上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在国际核心问题伊朗核问题上构成了三家的大致方向的一致。而美国通过金融攻击试图制欧盟于死地(贝尔斯登倒闭、迪拜危机直接引向希腊债务危机最终道指欧债危机爆发就是这一方向的具体措施),欧元与美元相比,欧洲与美国相比,无论货币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还都是弱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欧的关系就变成了三国时孙刘联盟的关系,我们看到中国在欧债危机中扮演了支撑者的角色。但是,对美元来说虽然接近倒塌,但对中国的利益来说美元快速倒塌并不利于中国,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在经济上有时候也会适当支持一下美国。而在这个空隙间,其实就是人民币起来的空间。

    那么,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当然必须当机立断,必须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为美元一旦倒塌作准备,到时候中国可以用人民币的地盘来弥补美债可能带来的亏损。这些都是极其现实的。这样的大势,其实不光是智商的问题,而且中国人的智商不低于任何一个民族,从人的历史上来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否则不可能这个世界只有中华民族越来越庞大,而其它有些年头的民族要不被同化、要不被灭绝。

    制度只有建立在自身智慧的基础上才是真的有利于大众的制度,否则制度反而可能成为别人抢劫的工具(这样的制度在世界上随处可见,比如说世界银行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啦、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因此,很多人说我们的制度不完善,这是客观事实,但制度怎么完善呢?是让腐败合法化?还是加强人民监督的能力和权力?到了揭竿而起的地步是最失败的,对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多输的局面。揭竿而起者牺牲率是比较高的,而即使不被推翻被揭竿而起的一方也面临生死。所以,还是开启智慧,不要让矛盾激化,尽量疏解矛盾,尽量立足于自我创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完善制度。

之四

2011-07-08 00:10

    果然,欧洲央行也加息了,这又是中欧的一次联动。之前,我们不止一次分析,中国的加息与否是要考量欧洲央行的因素。如果欧洲央行不加息我们再度加息,那么其后面中国绝不能再加息,因为再加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将越来越大,很可能会促使欧美一起金融攻击中国。但是,上一次在欧盟官员访华后中欧来了一次联动,即中国加息后欧盟很快加息。当时我们对欧洲的加息作出判断是:这是一次试探,所以不能确认欧盟的加息就是进入加息周期,这只是一个与中国政策的靠拢而已。六月下旬,欧洲央行高官透过媒体曾经放话说应该加息,而6月中国CPI恰好高企,在6月被预估为可能是今年CPI高点的情况下央行实际上可加可不加。但是,如果中欧在货币政策上达成默契或沟通,那么这个加息就很有必要,因为这个联动将会让欧洲和中国走得更近。而且,不要忘了欧洲央行高官说有必要加息的背景是温总访欧及中国用实际行动支持欧洲经济。那么,欧洲就有必要在宏观政策上与中国靠近,而这一次央行的加息某种程度上应该也是有这样的政治考量,这样的考量就是看欧洲到底对温总访欧持什么样的态度,这当然有可能会涉及到那些签订合同的执行,这一点其实就像上次胡总访美、上一次的中美战略对话等,都是当时签了很多合同,后来互相都不怎么执行。对于欧洲来说,极度需要中国的支持,这关系到欧元的生死,欧盟整合进程。

    不过,看了很多关于加息的分析,全部是针对国内CPI的,很少有人用全球视角来分析利率。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过度西化的学科细分思维导致的视角狭窄。最近几十年虽然西方吸收了不少东方的东西搞出了系统科学,但别忘了中国的文化其根就是系统性思维。所以,当笔者看各个电视台针对加息的采访时,没看到一个把中欧美利率以及越南减息等问题连起来看的,不少媒体、专家信誓旦旦地说中国应该多大幅度加息,欧盟不可能加息云云。可欧洲加息了,而且两次都是紧跟中国之后,幅度一样。这就是政策的联动,也只有从国际视野、从战略高度、超越经济看经济才能看懂这是为什么。否则,为什么越南减息100个基点?谁能解释?难道越南不正在高通胀吗?如果按照所谓的经济理论应该继续加息才对,可事实上越南在高通胀下依然减息100个基点。不是越南人脑袋烧昏了,而是如果不减息一旦这些大经济体全部进入加息周期,连美联储都在年底迫不得已进入加息周期,那类似越南的经济体就可能陷入崩溃。 那么,欧洲这次加息确认进入加息周期了吗?答案是仍然没有。欧洲如果再来一次加息,可确认进入加息周期,而后美国就将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这个时间很可能就在年底。关于这一点前几天我们有分析过伯南克的暗示。而伯南克的暗示,其根本原因就是考虑到了欧盟和中国一起联动加息,而如果欧盟在九月或十月进入加息周期,美国在年底可能就被迫进入加息周期。

    所以,笔者建议战友们,不要学现在所谓的那些经济学家去单纯的用所谓的西方庸俗经济学理论去看经济问题,在这种世界进入博弈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所有的理论都不再那么灵验,而抱着那些教条只能沦为笑柄。让笔者更感觉可笑的是,如果一旦欧盟也进入加息周期,那些受雇于美国游说中国加息的人将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金主的脚,不知道那时候他们心里是什么滋味。真的逼中国加息到了5%,欧盟利率超过2%,请问美联储怎么办?美元怎么办?美债怎么办?这,还真是个问题。

    中国利率进入拐点了吗?好像前些天经济学家、分析师、媒体都认为货币政策进入拐点了,前两天中金还专门就此问题对笔者进行过专访,而笔者当时给出的就是不同意见且直指欧洲的货币政策。上述,早先在博文中分析过,前两天接受专访也谈到过。欧洲加息了,中国后面的货币政策极有可能改为:和欧洲一起加息,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哈哈,这好像是前几天那些一直强烈建议中国加息的经济学家们想要的。可是,当欧洲进入了这个因素,那么当中国和欧洲一起进入加息周期,请问还会这么建议吗?不好意思,建议可能已经被“接受”了,后面中国真的可能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和提高利率,但是这个提高不是中国自己这么干,而是和欧洲一起加息。央行的政策在降低存款准备金方面很可能对中小银行是加速降低,即降幅比大商业银行要大。所以,如果让笔者评以前那些家伙们的建议是否合理,笔者一定反对,但是现在当欧洲和中国一起进入加息周期,那么这种事就可以干了,而且可能月底就会开始第一次。所谓定向量化宽松。

    现在的世界不同于以往世界局势相对稳定的时候,如今已经进入了世界的不稳定期,各个领域博弈之激烈是前苏联解体后不曾有的,而这种博弈的复杂程度是二战后不曾有的(以前美苏对抗其实就是东西对抗,是比较简单的对抗模式,总体就是两极。但现在不同,牌桌上有四个大玩家,还有各个不同的小玩家,二战后至今,这两三年的世界博弈格局最复杂。)。所以,单纯用西方庸俗经济学的眼光看现在的政策、经济将无法完全看懂

    那么,我们再看资本市场的表现。面对中欧一起加息,应该说国际大宗商品下跌才对,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国际大宗商品大涨。为什么加息大宗商品不跌反涨?别忘了上个月下旬伯南克在美联储会议后的讲话,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证券市场来释放流动性。资本市场岂有不涨之理?在美元的逻辑就是,你加息我就释放更多美元。但是,这里就有一个对没最致命的,就是一旦中欧全部进入加息周期,而美国如果不进入加息周期那么资本就可能抛弃美元,这一点一旦美国通过让资本市场上涨到了历史高点附近就必然面临这样的窘境。对于岌岌可危的美元来说,这是一个系统性风险。但那些华尔街的资本家现在不这么想,他们是能赚多少就赚多少,能利用多少政策赚就利用多少政策赚,大不了等欧元做成了撤出美国奔向欧元区。但对中国来说,应避免这样的事情过早发生。

之五

2011-07-11 01:36

    周末的消息面,我们看到了CPI是6.4%,上涨动力七成来自食品,其中猪肉占两成。猪肉的上涨,其实在去年肉贱伤及到养猪户时就估计到会再来一次猪肉上涨。不过,就此认为中国停止加息还为时过早,关于货币政策我们之前已经分析,战友们可参考。但本月CPI的不好的预期基本上被消化了,上个月发改委就已经表示本月CPI将创新高。

    为什么建立国际板?因为中国需要将中国这个资本市场、这个经济体和世界经济、资本市场融合起来。但是,到底是主动性融还是被动性融?主动性融就是以我为主融别人,被动性人融就是以别人为中心被融。而要想主动性融就必须有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有一个强大国际货币,还要有一个金融中心。上海是我国内陆的金融中心毫无疑问,但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远的距离,但现在上海正在将资金建成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既然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就应该允许境外的企业在中国上市,同时也应该让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中国现在有这样的条件吗?没有,因为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那么人民币现在可以直接开放自由兑换码?显然也不行,这样中国的金融安全就将面临巨大挑战。那么,这里就面临一个难题,一是必须向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国际化迈进,又不能一下子开房人民币自由兑换,也不能金融彻底开房。怎么办?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一个成功都是通过试点试出来的,这样可以控制风险,收放自如。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又不能一下子开放金融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矛盾之间,就可以用国际板来进行过渡。因此,国际板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一个过渡,同时对未来国际板的整体节奏可控,不影响主板市场。一举多得。这应该是就是为什么要推国际板的根本原因,是一种矛盾中间的妥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所在。

    对于国际板的主体,外国的优秀公司当然是主要之一,但是那些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优秀企业也将是回归国际板的主力。国际板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所以,未来资本进来将首先要把钱换成人民币进行交易,而国外持有人民币的人也可以在国际板上交易,这就是为什么国际板可以称为国际板的原因,不是光为了单给外国上市公司一个上市平台,而是一个人民币回流平台。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人民币现在在香港有离岸结算,已经在新加坡开离岸结算,以后在台湾、东南亚各个国家、俄罗斯、东欧等国家都会有结算中心。中国的贸易额世界第一。货币功能主要有三种:1、贸易结算;2、储备;3、投资。这三种功能中,大家之所以选美元作为主要货币除了美国二战后制定规则、美国军事实力外,技术上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有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美国能够保证这个投资市场良好运行。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一贸易国,如果中国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支撑下是可以推贸易结算的,而后两者作为储备和投资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别人要储备就必然投资,而要投资就必然储备,这两者都需要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中国现在有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但却不能一下子开放,那么就必须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来一起推出资本市场,那么国际板就是最好的过渡选择。一旦人民币未来实现自由兑换,国际资本投资A股就不必只是局限于国际板,那么国际板的作用也只剩下区分国内公司和国际公司的作用了。

    美国不希望中国按这种模式来复制美国,中国经济潜力比美国要大得多,而资本市场其成长潜力也比美国股市大得多,这些都不可能是美国想要的。美国想要的就是中国经济依附于美国经济,而不是自己再搞一套威胁到美元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一套东西。而且,中美现在的博弈是很激烈的,中国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无论在朝鲜还是巴基斯坦,中国都是一副要真刀真枪的意思,否则朝鲜战争或巴基斯坦的战争早开始了,伊朗那也顶不住了。其实,我们去分析任何东西,都必须去基于现实的信息去进行推理,现实的很多信息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否则美国也就没必要一会在东海、一会在南海废那劲。而中国,作为反击,一刀刀都捅在中东,那才是美国的心脏。而无论东海、南海、巴基斯坦,中国都是保持一种强势应负的情况下尽量维稳。这些东西,单看表面而不去分析其中的关键就很难找到端倪。而美国搞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东海、南海、下面还要搞对台军售、打达赖牌,其实都是黔驴技穷的表现。就这么点东西,以前都打不好,现在还能打好?美国没什么了不起,已经开始衰落,而这种方式最终可能只能让其衰落得更快。中国应该继续加速让人民币国际化。

    在政治利益交换中,永远记住一点:即核心利益是不可交换的,只有在枪炮下才会交换核心利益,这是大国博弈之间必然的,涉及到核心利益只有抢。大家可以交换别人的利益,但核心利益没有交换的空间和余地,这一点必须明白

2011-07-11 15:14

    温总今天强调,采取有效措施振兴物流业。最近,各地也正在清理收费公路。其实,中国现在物流成本畸高导致中国商品部分比出口到国外的还贵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条:1、物流成本太高;2、税负过重。物流成本过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过路、过桥费太高,进入最后的市场摊位成本过高。税负过重在于相关消费的税负过重。只有加大降低这些影响经济转型的巨大成本,才能有效地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在这个方向的工作将是全国性的、全方位的。

2011-07-11 23:34

    中国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这样的策略非常对头,将那些落后产能淘汰掉,减少对外出口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初级产品,加速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向外输出一部分通胀,从而减轻我国通胀压力,增加欧美的通胀压力。

    国际面,美国再次通过定点空袭的方式对欧洲的债务危机进行了袭击,调低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与此同时,美国自身的债务问题也正在遭遇麻烦,美政府与国会仍未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但一旦达成一致后,美国的QE3或者隐性的宽松策略就会继续。只不过,如今欧盟和中国在货币政策上逐渐保持一致,美国宽松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但无论如何,美国继续宽松的方向没有改版,因为美国解套在货币政策上只能是继续宽松,向他国释放危机。在美国的巨大压力下,欧盟在货币政策上也尽量和中国保持一致,未来国际形势合作上中欧应该合作空间更广泛一些。

 

更多精彩分析,尽在–

    1、《占豪文集》;

    2、《井底望天专栏》;

    3、《也谈即将成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中国》;

目前有 4 条留言    访客:1 条, 博主:0 条 ,引用: 3 条

  1. 有点蓝 2011年07月07日 2:04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中国历来都是国富民穷的 今日更甚

外部的引用: 3 条

  • 会同天下:让美欧的金融斗争进行到底 « 求索阁
  • 井底望天: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 求索阁
  • 占豪:国际局势 新闻解读 (十四)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