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2-05-09 00:10 战略·谋略 ⁄ 共 8933字 ⁄ 字号 评论 5 条

    宽带网络作为实现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信息应用将深化普及,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网络设施将加速构建。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通信网络整体承载能力,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服务好经济社会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是《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子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我国的宽带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络和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均跃升为世界第一位。与“十五”期末相比,(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237%,达到1.26亿户,其中光纤入户用户和WLAN用户分别达到100万户和200万户。3G用户达到4705万户。

(一)宽带接入能力持续提升

    光纤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本地网光缆线路长度增长170%,达到914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增长290%,达到1.88亿个,光纤到楼和光纤入户的宽带端口总数超过6300万,WLAN公共运营热点达到30万个。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99%,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0%。3G网络覆盖全部地市、县城以及部分重点乡镇。3G基站达到62万个。

(二)骨干网络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新增10万公里,达到82万公里。城域网广泛应用大容量DWDM系统,长途网引入单波长40Gbps的DWDM系统。互联网骨干网带宽超过30Tbps,国际出口带宽超过1Tbps,国内网间互联带宽超过450Gbps。互联网骨干网扁平化改造部分完成,IP专用承载网由骨干网延伸至城域网,建成全球最大IPv6示范网络。国际海陆缆系统可用容量达到6.8Tbps,海外POP点超过40个。

(三)应用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互联网数据中心,并加快部署内容分发网络,实现由骨干网向城域网延伸。支撑各类信息化应用的业务平台不断完善,在“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有序推进

    通信局房、管道、基站铁塔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保障宽带网络快速发展。同时,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工作有序推进,自2008年以来,共减少新建基站站址及配套(铁塔、机房等)超过9.9万个、传输线路(管道、杆路等)超过18.3万公里,累计节约投资超过200亿元。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国在接入带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高带宽业务应用的普及程度不高,种类不够丰富,宽带发展的业务驱动力不足。三是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成本高,回收周期长,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推动宽带网络发展。四是行业间统筹发展机制不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尚未纳入城乡规划。五是缺乏国家战略层面对宽带网络发展的指导,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一)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世界发展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为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各国以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契机,纷纷出台宽带发展战略或计划,通过政府战略指引、政策激励甚至直接资金投入等举措,加快宽带网络覆盖和提速,带动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抢占新时期经济、科技制高点。“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亟需国家战略重点支持,加快构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为经济和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崭新平台,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提升国家长期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宽带网络发展新机遇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要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这为宽带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必须适度超前布局,进一步加快发展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等设施。

(三)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创新带动高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

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宽带网络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融合性终端不断推出,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界竞争带动互联网应用向更深交融、更广交互、更高智能的方向发展,刺激了网络带宽的增长。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信息交流及文化娱乐等互联网应用对接入带宽需求大幅提升。

(四)下一代网络的加速演进推动宽带网络发展

国际上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和部署速度正在加快,许多国家制定了IPv6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3G网络建设力度持续加大,3G增强型技术和LTE技术等在多个国家实现商用部署。无线局域网发展势头迅猛,热点覆盖水平不断提高,更高速率技术逐步引入。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成为卫星通信的发展重点。下一代光传输网发展迅速,40Gbps DWDM逐步成为主流传输技术,100Gbps DWDM系统和10Gbps PON系统将逐步成熟和商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加速演进为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五)宽带应用的普及推广对网络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全球信息化持续发展,宽带应用的种类日渐丰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日益增强。与此同时,网络、系统、终端的安全事件不断出现,网络病毒、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和突出。网络安全成为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面对诸多风险挑战,要求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和防护手段建设,提升国家应急通信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网络能力全面提升为主线,以加快建设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为着力点,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各领域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基础设施。

(二)基本原则

    统筹部署、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区域、城乡通信基础条件和需求,推动区域、城乡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统筹考虑有线宽带、无线移动宽带的资源状况和发展需求,推动有线宽带、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统筹考虑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建设,促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各个层面协调发展。

    应用驱动、重点推进。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扩展业务形态,丰富互联网内容,延伸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高带宽业务的普及应用,驱动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进程,统筹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发展,推动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加强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和网络部署。

    政企合力、加强协作。充分发挥电信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结合各地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状况和实际需求,综合利用各类配套支持政策,共同推进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管理、安全可靠。加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升关键网络节点、物理路由的安全性。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同步完善安全保障手段。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宽带新技术广泛应用,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应用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在支撑国家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宽带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东部发达城市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接入网能力:城市家庭互联网接入带宽基本达到20Mbps以上,其中东部地区基本达到30Mbps,部分发达城市基本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互联网接入带宽基本达到4Mbps以上。单位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超过100Mbps。

    2.骨干网络能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光缆路由更加丰富,网络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40Gbps DWDM等设备广泛应用,初步建成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传输网络。互联网骨干网总带宽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0倍,超过300Tbps,网间互联带宽满足网间互联质量需要。

    3.网络规模: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增加一倍,达到3.7亿个,光纤入户网络覆盖2亿个家庭。3G基站超过120万个。LTE商用。WLAN基本实现公共区域数据热点的覆盖,公共运营热点规模超过80万个,AP规模超过400万个。

    4.服务水平:(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翻一番,超过2.5亿户,其中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170%,超过6800万户;全国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3G用户超过4.5亿户,普及率超过32户/百人。实现95%的行政村通宽带,80%以上行政村3G覆盖,基本实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卫生服务站等公益机构的宽带网络覆盖。

表1 互联网宽带接入发展目标分地区列表

指标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网络能力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万个)

19000

9700

8300

37000

服务水平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

12800

6700

5500

25000

其中:光纤入户用户(万户)

2300

1100

600

4000

5.国际通信网络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国际通信网络,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6.5Tbps,国际海陆缆系统可用容量达到14.5Tbps,海外POP点超过100个。

6.宽带应用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与业务需求和网络架构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区域能源与地理优势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布局。建成覆盖全国、高速可靠的内容分发网络和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业务应用平台。

7.节能减排: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在节约土地和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减少重复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节能降耗、绿色环保新技术全面应用,综合能耗显著下降。新建大型云计算互联网数据中心的PUE值达到1.5以下。

8.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健全宽带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体系。公共通信网络防攻击、防控制、抗毁能力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宽带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网络运营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提升。

四、 主要任务

(一)提升宽带接入能力和覆盖范围

    有线宽带接入提速和覆盖提升。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城市新建区域以FTTH模式为主建设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已建区域灵活选择光纤宽带接入方式加快实施接入网络“光进铜退”,支撑宽带业务和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学校、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公益性和商务类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逐步实现光纤到楼。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扩大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大力推进光纤到行政村,提升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缆比例。

    统筹3G、WLAN、LTE等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有效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重点推进3G网络向乡镇、行政村延伸,提升网络质量。推进WLAN在热点地区和公共场所覆盖,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积极开展LTE商用,推动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加强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设,提升应急通信能力和偏远地区的宽带接入能力。

(二)优化城域网和骨干网

    优化宽带城域网。加快IP城域网扁平化改造,提高多业务承载能力。优化城域传输网络结构,进一步部署大容量DWDM系统,满足宽带业务的传输承载需求。稳步推进城域传输网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灵活的资源配置和调度。

    改造宽带骨干网。逐步进行城域网上联骨干网的扁平化改造,增加骨干网核心节点数量,构建网状网的骨干网络。合理布局骨干直联点,推动本地直联试点,逐步改长途互联方式为本地互联,减少网络间流量绕转。优化干线传输网络建设,合理引入超大容量波分系统,逐步向网状网拓扑演进。

   完善国际通信网。加强国际通信网络能力建设,优化网络布局。增加国际海缆、陆缆出口方向和容量,提升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加快部署海外POP点。加强国际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提高国际业务安全可靠性。

   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加快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支撑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提升网络功能和性能。支持重点网络、网站、域名服务器改造。

(三)发展宽带应用基础设施

    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布局。综合考虑能源、地理、网络等基础条件,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互联网数据中心,提升数据计算、存储和智能处理能力,支持建设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

    加快内容分发网络部署。按照分层、分域的原则,扩大内容分发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容量,全面提高视频等高带宽业务的服务质量。

    加强业务平台建设。逐步建设成分层、开放的业务网络体系架构,形成统一门户展现、统一数据管理、提供全方位业务融合能力的业务平台,全面提升业务扩展能力和运营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业务平台建设。

    加强涉农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深度开发各类涉农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教育培训、农村管理和服务、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应用。

(四)提升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提高网络安全和应急处置能力。采用多种方式提升重要物理路由、网络节点、应用基础设施的可靠性,保障网络畅通和应急通信需求。重要网络设备分散设置、互相备份,关键节点多出口,传输线路多重路由保护,重要路由增加卫星备份链路,网络容量适当冗余配置。有针对性部署高抗灾基站,加强卫星电路资源储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强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强化宽带网络安全管理,推动建立高效的安全事件应对协调机制。加强对关键设备、应用的检测评估能力建设,提升应对网络病毒、网络攻击、非法入侵等网络安全事件的防护能力。增强互联网域名系统抗攻击能力。应用电子签名与认证技术等构建互联网可信环境。完善现有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保障IPv6、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业务健康发展。

(五)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加大集约建设力度。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逐步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深入推进管道、杆路、铁塔、机房、光缆、驻地网等设施的共建共享,实现配套设施集约建设,提升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节能新技术应用。逐步建立网络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的节能机制。加快引入适用的节能技术,优选节能方案,加快高耗能宽带网络设备的升级和节能化改造。重点推进云计算技术应用、FTTH网络建设、基站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老旧设备退网等工作,构建绿色宽带网络。

(六)加强宽带业务引领和基础产业支撑

推进宽带业务融合创新。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加快发展适应用户需求的各类宽带业务。创新宽带业务商业模式,发展壮大电子商务、数字音乐、移动支付、定位服务等应用。鼓励企业在日常工作和生产流程中的宽带应用,促进学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领域的宽带普及。

加强宽带核心技术研发。推动芯片、器件、光纤光缆、设备等相关企业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在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关键技术等环节实现突破,完善光纤宽带网络、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产业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五、重点工程

(一)光纤宽带网络推进工程

    干线网:丰富干线光缆路由,增加西部地区光缆路由密度。有步骤进行老化光缆替换,逐步将宽带网络通信系统调整到新建光缆上。优化和完善波分复用网络,以40Gbps DWDM技术为主,根据技术成熟度和业务发展需要引入100Gbps DWDM系统,提升全国干线传输网络容量。

    城域网:优化城域光缆网络,加大光缆网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调度灵活性,构建结构清晰、扩展性强、灵活高效的城域光纤网络。大中型城域网规模建设10G/40Gbps OTN,并逐步向汇聚层面延伸,扩充城域传输网络容量,提升传输电路灵活调度能力和多业务承载能力。

    接入网:以FTTH方式为主部署城市宽带网络,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已建区域加快“光进铜退”,铜缆距离争取缩小到0.5公里以内。重点在东中部主要城市和西部省会城市推进“城市光网”工程,新建住宅小区全面实施光纤入户,重点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光纤到楼。积极引入10Gbps PON技术,实现城区家庭互联网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商务楼宇实现千兆到楼。

    根据地理和用户分布情况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铜缆距离争取缩小到2公里以内。重点实施西部农村“宽带网络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乡镇1公里以上、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2公里以上的铜缆网络改造。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入户网络建设。

(二)无线移动宽带网络推进工程

    移动通信网络:加快3G网络在城市的深度覆盖,向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延伸,全面提升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旅游景点的覆盖水平。统筹推进3G和LTE协调发展,营造有利于TD-LTE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WLAN网络:网络建设坚持室内覆盖为主、室外覆盖为辅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精确建网,形成WLAN热点规模覆盖。合理选择WLAN网络架构,方便用户接入,简化认证方式,促进WLAN用户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创新WLAN建设以及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WLAN共建共享。

    宽带卫星通信:提升宽带卫星通信地位,加快构建经济、安全、可靠的宽带卫星通信基础设施,发挥宽带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中的优势。

    宽带无线城市:重点在东中部发达城市和西部省会城市构建“宽带无线城市”,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积极推进无线城市群的试点和建设。3G、WLAN以及LTE相结合,构建无所不在的宽带无线网络,实现城区高速、便捷的宽带无线接入。

(三)数据中心优化工程

    数据中心布局:以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为契机,出台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规范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形成优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引导企业在资源富集和自然环境适宜等综合条件优越地区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

    传统数据中心升级:逐步推进传统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中化、节能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出台能效和服务标准,引导企业对传统数据中心实施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集约化管理运营水平和业务提供能力。

(四)下一代互联网推进工程

    推进互联网向IPv6演进,在同步考虑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IPv6商用部署,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及部分行业率先建成IPv6商用网络。加快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和支撑系统的IPv6改造进程,推动政府、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网站系统及商用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重点,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在教育、农业、工业、医疗、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应用。推进现有业务逐步向IPv6网络迁移。积极推动固定终端和移动智能终端支持IPv6。在网络中全面部署IPv6安全防护系统。

(五)国际通信网络优化工程

    合理布局海缆登陆站,积极参与北美、欧洲、亚太等方向的海缆建设,大力扩充主要国际方向的通道容量,持续扩容我国互联网出口带宽,保障国际通信网络运行安全。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增加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陆地光缆系统。结合国际业务发展需要,继续加大北美、欧洲、亚太等热点地区POP点的部署,逐步增加非洲和南美等地区POP点的数量。适时在西部地区增设区域性国际业务出入口,建设国际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国家战略引导

    推动出台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进行国家宽带发展顶层设计,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并加强组织实施。推动形成跨行业的宽带发展统筹机制,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电力配套等方面加强对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综合利用各项财税、金融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加大对宽带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等领域的投入。推动设立宽带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扩大普遍服务政策实施范围和服务内容,促进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及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

(三)优化宽带市场发展环境

    继续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完善共建共享评估和考核办法。严格网间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宽带网络运行质量监测体系。优化我国互联网网间结构,建立网间扩容的长效机制,完善互联网互联互通结算办法。

(四)规范驻地网建设

    加快出台《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和《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修订完善驻地网建设标准,并在建设施工的各个环节强化执行,以适应FTTH部署的要求。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的建设,维护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七、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和企业分工协同、相互配合的基本原则。各地区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各电信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需与本规划做好衔接工作。各地方、各企业在落实本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通信行业主管部门。通信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和任务,优化政策保障措施。

目前有 5 条留言    访客:1 条, 博主:0 条 ,引用: 4 条

  1. 爱求索 2013年09月02日 7:37 下午  @回复  Δ1楼 回复

     1G网络可以做什么呢?在香港宽频的网站上,1G带宽的描述是这样的:每分钟可以下载3521首MP3(以每首2.13M计算)、5000张照片(以每张1.5M计算)、7.5G的电影。但是,如果仅仅是听音乐、下载照片、看电影,1分钟之后,还能做什么?张军认为,只有当云存储、3D电影、3D打印等等大数据流量应用成为需求之后,普及1G宽带才具有真正意义。

外部的引用: 4 条

  • 移动互联网时代:语音业务PK数据业务 « 求索阁
  • 行业趋势:安防家庭化-智能家居的前景分析 « 求索阁
  • 阿诺爱中华: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 « 求索阁
  • 大数据时代:家庭互联网的商业价值 « 求索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