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下面三个方面粗略谈一下A股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1、过快的市场扩张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对于活钱的衡量,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这里,我用M2-M1来衡量社会可用的活钱的数量,可以粗略认为这部分钱是用于进行纯粹的投资活动,而不是用于生活中流通或者企业生产经营。因此,如果这一部分钱大规模进入某一个市场,必然会推动某一市场价格上涨。这个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地产,债券,期货,黄金,奢侈品,食品等等所有有金融属性的东西(换言之,就是能炒的东西)。社会的活钱就在这些市场中流动,因为资本天生是趋利的。
下面我用流通市值与社会活钱的比值与上证指数进行对比:
上面两张图我只统计了年终数值,并没有显示月度变化数值,所以不是很精确。 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08年,流通市值/活钱的变化比率和上证指数的变化基本是正相关关系,但从09年开始,股票市场开始推行全流通,股市流通比例大幅度增加,流通市值大大超过了市场最为火爆时的2007年,此外,中小板大量扩容,创业板推出也使得市场供应量急剧增加,这导致了流通市值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社会活钱的增长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出现牛市才奇怪了。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以来,出现高募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的三高现象,公司股东一波波地减持浪潮以及新股源源不断地上市,打击了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信心,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全球股市上涨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却是“一枝独秀”地阴跌~
2、 地产金融的困境
下面这张图是货币供应量M0,M1,M2的关系
事实上,在08年年末4万亿推出后,M2的增长一度接近30%,但当时地产政策的放宽,以及地方政府借贷使得大部分新增的活钱并没有流入股市,而是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本已高企的房价,这才出现了房市上行,股市下行的局面。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房地产所占用的资金量最大。但是在限购政策下,很难指望有大笔的资金流出地产市场。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房价只能在控制范围内以一定幅度下跌,一线房地产商的库存预计要到2013年年中才能消化。在中国目前的收缩性的货币政策下,除非房价系统性下跌,否则很难指望地产行业的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
3、 股市的先天缺陷
实际上中国股市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承担了各种服务性功能,先是帮助地方集体企业和地方国企上市,而后又帮助央企重组上市脱困,导致那个时候的很多上市公司有很多结构性问题,先天不足。现在又是帮助中小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另一方面又要为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服务,这种服务型功能使得很多上市公司质量得不到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4、养老金救驾
郭树清主席对于市场的现状应该是清楚的,但他也有很多无奈的地方,中国股市被最高层赋予了解决直接融资的功能,所以郭树清所能做的也不多。地产市场所积压的资金短时间内难以流出的情况下,证监会就只能求助于保监会了。
郭树清跪拜戴相龙~~
凭心而论,养老金入市是解决目前股市困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中国股市被低估的现状,把养老金的雪球滚大一些,填补养老金的缺口。但养老金入市牵涉到各大部门的利益,特别是人保部的利益,在各大部委的扯皮和博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郭树清就只能提高QFII的额度,希望引入海外的资金来提振市场。很多人觉得这是卖国,是让海外资金抄底,中国人民抬轿子,让外国人赚钱的做法,但站在郭树清的角度,这也是无奈之举。这些批评的人也不想想别人在那个位置上的难处,现在这个市场,没有大量新鲜血液输入根本就是搞不动的。
所以总体现在看来,这个市场,只能靠外力来推动。就像井大在引用清朝漕运的例子时所说的,很多部门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只能依靠一些预料之外的因素来解决。但具体这个外力会是什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都是未定之数,只能拭目以待了。
注:本文整理自《井底望天财经周报27期:A股市场的现状和养老金入市》,作者Ting Lei;
只吸血不能造血的股市……
养老金是否入市不是关键;入市时机也不是关键,关键是国内有决策权、执行权人的屁股往哪儿坐,是为金融代表的权贵阶级服务,还是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