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动控制 > 科技·视野 > 正文

行业分析:全球格局下的中国手机产业布局

2014-11-21 16:29 科技·视野 ⁄ 共 2510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近年来,全球信息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信息产业格局正在经历重塑阶段。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产业尤其是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将对未来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服务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中普及率最高、形态最多样、需求量最大的产品,载体作用不断上升,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其融合集成电路设计、网络通信、软件研发、终端制造等众多信息技术为一体,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显示屏、配套元器件、整机设计制造和应用服务等多个产业链环节,成为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手机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设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明显。手机产业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产业链雏形初具,成为我国手机产业持续增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智能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但进入2014年之后,手机产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市场需求放缓、专利诉讼增多、信息安全危害凸显、技术创新升级加快等,我国需要重新审视手机产业发展环境和态势,给予密切关注和积极引导。

芯片

研究数据表明,手机芯片产业1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10美元的产值和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芯片产业已经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芯片市场的格局较为明确,在开放市场有高通、联发科、展讯和英特尔等,而在非开放市场有苹果和华为海思。

从技术角度来看,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高集成度的单芯片方案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芯片厂商不断推出向下兼容的多模产品;芯片企业间进行深度整合,从事基带芯片研发的企业纷纷涉足射频领域,并与射频芯片企业进行整合;应用处理器加调制解调器的模式成为智能手机发展趋势。

芯片将继续由单一性能导向向低功耗、多元化、集成化发展,系统级芯片成为手机芯片发展的主流。从处理器性能和多核架构来看,单核处理器频率已达2.0GHz,性能与PC差别不大,处理器架构也在向多核演进。国产品牌普遍采用多核处理器,多核技术能使处理器在特定时钟周期并行执行多项任务。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普及,多模多频芯片将逐渐占据市场主流。

从芯片角度来看,4G终端芯片将聚集在28nm制程,中芯国际的28nm技术已经成熟并实现量产,能够与4G发展的要求相匹配。随着TD-LTE产业日益成熟和商用推广、多模多频基带以及平台芯片复杂度的提高,未来,TD-LTE芯片将逐渐向28nm之下演进。在4G元年,今年各大手机厂商均加快了4G智能手机的研发和推出进度,4G新型智能手机层出不穷,加速了4G芯片的大规模应用。

设计与配套

手机设计主要分为:工业设计ID(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以及色彩等)、结构设计MD(前壳、后壳、摄像头位置,固定方式,电池连接,厚薄程度等)、硬件设计HW(天线、电路、传感器等)、软件设计SW(UI、中间件等)以及整机解决方案(指纹识别等)。在我国手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品牌手机企业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选择把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进行外包,曾造就了我国数百家手机独立设计公司(IDH)和代工企业。手机产业链也形成了芯片、IDH、代工、品牌企业、外围配套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手机产业利润不断压缩,各环节业务纷纷向上下游延伸,设计制造环节呈精简合并的态势,产业链快速扁平化。设计方面,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智能手机发展迅速,但是对于中国手机IDH公司来说,却是异常的残酷。从产业格局来看,在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公司、手机IDH公司、EMS等工厂、终端品牌、销售渠道和客户的产业链条上,IDH公司是抗风险能力最弱的环节。而伴随着客户、渠道、品牌向大品牌聚集,导致订单缺乏,马太效应凸显,很多中小型IDH公司已经逐渐衰败,退出这一行业。

在显示屏方面,我国9英寸以下显示屏约占全球小尺寸显示屏市场的15.5%。国内共有6代线(不含6代线)以下的TFT-LCD生产线超过10条,另有一条4.5代LTPS-LCD生产线和两条5.5代OLED生产线。从产能的角度来看,国产智能手机显示屏的自给率已达60%;但是从技术的角度看,由于工艺水平的落后,大多数只能为低端智能机配套,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在电声器件方面,主要包括扬声器、传声器、耳机、送受话器组、各类通信帽、拾音器以及相关附件,具有对声音的接收、转换、传输、重放和测量等功能。我国共有1000多家电声器件专业生产企业,电声器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终端制造

在手机智能制造技术中,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主要有超小元件贴装、点胶技术、三件接合、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技术DFx、制造协作等,这些技术在制造大屏、超薄、窄边框、多功能化的智能手机过程中,成果显著。其中,超小元件贴装技术可以应对日益小型化的元件如03015元器件和小微元器件;点胶和涂覆工艺,可以有效解决智能手机面对跌落和潮湿等不利环境的考验;TP、LCM、壳体三件接合方案可以解决触摸屏、液晶屏、壳体接合不佳的问题。此外,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也在助力手机制造。而苹果手机的一体成型技术是指把一整块金属切削、分割成型,然后冲压成可以安放各硬件的智能手机模具,目前主要由富士康掌握此技术核心。

手机制造常见的模式有CDM、OEM、ODM、OBM和EMS。其中,CDM利润率约6%,CDM如果在研发和设计方面提升较大,可向OEM或ODM发展。OEM利润率超过10%,OEM厂商如果在核心技术、新产品开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一定优势后,会选择向ODM转化,或者朝上游拓展,代表性企业如三星、索尼等。ODM企业自主性更强,利润率超过20%。代表性企业如鼎为、闻泰、龙旗、德信、华勤等。OBM综合能力最强,利润率在30%以上。一般,ODM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就会选择收购已有品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品牌等方法,转化成为OBM,代表性企业有联想等。EMS是一个新兴行业,一般只控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国际知名企业有富士康、伟创力、捷普科技、Celestica、Sanmina-SCI和纬创等。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