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篇电视剧《贞观长歌》里,当长孙无忌在长安抓到魏征等人要把他们送上刑场砍头时,被李世民拦住了。李世民和魏征间有一段经典的君臣对话,李世民说服魏征为大唐服务,大胆启用魏征,从而开启了大唐的贞观之治。
可见,优秀的团队需要敢说真话的优秀人才。但目前许多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开会“一言堂”
领导开会基本上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奢谈“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没有意义的。而这种管理方式对于领导90后甚至是未来的00后,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
说真话的被打压说假话的被提拔
如果真有哪个“不怕死”的说了真话,又正好他的领导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听不进逆耳忠言,被打入冷宫怕是“罪有应得”,反而那些围在身边说谎话、说漂亮话的人被大肆提拔。
那么,整个团队里说假话的人会越来越多,敢说真话的越来越少。有些人不愿昧着良心说假话,要么离开,要么沉默。组织氛围越来越差。
过于强调无条件执行
无条件执行的意思是强调团队的服从意识,强调团队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度,本身无可厚非。但领导者如果只片面追求无条件执行的力度、爽度和唯我独尊的面子,而不在乎下属的感受,久而久之,团队里也会慢慢没有人说话。
大家都会说:“老大,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一种虚假的执行力,同时也会让团队思考力逐步下降,依赖风气渐长,士气变得低落。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身边应该配置魏征这样的人才,一个优秀的组织应该有人敢说话敢说真话。领导力首先应该从如何听真话开始修炼:
1.打破一言堂的会议模式
《贞观长歌》里在讲贞观之治时,提到了李世民让文官、武官等官员共同探讨国家的未来,让朝堂上的官员都能够畅所欲言。从这点上来看,优秀的团队应该是能够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而不是一言堂。
领导尽量不第一个发言,因为那样容易限制团队的想法,如果领导者的风格是强势的,那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既然你是老大,你说咋办就咋办”。团队成员都会想,“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成功的功劳是你的,失败的责任也是你的,和我没有关系。
倾听、鼓励、不否定,保护大家说话的欲望,同时让大家参与进来,让所有参与会议的人觉得今天探讨的话题是和他有关系的。而让一个人承担责任的方式之一就是让他与那件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建立关系。
2.培养唱反调的人
唱反调的人是培养出来的。在团队当中,管理者要允许在决策前有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声音,并且经常鼓励这样做。一个团队的衰落往往就是从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说真话开始的。
大家只会说些场面上的假话、套话、空话,而假大空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甚至有可能造成时间的浪费。如果领导者不给团队留下说真话的空间,极有可能出现“皇帝的新装”的尴尬局面。
马云曾经说过,“男人的胸怀是委曲撑大的”,领导者的胸怀何尝不是委曲撑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领导力本身就是一条修行之路。
有个段子说:魏征在朝堂上得罪了李世民,李世民回后宫气急撂下一句话:一定要杀掉魏征。此话被长孙皇后听见,长孙皇后说道,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可见陛下明。
意思是:“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足以看出听得见不同意见,听得见反对声音,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胸怀是一步步撑大的。
难道魏征们说的都是对的吗?那也不见得。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第一,如果魏征说的是对的,那为什么不听从他的建议呢?第二,如果魏征说的可能是错的,但至少启发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多数领导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经常重蹈覆辙。所以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哀之更要鉴之呀!
3.打破虚假执行的幌子
太在乎自己的面子,有可能输掉里子。领导者不要追求无条件服从的虚假繁荣,而应该适时听取团队的声音和下属的意见。
无条件执行是来自西点军校22条军规的其中一条,普通的商业组织显然不能完全死搬套这样的理念来管理商业团队。如今,90后的小伙伴都喜欢做自己,主张个性,领导者应该适应变化,在团队当中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比如:在决策之前可以据理力争,决策之后必须坚决执行。
片面追求“无条件执行”,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下否定了下属的智慧。下属也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执行这个层面,下属也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比如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一线员工,他们拥有更实际更鲜活的经验。尊重下属的智慧,记住,“高手在民间”。
敢于听真话,身边聚集的多是人才;反之,则有可能是“奴才”。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