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

2006-11-17 18:12 战略·谋略 ⁄ 共 9677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与特点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形象被定义为“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状况或姿态。”在英文中,image一词与中文的形象一词大体相近。形象侧重于事物的形状、姿态等外在的东西以及人们对事物的主观感受。作为形象客体的事物的实际状况、反映这种状况的信息的传播过程和感受这种状况的形象主体共同决定形象的形成。同样的形象客体经不同的信息传播过程“投影”在不同形象主体上的形象可能是不同的。由此推演,国家形象就是反映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特定国家总体状况的信息经过复杂与多样的信息传播过程而在国际公众中形成对该国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在这里国家是作为形象客体而存在的,而作为形象主体的国际公众是一个涵盖一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与团体及民众等在内的多元复合体。特定国家作为形象客体是被反映和被评价的对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形象不包括国家的“自我形象”——即国内公众对本国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国家的“自我形象”一般是与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等相联,它往往与国际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有很大不同,并且这种“自我形象”的功能所及也并不直接构成国际战略博弈的基本范畴。[1]在全球化时代,特定国家的国际形象更具有现实的战略价值。因此,无论从逻辑语义还是现实价值来看,国家形象都应该理解为特定国家的国际形象。

通过对国家形象内涵的进一步延伸并结合现实中国家形象的具体表征,可推演出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民族性、多样性、可传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第一,国家形象具有二重性,即国家形象兼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国家形象可以被感知、被评价,它决定于国家本身,但同国家的客观状况又有差异。同一国家,对于不同的感知和评论者所产生的形象是不一样的,其差异取决于感知和评论者实际获取的相关信息及其具体的视角、经历、知识、价值观和感情等方面。而作为被感知事物的国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国际公众改变对自己的认识。一个国家的形象可以显示为该国家的客观情况,也可以显示为一定程度的假象。这说明,国家形象是客观存在的,亦可主观塑造。如果要塑造好的形象,功夫既在国家实际状况本身,又不局限于实际状况。但国家形象的客观性始终占主导地位,无论感知和评论者心目中的国家形象如何,这种主观形象的最终形成也是以国家实体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的。

第二、国家形象具有民族性。民族国家是国家形象构成中的形象客体,不同国家所固有的民族特色是国家形象最终形成的基本“素材”。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概都会认为:美国人比较开放,法国人比较浪漫,德国比较严谨,中国人比较传统保守。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形象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鲜明民族色彩的形象。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和全球秩序的基本单位。国家形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民族的烙印,反映一国的民族特色、民族传统。民族性是国家形象的核心内容,一个不反映民族特色的国家形象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存在的。

第三、国家形象具有多样性。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综合体,它包含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以及政府行为、国民素质、社会风尚、生活质量等方面。国际公众眼中的国家形象只是对国家的某一方面的评价,永远不可能反映国家的全部。因为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并不完全等同于事物本身,形象主体并不是照相似的反映事物的状况,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者实际获取的相关信息及其具体的视角、经历、知识、价值观和情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不同国际公众都存在很大差别,这就必然导致同一国家在他们眼中有不同的形象。

第四、国家形象具有可传播性和可塑性。国家形象可以通过经济交流、外事活动、人际交往、传媒等途径在全世界进行传播。在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媒体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再加上传媒本身的利益差异,各个传媒在对同一国家进行报道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媒体在传播国家形象时,或多或少加上了自己的主观色彩,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和传播,美化或歪曲一国的国家形象。例如,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导致美国公众对我国的印象严重失真。

第五、国家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国家形象一旦在国际公众中形成,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在形成国家形象的三个要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会最终导致国家形象的变化。但是,在公众心理定势和知觉判断的影响下公众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对国家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例如我国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但一些国家公众对我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改革开放前。又如南非虽然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但是当人们一想到种族制度,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南非。

二、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形象的视觉冲击力大大增强,形象的势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者甚至认为当今的世界就是形象的世界,人们对形象的关注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因此,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被凸现出来,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国家形象的战略作用是通过其作为软权力重要组成部分而体现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权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使别人信服或使别人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准则和制度来起作用的。与硬权力不同,软权力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温和的、无形的、内容丰富的。在全球化时代,软权力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潜在的、超国家的、无形的力量构成国家的对外影响力。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作为软权力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改善外交环境,增强国家的对外交往力量,以及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促进政治目标的实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争取国际公众支持,引导国际舆论。受国家形象引导的首先是国际上的普通民众,他们尽管没有决策权,但是当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产生同情、支持和认同时,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观点,对本国的外交产生影响。人是有理性的,但人也是情感动物,人们往往支持自己“喜欢”的国家。是否支持本国政府与别国交好,对别国采取什么政策,在国际冲突中站在哪一边,别国在本国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成为做出决定的重要根据。

目前全球的国家形象之争实际上是国家之间软权力的较量。作为软权力的国家形象对国际公众心理、行为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会产生比经济、军事更加显著的效果。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而相反,不好的国家形象往往会在国际交往中付出更多的“无形成本”。就像一个品牌的形象在国际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一样,一国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舞台上也发挥着重大影响。

美国极为重视国家形象的战略作用。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强大的文化产业为后盾,在全世界宣扬其价值观念,推销其民主形态,美化其国家形象,同时以人权、民主等为借口,在国际上丑化、诋毁一些国家形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运用各种手段,向伊拉克人民宣传其“解放者”的形象,同时成功地对萨达姆政权进行了“妖魔化”宣传,在战争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面对全球化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应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积极谋划切实有效的国家形象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

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在2002年将政府的战时宣传机构转化为一个永久性的办公室,负责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法国开展了“法国在中国的形象”考察活动,力求扩大法国在中国的影响;澳大利亚在亚洲开展了“推销澳大利亚”的活动,旨在扭转世界特别是亚洲对澳大利亚的不同认识,以在亚洲树立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形象。由于我们往往误把希望中的国家形象或自我形象看作实际的中国国际形象,因此我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尚缺乏积极主动的战略谋划,然而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具有极大的战略空间,我们应高度重视,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明确纳入国际战略体系,积极主动地谋划切实有效的国家形象战略。

(一)战略目标:国家形象设计

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这是国家形象战略的第一问题。国家形象的设计既要立足于国家的现实状况,也要考虑到国家的发展趋势,因此,国家形象的设计同时包含反映现实状况与确立发展目标的双重含义。在反映现实状况的层面,国家形象的设计可理解为向国际社会推介国家建设成就;而在确立发展目标方面,国家形象的设计则是希望国际社会看到国家的发展前景。国家形象具有多样性,因此国家形象的设计也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工程。但是如果把国家形象设计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理解为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就不存在一个设计问题。作为一种战略规划,必须确立一个最值得向国际社会推介、最希望国际社会看到和最具战略价值的侧面作为代表性的形象,这才是国家形象设计的要旨所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转型国家、一个有核力量的国家——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形象的不同侧面。但是中国最值得向国际社会推介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最希望国际社会看到的是一个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和繁荣昌盛、文明进步的中国,最具有战略价值的是国际社会认同中国是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综合这三个方面,中国国家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侧面聚焦为“和平崛起”四个字,这正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目标所在。“和平崛起”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中国的崛起决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强,而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趋势。因此,“和平崛起”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性侧面,并不是平面的和一元的,其本身也是一个复合多元的综合体,是一个国际公众对中国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的国际政治后果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谋划是一个以突出“和平崛起”大国形象为中心而展开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二)战略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

形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精神活动不可能脱离其物质基础。形象作为意识范畴“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无论国家希望塑造怎样的形象,构成这个形象的素材必然是来源于现实中的国家。国家政策与国家发展的客观状况对国家形象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我国本身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状况是构建我国国家形象的基本素材,因此,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也依赖于本身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人权保障还不是尽善尽美等等。总的说来,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国家形象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增加了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难度,这包括“三农”问题,生态环境资源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增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现实基础只有通过长期持续的发展来实现。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关键也在发展。发展决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谋划国家形象战略的角度出发,当前的发展应重点解决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国际社会通过了解中国今天的变化而预见中国的未来。

(三) 战略措施:多管齐下,实施系统工程

如前所述,国家形象具有可塑性。由于影响国家形象形成与传播的因素复杂多样,在战略谋划中应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实施系统工程。

1、高度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其中政府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现实中,政府形象是国家形象的第一来源,甚至有时国际公众眼中的国家形象直接就是政府形象。因此,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首先应着眼于政府本身形象的塑造,而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第一要点就是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政府应当对本国人民负责,对其他国家负责,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负责。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积极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它国家积极提供援助,从而为自己赢得了“负责任国家”的赞誉。在SARS事件前期和后期,中国政府的不同应对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国际舆论反映,同时也向国际公众传播了不同的国家形象。由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领导的国家才有可能被国际公众认同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2、在经济活动中塑造新的中国国家形象。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间的交往首先是经济交往,一国在经济交往中的表现和行为对该国的国家形象有重要影响。一个不遵守竞争规则、违反贸易秩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国家绝不会有良好的国家形象。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缺乏诚信和违反竞争规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形象。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应加强对国民的诚信教育,建立起诚信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信息公开和诚信评估体系,形成全社会重视诚信、以诚信为荣的良好氛围,让“中国信用”走向世界。

3、外交活动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外交是跨国交往中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外事往来日趋频繁,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相互推动,外交涵盖了跨国交往的众多方面。全球化时代的外交并不单纯地体现为直接的跨国交往,同时也渗透着传媒等因素。最典型的如记者招待会,已成为各国宣传政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我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沈国放认为:媒体外交已经成为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立场和观点,国家的形象和地位,都需要通过媒体加以肯定和传播。[2]当前我国在外交上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营造“和平崛起”而非“中国威胁”或“中国崩溃”的舆论环境,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认同感与信任感,让世界知晓中国政府在维护中国人民利益的同时,也会增进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4、对外文化交往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具有民族性,一国的文化便是民族性的突出体现。现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可通过向世界展示一个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国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进而传播国家的文化形象。我们应最大限度的整合国内文化资源,积极扩展文化交流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架起与世界进行文化沟通的桥梁,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方面要介绍、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人民领略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展示中国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形象;另一方面,也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向世界展示我国当代的文化成果,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的国家形象。

5、通过举办大型的国际活动,做好“国家形象广告”。

在重大国际性活动中,传媒云集、信息聚焦,各大媒体会对活动举办国进行密集型报道。因此这些重大的国际性活动将对塑造一国的国家形象产生很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2001年,我国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了中国愿意融入国际社会、“负责任”、“合作”的国家形象。举办大型的国际活动是一种独特的外交行为,因为这些活动不仅涉及到各国政府,而且涉及到全球公众。我们应跳出单纯从眼前经济利益出发来权衡举办重大国际性活动利弊的思维,而应对这类活动的“广告效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积极主动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做好“国家形象广告”。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除了给中国带来体育、旅游、经济等多方面的有利影响之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将是长效的、根本的。奥运会的举办,让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也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而加深,我们应把“国家形象广告”明确纳入奥运会的运作内容,抓住机会让国际公众“把目光投向中国”。

6、在民间国际交往中增强国家形象意识。

经济全球化带来交往的全球化,人口的跨国流动也越来越明显。国民形象从一个侧面也代表着该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国民的形象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改变不良陋习,使国民建立起强烈的国家形象意识,真正认识到自身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维护国家形象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在涉外交往中自觉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健康愉快、友好善良、诚信可靠、勤奋上进、富于创新的形象。

(四)战略重点:占领传媒制高点

随着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媒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无冕之王。它是现代社会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声筒和最好的洗脑工具。有关国家的信息从信息源经过传媒传递后最终就会在受众的脑海中定格下来,形成国家形象。传媒是新闻选择的“把关人”,它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它不能决定受众怎么想,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受众想什么。传媒报道外部世界,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报道方式,从现实环境中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编制新闻程序,再用“报道事实”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传媒在国际事务中通过为社会公众设置舆论议题,形成评价规范,从而支配社会舆论,左右大局。必须注意到传媒在塑造国家形象,以及在歪曲和诋毁国家形象方面都有可能产生同样巨大的作用。

传媒这一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战略力量博弈中的前沿“战场”。但传媒却是我国国家形象战略中的薄弱环节,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塑造,最突出的就是在传播能力西强中弱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传媒歪曲中国国家形象。

目前,各国的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以少数跨国传播媒体为主体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来塑造和传播的。国际信息传播通常体现着传播媒体及其所属国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其掌握的强大媒体传播力量,把自己塑造成为维护世界正义与和平的“救世主”,而把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国家丑化为“邪恶”的代表。这对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甚至称:“美国媒体巨人的全球新闻传播效应,其威慑力绝不亚于冷战时代的核威慑力。”[3]在国际传播中,由于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我们的媒体不能有效地影响对我国不利的国际舆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认为:“世界上没有中国的声音,所谓中国的声音最终还是美国的声音。因为中国的声音最终还是要通过西方媒体来体现,中国的形象就是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由于美国的媒体在世界上占压倒的优势,中国声音或者是沉默的,或者是扭曲的,中国自己的声音是发不出去的。那么如果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不保持客观平衡的话,就会对中国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4]然而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报道和分析常常是偏见的、歪曲的和不公正的,他们通过有意识的歪曲中国人权状况,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不断“妖魔化”中国,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信息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传媒实际上已成为国际公众接收别国综合信息的第一渠道,能否占领传媒制高点,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这是我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关键环节。结合我国的传媒现实,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转变新闻传播理念。

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国家形象,首先是中国人的形象,国外受众渴望从我们的传播中了解中国人当前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观念心态。因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传播过程中,既要介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也要报道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既要介绍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也要反映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这易于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并能适应西方受众重视个人价值的文化背景。

2、改革新闻传播体制。

传媒体制是制约我国整体传播力的重要因素,传媒体制的改革,关键是政府主管部门转变管理模式,在保留紧急情况下介入媒体的权力时,分离媒体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通过有关法律法规而不是行政手段对媒体进行有效的宏观监管并提供政策支持,让他们在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推动传媒产业化集团化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传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就没有足够的舆论影响力。没有实力强大的传媒集团,我们就难以积极参与国际舆论竞争和国家形象的较量。国际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大型的传播集团将加快进入我国的步伐。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高我国传媒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传媒的经济实力,维护国家的舆论安全,我们必须加快组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强的传播能力,从而具有较强舆论导向力的传媒集团的步伐。

4、加快建立第四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以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的新技术已经成为“第四媒体”。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交流的限制,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要重视通过这个渠道传播国际形象。在西方媒体占据传统传播领域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经济、快速、有效的传播国家形象的渠道。

5、探索新的传播手段与方式。

要提高传播效果,传媒首先应树立可信、可亲的形象。按照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控制者和“把关人”,其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要。其次,应改进传播技巧,在传播内容上,不要回避所谓敏感问题,通过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在传播过程中,避免自白说教,巧妙地“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再次,积极主动地扩大新闻传播的国际空间,让自己的信息通过跨国传播集团或国外的媒体及时、全面的传播,树立我们的国家形象。例如邓小平两次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风云人物,这很好地传播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国家形象。

6、争取“传媒战场”主动权。

在国际传播中应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意识,积极传播我国的国家形象,并对西方媒体歪曲我国国家形象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反击。如针对美国在“国别人权报告”中对我国人权状况的攻击,我们发表《美国的人权记录》,揭露美国的人权状况;对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我们将中国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较等。我们还应加强对歪曲我国国家形象报道的分析,加强对反华传媒的研究,对“虚假”报道与蓄意歪曲的评论进行揭露,甚至在国际法庭上对他们提起国际诉讼,摧毁他们在国际受众中的公信力。

7、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

要维护并积极宣传我国的国家形象,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国际传播和国际舆论中的不利地位,就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1973年,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广大发展中国家认为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和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1980年,在贝尔格莱德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麦克布莱德委员会”通过了《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世界传播新秩序的斗争获得重大胜利。尽管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甘接受这一结果,但是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基本原则仍然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定支持。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就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一样是在重重障碍与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艰难前进,但“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主张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明确地把国际舆论环境纳入国际安全环境的视野,把推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以及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纳入我国的国际战略体系,统一规划,合理运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管文虎教授主编的《国家形象论》一书实际上更多描述的是中国的自我形象,该视角的战略价值主要是围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凝聚力等范畴体现。参见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 环球时报.1999-07-23.

[3]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21-25页。

[4] 参见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