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林,风为动,风不仅萌生了万物,也风卷残云般萧肃,既有生也有杀,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庙堂与江湖
风起长林的结尾落幕在萧平旌从朝堂归隐山林,携手爱侣遁入茫茫江湖,从此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很好的契合了第一部梅长苏从山林至朝堂的为了道义所开始的一系列飞扬而又气定神闲的设局。
如果掐掉中间所有的段落,会发现从江湖开始最后又回到江湖,从走向朝堂又离开朝堂,从为了道义又回归道义本身。而那种庙堂与山林的转换,是如此的真切而又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
当年赤焰军在诡谲的阴谋中烟消云散,所剩的几位赤焰旧人,归隐的归隐,缄默不言的,备受冷漠的,隐忍不发的,甚至是心如死灰犹如行尸走肉般已经梦碎的人。
如果我们不看到结尾,或许会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为的只是要洗刷冤屈,沉冤昭雪。然而,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电视剧就不会这么令人着迷了。
故事的结尾,大梁边境狼烟烽起,边关告急,最后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依旧是这些赤焰旧人。这说明了在他们的内心之中,沉冤昭雪并不是最终目的,而且在十几年的人情冷暖之中,他们并未泯灭自己的良心。
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们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始终知道自己的担当是什么。是那份家国情怀,是那份风雨兼程的道义,是那份以天下为己任,纵然炼狱归来依旧保有赤子之心。
当梅长苏对着梁帝振聋发聩地说出:“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的时候,或许我们才明白,天下为公这样的精神,一直都存在在我们华夏族群的骨髓里。一代一代的人总是这样来来去去,而不灭的是这样的精神传承。
哪怕是悠悠岁月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依旧在萧庭生身上看到了他对先生所信守的诺言,也看到了他不能及时发现路原在背离初衷而没有给出意见而自责,看到了在他的调教之下,萧平章在身中两箭的危急关头,念念不忘的依旧是长林军身后的大梁子民。
还是那世外的琅琊阁,一位少年从寒潭中一跃而起,跟一位小童毫无顾虑的调侃着蔺晨,一副表情既傲娇又性情飞扬的样子。世人都以为琅琊阁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萧平旌恰恰以为这里是最不讲规矩的,能这般大言不惭的也就只有长林二公子才说的出口。这也说明了萧平旌从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年少气盛,洒脱而不拘束。
每当萧庭生与世子在推演局势发展的时候,萧平章也会给自己的弟弟布置同样的任务,睿智聪颖的萧平旌一样能把局势的进程推演的很细腻。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令人回忆起当年梅长苏在拯救卫峥的时候所设下的局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演。
萧平旌不仅能洞悉局势的发展,本身熟读兵法还习得一身好武艺。长枪银袍往来阵中呼啸沧桑,如入无人之境。行军打仗因地制宜,灵活使用。
这多么像年轻时的林殊。我想定是海晏不忍心让观众看到一个在幕后搅弄风云的梅长苏,因此将当年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又焕发在萧平旌身上,以慰平生。而萧平旌也没有辜负这样的期许,他做到了。
萧平旌与林殊最大的不同在于,当梅长苏重新做回林殊的时候,带兵出征的他身边有一众挚友相随。而起兵勤王的萧平旌则显得孤独落寞了些。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萧平旌保有那颗赤子之心,有着那颗正气浩然的天地之心。
他喜爱江湖,同时又明白他之所以能无拘无束,全因父兄庇护,不是理所当然。因为他始终知道他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长林之重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剧中多次提到。那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究竟由什么决定呢?
萧庭生生于忧患,长于掖幽庭,见过人世间最冷漠的脸,读过人世间最无情的眼神。但是他师从梅长苏,梅长苏的教导洗去了他心中的忿恚。梅长苏具体教了他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萧庭生往后的言行举止,我们知道萧庭生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不仅用他的脊梁撑起大梁的天下,还培养了一对好儿子,继续扶持朝政,稳政安民。
有类似经历的萧元启,他的生长条件好太多了,最后却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唯一的差距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把握不住自己的内心。萧平章和萧平旌曾经跟萧元启交心,鼓励他过去的事情虽说会影响个人的际遇,但并不妨碍自己想走什么路。萧元启也曾经在内心动摇的时候,去找他的大伯父教诲。
“如果你觉得这世态炎凉,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地狱,一个人本性若善,纵然是炼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
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萧庭生是在教诲他的侄子,这又何尝不是在说他尊敬的恩师呢!
很多人都会迷失在权力的血雨腥风,却忘了拥有权力的目的为的是什么?
“长辈曾教导,长林之重,不在权位,不在富贵,更不在处世圆滑,安身立命。长林之重,重在保境安民。”
这才是权力的初心,为的是承担起天下为公的使命,为的是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这不得不令我想起言豫津曾经跟梅长苏说的那些话。梅长苏说人心总是这般复杂,不是只有简单的是非黑白,一分为二。言豫津说,:“朝局难测,我们大家的命运又会如何,都难以预料。但是唯有把握,此心而已”。
所以,睿智透彻如言侯,也陷入了梦碎的迷茫之中。尽管他仍旧保有一腔义愤,终究剑走偏锋,打算鱼死网破。而更加通透明亮的梅长苏们,他们始终都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政治清明,这个梦的初衷就是天下为公。
他们知道朝局晦暗,但是他们没有泯灭对国家的希望,没有去勾结番邦,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切。用自古以来的圣贤之道,开启属于自己想要的那一片天地。
在启竹溪,纪将军为了获得无上的权力,丧心病狂的参与到“围剿”长林军的事件中去,而枉顾北境百姓的安危。他的意思是这大梁天下的军功凭什么只能让长林军获得,而自己只能获得一个小小的守城之职。
萧平旌义正言辞的反驳他,“如果你以为我长林府护卫北境,为的只是建功立业这四个字,那家父所承袭的风骨,你恐怕这辈子也明白不了”。
也包括在朝堂上那么多官僚集团,都巴望着长林军能打一场败仗,目的只是所谓的搓搓锐气,而居然忘了如果长林军在北境打败仗,北境的百姓将会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很多人都忘了初心是什么的时候,手里的权力就会成为一根刺。他不再是天下为公的保障,也不再是循名责实的工具,反而成为人们迷失的诱惑。沉迷于无上的权力,而忘记最初的梦想,最终都会败于权力。
为天地立心
新岁的烟火腾空绽放,人们在互相恭祝新岁安泰,萧庭生父子肃穆的祭奠着无字碑。
萧平章说:“世间英灵无数,并非人人后世留名,此牌位虽无字,情义却在心。但凡心中想祭之人,或是师长,或是先辈,或是故友,或是大梁战旗下的每一个亡魂,皆可祭拜于此牌位之前,以安忧思,以念长情”。
剧中以表象来说明萧庭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实际上这里还有更深刻的含义。我们要祭奠那些过往的英雄、祖先和圣贤们,但是我们更要传承的是赤焰军那种护国安民风骨,承袭祁王以苍生为念的精神。
所以,有情义的人,最后都能得偿所愿,纵然道途艰险,亦不失其心。而萧元启,在黑化的路上,当最后那一点情义之心也被濮阳缨捏碎之后,他也渐渐的走向深渊。但是,在萧元启行将失败之际,他拿出了这几年以来他对东海国所研究的一切资料,以此来报答大伯父对他的教导。我知道,这是他的情义,也只有情义才能让一个人重新充满正气,重新令人喜爱。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血缘关系才能确定吗?不是的!萧庭生带着萧平章去路原的墓碑祭奠的时候,萧庭生告诉他长林军的军魂不在血脉,而在精神传承。一个人,只要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为什么说精神的传承如此的重要?千百年以前的人我们已经无法再见,但是从浩瀚的书海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先辈的风骨,我们在读圣贤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传承先辈的精神,我们可以成为正气浩然的人,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精神。
毛主席为什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在于他传承了我们优秀的精神文明,这样的精神让毛主席成为战无不胜的人,也成为令世人尊敬的人。
承袭了这样的风骨,心中所能包容的就是天下万民,天下苍生。传承了这种精神的人,自然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的精神会像山一样挺拔,高大。
萧平旌为什么敢于抗旨,不顾一切的进行这场战役。是他不明白明哲保身的道理吗?是他不明白朝堂制衡的手段吗?不是的,只是因为他的那股忠魂告诉他,长林之责在于保境安民!
正因如此,当萧平旌起兵勤王的时候,他凭的是一腔碧血,两代忠骨,依靠的是这份赤诚和信义,用他两代人的力量拉起了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勤王军队。
事实的确如此,那些短视的官僚集团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只是他们所担忧的事情,竟然是为了护佑朝堂,这是一件极其矛盾而又令人讽刺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权力只有制衡,全然忘了品性的高洁。
他们大多数人的内心都已经被权力所湮没了,早已忘了初心是什么。只有这股英雄气在人世间驰骋纵横的时候,才会令人心驰神往。
在命运的洪流中,不幸被裹挟的人又怎么办呢?拥有一腔义愤的狄明不幸成为了这样的牺牲者。他本该有一份光明的前途,却因为仇恨和识人不明,走向了正道的对立面。
但是又没理由批判他的不对,在复仇的时候他暗中保护了一些无辜的朝臣,对太后也没有赶尽杀绝,做到一人做事一人当。
直到最后,当他知道自己明珠暗投的时候,他的梦也破碎了。一个人的梦想破碎了,是很严重的。言侯不惜以身犯险,狄明只能以自己的热血抛洒在朝堂之上,以此来赎自己的过错。
唯叹可惜,又可歌可泣。
在个人主义备受推崇的今天,我们逐渐忘了我们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是集体主义的光辉。靠的是那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人,靠的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靠的是为了道义而死不旋踵的人。
就好像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国家满目疮痍,是什么精神鼓舞着我们把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中去。也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因为我们不仅要善于打破一个旧社会,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社会,我们的社会不仅要有益于当代人的生活,也要利于后代子孙生活,我们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千秋万代。所以我们在这种精神的号召之下,无怨无悔的建设着祖国。以至于那一代人的精神,至今流传。那一代光辉的名字,也令人铭记于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现代版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毛主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因为他的思想源自圣贤思想,而圣贤思想要教给我们的就是士人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