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心路 > 正文

我参加学术会议的科研体会

2008-12-10 23:53 考研心路 ⁄ 共 1793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本人在读研究生,论文做的是封闭空间复杂结构中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现在是二年级了,现在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参加学术会议和投稿等焦点问题

个人经验:

1.学术会议上我们一般都会做自己课题或相关的报告,这是我们站在台上或看着ppt是,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至少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说话有条理,最重要的是说话要有激情,不能一次报告下来保持一个语调,这样席下的评委和其他师生会觉得做报告这底气不足,可能一篇科研水平很高好的报告会因此而得不到重视。

其次,做报告以前要充分准备,最好能考虑到评委们等人会问到哪些问题,会怎么问。我们再搞科研是肯定会有许多自已也不太清楚的地方,但在做报告以前最好多看一些相关文献,多看一些经典参考书籍,因为这些参考资料上会有比较好的结论或者对于未来工作的探讨,所以这样会把自己的弱势部分加强一下,然后在做报告的时候,多讲一下自己认为已经加强了的弱势部分(这里会用到文献中的一些线索,当然不能照搬文献,这样不是做科研者的素质),结合我们自己做的东西,和文献中的一些可以继续做的工作线索,将自己的报告穿针引线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评委们听上去至少感觉报告者工作比较全面,一般评委问的问题都是他们感到报告者作的不足的地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很谦虚,不能装出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多听评委问题的重点,因为评委们的问题肯定会多多少少涉及到我们看到的文献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细致地说一下我们围绕某个问题所做的工作,然后说明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最好能够多向评委们征求他们的意见,看他们对报今后的方向怎么看。

其实评委们问的问题不一定非要报告者完全回答出来,主要看的是报告者的科研潜质,看报告者对于某个问题是否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独到而合理的见解。我参加过几次工程热物理会议和两次中日韩工程热物理交流会议,每每碰到有权威的专家提问题时,回答问题就要十分小心,专家们很喜欢和我们探讨问题,而不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题。所以,会后或用餐时我很喜欢继续向他们请教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一定要对我以后的科研有导向左右,否则就没意义了;正因为这样,我认识了很多数值模拟和冷却设备设计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他们会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还有,我们最好不要和评委们无休止的讨论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尤其机会很大的声音好像理在我们这边一样,报告会是交流会,不是辩论会,所以谦虚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明白哪些问题可以讨论值得讨论,那些问题讨论了也没意义,否则会给评委们和听报告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科研水平浅,报告价值不大等。

2.关于投稿,个人觉得一定要有东西可写时才可以投稿,不能东拼西凑的弄来一些相关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文章,这样虽然可能暂时会被录用,但是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这样会给自己今后的科研带来一误导。

有东西可写时,投稿之前要多咨询导师或专业人员,让他们看看我们目前的工作适合投到何种水平的杂志上,投到哪种杂志上录用的纪律会大些。有时候东西做得很深,却投到了一个烂杂志上,首先这篇文章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与同行进行交流。毕竟同行做相关研究东西之前会查阅资料,但是如果杂志比较差,看的人就比较少,也就不会有人了解到我们的工作,那我们发的文章还有什么价值呢?当然做的不是非常深入的投很权威的杂志肯定也是录用不了的,这不用说都知道。常言道,好刀用到刀刃上,当然好文章一定要发到有价值的刊物上。

投稿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很到位才行,比如了解一下所投刊物收费情况,什么时候能够刊印出来,刊物被何种权威收录,自己的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等。我觉得这里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自己文章的修改,当所投文章经过了审稿人的初审,但是还要进行一定的修改或加深,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已经被认可了。修改一定要认真——要按审稿人提出的要求去做,该加深内容的地方一定要细致谨慎,不能囫囵过关,只有这样才会修改出合格的文章。

投稿时我们一定要抱着平和的心态,万一被拒稿,不一定就是我们做的东西不好,可能是我们说做的东西太新,没有可比较的相关文献。所以这时就要看我们对问题的背景的描述了,把背景描述清楚后,提出研究模型,进而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和结果等,让审稿人了解我们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因为审稿的人做的工作不一定就和我们的又很密切的联系,他们看的是我们科研的意义和工程价值。

上面都是本人个人的经验看法,不足或不对的地方清谅解?!欢迎交流!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