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战略·谋略 > 正文

中国台海战略随想

2008-09-26 08:25 战略·谋略 ⁄ 共 894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克劳塞维茨

而纵观人类五千年的历史,或者说是战争史(二者的区别仅仅不过三百年而已),军事也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政治进程。军事要服务于国家政治利益,一个国家特定的利益诉求决定了她的军事战略,进而决定她应该拥有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国家利益由人的本源欲望开始向外延伸,无外乎三个层次——生存,无论对单个的人还是国家而言这都是其它所有利益实现的基础;发展,这既包括经济,更包括国家特有的文明,其中前者居于发展的基础,后者则是核心;称霸,取得某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绝对支配权,由此超额的去获得利益,古往今来的霸权国家所谋求的政治利益便属于这一层面。

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她的利益诉求,而截止到可以预见的未来,只有当这一实力在军事上得以体现后,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一个国家的既定利益。当经历过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国力的积累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后——当然这一实力最终需要反映到军事力量上,国家的利益诉求必然会指向更高的层面——除了人类的欲望本能,我暂时还找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而这,往往要使这个国家以及她的对手(们)的历史上出现一个相对不稳定的阶段,而其具体形式则必然是一次次的“热”战或者“冷”战,毕竟,同我们的需求相比,我们所接触到的世界总是显得还不够大。这一国家利益跃变的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成功,开始在新的利益诉求下经营国家;要么失败,这个国家将在原来的甚至是更低利益层面上重新积累实力或者干脆灭亡。很难说清这一“治——乱——治”的轮回是人类的悲剧还是幸运,在国家存在的时代里,正是由于要应对新兴力量对自己既得利益得挑战以及对更高层面利益的诉求,人类文明才会在无休止的杀戮中不断的被推到新的高峰……,这是题外话。

即使是处于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于一个陆上大国,她宽广的陆地国土也完全可以承载民族生存和短期、初步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源。但当她的利益诉求进一步延伸之时,就必须要在其陆上国土之外的地方,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海洋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一是连接各大陆的高性价比物流通道,其二是中远期的资源储备。因此,即使是一个大型陆地国家,她的发展最终仍必须要依赖于对海洋达到某种程度的控制才有可能实现。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前苏联:正是苏联的国家利益向霸权利益跃变才成就了强大的红海军,为了打通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在1979年她不惜兵进阿富汗,正是这一行为客观上加速了这个红色帝国的崩溃。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其利益诉求重新回到了第一、二层面,而广遨的国土已基本可以满足这样的一个俄罗斯所需的一切,正是这个因素使得俄政府在主观上可以容忍北约的东扩,容忍昔日气势恢弘的舰队变成废铁。

对于同样是陆上大国的中国而言,应该说在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冷战结束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生存始终是中国人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随着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建立、掌握核武器……,这个问题逐步得以缓解,到了柏林墙倒塌之后最终算是基本消失。而随之而来的,我国的国家利益诉求开始向发展利益跃变,而拓展并保障海洋战略空间,是这其中的关键部分。

利益诉求的转变必然引发了人民海军军事战略的变革——转变前的中国海洋战略,核心在于海洋防御,在于避免我国陆上国土受到来自海上的威胁。海军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是陆军在海洋的延伸,中国海军长期沿用陆军建制便是这一战略的体现;而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延伸,我国海洋战略重心正在逐步转变为海洋控制,简单的讲,就是国家对海军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打赢若干场海战,而是要能够长期、稳定的为国家掌握海权。这一战略转变最终的物态体现集中于两点:首先,发展安全受到各种挑战的几率远高于国土安全受到威胁的几率,海洋控制型海军是典型的“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这就要求我们的海军能够在既定海区形成稳定的军事存在,而不是仅仅在战时形成暂时性的军事存在;同时,海洋控制型海军的任务重点不在于为陆防拓展一定的防御纵深,而是保护国家海洋利益,其活动范围必须能够国家海洋利益空间同步扩展,因而中国海军势必要打造若干支远洋舰队,同时尽可能的取得新的地缘战略支撑点。

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往往不在于作为与不作为,更多的时候是在于“度”的掌握。中国海洋控制战略的出发点并非完全趋同于美、英等传统海军强国。“弱不可守”,对于国际博弈中弱势的一方而言,可妥协和让步的余地是非常小的。在中国拓展海洋战略空间的过程中,与传统霸权的冲突乃至于正面对抗都是无法避免,如果不敢直面冲突,那也就没有资格去谈论国家的生存,更遑论发展。但是这不等于说是一定要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彻底击垮对手。与传统列强对海权的认识不同,这里所说的海权并非对海洋实施绝对、排他性的控制,而是去谋求一种相对的且具有一定包容性的海洋控制权。中国对海洋的利益诉求是发展权而非霸权,在海洋资源的分配中不存在“吃独食”的必要,建立对海洋的排他性控制既无可能,亦无必要。海上军事力量在这其中是利益的保障手段而非取得手段,换而言之,中国海军的任务只是抑制霸权国家在关系我国核心发展利益的海域建立排他性的控制,是阻止战争爆发或升级而不是彻底消灭对手。就建军思想而言,就是要建立对潜在敌对方的海上“均势”而非优势。

从可操作性上看。诚如国内外许多人士所言,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不可能建立起一支可与美国相匹敌的远洋海上力量,但同时中国也无必要去这么作。未来中国的海洋利益空间虽大,但尚不可能遍及全球,而作为目前唯一的全球霸权?——美国而言,她必须时刻保持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存在,而难以举全力而敌一域。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战争的破坏拥有极大的冗余度,更掌握着足以毁灭对手的战略核武库,这就从根本上限定了未来可能的中美海上冲突最多只能是一场较为激烈的局部战争。我们可以付出全力,而所面对的只是对手的局部,要想建立对潜在敌对方的海上均势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然这当中我们所面临的压力绝对要高于对手。

海洋均势战略,从根本上说可以理解为是国家利益诉求与现实国力之间的一种“妥协”产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的海军建设的重心便已开始放在对周边近海海域实现相对控制上,所建立的是一支“近海控制型海军”——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国家利益开始向海洋拓展之前,在周边近海地区已经存在了众多拥有一定实力的且不是十分友好的海洋势力,与之相比美、英等国的周边环境要“干净”的多,因此后者无需多少动作,仅凭海岸警卫队之类的准军事力量就可以实现对周边近海的绝对控制。未来中国海军的远洋战略则可以视作是这一战略在大洋上的进一步延伸。

从任务性质的角度来说,目前的中国海军和未来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远洋海上力量的实质是也相同的,所不同是由于尚在近海,很大一部分本属于战舰的功能可以被分散到了陆上。从这个层面讲,现在的中国海军也可以被视作是一支均衡型海军,我国沿海地区和岛屿所分部的众多机场可以视为是“不沉的航空母舰”,而海军岸基航空兵就是这些“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

在这一整体大战略中目前仅有一处例外——台湾。如果台湾得以回归,那里必将是中国唯一可以建立起绝对控制的海域,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时的台湾无疑是中国海军进入大洋的最可靠通道,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台湾在中国近期海洋战略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

“两步走”的对台战略

关于台湾,笔者所持的观点是:未来台湾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分为两步来走——“反独”与“统一”。

如果仅从两岸微观小环境来看,台湾问题久拖不决,并且现在还面临分裂出去的危险,对我国非常不利,及早实现国家统一,一步到位取得对台“治权”无疑是上上之选,而以两岸综合实力以及军事实力对比来看,顷举国之力而敌一域,中国大陆也完全有能力在近期以武力收复台湾。但是,如果将台湾置于中国近期整体战略布局之下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将其视作是中国的统一问题加以考虑,则不难发现过早的以台湾治权为目标而对其大举用兵并非十分明智之举。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实质上就是中美问题,台湾就是中、美两支力量最为直接的一个交汇点,两股力量在这里频繁的摩擦碰撞。从美国这样一个传统霸权国家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都是其国家利益所在,因此任何后来者的即使是很小程度的利益拓展都势必会构成对其既得利益的侵犯,都需要以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来尽量加以节制,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在中国在从新崛起的过程中与美国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从战略高度来看,这种利益冲突是绝不可能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来加以调和的-—美国视全世界为其独得的利益,自然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前提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一样东西去交换自己另一样东西(由此联想到国内某些学者提出以“惩罚”朝鲜来换取美国在其他方面的让步,可以看的出这绝不是什么高明的主意)。如前文所言,国家的利益诉求决定于最终要体现在军事实力上的综合国力,更确切的说是决定于国家与其利益冲突方的实力对比。美国的对华遏制政策必然会在中国重新崛起的各个阶段始终伴随着我们,而各个阶段的遏制政策的终结,都势必要以两国战略资源对比产生台阶性的变化为前提。对于中国来讲,这场博弈最为理想的结局应是中、美两国的综合战略优势在经历一系列此消彼涨之后最终达到某种平衡,使美国明白我们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从而真正的放弃对抗而以合作的心态来对待中国。而未来中国的军事战略概括的说,就是军事力量积累——战略性突破——再积累——再突破……,直至对美形成某种足可以终结对抗的战略均势为止,每一阶段下所谓的“突破”都绝不仅是单个孤立的动作,而是要以一定的实力积累为前提,通过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手段去取得既定的地缘或政治优势,一旦得手则立刻投入足够的政治及军事力量进行跟进,使所取得的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对美方实实在在的战略优势。

具体到海洋战略,现阶段美国对华遏制政策在海洋方向主要体现于由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等构成的所谓“第一岛链”,而突破这一地缘围堵,则是近期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核心任务。中国大陆寻求两岸统一,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摆脱传统国际霸权对我国海洋战略发展空间拓展的第一道围堵,前文已经提到,中国通往大洋的海上通道中,只有台湾周边海域能够建立起绝对权威,因此台湾是我国未来远洋发展战略的根本所在,而未来台岛回归祖国可视为是我国在海上完成第一阶段战略突破的标志。这一战略突破的完成必须以拥有足够强大的远洋海上军事力量作为前提,以目前我军的军事准备程度来看,完全有能力在近海地区赢得对台战争,但是我国远洋海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强行对台用兵,即便是没有受到过多的外来干涉,即便是顺利的攻占全岛,但从战略角度看,由于没有后续力量跟进,美国在此后仍然可以从其它方向对中国控制下的台湾保持军事高压,“台独”势力中不存在萨达姆那样的政治强人,因此在海外另选人选组建一个“含金量”较高的“台湾流亡政府”也并非难事,到那时,对外台湾将是中、美交锋最为激烈的“前沿阵地”,对内,则之前的激变必然使台湾从世界经济链条中脱离出去,中国必须要能使其重新归位并解决在此之前的岛内民生问题……,这样的一个台湾,只能成为国家肩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台湾的战略价值在于其地缘优势,取得台湾治权之后必需要有足够的远洋军事实力来进行后续跟进,才可能通过台湾将我国对美国的海洋均势由近海拓展至远洋,即突破“第一岛链”围堵,中国远海军事力量要满足这一要求,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积累,客观的说,我国还没有完全具备在海洋之上实施首次战略突破的前提。中国海洋战略目前的中心在于建设,而非作为,而这便是制定近期对台战略决策的大前提。

就目前而言,台湾对我国海洋战略的影响主要在于岛内“台独”势力对我海洋力量乃至于整体国力的积累都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从“台独”势力的角度来考虑,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若台海有变则主动权尽在大陆之手:时间上,台湾是否算是触碰到了战争底线最终得大陆说了算,就算台湾真的在某一天头脑不清醒搞个“独立宣言”之类的东西出来,那大陆可以在第一时间动手,也可以先和你耗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再动手,只要大陆不承认台湾独立得合法性,两岸之间就始终存在战争得可能,那陈水扁就得叫台军始终保持较高得战备状态,而且只要台湾当局的小动作一多,这个战备的水平就得跟着提高。短时间如此问题尚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长年累月的叫军队这样“时刻准备着”,效果如何先不去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实体,保持长期的高度战备状态,特别是台军这样以外购武器为主的高成本武装力量,即使没有什么“军备竞赛”,也迟早要把国民经济拖成畸形的“先军经济”,看看前苏联就知道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台湾根本拖不起,而是否拖,拖多久不是陈水扁、吕秀莲之流能说了算的;拖不了,那打呢?退一万步讲,就算台湾在美国,或者还包括日本的干涉下打退了解放军,那之后怎么办?世界上通过多次战争来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例子太多了,清朝收复台湾便是经历数战,谁也没办法规定大陆只能有一次武力收台的机会,一次攻不下可以两次、三次……这么一直打下去,台湾的地理位置不会变,就在大陆的眼皮底下,要打随时都可以打(写到这笔者不由得想,要是陈水扁真得能耐大到把台湾岛挪到太平洋中部,或者干脆和美洲大陆并到一起得话,那估计也就没谁会把他当回事了,没听说中、美两国谁会对那里是否存在那么一个反华政权抱有很大的兴趣——戏言而已),而且每战的主战场必是台湾,还基本是遍及全岛。不管战争的双方胜负如何,也不用考虑武器所造成的副带损伤能降到什么程度,在这种环境的反复折腾下,反正什么样的经济体系都得崩溃,经济毁了,那作为上层建筑得政治实体自然还是有死路一条。而大陆一方如果再来个“打而不登”,把对台作战打成一个放大版的“金门炮战”,那大陆就根本不存在战败的可能,而“台独”则只能眼睁睁的等死(在目前的对台军事准备看,我军未将短程弹道导弹仅作为支援火力,而是作为一支独立力量来编制和使用,可能就有这方面的打算)。拖不得,更打不得,但这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大陆必须保持稳定并具备一定的实力,回想当年的外蒙古独立,外蒙古与中国大陆陆——陆相联,从地缘上看要想独立其困难远大于台湾,但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连续的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最后不得不承认了外蒙独立的事实。同样,如果“台独”势力想要长久存在,就必须使大陆一方无法正常的去进行国力和军力的积累,最好可以使大陆现政权崩溃,使整个大陆地区重新陷于混乱状态。在这个思路下,由“台独”势力所掌握的台湾在有关中国大陆的各项事务中所扮演的,必然是一个类似于只会大脚开球的足球后卫一样的角色——她所有行动的宗旨只是破坏对方的部署,使其无法达到既定目标,至于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则不会多加考虑(自然,中央政府不会和以“台独”为宗旨的台湾民进党进行什么谈判,后者的目的决定了双方没有任何利益交汇点,除非民进党不再是现在的民进党)。公投也好、08修宪也好,都无法改变台海主动权在大陆手中这一事实,这一点双方心里都清楚,之所以一而再的搞此类动作,无非是要尽一切可能打乱大陆在东部海洋方向的既定战略部署,以延缓大陆的力量积累过程。

因此,在我远洋军事力量发展到足够强大之前,海军远洋力量的积累是中国海洋军事战略的中心,而“台独”势力的存在正在严重干扰着这一进程。所以,现阶段对台战略说到底是“反独”,其目标是“台独”势力,而非台岛本身,其任务是削弱直至终结“台独”势力对岛内政治的影响。近期我方对台的一系列动作——颁布《反分裂法》、“国、亲登陆”……,其剑锋无不指向台独势力。关于国、亲、新三党访问大陆,笔者的想法是:在目前的“反独”战略下,保持对台一定的军事压力的同时,把另一个重点放到台岛内部的微观小环境下无疑是非常高明的举动。现阶段岛内泛蓝政治力量与中央政府最为实质的利益契合点在于都需要削弱以民进党为主的“台独”势力在岛内的政治影响(进一步说明,民进党“登陆”是不可能的),而从目前的情形看,双方的这一利益正在被逐步的实现。至于三党未来的政治趋向,到没必要过分关注。首先,当对台战略由“反独”过渡到“统一”,其决定因素将在于中、美的战略资源对比,至于台岛内部的微观小环境的影响则居于其次。此外,无论今后的“泛蓝”力量如何发展,在两岸未来的政治博弈中由一个比较理智的对手取代一个疯狂的对手对大陆而言都绝不是一件坏事。

至于两岸最终的统一方式,由于笔者水平尚浅,因此很难说出一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对台战略进入统一阶段,那必然意味着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足以通过台湾这一地缘杠杆来平衡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实力优势,而不仅仅是可以抓住这一杠杆。届时的两岸统一,则必然是水到渠成的最后一步。仅仅看两岸之间的微观环境,可视其为一种典型的“冷战”状态,那么届时“台独”势力是否会如冷战后期的苏东政权那样兵不血刃的崩溃,两岸是否会如同“两德”那样和平统一也都也未尝可知。毕竟——“‘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同胞兄弟何不容?”——避免中华民族之间的再次流血,永远都是中国人不会放弃的目标。

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

关于台湾,在中、美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不能不提——日本。国内的许多人士都将日本视作是在未来台海之战中除美国外最可能出现的干涉力量,所以在此笔者再对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加以分析。

首先是日本民间,单就笔者所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普通日本人(军国主义的遗老遗少不在此列)来说,他们给笔者的影响是普遍不关心政治,更不要说是国际政治,对台岛的态度基本就是没有态度。再考虑日本的“精英”政治体系,“日本——台湾问题”中的民间因素影响总的来看其实不是很大。

至于日本决策层,在台湾问题上的用心的确对中国不利,但她的对台策略并非是单纯的在追随美国。美国的对台政策说白了就是要使“两岸”持续处于“不统不独”的状态,也就使她所谓的“不改变现状”。只要台湾“不统”,中国海军就难以建立进入大洋的可靠通道,中国就无法放开手脚向海洋拓展自己的利益空间,从战略上讲,在这种情况下再投入更多的战略资源使台湾独立只能是画蛇添足,这种折本买卖当然谁也不会去作。再者,在两岸之间反复的打“平衡牌”还可以拿到不少好处,对历任美国总统而言,买台湾F-16,再买大陆波音飞机,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日本则不同,从内心讲她是的确希望看到台湾独立的,所以日本政府才会不惜进一步恶化本已跌入低谷的中日关系,为李登辉这样的台独分子鼓噪。

站在日本的角度来考虑:日本并非台海现状的受益者但也不是受害者,她手里没有什么“平衡牌”可打,同时她与中国在海洋上的利益冲突主要集中于东海近海,归根结底是为了争夺东亚的主导权——至少日本人是这样认为,至于中国是否会利用台湾进入大洋,与这一矛盾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由于台湾当局触碰到了中央政府的底线而导致在台海出现战事,则必定能为日本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台海爆发战争必然会使中、美在某个程度上的直接对抗,无论其最终结果怎样,大国之间的对抗肯定要导致双方在实力上均出现较大程度的折损。就对华关系,这必然会使日本在中日争端中占的上风;而就对美关系而言,这将为日本提供一个在政治上摆脱美国节制的机会,最不济也可以在此后的美、日同盟中得到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总胜过现在满岛的美国大兵都拥有治外法权,可以胡作非为——到是和殖民地有几分相像。更深一层的去考虑,要知道当年日本经济在战后能够迅速复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爆发了朝鲜战争,而对于现在持续低弥的日本经济而言,台海如果爆发战争就可能成为又一颗还魂丹,对日本政府这无疑是十分诱人的。由此可以看出,台湾独立无疑有利于日本,但是这是建立在她不直接干涉的基础之上的,她会设法使“台独”势力作大、作强,但绝不会自愿卷入到台海战争之中。简单的说,日本对台的用心就是要美、台替她去火中取栗。

但从实际来看,日本的这个如意算盘是很难实现的。台湾方面到是好说,想想假如没有台湾的“金元外交”,很多国人恐怕这辈子也很难知道巴哈马之类的国家的存在,对于这个第二经济大国的支持,“台独”分子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是日本并不想直接卷入到两岸的冲突中去,这也就限制了其对岛内微观政治环境的干预程度,而对中国而言,只要台海不过早的爆发战事,只要削弱了“台独”势力在岛内的政治影响,就取得了台海博弈中对日斗争的胜利,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也的确正在取得这个胜利。

而就美国而言,目前扶植“台独”,干扰中国国力积累,这一点日、美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如前所言现阶段日本因素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有限,且还在被逐步削弱。如果情况进一步发展,则日、美在对台问题上可能就很难继续一致下去。美国不会为任何人白做“嫁衣”,更遑论为日本——现在的日本对美国而言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而如果日本进一步发展就必然会偏离这个位置,一般认为驻日美军冷战时期节制前苏联,现在节制中国、朝鲜,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直以来首先也是最直接受其节制的就是日本。大国之间的对抗彼此往往都愿意以间接的,不太激烈的方式去进行,毕竟大国之间的战争有着太多的不可预见性,中、美之间也不例外。假如在未来爆发台海战争,美国必然会寻找第三方势力同其联手或干脆代其干涉,而日本则是美国唯一的选择,但这于日本的战略利益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即使美国拥有对日本政治超越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但届时日、美能否合作,能够合作到何种程度都很毕竟两国的贸易战已经打了好几个回合了,而这还是没有触及到日本的根本利益。

退一步讲,假如日本政府的决策层集体不理智,真的介入到台海战事当中呢?从军事角度,对中国大陆而言日本实际可以被视作一个放大版的台湾——且不说自卫队组建六十年未经历任何战事,单从地理上看,日本列岛距离中国大陆的距离并不大,打击日本本土是比打击台湾困难,但绝对比打击美国领土来得容易;日本与台湾一样,地域狭小,无战略纵深,其主要工业及经济城市全部集中于由北九州沿南部海岸延伸至东京的狭长地带;更要命的是日本与台湾一样,都缺乏远程打击手段,日本的F-15J空战能力与美国的原装货别无二致,但对面攻击能力基本上完全被屏蔽了,根本没有使用制导武器的能力——韩国还有脱胎于F-15E的F-15K呢。

说到底,“台独”势力对日本的期望,未免高了一些。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