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伟人 > 正文

探究毛泽东一生的妙笔、败笔与凡笔

2007-11-09 20:44 伟人 ⁄ 共 4671字 ⁄ 字号 暂无评论

被日本汉学家竹内实称为中国历史上四大伟人之一的毛泽东已经逝世近三十年了(1),国内国外对于他的研究也已经走出了最初的那种过分绝对的感觉(要么说他丰姿绝伦要么说他一无是处),一些足够实证的史论随着相关资料的挖掘、解密和澄清而不断发表出来。令人欣喜的是,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道路、毛泽东的诗词、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兵法、毛泽东的政略等甚至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史学和汉学领域(毛学)而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在这三十年间,笔者本人也从一个毛先生的的忠实粉丝发展为一个相对沉静的“毛泽东史”爱好者。我搜集甚至购买了国内能够找到的关于毛泽东(大范围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许多公共出版的著述和回忆,并在阅读这些著作时不时地产生联想和灵感。这也是我准备利用这一段相对闲暇的时间“回思毛泽东”的动力和源泉。

考虑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职业的历史学从事者,这些未必成熟的文字准备主要在网络上发布。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也基于如下的一些有利条件:一是网文相对轻松,甚至可以容许字句的粗糙和行文的幽默;二是网络上拥有比之于现实发表更好的互动,比如天涯煮酒论史等论坛上总是聚集着许多对相关历史颇有造诣者,网友们的补充和指正绝对有益于一个话题的成熟论证;三是以网文发表可以避免受到“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的指责,因为虽然在这样的文字中也会较为详细地注明某些资料或观点的出处,但作者仍然可能会利用一些已经在网络上流传但还未必确证或由权威部门认可的资料;四是近年来,以比较客观甚至略带批判性的姿态进行毛泽东研究的环境正在形成并越来越宽松,研究者不必因为有“亵渎神灵”之嫌而束手束脚。

我准备将对毛泽东的回思过程集中在一个主题下,即努力总结毛泽东一生的妙笔、败笔,并将虽被别人认为是妙笔或败笔的某些表现通过可资疏理的史实还原为凡笔(即功过、优劣或得失相抵)。

这里的妙笔是指毛泽东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甚至中国现代史上所作出的一些足以导引历史的正效运行的决策和行为,比如力挽狂澜、力排众议、自力更生、飞来之笔的诸多佳话。

败笔则是指毛泽东应该负有直接责任而且又导致了某项重大失策、失误、失败的历史事件。

凡笔则是指那些功过相抵、看似妙笔或败笔但每每不能贯彻始终或半途而废、初为妙笔但因操作或其他原因而呈现僵局、初为败笔但各到了较好的补救的那些决策或作为。

确定这样的妙笔、败笔或凡笔可能需要设定这样的功夫:一是整体把握,避免局限性。比如有人将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还没有取得战略优势甚至是局部危急的情况下策划并实施的刘邓大军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逐鹿中原的决策称为败笔,原因是刘邓大军损失很大(2)。但从全局而言,三军动出,两翼牵制的战法确实取得了全局上的主动并因为这样的外线作战使得有着三千万人口的中原新解放区成为解放战争的内线战场,这也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开避了一个地理条件优良、后勤补给畅通、三军协同有力的战场。刘邓二野的局部损失换来的是整个战争格局的主动,纵是不能称为妙笔也绝对不可以说其是败笔。

二是做出尽可能符合史实或以可能的史实为依据的比较。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任何一项历史事件都不可以修改和替代。从绝对的意义上说,因为我们不可能让另一个人把过去的某个事件按自己的方式“主演”一遍,我们似乎不能因此而判断到底是什么样的策略更加英明。但是,这样的比较仍然可以借助不同的决策和行事风格、相类似或事件前后的相关事件、符合实际的推断等获得这样的比较结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的机动灵活而反衬博古—李德路线的笨重,以抗日战争中的独立自主的敌后战略对共产党军队的发展壮大的事实反衬王明“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被动;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意”的战法反衬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呆板;以解放战争初在共产党军队的攻坚实力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进攻“三路四城”的失误而佐证三十年代初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战略性错误。

三是对相关资料尽可能做出符合史实的判断。无论是官方所出版、西方的报道和研究还是反面材料,都会存在一些不符合逻辑和史实的表达,需要对此做出认真地辩证。随着资料的增多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一些有争议甚至是故意而为的说法已经得到了澄清,比如西路军渡黄河的决策责任问题;但还有许多停留在一面之词甚至“谣言”的层面上。比如王明的《中共五十年》中讲到毛泽东、李富春指使医生用含汞的药物“毒害”他(3)、李德在其《中国纪事》中指责毛泽东对“福建事件”漠不关心(4)、张国焘在其《我的回忆》中认为毛泽东在长征中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5)等,都还没能得到确证,或者还原其最初的事实依据。而要对这样的资料做出相对而言是公允的判断,将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进行深入的辩伪和考证并听取同好们对此的深入讨论。

四是主要以官方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即“正史”)为主要的参考资料而不是道听途说、相信不精确回忆、受到出于不公正甚至偏激的立场而写作的相关文章的左右。当然,这样的资料因为可能经过了当事人或依特定思路进行的修饰或裁剪而被国外研究者所怀疑甚至不予采信(比如竹内实的数十卷《毛泽东集》就排斥在国内已经正式发表的许多毛泽东著作),但是毕竟,使用这样的材料得出的结论更显得持论允当。事实上,虽然某些正史(比如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也确实存在着诸如在特定敏感事件上语焉不详、言之无佐(表现为缺乏具体的引征资料)、以褒为主、对部分所引资料的真伪不作辩证等问题,但在未能得到多方参证的情况下,仍然应该视之为第一位的“信史”。

五是充分吸引国际国内“毛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疏理而成的资料和得出的结论为我所用。这对于佐证和充实自己的一些判断和假设很有帮助。另外,越来越多的回忆录虽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小道消息”或主观之见,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结毛泽东的妙笔、败笔和凡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以个人的方式,检讨毛泽东的优点、缺点和泛泛而言的性格特点的过程。优点如毛泽东实事求是且做得很精的战争经济学和军事“生意”,缺点如纵是错了并自己认识到且改了的情况下也坚不认错、动辄在未经过效验就称某种决策为“正确”的习惯(这一点倒与博古、王明等特定状态下的语言风格相似,这应该是不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败了总会找到许多非自我的客观原因(典型的如长征中的土城之役)的执拗,泛泛而言的特点如他不仅仅表现在诗中也表现在决策和行事中的过分“浪漫”、大胆和匪夷所思便有时创制出凡俗的思维不可能理解和通达的飞来之笔,也可能产生想象过分丰富却不切实际的跳跃性畅想甚至理想、梦想,比如多次要求粟裕率华东一、四、七纵(即“叶王陶”)逐次跨进到闽浙赣吸敌缓解中原压力以稳定内线态势。

在努力搜索、归纳毛泽东妙笔、败笔和凡笔的阅读和求证实际中,我一次次地为毛泽东本人无时无处展露出的诗人风范、哲学家思维、艺术家气质、斗士形象(表现对父亲的反抗、对中央战略的抵触、对共产国际的有限度尊重、对斯大林的戒备等)、战略家秉赋(如在三大战役中从全局出发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打法以及台海关系中拉蒋打美的作法)所迷恋、迷醉、迷惑。这可能也是毛泽东拥有众多崇拜者的原因。一如西方某位研究毛泽东领袖魅力、领导权威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的学者(6)间接论及的,毛泽东在解放后的妙笔数要少于解放前,败笔则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也同他身上的某些秉赋更适合于军事、外交、政治等领域而不大适合于经济建设有关,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因为发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种在诗人的心中应该是颇为顺畅的逻辑演绎却因为在具体的操作中被严重左倾了的“运动”,而使国民经济几乎沦入崩溃的边缘。据某些资料称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饿死数千万人(一份确切的资料证实当时的河南信阳地区即有一百多万人饿死),而造成这种恶劣后果的却不仅仅是因为天灾。还有诸如“赶英超美”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也是启动国内某种迷乱状态的制度原因。

对毛泽东一生的妙笔、败笔和凡笔的厘定,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写作《毛泽东一生的十大妙笔》、《毛泽东一生的十大败笔》这类文章,就更需要足够的论证和排比。

就目前而言,我所认知的毛泽东在建国前的妙笔如:以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游击战十六字诀、工农武装割据等为内容的建军与存在、发展逻辑,把游击战术提升到战争战略、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实用战法;以土地革命给农民以“实惠”发动群众从而巩固根据地的人民战争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唤起中立分子的好感的统一战线思想和公关策略(1936年尤甚,毛泽东本人就有许多可以称之为“书信外交”的统战活动),其中经典部分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以敌进我进、持久战、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建立敌后根据地扩张实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战争全攻略;从遵义会议到六届六中全会到整风运动再到七大通过对“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主要是王明、博古等)的阵营进行分化瓦解以及对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和清算而逐步建立起个人无上权威的整体“权术”;以重庆谈判、南线解放区北调、中原突围、挺进东北等为内容的解放战争序幕,为取得对蒋胜利取得了布局上的执黑先行之利;以十大军事原则、三军动出两翼牵制、三大战役等为构成内容的解放战争总体和具体攻略;等等。

毛泽东在建国前的败笔也有一些,如放任西路军二万一千多人(这几乎就是当时红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在甘肃的全军覆灭而没有有效的救援之策(7);置国民党方面限期一个月的“最后通牒”于不顾迁延近三个月(1940年10月19日至1941年1月4日)而未有应对和防范动作(期间甚至将陈毅部北调而抽掉了军部的北方接应),致使付出新四军皖南军部八千多人被歼及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等高级将领战死等惨重代价(8)——虽然军长叶挺属于非党人士、副军长项英已经在党内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从二人的级别而论,这可是比之于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更高规格的牺牲;解放战争初,虽然十分强调“慎重初战”和运动战战法又曾经因为敌强我弱而在三十年代十分反对过攻打敌人中心城市,却不切实际地提出“三路四城”计划,致使不仅不能攻克大同,反而迅速地丢掉了集宁、张家口,并造成了“很大伤亡”(9),这是毛泽东在华北战场上做的一笔赔本买卖;在东北,“死守四平”伤亡八千多人是毛泽东、林彪在东北的一大败笔(10);娶一个历史不清白、声名狼藉、性情乖张、心理阴暗的女人(江青)为妻,致使后半生尤其是晚年的感情生活都孤寂凄凉且因为她的参与政治而使自己的威望受损(11),与蒋先生得到了宋美龄那样的“国际级”贤内助相比,乃是一个不可挽回的通天败笔;等等。

对“凡笔”的认知将伴随着一些对争议性话题的检讨。比如抗美援朝该不该打、整风运动与肃反扩大化有什么区别、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该不该搞等。

阅读毛泽东史,我还经常为一些颇为有趣的关键词所吸引。比如“会师”,比如“曲在于彼”,比如“熟筹见复”等,都能让人体会到当时当地的一种特有历史景观。而毛泽东的战争美术和战争算术的完美结合,也很能揭示他做为一个诗人和实干家的双重人格。与此相关的灵感我也想以不同的篇章表现之。

希望这样的文字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于对毛泽东认识的深入和全面。敬请各位历史爱好者指教。

注释:

(1)竹内实文集

(2)王明《中共五十年》

(3)李德《中国纪事》

(4)张国焘《我的回忆》

(5)萧延平编《外国学者评说毛泽东》

(6)——(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主编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年—1949)》

2005-11-24草稿

给我留言

留言无头像?